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2004年奧運女子排球前四強隊伍發球與接發球表現之研究
書刊名:臺東大學體育學報
作者:林常榮溫卓謀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Chang-jungWon, Chou-mou
出版日期:2004
卷期:2
頁次:頁93-103
主題關鍵詞:奧運女子排球發球型態發球落點發球效果接發球效果Woman's volleyballType of servingPlacement of servingEffect of servingEffect of return of serv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53
  • 點閱點閱:119
期刊論文
1.劉兆達、陳浚良(20040600)。2001年亞洲男子排球四強接發球形態與效果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2),183-1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稅尚雪(20040300)。大專男排前四強不同發球型態與發球落點對排球技術表現之分析。體育學報,36,73-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柏作(2004)。2003年宏泰人壽盃亞洲男排四強挑戰賽與賽隊伍實力分析。中華排球,109,75-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崇濱(2000)。臝球得分制隊排球比賽的影響和對策。中華體育,13(3),29-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黎玉東(20031200)。八十九學年度大專排球聯賽男子組第一級得分結構之研究。中華體育季刊,17(4)=67,114-1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桂青、宋永平、鐘霖(2002)。每球得分制條件下一攻與防反關係的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5(4),552-5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湯慧娟、蔡崇濱、宋一夫(19991100)。贏球得分制對排球比賽影響的初步研究。成大體育,33,104-1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鎮國(19971000)。1995年世界大學運動會女子排球賽技術分析。大專體育,33,36-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哲、許健、呂春松(2002)。對男子排球比賽中發球的研究與分析。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5(6),857-8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孫苑梅(2003)。排球比賽得分技術發展之比較分析。中華民國大專院校92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市: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321-3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福明、王宗騰、鄭黎暉、黃紹禮(1996)。不同發球型態、站立位置與發球落點對排球發球效果之分析。一九九六國際運動訓練科學研討會,203-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憲訓、何建德、蔡守浦、揚振興(2003)。亞洲男排前四強發球運用特徵之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九十二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331-3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張木山(1996)。排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俊良(2002)。亞洲男排四強基本技術運用現況及效果差異之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文科(1993)。教育研究法。五南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生玉(1993)。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市:精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