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小五年級班級實施悲劇性童話教學之行動研究
作者:吳沐馨
作者(外文):Mu-Hsin WU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楊忠斌
林素卿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悲劇性童話悲劇性童話教學行動研究tragic talestragic tales instructionaction researc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0
本研究採質性取向的行動研究。教師即研究者。本研究是由一位教師希望探索悲劇性童話教學於國小之實施成效,透過悲劇性童話教學方式設計一系列的閱讀、探索、主題討論與統整活動課程以檢視孩童們的學習成效。從文獻閱讀中瞭解悲劇性童話教學實施的價值性與可行性,進而實施課程、反思修正、再實施回饋、最後進行統整式的活動設計,從整個行動研究的實施結果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所有研究課程共二十五堂課(五堂閱讀課程、五堂探索課程、五堂主題討論課程與十堂統整活動課程),研究者根據課程實施、課室對話記錄、學習單、會話訪談紀錄、每週一次的心情小語、表現成效的相關文件、研究夥伴的教室觀察與研究者的手札省思等資料的分析與討論,歸納得出研究結論,並提出本研究對於未來實施悲劇性童話教育的建議。 本研究之結論有以下三點:
壹、悲劇性童話實施於國小課程深具可行性
貳、悲劇性童話教學可以提升價值兩難的思考能力、深化對生死問題的思考,與激發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
參、悲劇性童話教學能夠促進研究者的專業成長
本研究之建議有以下五點:
壹、教師應掌握營造探索文化的技巧
貳、減少團討人數,確保每位學生都有表達見解與感受的機會
參、閱讀活動、探索課程到主題討論課程可考量時間的連貫性
肆、選擇教材宜考量故事主角之性別
伍、選擇教材宜考慮內容的難易度
Tragic Tales Instruction in An Action Research
for the Fifth Grade Class in Primary School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pply reading, exploring and discussion strategies, and integration activities to improv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results. Key concepts and the general design of this study were based on action research spiral of cycles included: posing a question, planning, acting, observing, and reflection.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were 32 fifth-grade students and a colleague teacher.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a number of different sources: class conversation records, students' handouts, interviews, and students’ compositions, teaching dairies, observation records and students' weekly journals. Data is analyzed and interpreted by data's categories in order to expressing students's learning effec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d tragic tales are feasible to apply in the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Moreover, tragic tales education can improve consideration and resolution of value dilemmas, matters of life and death, and logic. Finally, tragic tales education can enhance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Discussions and suggestions were also included in this study.
參考文獻
于光雅譯(2007)。沙發上的哲學對話。臺北:麥田。(Droit, R. P.)
方杰、方宸譯(2007)。甜蜜的暴力:悲劇的觀念。南京:南京大學出版。(Eagleton, T.,2003)
王其誠(1956)。黑格爾哲學概要。臺北:中國政治書刊出版。
王樹人(1987)。思辯哲學新探—關於黑格爾體系的研究。新店:谷風。
王才勇(2000)。現代審美哲學—法蘭克福學派美學論述。臺北:書林。
王士儀(2002)。眾說紛紜—談亞理斯多德的《創作論》。輯於彭鏡禧主編,走,到文學殿堂裡看一看。臺北:聯經。
王慧靜(2006)。兒童哲學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
王文科、王智弘(2007)。教育研究法(11版)。臺北:五南。new window
王江松(2009)。悲劇哲學的誕生:從悲劇角度透視尼采哲學的嘗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生佳(2009)。閱讀教學策略對閱讀態度與能力影響之研究-以智慧國小三年級閱讀童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創作教學系碩士班,臺北。
古嘉齡(2003)。談悲劇文類研究及其對當代戲劇創作的影響。景女學報,3,33-45。
史作檉(1993)。形上美學要義。臺北:書鄉。new window
朱光潛(1963)。西方美學史上卷。中國:人民文學出版。
朱光潛(2008)。悲劇心理學。中國:安徽教育出版社。
呂美琴(2005)。童話與戲劇相遇的研究~以童話說演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臺東。
呂健忠、李奭學(2006)。新編西洋文學概論。臺北:書林。
李長俊譯(1970)。悲劇的誕生。臺北:三民。(Nietzsche, F.,1872)
李澤厚(1987)。美學論集。臺北板橋:駱駝。
李澤厚(2001)。美學四講。臺北:三民。
李醒塵(2000)。西方美學史教程。臺北:淑馨出版。
李宜真(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課外讀物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所,臺東。
李玉明(2007)。童話教學之潛在課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
吳新發譯(1993)。文學理論導讀。 臺北:書林。(Eagleton, T.)
