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科技大學之創校思維與空間實踐:創校校長的經驗詮釋
作者:張蕙心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g, Hui-Shin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指導教授:陳繁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高等技術及職業教育科技大學創校創校思維空間實踐大學校園規劃higher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establishing an universityeducational philosophyspatial practiceuniversity campus plann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
本研究旨在探究臺灣在1990年代,四所高等技專校院(現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創校的時空背景與經營任務,以及創校校長的辦學思維與具體的行動內涵,用以作為鑑古知今之參考。為達成研究之目的,本研究基於詮釋學觀點,採質性個案研究法來作主題探究,除了透過文件內容分析與校園實地觀察外,更針對四所技專校院之創校校長作深度訪談,再透過深描詮釋法之四個資料處理分析層次,得出以下四項結論:
一、創校當時,政府鑑於經濟快速起飛、產業界亟需大量高級技術人力、高等技職教育之升學進路短缺與教育資源區域發展不均,遂以創建中部與南部的技術學院作為近程發展任務,並以改名為科技為大學作為願景目標。
二、創校校長們認為科技大學應首重學用合一,宜設置特色科系與實作工坊,而師長們的言教與身教,以及整體校園環境氛圍的境教同等重要。
三、創校初期的籌備團隊皆人力精簡、務實與幹練,並以任務分組方式進行校園整體規劃。當時國家的財政與私校董事會的資金調度皆無重大困難,面臨的難題則包括校地的整頓、資源的分配、人事的管理與天災處理等。而校園的營建除了雲科大採一體設計、全面開發模式外,其他三校皆是以整體規劃、分期施工方式來建設學校。
四、四所科大創校之時代關鍵在於理想的建校時間點、精良的團隊、開創性的辦學措施與前瞻性的營建思維;而創校校長們的創意、遠見、魄力與謙沖為懷之風範,值得後人尊敬與學習。
依據上述結論,本研究分別對教育主管機關、四所科大師生與後續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供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insights of four different founding presidents who 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1990s in Taiwan. To achieve the goal above,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methodology of hermeneutics and conducted by the method of qualitative case study. It was approached through document analysis, campus observation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four university founding presidents. Finally, this study used the method of thick description to implement four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level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following four conclusions:
1. At the moment of university founding, there was a huge demand for advanced technical labor force in industries. Due to the lack of accesses to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im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reas, the short-term developmental task for founding presidents was to establish technological colleges in central and south Taiwan. The vision and objective for them were to rename colleges as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 Founding presidents suggested that higher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prioritize the integration of learning through application. It was preferable to establish featured departments and workshops.
3. The team members during the university founding period were pragmatic, and task groups were organized for campus planning then. The national finance and the board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did not meet the embarrassment, too. The major difficulties for founding presidents included the land reorganization,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personnel management, and natural calamities. In terms of campus construction way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National Yunl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adopted the one-piece design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model, the other three schools all adopted overall planning and stage-by-stage construction to build universities.
4. The keys to establish four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ccessfully in the 1990s were the ideal founding timing, outstanding teams, innovative management, and prospective construction ideas. The vision, creativity, boldness, and humbleness of founding presidents are worthy of our respect and learning.
中文部分

