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無極而太極」--重探《太極圖說》之典範意義
書刊名:鵝湖
作者:吳惠齡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u, Hui-ling
出版日期:2013
卷期:38:9=453
頁次:頁10-19
主題關鍵詞:太極圖說圖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圖典範形上思維道德之形上根據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78
  • 點閱點閱:7
周敦頤之《太極圖說》經由朱熹的推崇,成為理學中的重要經典。然而,周敦頤的思想是否為醇儒,則在宋代便引起陸九淵的質疑,引發朱、陸之間的論辯。對於周子的歸屬問題,歷來已有諸多專論,普遍既認同朱子對於周子思想的理解無誤,同時不否認《圖說》之「太極圖」與道教圖式可能相關的觀點。本文重探《圖說》的思想內涵,主要目的在於勾勒出周子著《圖說》的原初構想,藉由新的方法論的援用,企圖在現有的研究成果之中再求突破。由此,本文以《圖說》為研究主軸,透過典範論方法的引用,以及周子的現存文獻,重構周子著《圖說》的思想特色,從而分析《圖說》所具有的典範意義。
期刊論文
1.陳鼓應(2012)。論周敦頤《太極圖說》的道家學脈關係--兼論濂溪的道家生活情趣。哲學研究,28-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鼓應(200906)。三玄四典的學脈關係--論三玄思想的內在聯繫之一。諸子學刊,2,55-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鼓應(200912)。老、莊及《易傳》的重要哲學議題--論三玄思想的內在聯繫之二。諸子學刊,3,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周學武(1981)。周濂溪太極圖說考辨。臺北:學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思勉(1931)。理學綱要。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唐君毅(1977)。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梁紹輝(1998)。周敦頤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方東美(1989)。新儒家哲學十八講。臺北:黎明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榮捷、楊儒賓、吳有能、朱榮貴、萬先法、黃俊傑(1993)。中國哲學文獻選編。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老子、陳鼓應(2003)。老子今注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鼓應、趙建偉(2005)。周易今注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勞思光(1993)。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馮友蘭(2000)。中國哲學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牟宗三(1990)。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朱伯崑(1991)。易學哲學史。藍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唐君毅(2005)。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勞思光(1980)。新編中國哲學史。友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牟宗三(1999)。心體與性體。上海古籍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朱熹(1993)。答胡廣仲書。周敦頤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毛奇齡(1993)。太極圖說遺議。周敦頤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馮友蘭(1993)。《中國哲學史》的論述。中國哲學史。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錢穆。論太極圖與先天圖之傳授。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蘭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馮達文、郭齊勇(2005)。早期道教的神仙思想與丹道理論。新編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