吳國芬(2010)。國民小學五年級學生設定情境式童話寫作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所博士班,臺中。
何畫瑰譯(2000)。亞里斯多德。臺北:麥田出版。(McLeish, K.,1998)。
何佩珊(2004)。國小生命教育的思考與實踐—以安徒生童話為範例。輯於丁玟瑛主編,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富春。
邱慎(1982)。小川未明童話與安徒生童話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臺北。
林文寶(2000)。試論我國近代童話觀念的演變---兼論豐子愷的童話。臺北:萬卷樓。
林文寶、陳正治、徐守濤、蔡尚志(2003)。兒童文學。臺北:五南。
林敏宜(2001)。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臺北:心理。
林素卿(2002)。教師行動研究導論。高雄:復文。
林雨倩譯(2004)。蘭格世界童話全集之紫色童話。臺北:商周。(安德魯蘭格Andrew Lang)
林玲如(2006)。九年一貫國語童話類課文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臺北。
林家瑄譯(2009)。和亞里斯多德喝咖啡。臺北:格林。(Barnes, J.,2008)
周國平(1993)。尼采在廿世紀的轉折點。臺北:林鬱文化。
周姿芳(2004)。張嘉驊童話研究(1991-2000)(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臺東。
金惠敏(2007)。意志與超越─叔本華的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佴榮本(2002)。文藝美學範疇研究:論悲劇與喜劇。中國:南京大學出版社。
侯秀諭(1998)。德國童話:童話中的女人一女人的童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德語系,臺北。
姜新立(1991)。新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理論。臺北:結構群文化。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臺北:天下雜誌。
施常花(1998)。童話在心理教育輔導上的應用。輯於許建崑主編,認識童話(頁190-203)。臺北:天衛文化。
韋葦(1995)。世界童話史。臺北:天衛文化。
段德智(1994)。死亡哲學。臺北:洪葉文庫。
柳無忌(1981)。西洋文學研究。臺北:洪範。
胡生譯(1989)。生的勇氣。臺北:久大。(Tilich, P.,1952)。
洪月女(2010)。以古德曼的閱讀理論探討中英文閱讀之異同。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3(1),p87-114。new window
洪汛濤(1989)。童話學。臺北:富春。
洪淑苓(2000)。臺灣童話作家的顛覆藝術。輯於劉鳳芯主編,擺盪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兒童文學論述選集1988~1998。臺北:幼獅。
洪鎌德(2004)。西方馬克思主義。臺北:揚智。new window
凌繼堯(2003)。美學十五講。中國:北京大學出版。
徐錦成(2007)。鄭清文童話現象研究:台灣文學史的思考。臺北:秀威資訊。new window
唐淑華(2004)。情意教學故事討論取向。臺北:心理。
莫光華譯(2006)。叔本華與尼采─一組演講。上海:上海譯文出版。(Simmel, G.,1995)
曹之鵬、王正明(1991)。為孩子選好書。臺北:時報文化。
曹俊峰(2003)。康德美學導論。臺北:水牛。
張湘君(1993)。讀者反應理論及其對兒童文學教育的啟示。東師語文學刊,6,285-307
張嘉驊(2000)。九十年代臺灣童話的語言遊戲。輯於劉鳳芯主編,擺盪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兒童文學論述選集1988~1998。臺北:幼獅。
張今譯(2010)。美學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Bosanquet, B.)。
郭生玉(2006)。悲劇美學:歷史考察與當代詮釋。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陳鴻銘譯(1984)。與小孩對談。臺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Matthews, G. B.)
陳木金(1993)。國民小學教師美育教學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
陳木金(1997)。從教師美育教學談情意教育。輯於天主教輔仁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辦,師資培育與情意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7:41-54)。
陳中和譯(1999)。黑格爾。臺北:麥田出版。(Plant, R.,1997)。
陳景聰(2003)。安徒生童話的人物形象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所,臺東。
陳鼓應(2003)。莊子哲學。臺北:臺灣商務。new window
陳永明(2003)。原來尼采。香港:中華出版社。
陳瑋玲(2008)。安徒生童話故事中的死亡意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所,臺東。
陳俊宇(2008)。高達美詮釋學對柏拉圖、亞理斯多德及黑格爾的期望—與《美的相關性》中的人類學轉向。哲學與文化,35(2),85-107。new window
陳怡霓(2009)。海峽兩岸國小國語教科書童話類課文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臺南。
彭鏡禧(2002)。走,到文學殿堂裡看一看。輯於彭鏡禧主編,走,到文學殿堂裡看一看。臺北:聯經。
黃光國(1981)。兒童讀物與社會形態。兒童圖書與教育,1(1),P10。
黃雪霞譯(1989)。歐洲青少年文學暨兒童文學。臺北:遠流。(Escarpit, D.,1981)
黃聯金、陳學凰譯(2002)。我生命的故事(The Story of My Life)。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Andersen, H. C.)
黃秀雲(2006)。臺灣省兒童文學創作獎童話得獎作品主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臺東。
黃嬿瑜(2007)。從經典愛情童話中覺醒一以格林童話中的灰姑娘、睡美人與白雪公主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所,臺東。
黃子臻(2008)。童話繪本衝突研究—以新世紀童話繪本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臺南。
傅佩榮(1995a)。愛智的趣味。臺北:洪建全基金會。
傅佩榮(1995b)。理性的莊嚴。 臺北:洪建全基金會。
傅佩榮(1995c)。境界的嚮往。臺北:洪建全基金會。
傅林統譯(1999)。Books, Children &; Men。 臺北:富春。 (Hazard, P.,1932)
曾仰如(1989)。亞里斯多德。臺北:東大。new window
曾千恩(2006)。格林童話的人物形象刻畫及國小五年級學童對童話人物反應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課程與教學所,臺南。
葉太平(1998)。中國文學之美學精神。臺北:水牛。
葉天喜(2009)反思在生命教育之應用分析:以一個生命教育案例為例。輯於中市政府勤耕第五輯教育研究與課程發展成果專輯,P168。
楊茂秀、鄭瑞玲(1996)。探索團體與有機教學。臺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楊茂秀譯(2005)。讓湍河流走。臺北:青林。(Yolen, J.)
