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北市大專校院學生休閒運動阻礙之研究
書刊名:休閒保健期刊
作者:黃美雪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
頁次:頁267-280
主題關鍵詞:休閒運動阻礙臺北市大專校院大學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7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69
  • 點閱點閱:98
本文研究目的旨在探究台北市大專校院學生休閒阻礙之因素。本研究是以輔仁大學之學生為研究對象,抽樣依「學院類別」作為分層標準,共分成「藝術學院」、「文學院」、「醫學院」及「外國語文學院」、「民生學院」、「法律學院」、「管理學院」、「理工學院」、「社會科學院」等九個類型。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共計發放250份,回收231份,問卷回收率為92.40%,回收的問卷經過整理及編碼後,剔除無效問卷23份後,有效問卷有208份,有效率為83.20%。本研究結果發現:輔仁大學學生的運動習慣得分偏低,大學學生的休閒運動阻礙主要在機會阻礙構面中的休閒運動設施之得分較高,表示學生認為休閒運動設施的多寡、活動項目、服務好壞及設施品質皆會影響其參與休閒運動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建議,針對學校行政人員、教師以及家長,宣揚休閒及休閒運動的重要性,扭轉上述人員與國人對學業至上的觀念。此外,教育主管當局應將休閒運動的推展工作的成果,列為學校的辦學績效之一,提昇大學生正確的休閒運動價值觀與溝通管道,減少阻礙因素的發生。其次,體育室與通識中心應協助合作,安排與規劃學生生活休閒運動,提供休閒運動諮詢、休閒運動輔導服務、休閒運動課程與休閒運動的相關活動,增加學生休閒運動知能與技能,並定期辦理休閒運動宣導與活動講座,減少學生運動阻礙因素的增加。再者,建議學校未來在休閒運動之課程與內容安排上,可以安排教師與學生一同參與,藉此增進學校教師與學生之良好互動及雙向溝通,增加學生在未來社會上運用與規劃休閒運動的技能。
期刊論文
1.張良漢(200606)。大學生休閒覺知自由與休閒無聊感之相關研究。聯大學報,3(1),156-1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孝銘、高俊雄(20010300)。休閒需求與休閒阻礙間之相關研究--以彰化市居民為實證。體育學報,30,143-1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素馨(19970300)。都市女性休閒類型和休閒阻礙。戶外遊憩研究,10(1),43-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敬能(19981200)。週休二日對運動休閒教育之啟示。大專體育,40,131-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程紹同(19940300)。現代體育發展的新趨勢--運動休閒管理。中華體育季刊,7(4)=28,25-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思倫(19930900)。休閒遊憩參與阻礙區隔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6(3),25-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謝秀芳(2001)。大學生休閒活動之探討。雲科大體育,3,14-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許瓊文(1992)。生活型態與休閒行為有關變項的研究:以臺大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易利(1995)。台中地區勞工休閒運動需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賴清財(1999)。我國北區軍事院校學生休間運動需求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華民國體育學會、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0)。休閒活動專書。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文科(1997)。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漢良(2002)。休閒參與動機、身體活動態度、休閒運動阻礙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台灣中部地區大專院校學生為例。台北:師大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義雄(1985)。青少年休閒活動現況及阻礙因素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思倫、歐聖榮、林連聰(1998)。休間遊憩概論。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