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兒童遊戲的發展及轉變:透過不同世代童年遊戲的探討
作者:蔡佳燕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國民教育研究所(Graduate School of Elementary and Seco
指導教授:楊淑朱
林聖曦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台灣兒童遊戲不同世代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1
本文旨在探討民國20年至民國90年間台灣兒童遊戲的發展,並透過口述歷史與文件分析的方法,首先分析不同世代台灣社會生態對兒童遊戲的影響,進而瞭解當時社會生態下兒童遊戲的面貌,最後探討不同世代對兒童遊戲的認知與詮釋。
本研究口述歷史的研究對象分為七個世代,其中二至七年級世代為教育工作者,八年級世代為學生,每個世代3人,共計21人,以半結構式的訪談為主,最後將口述資料與文件資料相互印證,其研究結論如下:
一、台灣經濟的成長、社會的轉型及教育的普及使兒童遊戲的器材、場所、玩伴及時間有所改變。
二、早期遊戲以戶外的大自然遊戲為主,現今已走入室內商品化的遊戲型態,特別是電子遊戲成為主流。
三、早期的遊戲是由年紀相仿的玩伴所形成的群體遊戲,轉變為兄弟姊妹組成的小團體遊戲,到現代的遊戲則是個人為主的單獨遊戲。
四、早期的遊戲器材強調隨手可得、較天然又具創意性,而現代的遊戲器材較多元化、科技化,且多為現成的商品。
五、不同世代的父母對遊戲的價值是持中立及正向的觀念,但態度略有差異。
六、無論兒童遊戲如何發展及轉變,遊戲伴隨而來的就是快樂。
七、不同世代皆肯定遊戲對孩子在學習與發展上的價值,但對電子遊戲則是持正反兩面的態度。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若干建議,以供政府、學校、老師、父母以及未來後續研究之參考。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mimiko、greg、果子離、達爾文、漂浪、turtle(2001)。五年級同學會。台北:圓神。
于宗先(1999)。台灣的故事─經濟篇。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中國時報編輯部(1995)。台灣戰後50年:土地‧人民‧歲月。台北:時報。
井出季和太(2003)。日據下之臺政卷一(郭輝譯)。台北:海峽學術。(原著出版於1936)。
內政部兒童局(2005)。九十四年台閩地區兒童及青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書(兒童報告書)。台中:內政部兒童局。
文崇一、章英華、張苙雲、朱瑞玲(1989)。家庭結構及相關變項的分析:台北市的例子。載於伊慶春、朱瑞玲主編,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家庭、人口、政策與階層(頁1-24)。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方永泉(2003)。從「遊戲」意義的轉折來反思當代遊戲文化的特徵及其引發的教育思考。教育研究集刊,3,63-92。new window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new window
王宏彰(2004)。不同世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與休閒需求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之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
王鳳美(2003)。屏東縣國民小學學童參與休閒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
王曉芬(2007)。捉迷藏哪裡去了—從社會學視角看民間兒童遊戲的衰落。教育集刊。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10月5日。網址:http://www.cnsece.com
王灝(1998)。寫給青少年的—台灣早期童玩野趣。台北:常民文化。
丘中岳(2004)。不同世代對於退休休閒計畫差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台北。
田蘊祥(2003)。公務人員工作壓力之世代差異研究:以考試院部會機關為例。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政治系,台北。
白秀雄(1985)。社會問題。載於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社會發展史第三冊(頁1453-1517)。近代中國出版社。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49-269)。台北:巨流。
行政院(2008)。人口與住宅。中華民國統計年鑑。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12月1日。網址:http://win.dgbas.gov.tw/dgbas03/ca/yearbook/data/ch2/2-1&2.xls#a3
行政院(2008)。各級教育學生在學率。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12月1日。網址:http://www.edu.tw/files/publication/B0013/index1.xls
行政院(2009)。97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2009)。國民所得統計常用資料。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12月1日。網址: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9112616142471.xls
別蓮蒂(2000)。生活形態白皮書:2000年台灣消費習慣調查報告。台北:商業週刊。
吳幸玲(2003)。兒童遊戲與發展。台北:揚智。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五南。
吳美雲(1982)。中國童玩(三版)。台北:漢聲。
吳清基(2008)。解讀台灣教育改革。台北:心理。
吳翠珍(2009)。2009年全國兒童媒體使用行為調查報告。台北:富邦文教基金會。
吳聰賢(1995)。農村社會。載於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社會發展史第二冊(頁605-773)。近代中國出版社。