大學法(2015年12月30日)。
王文科、王智宏(200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王志弘(2009)。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祖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55,1-24。new window
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史全球資訊網(2016)。【重大教育政策發展歷程-技職教育】。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
policy.asp?id=4
江吟梓、蘇文賢(譯)(2010)。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原著者:M. Lichtman)。臺北市: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2010)
江文雄(1999)。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6)。【最新統計指標】。取自http://www.
dgbas.gov.tw/point.asp?index=1
全國技專校院校務基本資料庫(2016)。【技專校院概況】。取自http://www.tvedb.yuntech.edu.tw/tvedb/index/so
cial/report/StatisticsQueryDataFrame.asp?table_name=
report1
私立學校法(2014年1月8日)。
技術及職業教育法(2015年1月14日)。
技術學院改名科技大學審核作業規定(2015年3月25日)。
李正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原著者:U. Flick)。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5)
李隆盛、賴春金(2007)。技職教育現況及其未來發展。國家菁英季刊,3,35-45。
林勤敏(1986)。學校建築的理論基礎。臺北市:五南。
林炎旦(1999)。學校制度。載於江文雄(主編),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頁257-285)。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憲德(2004)。永續校園的生態與節能計劃。臺北市:詹氏。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原著者:M. Q. Patton)。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2)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夏鑄九(2010)。夏鑄九的臺大校園漫步。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陳向明(2010)。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教育部(2011a)。建國百年技職教育專刊。臺北市: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教育部(2011b)。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八月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實錄。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5)。中華民國105年版教育統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a)。104學年度大專校院一覽表。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b)。【教育部105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取自http://www.sa.gov.tw/wSite/public/Attachment/f1459472897126.pdf
教育部統計處(2016a)。【大專校院校地校舍面積統計】。取自http://depart.moe.edu.tw/ED4500/News_Content.
aspx?n=5A930C32CC6C3818&sms=91B3AAE8C6388B
96&s=159044407A762F30
教育部統計處(2016b)。【臺閩地區出生人口數】。取自http:/
/stats.moe.gov.tw/files/important/OVERVIEW_Y01.pdf
教育部統計處(2016c)。【四技二專錄取率】。取自http://stats.
moe.gov.tw/files/important/OVERVIEW_U11.pdf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2015)。中華民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簡介。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2016 a)。【104學年度公私立技專校院總覽】。取自http://tve.takming.edu.tw/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2016 b)。【業務簡介】。取自http:
//depart.moe.edu.tw/ED2300/cp.aspx?n=8800FBB577A
795C7&s=CA60F31A88AF3736
畢恆達(1996)。找尋空間的女人。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專科學校法(2014年6月18日)。
專科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2014年8月11日)。
專科以上學校產學合作實施辦法(2014年12月24日)。
專科以上學校及其分校分部專科部高職部設立變更停辦辦法(2015年3月17日)。
專科以上學校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2015年7月6日)。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2)。中華民國教育年報(民國一年)。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國立雲林技術學院(1990)。國立雲林技術學院校園規劃報告。雲林縣:國立雲林技術學院。
國立雲林技術學院(1995)。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建校五周年專輯。雲林縣:國立雲林技術學院。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2000)。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校十週年專輯。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技大學(2016a)。【校徽、校訓】。取自https://www.
yuntech.edu.tw/index.php/2014-05-16-13-09-16/1-2/m
otto
國立雲林技大學(2016b)。【校園配置】。取自https://www.
yuntech.edu.tw/index.php/2014-05-16-13-09-16/2-2/ca
mpus
國立高雄技術學院籌備處(1993)。國立高雄技術學院設校計畫書。高雄縣:國立高雄技術學院籌備處。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1998)。典藏高技-國立高雄技術學院從創校到改名大學三年之回顧。高雄市: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2004)。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建校十年紀念專輯。高雄市: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2016a)。【校徽設計理念】。取自http://www.nkfust.edu.tw/files/11-1000-5526-1.php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2016b)。【校區地圖】。取自http://www.nkfust.edu.tw/files/11-1000-1771.php
朝陽技大學(2016a)。【校訓及校徽】。取自http://web.cyut.
edu.tw/files/15-1000-2586,c128-1.php?Lang=zh-tw
朝陽技大學(2016b)。【校園平面圖】。取自http://web.cyut.
edu.tw/files/90-1000-18.php
彭德富(2004)。天搖地動九二一,朝陽重建的神話。載於廖年欣、劉福田(主編),十載朝陽情:朝陽科技大學十周年校慶紀念專刊(頁32-38)。臺中縣:朝陽科技大學。
黃健敏(1993年2月)。「校園規劃」的再思。建築師雜誌,218,126-131。
曾騰光(2004)。朝陽讓我實現人生理想。載於廖年欣、劉福田(主編),十載朝陽情:朝陽科技大學十周年校慶紀念專刊(頁14-15)。臺中縣:朝陽科技大學。
曾騰光(2009)。困頓勵志向,憂患促成長。載於鍾任琴、廖年欣(主編),永遠向前行(頁11-20)。臺中縣:朝陽科技大學。
張芬芬(譯)(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原著者:M. B. Miles & A. M. Huberman)。臺北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1994)
湯志民(2006a)。臺灣的學校建築。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湯志民(2006b)。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8)。空間領導: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74,18-38。new window
湯志民(2009)。教育領導與學校環境。教育研究月刊,181,16-28。new window
鄒川雄(2005)。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載於齊力等編著,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21-56。
齊力、林本炫(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new window
蔡保田(1995)。學校建築研究的發展。臺北市:五南。
劉曉芬(2007)。歷史、結構與教育:技職教育變革的探討。新北市:冠學文化。
趙家麟(1998)。校園規劃的時空觀-普林斯頓大學二百五十年校園的探討與省思。臺北市:田園。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2016 a)。【檢索結果】。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
qpPAjw/search#resultt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2016 b)。【檢索結果】。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
m5bzkE/result#result
樹德科技大學(2007)。樹德科技大學風華十年。高雄市:樹德科技大學。
樹德科技大學(2011)。樹德科技大學簡介(簡版)。高雄市:樹德科技大學。
樹德科技大學(2016a)。【校徽與識別系統】。取自http://
www.stu.edu.tw/about/ci
樹德科技大學(2016b)。【校園分布圖】。取自http://www.
stu.edu.tw/about/campus-maps


外文部份

Bennett. S. (2006). First questions for designing higher education learning spaces.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33(1), 14-26.
Cartwright, D. P. (1953).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material. In L. Festigner and D. Katz (Eds.),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pp. 421-470).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Denzin, N. K. (1989). 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NY: Simon&Schuster.
Dewey, J. (2001). The school and society &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 New York, NY: Dover Publications.
Engels, H., & Meyer, U. (2006). Bauhaus. New York, NY: Prestel.
Geer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Hunley, S., & Schaller, M. (2009). Assessment: The key to creating spaces that promote learning. EDUCAUSE Review, 44(2), 26-35.
Lupton, E., & Miller, J. A. (2001). The ABC’s of triangle, square, circle: The Bauhaus and design theory. New York, NY: Thames & Hudson.
MacConnell, J. D. (1957). Planning for school building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MacKenzie, D. G. (1989). Planning educational facilities. Maryland,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Inc.
Mishler, E. 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edican, K. J., Olsen, L. K., & Baffi, C. R. (1986). Organization of school health programs. New York, N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Tanner, C.K. (2000). The influence of school architecture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8(4), 309-330.
Temple, P. (2008). Learning spaces in higher education: An under-researched topic. London Review of Education, 6(3), 229-24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