楊茂秀(2008)。哲學教室教師手冊(四版)。臺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楊茂秀(2010)。誰說沒人用筷子喝湯。臺北:遠流。
楊晴惠(2006)。永恆的愛情冒險之歌一義大利童話中愛的追尋與昇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所,臺東。
廖劉菁(2010)。問題導向學習應用之哲學研究——以兒童哲學為視角(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臺北。
管家琪(2007)。上古神話,童話的搖籃。臺北:幼獅文化。
趙滋蕃(1988)。文學原理。臺北:東大。
趙凱(2009)。悲劇與人類意識。上海:南京出版社。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
鄧安慶(1998)。叔本華。臺北:東大。
蔡宜容譯(2001)。說來聽聽一兒童、閱讀與討論。臺北:天衛文化。(Chambers, A.,1993)
蔡清田(2006)。課程行動研究的通關密碼。課程與教學,151,p111-122。)new window
蔡佳霖(2006)。童話閱讀之情意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所,臺東。
鄭在恩(2011)。哲學家開的店。臺北:三采文化。
劉崎譯(1983)。悲劇的誕生。臺北:志文。(Nietzsche, F.,1872)
劉文潭譯(2001)。西洋古代美學。臺北:聯經。(Tatarkiewicz, W.)new window
劉俐(2002)。在焱焱柴堆中呼救—阿鐸和他的殘酷劇場。彭鏡禧主編,走,到文學殿堂裡看一看。臺北:聯經。
劉素卿(2004)。幼兒對童話故事的道德理解之研究一以經典童話故事討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new window
劉仲容、尤煌傑、武金正(2006)。西洋哲學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劉效鵬譯(2008)。詩學。臺北:五南。(亞里斯多德,n.d.)
蕭富元、彭昱融(2009)。生命教育的意義(訪曾志朗:讓孩子活出多元)。天下雜誌,435,p50。
謝鵬雄(2008)。西洋文學關鍵閱讀。臺北:九歌。
魏桂邦譯(1992)。尼采語錄。臺北:業強。(Nietzsche, F.,1872)
?(1956)。蘇魯支語錄。臺北:啓明。(Nietzsche, F.)
孫藝泉(?)。《王爾德童話 》中的死亡之美。2011年4月15日檢索自http://www0.nttu.edu.tw/ice/breeze/西洋風/西洋兒文/2002日一/王爾德童話.htm。
Altrichter, H., Posch, P., &; Somekh, B. (1993).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 London: Routledge.
Aristotle(1970).The Poetics of Aristotle. (trans. Epps, P. H. ). North Carolina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
Bakhtin. M.(1981).The Dialogic Imagination:four Essays by M. M. Kakhtin, ed. M. Holquist,(trans. C. Emerson and M. Holquist. Austin). TX: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34)
Bracher, M. (1999).Transference, Desire and the Ethics of Literary Pedagogy. College Literature,26(3).127-146.
Cam, P. (2000) .Philosophy and Freedom, Thinking: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15.1, 10–13.
Degenhardt, M. A. B.(1982). Education and the Value of Knowledge. London:George Allen ﹠Unwin.
Elliott, J. (1992).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hange.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Engel, S.(1995). The stories children tell: making sense of the narratives of childhood. New York:W.H. Freeman and Company.
Gadamer,H. G.(1975).Truth and Method. London:Sheed &; Ward.
Guthrie, J. T., Cox, K. E., Buehl, M., Mazzoni, S. A., &; Fasulo, L. (2000). Building toward coherent instruction. In L. Baker, M. J. Dreher, &; J. T. Guthrie (Eds.), Engaging young readers: Promoting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Hawthorn, Jeremy(1992).A concise glossa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London : Arnold.
Lipman, M. (1991) .Thinking in Educatio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Lipman, M.(2003).Thinking in Education(2nd e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Rosenblatt, L. (1982). The literacy transaction: Evocation and response.Theory into practice, 21(4), 268-277.
Stanley E. F. (1980). Literature In The Reader:Affective Stylistics.(Ch6) from Jane P. Tompkins's Reader-Reponse Criticism. Literature In The Reader:Affective Stylistics.Jeremy Hawthorn. London:The Jofhs Hopkins Unversity Press.
Schertz, M.(2007).Avoiding “passive empathy” with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36(2), 185–198.
Voloshinov. V. N.(1986).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Matejka, L.&; Titunik, I. R. ).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arburton, N.(2004). Philosophy:The Basics (4th) . London : Routled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