:::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古典中短篇小說中的詩文關係與抒情性──以愛情為主題的討論
作者:陳玉萍
作者(外文):Yu-ping Chen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郭玉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詩筆詩文關係抒情性古典小說愛情主題意象抒情場景poetic writingpoetry-prose relationlyricismclassical novellove motifimagerylyric scen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1
重探古典小說中的「詩筆」問題是全文研究的核心概念,然而本文雖以唐代的「詩筆」為基礎而展開相關議題之探究,但討論的重點並不置於詩賦文體上,而是關注於兩個面向:一是古典小說中的詩文關係,二是抒情性的呈現,這兩點都需要從古典小說演變發展的幾個階段來加以檢視與探討。不過,由於古典小說歷時久遠、作品繁多,故本文在選材上即以與「詩筆」修辭關聯密切的愛情主題為主,並針對中、短篇古典小說中的幾個階段性發展:從「詩筆」運用的起點─史傳與漢魏六朝小說,到「詩筆」成為小說文體特徵之一的唐代傳奇小說,再到文言與白話小說的修辭比較中,各自選取某些代表性的小說文本,以作為深入細讀與探究「詩筆」修辭的焦點。
本文共分六章,首章說明研究動機、提出問題意識,並解釋文本的選擇與研究概要。第二章則為全文論述的概念基礎,先從對唐代「詩筆」定義的重新思索開始,一方面希望重探並擴展「詩筆」研究的其他面向,另一方面則回顧傳統論述對「史才」與「詩筆」的價值評判,以及傳統與現代對「詩筆」的觀點、評價之差異,進而抉發出「詩筆」研究的現代意義。其次,藉由小說與詩歌的語言特質、敘事與抒情美典的分析比較,以及對抒情詩特徵的概述等等,這些問題的釐清都有助於將以往關注在「詩筆」自身的研究焦點,轉向小說整體詩文關係之析論,從而可以深究作者的書寫策略,以及古典小說中詩╱文、抒情╱敘事之間的修辭關係。
第三至五章旨在探討「詩筆」修辭在幾個小說發展階段的重要特點。第三章追溯史傳與漢魏六朝小說中的用詩情形,雖然此時的詩歌運用多以搜聞輯佚的實錄紀事為目的,但當作者在載錄之際、亦欲藉詩歌來達致散文敘事中的抒情效果時,他們的抒情手法亦是影響後代小說作者構思與運用「詩筆」的起點。人物歌詠是此一階段常見且突出的抒情方式,以作為表現人物或激昂或悲怨的強烈情緒;而以書面文字形式所呈現的贈詩與抒懷,雖然於此之時尚不多見,但是詩歌開始走向講究字句修辭、表現含蓄內斂的情感路徑,卻是往後中國抒情詩的主流,也致使「詩筆」運用逐漸走向委婉含蓄的抒情方向。
第四章以唐代傳奇小說之討論為主,首先針對小說與詩歌兩大文體,爬疏兩者之間的互動與關聯,可以發現唐代作者在小說中結合詩、文要素的多元嘗試,確實是「詩筆」在古典小說中得以成立的重要基礎。其次,由於詩歌與小說各自擁有不同的語言特質與美典差異,當詩歌內在於小說、成為小說整體的一部分後,「詩」與「文」之對話將可在古典小說中交織、激盪出更多豐富的意涵;而以〈鶯鶯傳〉為例之析探,更可說明詩、文對話所形成的多聲合奏,使小說不只有一種價值意識,而具有更開放的詮釋空間。最後,後人所盛讚的唐傳奇之抒情餘韻,乃因作者在小說敘事中突顯了「詩筆」的抒情性,激情迸發的強烈情感與小說人物的執一意志相結合,成為傳奇人物的精神風貌;而迴環婉轉、含蓄蘊藉的內斂情感,則追求一種躍出詩之外的情感餘韻, 兩者都是唐傳奇中能夠「傳要妙之情」、且備受推崇之所在。
第五章擇取兩種以才子佳人為主角的小說類型來比較「文言與白話的修辭差異」,本文以流派初期的三部代表作品作為探討的文本對象,中篇傳奇小說以元代《嬌紅記》與明代《賈雲華還魂記》、《鍾情麗集》為主,清初才子佳人小說則以與天花藏主人有關的《玉嬌梨》、《平山冷燕》和《定情人》為例。此處關注的焦點有二:一是針對文言、白話文體在「詩筆」修辭上的差異比較,以及小說作者對於詩賦文體所抱持的不同價值意識與審美傾向,如何反映在小說創作的具體實踐上。二是從「意象與抒情場景」之設計構思來看,則能細探作者如何藉意象之選擇、象徵之使用,以及隱喻、含蓄的用言方式與抒情場景之營造等方面,呈現兩種才子佳人小說的抒情性。
第六章是結論,一方面綜論全文的研究概要,另一方面也期望能承續「詩筆」論題的研究方向,繼而延伸探討本文尚未論及的古典愛情小說,以及《紅樓夢》的複雜面向。
This thesis is a discussion of "poetic writing" in Chinese classical novels. However, its focus lies not on the poetic form itself, but the poetry-prose relation in classical novels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lyricism. This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of classical novels in their various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e vast volume of works written throughout the long history of classical novels, this thesis selects only those that relate closest to "poetic writing" i.e. those with a love motif, before proceeding to make rhetoric comparisons among representative texts from the following: 1) works from Han to the Six Dynasties — the budding point of "poetic writing" in narratives; 2) Tang romance fictions, in which "poetic writing" became a characteristic style; and 3) Literary Chinese and Vernacular Chinese novels.