李枝樺(2004)。台中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參與、休閒阻礙與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台中。new window
李淑宏(2000)。因為旅行,所以存在—旅行世紀的台灣新世代。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
李筱峰(1999)。台灣史100件大事(下)。台北:玉山社。
周怡岑(2007)。探索不同世代於懷舊空間中之情感詮釋—以台灣故事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所,台中。
尚品市場研究中心編(1974)。玩具市場調查報告。台北:尚品市場研究中心。
林正安(2001)。455(1):「455世代」、「團塊世代」與「戰後嬰兒潮」(緣起2-1)。東方線上iSURVEY資料庫。檢索於98年5月18日。網址:http://www.isurvey.com.tw
林風南(2002)。幼兒體能與遊戲。台北:五南。
林盟傑(2004)。文化變遷下的布袋戲玩具變貌。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桃園。
林資敏、陳德文(1999)。生活型態行銷All in One。台北:奧林文化。
玩具網路週刊(2000)。全球玩具發展風向球。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12月19日。網址:http://www.toy.com.tw/
玩具網路週刊(2001)。2000年台灣玩具進出口值消長互見。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12月19日。網址:http://www.toy.com.tw/
邱天助(2007)。社會老年學:年齡,世代與生命風格的探究。高雄:麗文。
邱高生(2004年9月27日)。熟年世代—熟年的世代軌跡。東方線上iSURVEY資料庫。檢索於98年3月20日。網址:http://www.isurvey.com.tw
邱魏頌正、李梅菲(2002)。行動電話購買行為研究—「方法—目的鏈」之運用。傳播與管理研究,1(2),213-237。new window
段承璞(1999)。台灣戰後經濟。台北:人間。
胡雅婷(2005)。不同世代間生涯發展計畫對組織承諾及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中。
殷登國(1982)。陀螺。載於吳美雲主編,中國童玩(160-165頁)。台北:漢聲。
袁穎生(1998)。光復前後的台灣經濟。台北:聯經。
高淑清(2002)。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技整合導向(頁518-576)。台北:學富。
商都(1982)。從打疙到棒球。載於吳美雲主編,中國童玩(147頁)。台北:漢聲。
張世宗(2002)。童玩遊藝與兒童文化。兒童文學學刊,8,193-223。
張世宗(2006a)。昨日童年傳統童玩—趣說台灣童年游藝文化童文化。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張世宗(2006b)。游藝學—傳統童玩與現代兒童。歷史月刊,224,4-6。new window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倩儀(1997)。另一種童年的告別。台北:台灣商務。
張曉梅(2007)。傳統遊戲與兒童心理發展。長江師範學院學報,23(2),136-140。
張瀞文(2008)。走!到森林裡上課。台北:親子天下。
曹佾彬(2008)。掌上型益智電玩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多元智慧影響與評測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系教學碩士班,台南。
梁夢、唐弋(2002)。老玩具、老童趣。台北:華翰出版。
許迪祥(2003)。不同世代之工作價值觀、工作態度及其關聯性之研究—以台灣高科技產業之員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桃園。
許極燉(1996)。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
陳正祥、段紀憲(1951)。台灣之人口。台北:台灣銀行金融研究室。
陳立容(2005)。學齡前兒童之母親遊戲行為與依戀關係、文化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台北。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new window
陳旭升(2005年3月4日)。泰山瞄準國際打造娃娃鄉。大紀元。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10月19日。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tw/bt/5/3/4/n836371.htm
陳采瑜(2008)。父母對兒童遊戲行為影響因素知覺之研究—以東勢聚落空間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台中。
陳金貴(1998)。公務人員世代差異管理的探討。公務人員月刊,19,10-19。
陳婉青(2007)。嬰兒潮世代、X世代與Y世代之衝突處理行為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護理學院醫護管理研究所,台北。
陳清敏、黃昭仁、施志輝(1996)。認識台灣。台北:黎明。
陳淑玲、李原玫(2000)。新人類工作價值觀與工作生活品質對工作投入影響之研究。第15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93-104。
彭懷真(1996)。新新人類新話題。台北:希代。
曾琴蓮(2006)。愈玩愈開心—把探索的樂趣還給孩子。蒙特梭利雙月刊,64,18-22。
游鑑明(2002)。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台北:左岸。new window
黃光國(1995)。儒家價值觀的現代轉換: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3,276-338。new window
黃作后(2005)。重拾童年—沙包遊戲。國民教育,45(3),70-77。
黃哲永(1998)。台灣童謠。嘉義:三宇:
黃源謀(2007)。台灣通史。台北:新文京開發。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識銘(1999)。生活型態、消費態度與消費行為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新竹。
楊美怡(2002)。人格特質、價值觀與生活型態對後現代主義消費行為影響之研究:三個世代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高雄。
楊國樞(1993)。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與方法篇(1992)(頁87-142)。台北:桂冠。new window
楊淑朱(1998)。幼兒在創造性與傳統式遊戲場遊戲行為之研究。台北:心理。
楊祥銀(2004)。口述史學。台北:揚智文化。
楊雅華、蔡麗娟(2009)。新生活運動—自行車的選購偏好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76。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1月5日。網址:http://www.nhu.edu.tw/~society/e-j/76/76-10.htm
楊碧川(1990)。簡明台灣史。高雄:第一出版社。
楊維謙(2003)。玩具產業在廣東投資的經營策略—以甲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碩,高雄。
解智鈞(2006)。達悟族兒童遊戲與環境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所,台中。
詹志禹(1992)。年齡與同理心的性別差異,教育與心理研究,15期,259-276。
廖宜方(2004)。圖解台灣史。台北:易博士文化。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95)。台灣光復五十年專輯:文化建設篇。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處。
褚民誼(1980)。毽子運動。台北:台灣商務。
趙方麟(2005)。傳統童玩認同度之探討。朝陽設計學報,6,103-115。new window
遠流台灣世紀回味編輯(2005)。認識台灣:回味1895-2000。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遠流出版。
劉克智(1996)。人口政策。載於高希鈞、李誠主編,台灣經驗40年(頁234-266)。台北:天下。
劉炎、王麗、沈薇(1999)。建國以後兒童遊戲發展變化的特點、趨勢及原因分析。學前教育研究,4,22-26。
劉維茵(2001)。我們要去dema---從遊戲經驗看竹麻社區兒童的人事與情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語文化研究所,花蓮。
劉謙穎(2006)。工作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的世代差異—以台中市國中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台北。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婷雯(2007)。你的過去,我的現在,他的未來:探索不同世代對懷舊廣告的意涵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台北。
蔡裕隆(2008)。主管領導型態對不同世代組織承諾及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台北。
鄭凱育(2000)。電腦遊戲對國小四年級學童二維空間概念發展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台北。
盧怡安(2002)。世代特性與其認知品牌個性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台北。
蕭新煌(1995)。「新人類」的社會意識與社會參與。勞工之友,535,6-9。new window
蕭學仁(2005)。老玩具總動員。台北:上旗文化。
戴寶村(2003)。口述歷史訪談技巧。載於梁妃儀、洪德仁、蔡篤堅編著,協助社群認同發展的口述歷史實踐—結合理論與實務的操作手冊(頁69-92)。台北:唐山。
戴寶村(2007)。簡明台灣史。南投:國史館台彎文獻館。
薛化民(2008)。台灣開發史(四版)。台北:三民。
薛銘卿(1994)。遊戲理論—心理學與文化人類學探討。台灣體育,71,16-24。
薛靜婷(1999)。環境教育遊戲化活動中兒童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花蓮。
講義雜誌(2005)。2005小朋友幸福大調查。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12月15日。網址:http://blog.yam.com/eh329625/article/23891825
謝杏慧(1999)。公務人員世代差異對政府再造計畫之認知研究—以台北市及高雄市政府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台中。
鍾孟學、何家珊、盛逸琴、張伊瑩(1999)。台灣的故事—社會篇。台北:新聞局。
鍾庭耀(2005)。2005玩具選購意見調查。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12月15日。網址:http://hkupop.hku.hk/
簡後聰(2000)。福爾摩沙傳奇—台灣的歷史源流。台中:文建會中辦室。
蘇振明(1982)。小小原始人—記童年漁獵遊戲。載於吳美雲主編,中國童玩(116-130頁)。台北:漢聲。

外文部分
Alliance for Children (2000). Fool’s Gold : A critical look at computers in childhood. Retrieved January 2, 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drupal6.allianceforchildhood.org/fools_gold
Assael, H.(1998). Consumer Behavior and Marketing Action(6th ed). Us: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Betty, R.(2008,June,10). It pays to know your XYZ. Herald Sun. Retrieved June 28,2009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news.com.au/heraldsun/story/0,21985,23837019-664,00.html
