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殊異的共同體:臺灣南、北客家菁英的社會網絡(1987~1999)
書刊名:全球客家研究
作者:張皓
作者(外文):Chang, Hao
出版日期:2021
卷期:17
頁次:頁1-48
主題關鍵詞:泛臺灣客家認同客家運動客家菁英本質化敘事社會網絡分析Hakka identityHakka movementsHakka eliteNarratives of essentialismSocial network analysi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15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王映月、潘翰聲、陳昭如、林芳玫(19950300)。非法天空上?--探索地下電臺。聯合文學,11(5)=125,90-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智期(19871200)。走出孤立,展現信心--六堆知識青年的覺醒與自救。客家風雲,3,42-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子堯(1993)。美濃,永遠的鄉愁。客家雜誌,35,13-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正慧(20200500)。當史學遇到客家:解構後的重新認識。全球客家研究,14,149-1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智期(1993)。故鄉:永遠的六堆。臺灣客協會訊,5,1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一雄(20090100)。風起雲湧的客家運動。客家,223=246,46-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子堯(1993)。客家頻道。客家,35,7-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子堯(1995)。客家頻道。客家,63,28-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長鎮(1993)。對「重建臺灣人性的多族群社會」之我見:並兼回顧一二二八還涯客話大遊行。臺灣客協會訊,7,9-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施添福(20140500)。從「客家」到客家(2):粵東「Hakka.客家」稱謂的出現、蛻變與傳播。全球客家研究,2,1-1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施添福(20131100)。從「客家」到客家(1) : 中國歷史上本貫主義戶籍制度下的「客家」。全球客家研究,1,1-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何明修(20030600)。自主與依賴:比較反核四運動與反美濃水庫運動中的政治交換模式。臺灣社會學刊,30,1-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曾金玉(2000)。台灣客家運動之研究(1987-2000)(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吉洋(2007)。敘事與行動:台灣客家認同的形成(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康宏(2009)。戰後臺灣客家運動之研究:以(客家風雲雜誌)與(客家雜誌)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惠捷(2011)。北埔在地客家認同的浮現與轉化(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羅烈師(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許維德(2013)。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臺灣客家、原住民與臺美人的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anneman, Robert A.、Riddle, Mark(2005)。Introduction to Social Network Methods。Riverside,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new window
3.黃子堯(2006)。臺灣客家運動--文化、權力與族群菁英。臺北縣新莊市:客家臺灣文史工作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德聖(2013)。您不能不知道的臺灣客家運動。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正慧(20150000)。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臺北:臺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來美(20170000)。臺灣客家政治風雲錄。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1990)。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會員手冊。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甫昌(20030000)。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市:群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美濃愛鄉訊(1998)。六堆鄉親祭恩公 反水庫運動延燒屏東平原,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1/C0117800042/webs/p/980523b.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白纓(19990404)。客家族群誓師 反建美濃水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世暐(19990418)。美濃水庫興建 反對者/支持者 明晨北上對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溫筆良(19980606)。報告總司令 建軍擋水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鍾喬(20180812)。從白色恐怖到遠化罷工,重返客家共同記憶的現場,https://www.storm.mg/article/475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楊長鎮(19910000)。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份意識之甦醒。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臺北:正中。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甫昌(20180000)。由文化、地域到族群︰再論當代臺灣客家族群意識的現代性。客家移民與在地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吉洋(2008)。「臺灣客家認同」與其承擔團體: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1990-1995)的發展與政治參與。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范振乾(2002)。臺灣客家社會運動初探:從客家發聲運動面相說起。臺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克任(2000)。大河使命的傳承。被喚醒的河流。晨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藍博洲(19910000)。台灣客家人的歷史戰歌--西元一八九五-一九五四年。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 : 客家社會與文化。臺北:正中。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Diani, Mario(2003)。Introduction: Social Movements, Contentious Actions, and Social Network: 'From Metaphor to Substance'?。Social Movements and Networks: Relational Approaches to Collective Ac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8.洪馨蘭(2008)。批判、詮釋與再現:客家研究與美濃社會運動的對話。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臺灣客家研究學會: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豐偉(1994)。落日原鄉。重返美濃--台灣第一部反水庫運動紀實。台中:晨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