There are 6 chapters in total. The first introduces motives, raises questions, explains text selections and illustrates research outlines. The second chapter deals with basic concepts, such as reconsidering the Tang definition of "poetic writing" and reevaluating its values to determine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poetic writing".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different aspects of novel and poetry, and lis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yric poem, researchers are able to shift their focus from the study of "poetic writing" itself to one of poetry-prose relation in novels, which in turn can help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writ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authors and the rhetoric relations of poetry-prose and lyric-narrative in classical novels.
The important traits of "poetic writing" exhibited at various stages of novel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in chapters 3 to 5, with the third chapter tracing the usage of poetry back to historical writings and narratives from Han to Six Dynasties. Though most poems written during this period were for the purpose of documentation, authors nonetheless tried to achieve the kind of lyrical effects found in prose writing. This can be seen as the start of what influenced subsequent novel authors to also conceive and apply the style of "poetic writing" into their works. During this particular era, the display of intense emotions in odes to personages was a common technique used to express lyricism. What not so common then was a rhetorically deliberated and elaborated poetry style where personal sentiments were expressed in an inward and subtle manner. However, this style gradually gained momentum and led the art of "poetic writing" onto the path of delicateness and subtlety. It eventually became the mainstream in Chinese lyric poem.
By looking at Tang romance fictions in chapter 4, this thesis sets out to comb through the cor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literary forms: novel and poetry. Due to thei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and aesthetic qualities, when poetry was incorporated into novel and became an integral part of it, the dialogue between "poetry" and "prose", by means of Bakhtin''s dialogism, offered a new range of possibilities and potentials when it comes to interpreting classical novels. The lingering lyrical mood in Tang romance fictions so often lauded by posterity was in fact the result of authors highlighting the lyricism of "poetic writing" during novel narration. This is also the main reason why Tang romance fictions have been held in great esteem.
Chapter 5 compares rhetorical differences of "poetic writing" between the Literary Chinese and Vernacular Chinese language. It accomplishes this goal by looking at the two genres that both had Scholar and Beauty as the protagonists — medium-length romance novels from Yuan / Ming era, and Scholar-Beauty novels from early Qing. Using three archetypal works from each genre, this chapter 1) illustrates how the distinct value consciousness and aesthetic preferences that novel authors in different eras held for the poetic form were reflected in the actual practices of novel creation; 2) analyzes how two different kinds of lyricism were presented by authors of each genre through the selection of imageries and use of symbols, the manipulation of subtle and metaphorical languag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yric scenes.