Bogdan, R. C., & Biklen, S. K.(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黃光雄主譯)。嘉義:濤石。(原著出版於1998)。
Caillois, R. (1958). Man, Play and Games. (Barash, M. Translated).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Carlton, R. (1977). Sport as Art—Some Reflections on Definitional Problems in the Sociology of Sport. In, D. F. Lancy &B. A. Tindall (Ed.), The study of play : problems and prospects (pp.33-44). N.Y.: Leisure Press.
Cheska, A. T. (1978). The Study of Play from Five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M. A. Salter, Play: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pp.17-35). NY: Leisure Press.
Christie, J. (1983). The effects of play tutoring on young children’s cognitive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6, 26-33.
Chudacoff, H. P. (2007). Children at Play: An American History.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Cohen, D. (1993). The Development of Play( 2th ed). London: Croom Helm.
Crawford, C. (1997). The Art of Computer Game Design.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Vancouver.
Cutler, W. Ⅲ. (1996). Accuracy in Oral History Interviewing. In D. K. Dunaway, & W. K. Baum (Eds.) (2th ed), Oral History: An Interdisciplinary Anthology, (pp.99-106).Walnut Creek :AltaMira Press.
deMarrais, K., Nelson, P., & Baker, J. (1994). Meaning in mud: Yup’k Eskimo girls at play. In J. Roopnarine, J. Johnson, & F. Hooper (Eds.), Children’s play in diverse culture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Dodge, K. A. (1983). Behavioral antecedents of peer social status. Child Development, 54, 1386-1399.
Durkheim, E. (1979). Childhood. In C. Jenks. Childhood-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Volume Ⅰ). (pp.25-29). Routledge.
Elkind, D. (1981). The hurried child: Growing up too fast too soon. Menlo Park, CA: Addison-Wesley.
Elkind, D.(2007)。遊戲讓孩子更聰明(胡玉立譯)。台北:久周文化。(原著出版於2007)。
Ellis, M. J. (1973). Why people play.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 Hall.
Farver, J., Kim, Y., & Lee, Y.(1995).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Korean and Anglo-American preschoolers’ social interaction and play behaviors. Child Development, 66 1088-1099.
Farver, J., Kim, Y., & Lee-Shin, Y. (2000). Within cultural differences: Examin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Korean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preschoolers’ social pretend play.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1, 583-602.
Fein, G., & Rivkin, M. (1986). The young children at play:Rreviews of research (vol.4). Washington ,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Frost, J. L. (1992). Play and playscapes . Delmar Publishers Inc.
Frost, J. L., Wortham, S. C., & Reifel, S.(2005)。幼兒遊戲與發展理論(吳麗媛、楊淑朱、楊承達、楊曉苓、林妙徽、林玉霞、梁珀華譯)。台北:華騰。 (原著出版於2001)。
Garvey, C.(1977). Pla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ay, L.R.& Airasian, P. (2000).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6th ed). New Jersey: Prentic-Hall.
