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中男、女羽球選手知覺教練家長式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的比較研究
書刊名:屏東大學體育
作者:鄧正忠
作者(外文):Teng, Cheng-chung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
頁次:頁109-135
主題關鍵詞:才德領導仁慈領導威權領導Benevolent leadershipMoral leadershipAuthoritarian leadership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15
  • 點閱點閱:20
期刊論文
1.高三福、陳鈺芳(20061200)。要求與實際領導行為一致性、領導信任與效能關係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8(4),63-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宛曉、季力康(20081200)。運動教練領導模式之探討:以交易和轉型領導為例。大專體育,99,156-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arron, A. V.(1982)。Cohesiveness in sport groups: Interpretations and considerations。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4(2),123-138。  new window
4.林華韋、廖主民、魏子閎(20030600)。運動教練講習會教練培育過程之評析研究--以棒球項目為例。教練科學,2,239-2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ird, A. M.(1977)。Development of a model for predicting team performance。Research Quality,48,24-32。  new window
6.鄭志富(19951000)。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模式分析。體育研究,1,75-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伯壎、周麗芳、樊景立(20001200)。家長式領導:三元模式的建構與測量。本土心理學研究,14,3-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Carron, A.、Chelladurai, P.(1982)。Cohesiveness, coach-athlete compatibility, participation orientati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relative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The meeting of the 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sport Psychology and Physical Activity。College Park, MD。  new window
2.鄭敏雄、劉一民(1991)。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關係研究--以參加79學年大專男子排球國手選拔賽之球隊為例。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八十年體育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35-2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明如(2008)。大專排球特優級選手之家長式領導、團隊凝聚力與團隊滿意度相關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美麗(2010)。足球教練家長式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碩士論文)。亞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俊三(2003)。台灣與中國大陸籃球選手家長式領導、動機氣候、團隊凝聚力與團隊滿意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選吉(2001)。我國甲組成棒選手自我效能和集體效能與團隊凝聚力間的關係及對運動表現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其昌(1993)。排球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凝聚力的影響曁驗證運動情境領導理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士儀(2012)。國小游泳選手知覺家長式領導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國小游泳代表隊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怡然(2008)。國民小學教練家長式領導與團隊凝聚力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范文曦(2002)。台北巿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教練之參與動機與領導行為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鈺芳(2004)。教練領導、領導信任及運動員效能:多元領導模式驗證(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慧卿(2001)。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關係之實證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高三福(2001)。團隊文化與教練領導:質化與量化兩種研究途徑(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正常(20020000)。運動科學與訓練:運動教練手冊。臺北:銀禾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伯壎、姜定宇、鄭弘岳(2003)。組織行為研究在台灣:三十年回顧與展望。台北:桂冠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志富(1997)。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程紹同(1998)。運動贊助策略學:未來企業行銷新趨勢。臺北:漢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加微(1990)。行為科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明隆、涂金堂(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Widmeyer, W. N.、Carron, A. V.、Brawley, L. R.(1993)。Group cohesion in sport and exercise。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y。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new window
2.Chelladurai, P.(1993)。Leadership。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y。Macmillan。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