The sixth chapter concludes this research. It recapitulates the whole discussion with the hope of continuing this study of "poetic writing" and further extending the discussion to classical romance novels not covered by this thesis, including the complex facets of The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
參考書目

一、傳統文獻
〔漢〕司馬遷撰:《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1995年10月。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10月。
〔漢〕毛亨傳,鄭玄箋:《毛詩鄭箋》,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3年12月。
〔晉〕干寶著,汪紹楹校注:《搜神記》,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1月。
〔南朝宋〕范曄撰:《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台北:鼎文書局,1977年9月。
〔南朝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台北:里仁書局,1994年7月。
〔南朝梁〕鍾嶸著,陳延傑注:《詩品注》,台北:里仁書局,1992年9月。
〔唐〕劉知幾著,姚松、朱�琱痁隍`:《史通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6月。
〔宋〕洪邁:《容齋隨筆》,《筆記小說大觀》第二十九編(二),台北:新興書局,1978年。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1年9月。
〔宋〕陳師道:《後山詩話》,《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4月。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明〕玉峰主人:《鍾情麗集》,《國色天香》,台北:雙笛國際出版,1995年。
〔明〕林近陽增編:《燕居筆記》,《古本小說集成》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孟稱舜著,卓連營注釋:《嬌紅記》,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年1月。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8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高儒:《百川書志》, 收入嚴靈峰編輯:《書目類編》第二十七冊,台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7月。
〔明〕馮夢龍編,嚴敦易校注:《警世通言》,台北:里仁書局,1991年5月。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4年3月。
〔明〕湯顯祖:《湯顯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7月。
〔明〕楊升庵:《藝林伐山》,收入〔清〕李調元輯:《函海》8,台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明〕謝榛著,宛平校點:《四溟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2月。
〔明〕闕名輯:《唐人百家小說》,收入文懷沙主編:《隋唐文明》第四十九卷 ,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5年3月。
〔清〕紀昀編纂:《四庫全書總目》,台北:藝文印書館,1964年10月。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台北:新興書局,1956年1月。
〔清〕吳喬:《圍爐詩話》,台北:廣文書局,1969年9月。
〔清〕吳航野客編次:《駐春園小史》,《明清善本小說叢刊》本,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清〕徐增:《而庵詩話》,《叢書集成續編》集部第一五六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清〕袁枚著,周本淳標校:《小倉山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
〔清〕曹雪芹著,馮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4月。
〔清〕蓮塘居士纂:《唐人說薈》,《隋唐文明》第四十九卷。
〔清〕鶡冠史者編:《春柳鶯》,《古本小說集成》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丁如明、李宗為、李學穎等校點:《唐五代小說筆記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
王汝濤編校:《全唐小說》,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3年3月。
汪辟疆:《唐人傳奇小說》,台北:世界書局,1997年3月。
程毅中編:《古體小說鈔:宋元卷》,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1月。
楊家駱主編:《剪燈新話等九種》,《增補筆記小說名著》第一集第8冊,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林辰主編:《才子佳人小說集成》,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年2月。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
王夢鷗 :《文藝論談》,台北:學英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5月。
王夢鷗:《唐人小說校釋》,台北:正中書局,1985年8月。
王伯沆:《紅樓夢批語滙錄》,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
王靜芝:《詩經通釋》,台北:輔仁大學文學院,1991年10月。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
王義軍:《審美現代性的追求──論中國現代寫意小說與小說中的寫意性》,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8月。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12月。new window
世界書局編輯部主編:《新編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74年7月。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10月。
沈從文:《沈從文文集》,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5年1月。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9月。
汪曾祺著,鄧九平編:《汪曾祺全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4年5月。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10月。
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8年。
李劍國:《宋代志怪傳奇敘錄》,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
李喬:《小說入門》,台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10月。
李澤厚:《華夏美學》,台北:三民書局,1999年10月。