Goldberg, I. (1995).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Retrieved January 2, 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physics.wisc.edu/~shaizi~internet_addiction_criteria.html
Goncu, A., Tuermer, U., Jain, J., & Johnson, D.(1999). Children’s Play as Culture Activity. In A. Goncu(Ed.), Children’s Engagement in the World: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s(pp.148-17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re, A., & Gore, T. (2002). Joined at the hear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merican family. New York: Holt.
Hansford, D. (2002). Insights into managing an age-diverse workforce. Workspan, 45(6),48-54.
Harkness, S., & Super, C. M. (1983). The cultural structuring of children’s play in a rural African commun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nthropological Study of Play, Baton Rouge, LA.
Hartnett, R. & Keisler, K. (2006). Small Business, Big Opportunity. Australia: Sensis.
Hatfield, S.L. (2002). Understanding the four generations to enhance workplace management. AFP Exchange, 22(4), 72-74.
Hooyman, N. R.,& Kiyak, H. A.(2003)。社會老人學(林歐貴英、郭鐘隆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於2002)。
Howarth, K.(2003)。口述歷史(陳瑛譯)。台北:播種者文化。(原著出版於1998)。
Hughes, F. P. (1999). Children, Play, and Development(3r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Johnson, J. E., Christie, J. F. Yawkey, T.D. (1987). Play and early childhood.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Johnson, J. E., Christie, J. F.,& Wardle, F.(2008)。幼兒遊戲:以0-8歲幼兒園實務為導向(吳鷰儀、張佩玉、蔡其蓁、林聖曦、陳雅惠、林玉霞、梁珀華譯)。台北:華騰。(原著出版於2005)。
Johnson, J. E., Christie, J. F.,& YawKey, T.D.(2003)。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第二版)(吳幸玲、郭靜晃譯)。台北:楊智。(原著出版於1999)。
Kariuki, P., & Redman, S. (2000). Accounts of Play: A Descriptive Study in the Changes Exhibited in Play across Three Generation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36301)
Kieff, J.E. & Casbergue, R.M. (2000). Playful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tegrating Play into Preschool and Primary Programs.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King, N. R. (1992). The impact of context on the play of young children. In S. A. Kessler & B.B Swadener (Eds), Reconceptualizing the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Beginning the dialogue (pp.43-61).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Kupperschmidt, B. R. (2000). Multigeneration employee: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The health care manager, 19(1),65-76.
Lancy, D. F. (1996). Playing on the mother-ground: Cultural routines for children’s development. N.Y.: Guilford.
Levy, M., & Barton, A. W. (1998). Retailing Management(3th ed ). Chicago: Irwin.
Lincoln, Y.,& Guba, E. (1999). Establishing Trustworthiness. In Bryman, A., &, R. (Eds), Qualitative Research(Ⅲ)(pp398-444). CA:Sage.
Mannheim, K. (1952). The Problems of Generations. In P. Kecskemeti(Ed.), 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pp.134-190). London: Routled & Kegan Paul Ltd.
Marjatta, K. (2006). Play Culture in a Changing Word. NY: Open University Press.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Chicago, I11.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an (1994).Children’s Play in Taiwan. In J. L. Roopnarine, J. E. Johnson, & F. H. Hooper (Ed.),Children’s Play in Diverse Cultures (pp.31-50).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atton, M.Q. (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鳳儒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90,2版)。
Piaget , J. (1962). Play, 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hood. New York :Norton.
Prout, A. &James,A.(1990). A New Paradigm for the Sociology of Childhood? Provenance, Promise and Problems In A. James & A. Prount(Eds.). 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Childhood (p.7-33). London: Poutledge Falmer.
Ramsey, P.G. (1998). Diversity and play: Influences of race, culture, class, and gender. In D. P. Fromberg & D. Bergen (Eds.), Play from birth to twelve and beyond: Contexts, perspectives, and meanings (pp.23-33). New York: Carland.
Riedling, A. M. (2007). An Educator’s Guide to Information Literacy: What Every High School Senior Needs to Know. Westport, CT: Greenwood Publishing.
