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陽明聖人觀之思維特徵分析
書刊名:哲學與文化
作者:黃信二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Hsin-er
出版日期:2018
卷期:45:4=527
頁次:頁35-54
主題關鍵詞:內聖外王聖人致良知實學拔本塞源Inner sage and outer kingSageThe extension of consciencePractical learningRemove the roots of evi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15
  • 點閱點閱:14
期刊論文
1.林安梧(20040800)。後新儒學的新思考:從「外王」到「內聖」--以「社會公義」論為核心的儒學可能。鵝湖,30(2)=350,16-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韓星(2016)。內聖與外王--割裂政治儒學與心性儒學的關係是錯誤的。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黃信二(2016)。論儒家選擇以道德語言形態表達其思想之可能理據:從牟宗三先生對科學知識的反省談起。傳統與現代的哲學反思:當傳統文化遇上3C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哲學會、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主辦 (會議日期: 2016.10.15-2016.10.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守仁(2007)。王文成全書。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整菴、閻韜(1990)。困知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阮元、盧宣旬(1965)。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莊子、郭象、郭慶藩、王孝魚(1983)。莊子集釋。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熊十力(2009)。原儒。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黎靖德、王星賢、朱熹(1986)。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明輝(1994)。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夫之(1989)。讀四書大全說。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熹(1983)。點校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廷相(1989)。王廷相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胡安國(2007)。二程文集。香港:迪志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國實學研究會、韓國實學學會、日本東亞實學研究會(2015)。影響東亞的99位實學思想家。北京:中國財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朱熹、陳俊明(2000)。朱子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牟宗三(1968)。心體與性體。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安梧(1998)。儒學革命論:後新儒家哲學的問題向度。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徐復觀(1980)。儒家政治思想的構造及其轉進。學術與政治之間。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澤厚(1987)。經世觀念隨筆。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縣:漢京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彭國翔(2012)。儒家傳統的身心修煉及其治療意義。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述先(1993)。論儒家「內聖外王」的理想。理想與現實的糾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