李建軍:《小說修辭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李宗為:《唐人傳奇》,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
余國藩著,李奭學譯:《重讀石頭記:《紅樓夢》裡的情欲與虛構》,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4年3月。
吳旻旻:《香草美人文學傳統》,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12月初版。new window
林辰、段句章:《天花藏主人及其小說》,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林辰、鍾離叔:《古代小說與詩詞》,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林順夫著,張宏生譯:《中國抒情傳統的轉變—姜夔與南宋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月。
周建渝:《才子佳人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10月。
柯慶明:《境界的探求》,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6月。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1月。new window
姚一葦譯註:《詩學箋註》,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93年8月。
侯忠義編:《中國文言小說參考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4月。
侯健:《中國小說比較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5年3月。
苗壯:《才子佳人小說史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胡雪岡:《意象範疇的流變》,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年1月。
夏志清:《人的文學》,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1月。
徐復觀:《中國文學精神》,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6月。
徐岱:《小說型態學》,浙江: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11月。
高辛勇:《修辭學與文學閱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3月。new window
高洪鈞編著:《馮夢龍集箋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5月。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孫楷第:《日本東京所見中國小說書目》,台北:鳳凰出版社,1974年10月。
孫映逵主編:《中國歷代詠花詩詞鑒賞辭典》,江蘇: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5月。
孫通海、王海燕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月。
馬漢彥、蘇長仙編著:《歷代花鳥詩選讀》,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6月。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出版社,1972年7月。
陳文新:《中國傳奇小說史話》,台北:正中書局,1995年3月。
陳文新:《傳統小說與小說傳統》,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陳益源:《元明中篇傳奇小說研究》,香港:學峰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12月。new window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4月。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10月。
陳慶浩:《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10月。new window
陳良運:《中國詩學體系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4月。
張淑香:《李義山詩析論》,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3月。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3月。
張素卿:《左傳稱詩研究》,台北:台大出版委員會,1991年6月。
張松如主編:《中國詩歌史—先秦兩漢部份》,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88年7月。
張永鑫:《漢樂府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張稔穰:《中國古代小說藝術教程》,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
張京媛等譯:《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郭紹虞:《宋詩話輯佚》,台北:華正書局,1981年12月。
郭玉雯:《《紅樓夢》淵源論──從神話到明清思想》,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10月。new window
章培�琚B駱玉明主編:《中國文學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
許麗芳:《古典短篇小說之韻文》,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3月。
崔際銀:《詩與唐人小說》,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6月。
康韻梅:《唐代小說承衍的敘事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3月。new window
程國賦:《唐五代小說的文化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1月。
程毅中編:《神怪情俠的藝術世界:中國古代小說流派漫話》,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年1月。
程毅中:《宋元小說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
程毅中:《明代小說叢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葉嘉瑩:《迦陵論詩叢稿》,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
葉維廉:《中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7月。new window
傅錫壬注釋:《新譯楚辭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10月。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3月。
楊鴻儒:《愛情詩詞曲評析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7月。
詹丹:《《紅樓夢》與中國古代小說研究》,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
寧宗一主編:《中國小說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魯迅小說史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1992年。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魯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