Ritchie, K. (1995). Marketing to Generation X. NY: Lexington.
Rubin, K. H. (1982). Early Play theories Revisited: Contributions to contemporary Research and Theory. In D. J. Pepler & K. H. Rubin(Eds.)The Play of Children: Current Theory and Research(pp.4-14).Basel, Switzerland: Karger AG.
Rubin, K. H., Fein, G.., & Vandenberg, B. (1983). Play. In E. M. Hetherington(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Vol. IV.)(pp.693-774). NY: Wiley.
Santos, S. R., & Cox, K. (2000). Workplace adjustment and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matures, boomers, and Xers. Nursing Economics, 18(1), 7-13.
Schwartzman, H. B. (1978). Transformations: The Anthropology of Children’s Play. NY: Plenum.
Seldon, A., & Pappworth, J. (1983). By Word of Mouth: Elite Oral History. London: Methuen.
Shipley,C.D.(2003)。強化兒童的心智:以終生學習為導向的遊戲本位課程(楊文貴、吳桂芳、卓良芬、周家信、姜貞竹、徐淳鈴、陳淑珠、陳靜萍、黃美嬌、劉雅鳳、鍾佩君譯)。台北:洪葉。(原著出版於1998)。
Silvern, S. B. (1998).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of play with computers. In D.P . Fromberg & Bergen (Eds.), Play from birth to twelve and beyond: Contexts, perspectives, and meanings(pp.530-536). New York: Carland.
Slaughter, D. T., & Dombrowski, J. (1989). Cultural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Impact on social and pretend play. In M. N. Bloch & A. D. pellegrini(Eds), The ecological context of children’s play (pp.282-310). Norwood, NJ: Ablex.
Smith, J. W., & Clurman, A.(1998)。世代流行大調查:從1909~X世代(姜靜繪譯)。台北:時報。(原著出版於1997)。
Solomom, M. R. (1995). Consumer Behavior. Prentice-Hill.
Spodek, B., & Saracho, O.N. (1998). The challenge of educational play. In Doris Bergen. Play as a Medium for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A Handbook of Theory and Practice (pp.9-22). Olney, MD : Association for Childhoo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trauss, W., & Howe, N. (1991). The cycle of Generation. American Demographics, April, 26-34.
Super, C. & Harkness, S. (1986). The developmental niche: A conceptualization at the interface of child and cul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9, 545-569.
Sutton-Smith, B. (1974). A History of Children’s Play: The New Zealand Playground, 1840-1950.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Sutton-Smith, B. (1977). Towards an Anthropology of Play. In S. Phillips, Studies in the Anthropology of Play: Papers in Memory of B. Allan Tindal . (pp.222-232) (Ed.) West Point, NY.: Leisure Press.
Sutton-Smith, B. (1997). The Ambiguity of Pla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amisLeMonda, C. S., Bornstein, M. H., Cyphers, L., Toda, S., & Ogino, M. (1992). Language and play at one year: A comparison of toddlers and moth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15.
Tapscott, D. (1998)。N世代:主導21世紀數位生活的新新族群者(陳曉開、袁世珮譯)。台北:麥格羅希爾。(原著出版於1998)。
Torkildsen,G..(1999)。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4th ed).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Tuchman, G. (1998).Historical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ies, Methods and Meaning.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Strategies of Qualitative Inquiry. (pp225-260.)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Valentine, G., & MeKendrick, J. (1997). Children’s outdoor play: Exploring parental concerns about children’s safety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children. Geoforum, 28(2), 219-235.
Veitch, J., Bagley, S., Ball, K., & Salmon, J. (2006). Where do children usually play? A qualitative study of parents’ perceptions of influences on children’s active free-play. Health & Place, 12, 383-393.
Vygotsky, L.S. (1997)。社會中的心智:高層次心理過程的發展(蔡敏玲、陳正乾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1978)。
Whiting, B. B. (1980). Culture and social behavior. Ethos, 8, 95-116.
Yawkey, T., & Alverez-Dominques, J. (1984). Comparisons of free play behaviors of Hispanic and Anglo middle-class SES five-year-old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Orlean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