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看不見的遺產:西門圓環的視覺文化轉變
書刊名:中臺學報. 人文社會卷
作者:朱龍興黃俊銘
作者(外文):Chu, Lung-hsingHung, Chun-ming
出版日期:2011
卷期:23:2
頁次:頁39-57
主題關鍵詞:城市意象西門圓環視覺文化商業設計設計史City imageXimen squareVisual cultureCommercial designDesign hist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57
  • 點閱點閱:74
期刊論文
1.黃啟木(1953)。分類械鬥與艋舺。臺北文物,2(1),55-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武達、小川英明、內藤昌(1995)。日治時代之臺北市近代都市計畫(一):都市計畫之萌芽與展開。都市與計畫,2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正華(20010900)。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2,76-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石樵(1953)。巨幅廣告。臺北文物,2(1),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中端、堀入憲ニ、卞鳳奎(1995)。台北市西門町今昔滄桑史話。臺北文獻,111,109-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蘭翔(1995)。日據初期台北市的市區改正。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8,189-2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遲恒昌(2001)。從殖民城市到「哈日之城」:臺北西門町的消費地景(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雅萍(1998)。都市天際線映像之研究--以臺北市天際線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裕健(1993)。都市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據時期臺北爲個案。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武達(1997)。日治時代(1895-1945)台北市之近代都市計畫。臺北縣板橋市:台灣都市史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國燦(198012)。跋《武周張懷寂墓誌》。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2)。臺北古今圖說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賢治(1978)。台灣三百年史。眾文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田中一二、李朝熙(1998)。臺北市史:昭和六年。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莊永明(1991)。臺北老街。臺北:時報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Sontag, Susan(1990)。On Photography。New York:Anchor Books。  new window
8.黃富三(19950000)。臺北建城百年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何培齊、國家圖書館閱覽組(20070000)。日治時期的臺北。臺北:國家圖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尹章義(19890000)。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蘇碩斌(20050000)。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 : 清末至日治時期臺北空間與權力模式的轉變。臺北:左岸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Mirzoeff, Nicholas(1999)。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Routledge。  new window
13.邱天助(20020000)。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葉龍彥(1997)。台北西門町電影史(1896-1997)。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伊能嘉矩(2011)。臺灣文化志。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乾朗(1995)。臺北府城牆及礮基座遺址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乾朗(1997)。臺北市西門紅樓調査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邱莉慧、台北市文獻委員會(2008)。西門紅樓百年故事書。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蘇玉珠(1995)。臺北市建城百十週年。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Loos, A.(1970)。Ornament and crime。Programs and manifestoes on 20th-century architecture。Cambridge, Mass。  new window
其他
1.(1968)。「觀光」陸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61)。西門圓環噴水池市警局決予拆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58)。北市西門棚屋昨晚陸續拆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66)。北市府撥款建西門圓環噴水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82)。西門圓環的老爺路橋行人走過時捏把冷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68)。西門圓環晚間四小時過客逾三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68)。西門圓環平交道決建兩座天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73)。西門圓環南側決建人行陸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68)。西門圓環陸橋今日啓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59)。屋頂廣告引起風波張祥傳今與市府查究責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06)。臺北市區改正工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11)。銅像竣工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68)。請擴建西門噴水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58)。整頓西門圓環工程近日發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09)。西門楕圓道路完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959)。西門標準鐘昨行揭幕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何凡(1964)。談公園管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966)。消防第一‧火燭小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漢寶德(1979)。歐洲的廣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961)。政府機構開始退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Benjamin, Walter、Zohn, Harry(1978)。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Illuminations。New York:Schocken Book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