魯迅:《古小說鉤沈》,《魯迅輯錄古籍叢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7月。
鄭振鐸編:《世界文庫》第三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
鄭文惠:《文學與圖像的文化美學──想像共同體的樂園論述》,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9月。new window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出版,2005年12月。new window
劉開榮:《唐代小說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9月。new window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詩學》,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6月。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4月。new window
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評注》,北京:團結出版社,2000年8月。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3月。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4月。new window
蔡鎮楚:《比較詩話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8月。
樂蘅軍:《宋代話本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印行,1969年12月。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11月。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縱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3年5月。
樂黛雲主編:《欲望與幻象──東方與西方》,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
潘富俊著╱攝影:《唐詩植物圖鑑》,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3年1月。
歐麗娟:《杜詩意象論》,台北:里仁書局,1997年12月。
歐麗娟:《詩論紅樓夢》,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1月。new window
蕭馳:《中國抒情傳統》,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9年1月。
蕭滌非等著:《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9月。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中國古典詮釋學例說》,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11月。new window
韓雲波:《唐代小說觀念與小說興起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
韓南(Patrick D. Hanan)著,王秋桂編:《韓南中國古典小說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9月。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鳴宇出版社,1979年5月。
蘇建新:《中國才子佳人小說演變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4月。
龔鵬程:《文化、文學與美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2月。
龔鵬程:《中國文人階層史論》,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2年5月。new window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著,沈亨壽譯:《明代小說四大奇書》,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3年10月。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講演:《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
〔捷克〕雅羅斯拉夫.普實克(Jaroslav Prusek)著,李燕喬等譯:《普實克與中國現代文學論文集》,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年。
〔美〕馬克夢(Keith McMahon)著,王維東、楊彩霞譯:《吝嗇鬼、潑婦、一夫多妻者:十八世紀中國小說中的性與男女關係》,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1月。
Wong Kam Ming著,黎登鑫譯:《紅樓夢的敘述藝術》,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8月。
Martin W. Huang, Literati and Self-Re/Presentation : Autobiographical Sensibility in the Eighteenth-Century Chinese Novel.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二)理論
〔俄〕巴赫金(Bakhtin,M.M.)著,白春仁、曉河譯:《小說理論》,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德〕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關子尹譯:《人文科學的邏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9月。
〔德〕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著,朱孟實譯:《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83年3月
〔法〕傑哈.簡奈特(Gerard Genette)著,廖素珊、楊恩祖譯:《辭格Ⅲ》(Figures Ⅲ),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1月。
〔德〕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11月。
〔德〕馬庫色(Herbert Marcuse)著,陳昭瑛譯:《美學的面向──藝術與革命》,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1987年10月。
〔美〕伊恩.瓦特(Ian Watt)著,高原、董紅鈞譯:《小說的興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年7月。
〔美〕詹姆斯.費倫(James Phelan)著,陳永國譯:《作為修辭的敘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
〔美〕喬納森.卡勒(Jonathan Culler)著,盛寧譯:《結構主義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10月。
〔美〕厄爾.邁納(Miner,E.)著,王宇根、宋偉杰等譯:《比較詩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1月。
〔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汪耀進、武佩榮譯:《戀人絮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年2月。
