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優秀女子桌球選手發球之探討
書刊名:大專體育學刊
作者:陳金海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King-hai
出版日期:2005
卷期:7:3
頁次:頁201-214
主題關鍵詞:桌球發球無遮擋發球Table tennisServiceService without cov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14
  • 點閱點閱:28
期刊論文
1.吳煥群(1979)。略談兵兵球的發球。新體育,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靜宜(2002)。2001年國際職桌巡迴賽總決賽女子單打比賽技術分析研究。高應科大體育,1,37-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凌熙成(1994)。11分賽初探。乒乓世界,54,42-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晶清(2003)。女子技術男性化的代表作--王楠VS鮑羅斯技術解析。乒乓世界,13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孔祥智、張曉蓬(2001)。孔令輝--瓦爾德納爾技戰術比較分析。乒乓世界,99,3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邱靖華、許銘華(20010700)。不同直徑桌球之高旋轉球力學分析。大專體育學刊,3(1),147-1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陶志清(2002)。無遮擋發球帶來哪些變化。乒乓世界,11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Wu, Xiu-wen、Zhang, Ying-qiu(1993)。Adaptability of table tennis players。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16(2),74-77。  new window
9.宋靜宜(20010900)。大阪第四十六屆世界桌球錦標賽之探討。高應科大體育,1,22-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姚振緒(2002)。發球新規則的最新解釋。乒乓世界,117,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姚漢禱(19881200)。大學女生桌球的技術評量研究。體育學報,10,3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晏學寧(2002)。無遮擋尺度不好把握。乒乓世界,120,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國義(19800300)。桌球運動與運動力學。國民體育季刊,9(1),27-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樹安、張曉蓬(2000)。對中國乒乓球隊科學訓練的思考。體育科學,20(2),30-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蕭存沂(20000700)。桌球運動中發球技術概念之介紹。臺灣體育,107,19-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金海(20040600)。無遮擋發球對桌球比賽技術之影響--以第六屆世界女子桌球錦標賽為例。長榮大學學報,8(1),63-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淑滿、謝明輝(20030200)。桌球規則修訂對選手運動表現之影響。大專體育,64,103-1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金海、侯淑玲(2002)。世界級女子桌球運動員前四板技術分析。中華民國大專院校九十一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臺北: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188-1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廖學勇、杜美華、莊宜達、周聰儒(1999)。桌球球體加大初探。1999年國際大專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桃園: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振華(2003)。我國男子桌球國手發球搶攻階段戰術趨勢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裕芬(2002)。我國少年桌球國手三段技術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惠欽(1991)。乒乓球的旋轉。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童慶康(1979)。桌球基本技術與實際。臺北:傳統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明樞(1991)。乒乓球。臺北:臺灣珠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淑娟(2000)。世界級直式握拍法、横式握拍法桌球選手比賽綜合技術運用及得、失分表現之分析研究。臺北:圓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Siedentop, Daryl(1983)。Developing teaching skills in P. E.。California: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new window
6.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中華民國桌球協會(2003)。2002年9月1日修正桌球發球規則,http://www.cttta.org.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敬平(2001)。直板反膠訓練法(二):精雕細琢前三板,http://www.cn-tt.co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曉東(2001)。淺析青少年訓練如何適應當今世界桌球運動發展的趨勢,http://www.cn-tt.co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曉蓬、吳煥群(1990)。對中國乒乓球隊發球旋轉及其動用的研究。乒壇競技科學診斷。北京:中國兵兵球協會科研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紹發(1987)。對歐亞兵壇形勢的探索與我方的對策。國家集訓隊優秀教練員訓練論著選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