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質性及量化體育研究方法之初探
書刊名: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
作者:沈秋宏
出版日期:2006
卷期:1
頁次:頁106-117
主題關鍵詞:體育研究質性研究量化研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18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王玉民(19980500)。質化研究方法應用之探討--以大陸臺商投資實證研究為例。淡江人文社會學刊,1,37-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歐宗明(20001200)。體育教師/教練觀察系統(PET/COS)之應用。國民體育季刊,29(4)=127,75-82+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鎮華(2004)。基督教青年會在華傳播競技運動(Sport)的本土化歷程(1885-1928)(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玉鳳(2005)。臺灣流民拳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家慶(2005)。不同強度動態恢復對損傷肌肉之功能及跑步經濟性的影響(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清勇(2002)。體育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內涵知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鑑紘(2001)。PACER預測最大攝氧量及相關生理變項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德城(2001)。國小體育專家教師教學行為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廖文志(2003)。羅漢門宋江陣的涵化現象(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秋芳(2003)。體育專家教師與生手教師回饋行為與教學思考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春秀(2000)。體育教師課程價值取向對學生體育學習思考與學習態度之影響(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靜萍(2002)。體育師資生學科教學知識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國慧(2005)。跳遠選手膝關節屈伸肌比值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江明鼎(2001)。裴斯塔洛齊(J. H.Pestalozzi, 1746-1827)體育思想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何遠忠(2000)。盧梭的自然主義體育思想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鍾裕文(2005)。民族主以下創始的中央體育行政組織--教育部體育委員會(1932-1937)(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春興(2002)。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Patton, Michael Quinn、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余民寧(1994)。垃圾進、垃圾出:談計量方法的正用和誤用。教育研究方法論文集:紀念蔡寶田教授逝世三週年。台灣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