〔美〕史蒂文.科思(Steven Cohan)、琳達•夏爾斯(Linda M. Shires)著,張方譯:《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臺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9月。
〔美〕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10月。
〔美〕韋勒克、華倫著,王夢鷗、許國衡譯:《文學論》,台北:志文出版社,2000年11月。
〔美〕韋恩.布斯(Wayne C. Booth)著,華明、胡蘇曉、周憲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德〕W.伊澤爾(Wolfgang Iser)著,霍桂桓、李寶彥譯:《審美過程研究──閱讀活動:審美響應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12月。
〔法〕薩莫瓦約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三、單篇論文

(一)期刊論文
王運熙、楊明:〈唐代詩歌與小說的關係〉,《文學遺產》第一期,1983年。
王璦玲:〈論明清傳奇名作中的「情境呈現」與「情節發展」之關聯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1994年3月。new window
王璦玲:〈「忖度予心,百不失一」──論《桃花扇》評本中批評語境之提示性與詮釋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六期,2005年3月。
王冉冉︰〈「體兼說部」的「詩話」與明代「詩文小說」〉,《明清小說研究》第一期,2000年。
王冉冉:〈「詩文小說」溯源〉,《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5期,2003年5月。
王冉冉:〈明代中篇文言小說與「才子佳人」的婚愛模式〉,《湛江海洋大學學報》第23卷第5期,2003年10月。
尹占華:〈《鶯鶯傳》是元稹自寓──兼與吳偉斌先生商榷〉,《西北詩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4期,2001年7月。
市成直子:〈試論《嬌紅記》在中國小說史上的地位〉,《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5年。
伊藤漱平著、謝碧霞譯:〈『嬌紅記』成書經緯:其變遷及其流傳過程〉,《中外文學》第13卷第12期,1985年5月。new window
吳偉斌:〈三論張生非元稹自寓──兼答尹占華、程國賦兩位先生的商榷〉,《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期,2003年。
周建江:〈《史記》與漢代楚歌〉,《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第5期,2005年。
高友工:〈試論中國藝術精神〉(上),《九州學刊》第2卷第2期,1988年1月。
高友工作,劉翔飛譯:〈律詩的美典〉(上)、(下),《中外文學》第18卷第2—3期,1989年7—8月。new window
馬曉光:〈天花藏主人的「才情婚姻觀」及其文化特徵〉,《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二期,1989年。
張敬:〈詩詞在中國古典小說戲曲中的應用〉,《中外文學》第3卷第11期,1975年4月。new window
康韻梅:〈〈鶯鶯傳〉的情愛世界及其構設〉,《文史哲學報》第45期,1996年12月。new window
康韻梅:〈唐代載錄詩事小說的敘事探究──以《本事詩》、《雲溪友議》為考察中心〉,《漢學研究》第26卷第4期,2008年12月。new window
梅向東:〈中國古代詩學「情」論三變〉,《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4期,2002年7月。
陳惠琴:〈理想.詩筆.啟示──論才子佳人小說的創作方法〉,《明清小說研究》第三期,1993年。
陳翠英:〈閱讀才子佳人小說:性別觀點〉,《清華學報》新三十卷第三期,2000年9月。new window
陳才訓:〈論漢皇室楚歌〉,《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22卷第5期,2002年9月。
陳玉萍:〈「詩筆」融入的書寫策略與詩文關係──以〈鶯鶯傳〉與〈嬌紅記〉為例〉,《中國文學研究》第二十四期,2007年6月。
鹿憶鹿:〈難題求婚模式的神話原型〉,《民間文學論壇》第二期,1993年。
程毅中:〈《嬌紅記》在小說藝術發展中的歷史價值〉,《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0年。
郭杰:〈中國古代小說中的詩文融合傳統〉,《學術研究》第七期,1997年。
黃錦樹:〈抒情傳統與現代性:傳統之發明,或創造性的轉化〉,《中外文學》第34卷第2期,2005年7月。new window
楊民蘇:〈唐代小說中的詩歌〉,《昆明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版)第17卷第3期,1995年9月。
廖棟樑:〈試論孟棨《本事詩》〉,《中外文學》第23卷第4期,1994年9月。new window
鍾慧玲:〈為郎憔悴卻羞郎—論〈鶯鶯傳〉中的人物造型即元稹的愛情觀〉,《東海中文學報》第11期,1994年12月。new window
顏崑陽:〈從「言意位差」論先秦至六朝「興」義的演變〉,《清華學報》新28卷第2期,1998年6月。new window

(二)論文集論文
李文彬:〈從抒情小說觀點論唐傳奇〈鶯鶯傳〉〉,《美國文學•比較文學•莎士比亞—朱立民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0年2月。
呂正惠︰〈形式與意義〉,《抒情的境界》,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6年6月。
周作人:〈《晚間的來客》譯後附記〉,《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2月。
洪淑苓:〈女性與智者:巧女故事的兩個介面〉,《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里仁書局,1997年4月。
高辛勇:〈從「文際關係」看《紅樓夢》〉,《中外學者論紅樓》,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89年6月。
張淑香:〈抒情自我的原型—屈原與〈離騷〉〉,《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印,2001年12月。
張淑香:〈杜麗娘在花園──一個時間的地點〉,《湯顯祖與牡丹亭》,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12月。
康韻梅:〈唐代傳奇與歌行的並作初探〉,《遨遊在中古文化的場域:六朝唐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11月。
蔡英俊:〈抒情精神與抒情傳統〉,《抒情的境界》,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8年8月。

四、學位論文

丁肇琴:《唐傳奇的寫作技巧》,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5月。
王佩琴:《說園:從《金瓶梅》到《紅樓夢》》,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11月。new window
李志宏:《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研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1月。new window
許麗芳:《西遊記中韻文的運用》,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潘玉薇:《人物·情·花園:從「才子佳人」到《紅樓夢》》,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駱吉萍:《金瓶梅詞話中韻文之研究》,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