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世界優秀男子桌球運動員比賽技術與成績表現之研究-
作者:陳金海
出版日期:2011
出版項:臺南:臺灣復文興業
ISBN:9789866635120
主題關鍵詞:桌球運動競賽
學門:體育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林松青、沈啟賓(19950500)。1994年世界盃男子單打桌球錦標賽比賽綜合技術項目編製與比較分析研究。光武學報,20,287-3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姚漢禱(19851200)。臺灣大學男子桌球代表隊技術分析。體育學報,7,113-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松青、沈啟賓(19950500)。1994年美孚盃亞洲女桌名人賽比賽綜合技術分析之探討。光武學報,20,355-3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秦志鋒(1992)。乒乓球雙打比賽技術應如何配合規律研究。乒壇學術動態,1992(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昌勇(19990400)。我國大專桌球國手三段技術分析研究。臺灣體育,102,46-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蔡延東(1993)。抓好前三板球。乒乓世界,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姚漢禱(19860900)。桌球的成績表現和體能。中華體育季刊,3,48-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姚漢禱(19891200)。杜蒙第四十屆桌球錦標賽比較分析。國民體育季刊,18(4)=83,133-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志林(1991)。乒乓球運動員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的發展特徵及其評價的研究。體育科學,1991(6),25-3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惠珠、張昭盛、沈啟賓(19901200)。女子桌球運動員綜合技術評量與成績表現預測之探討。體育與運動,70,50-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煥群、李振彪(1990)。乒乓球運動員技術診斷方法的研究。乒乓世界,38,38-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建全(19990500)。桌球運動技術分析--以南斯拉夫OPEN男單準決賽Chila vs Samsonov為中心。臺灣省學校體育,9(3)=51,50-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姚漢禱(19881200)。大學女生桌球的技術評量研究。體育學報,10,3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樹安、張曉蓬(2000)。對中國乒乓球隊科學訓練的思考。體育科學,20(2),30-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金海、侯淑玲(20011200)。長榮女中桌球代表隊綜合技術之分析。長榮學報,5(2),107-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昌勇(19950300)。1994年世界盃男子單打桌球錦標賽技術分析研究。政大體育,8,123-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朱昌勇(19990200)。1998年世界盃女子桌球賽三段技術分析研究。大專體育,41,53-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吳煥群、李振彪、陶志翔、丁衛、周健康(1989)。乒乓球比賽中實力評估與技術診斷的方法及其應用效果。國家體委體育科學研究所學報,2(1),32-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亞文(19820600)。大學男生桌球運動能力測驗項目之編製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集刊,9,275-3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宏(1987)。乒乓球男子團體賽中的多目標灰色局勢決策。體育科學,1987(4),29-34+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孔祥智、張曉蓬(2001)。孔令輝--瓦爾德內爾技戰術比較分析。乒乓世界,99,3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劉明全(19970400)。桌球賽雙方比數先得19分者獲勝機率之預測。大專體育,30,157-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素君(19990200)。目標設定在桌球訓練上的應用--以比賽計分表為例。臺灣體育,101,36-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振彪、王家正(1991)。陳靜、李惠芬、焦志敏競技能力主要因素的診斷研究。北京體育學院學報,1991(2),98-106+113+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郭聰俊(19990500)。86年、87年全國「自由杯」桌球錦標賽男生12歲組單打冠軍選手技術之探討。大仁學報,17,517-5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劉淑芳、潘永芝(1991)。對中國與瑞典男子乒乓球隊在37-40屆世乒賽中發球、發球搶攻、發球後連續搶攻搶拉的效果分析。北京體育學院學報,1991(3),71-80+96-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小華、黃莉芹(1999)。乒乓球擊球節奏與技能。武漢體育學院學報,33(4),43-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李燕、徐雄杰(1994)。1993年全國少年乒乓球比賽述評。中國體育科技,30(7),29-3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邱鐘惠、吳煥群、莊家富、劉建和(1992)。世界乒乓球技術和打法演進過程及其規律。體育科學,12(3),24-26+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曾振豪、葉樹彬(1994)。發展少兒乒乓球運動員步法靈活性的實驗研究。體育科學,14(3),36-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廖學勇(19970400)。大陸隊囊括第43屆世界桌球錦標賽所有金牌其主力球員戰術之解析。大專體育,30,55-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明月(2001)。優秀桌球輪椅選手技術分析。中華民國大專院校九十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臺中市。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俊明(1995)。從統計觀點分析男子社會甲組籃球聯賽的攻防技術。中華民國大專院校八十四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高雄縣:陸軍官校。831-8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明月、林麗華、張富貴(1999)。大專女子甲組桌球比賽前四板技術分析。1999國際運動教練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姚漢禱(1986)。預測桌球單打比賽之成績表現。中華民國大專院校七十五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99-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姚漢禱(1984)。新竹師專女子桌球隊集訓前體能分析。中華民國大專院校七十三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247-2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沈啟賓(1984)。桌球技術統計分析。東海大學73學年度第一學期體育組教師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欣延(1990)。男子桌球運動員運動能力與成績表現的關係及其體型分析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德成(1998)。桌球(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秦志鋒(1985)。對國家乒乓球隊模擬訓練的科學性及其運用的研究(碩士論文)。大陸國家體委。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沈啟賓(1988)。優秀桌球運動員技術分析與成績表現預測之探討。仰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丁樹德(1978)。乒乓球訓練。香港: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明珍(1998)。優秀殘障桌球運動員技術分析與成績表現之探討。新北市:今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振華(1998)。男子輪椅優秀桌球運動員比賽綜合技術表現分析與探討。新北市: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丘鐘惠(1982)。現代乒乓球技術的研究。萬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沈啟賓(1996)。灰色系統理論在桌球運動員臨場比賽競技能力狀態診斷與目標設定運用之探討。臺北市:文笙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Siedentop, Daryl(1983)。Developing teaching skills in P. E.。California: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new window
8.沈啟賓(1992)。中油女子桌球代表隊綜合技術狀態診斷與成績表現預測之探討。臺北市:仰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友信(1985)。現代桌球爭霸術。恆星乒乓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龔樹森(1976)。桌球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天下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曾秋美、沈啟賓(1994)。中油女子桌球隊特屬運動能力狀態診斷與球員成績表現預測之探討。文笙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田麥久(1997)。論運動訓練計畫。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顏明義(1991)。私立嘉南藥專男子桌球代表隊基本運動能力測驗項目之編製與評估之探討。華夏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郭生玉(200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市:精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文科(199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慶祚(1979)。桌球入門。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許紹發(2000)。乒壇名家縱橫談。北京市: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惠珠(1991)。女子桌球運動員綜合技術評量與成績表現預測之探討。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體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舒禾(2000)。乒壇名家縱橫談。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謝淑娟(2000)。世界級直式握拍法、橫式握拍法桌球選手比賽綜合技術運用及得、失分表現之分析研究。臺北市:圓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山本孝(1950)。卓球。旺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田舛彦介(1958)。新い卓球技術の考え方。卓球レポート編集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高島規郎、宮木操(1990)。卓球を科学する。卓球レポート編集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倉木常夫(1975)。Table Tennis Score Book。成美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Thomas, Jerry R.、Nelson, Jack K.、陳五洲(2000)。運動研究法。臺中市:華格納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朱昌勇(1999)。我國大專桌球國手三段技術、心理變項與成績表現之相關研究。臺北市:政大書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煥群(1985)。瑞典乒乓男隊1983-1984年技術動態之比較。國家體委體育科學研究所論文選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