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帝國讀者對被殖民者文學的閱讀與想像:以同人雜誌《文藝首都》為例
書刊名: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作者:王惠珍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Hui-chen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1
頁次:頁1-33
主題關鍵詞:帝國讀者被殖民者文學文藝首都Empire readersThe literature of the colonizedCapital of Literature and Ar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50
  • 點閱點閱:41
期刊論文
1.王惠珍(20081200)。殖民地文本的光與影:以〈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為例。臺灣文學學報,13,205-2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柳書琴(2009)。荊棘之道:臺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婉窈(20030000)。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4312)。臺灣公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33-1942)。文藝首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34.12;19)。行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車承棋(2011)。金史良及其主體問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百秀(2007)。コロニアリズムの超克--韓國近代文化における脫植民地化への道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安宇植(2006)。「在日」文學全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河原功(2003)。講座 臺灣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彭小妍(1998)。楊逵全集 資料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白川豐(1995)。植民地期朝鮮の作家と日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下村作次郎(1994)。戰後初期の臺灣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任展慧(1994)。日本に於ける朝鮮人の文學の歷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保高德藏(1972)。金史良作品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保高みさ子(1961)。花實の森--小說文芸首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惠珍(201110)。戰時東亞殖民地作家的變奏:朝鮮作家張赫宙與臺灣作家的交流及其比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下村作次郎(200603)。台人詩人吳坤煌の東京時代(1929年-938年)--朝鮮人演劇活動家金斗鎔や日本人劇作家秋田雨雀との交流をめぐつ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下村作次郎(2007)。現代舞蹈和臺灣現代文學--透過吳坤煌與崔承喜的交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惠珍(200306)。龍瑛宗と《文芸首都》同人との交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南富鎮(1999)。金史良文學に現れた創氏改名--「光冥」と「親方コブセ」を中心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任展慧(199412)。日本における朝鮮人文學の歷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