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對牟宗三詮釋朱子心性、工夫論的若干疑義--以唐君毅之朱子學為主要視角
書刊名:有鳳初鳴年刊
作者:吳略余
出版日期:2007
卷期:3
頁次:頁15-27
主題關鍵詞:牟宗三朱子唐君毅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09
  • 點閱點閱:38
在當代的朱子學中,牟宗三的詮釋無疑是最具有影響力的。牟先生判教的意味相當明顯:他認為朱子的理是只存有而不活動者;而心、性、情三分的架構中,性屬於但理,心、情則屬於形下的氣的層次;至於涵養主敬和格物致知的工夫,則只是空頭的、外在的。依據這三項判準,因此牟先生判定朱子是別子為宗。不過牟先生的詮釋和判定卻讓筆者深感不安,一則牟先生基於判定朱子是屬於所謂的橫攝系統,因此對於朱子的許多屬於直貫系統的辭語,都表示出不信任的態度,進而修改或否定朱子本身的話語;二則若依據牟先生的詮釋,那麼朱子似乎連成為儒學之一宗的資格也將喪失。單以工夫論而言,在他的詮釋之下,朱子連真正的道德行為也無法成就。因此,本文嘗試對牟先生的說法提出若干疑義,並借重唐君毅的詮釋,希望能夠讓朱子思想的面貌和地位得到更合理的定位。
期刊論文
1.楊儒賓(20001100)。戰後臺灣的朱子學研究。漢學研究通訊,19(4)=76,572-5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保瑞(20050700)。朱熹哲學研究進路。哲學與文化,32(7)=374,93-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Hoyt Cleveland Tillman、楊立華、吳艷紅(2003)。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君毅(1975)。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香港:新亞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牟宗三(2008)。心體與性體。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瑞全(1993)。當代新儒學之哲學開拓。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來(2000)。朱子哲學思想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成中英(20050000)。合外內之道:儒家哲學論。臺北:康德。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袁保新(1991)。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金春峰(19980000)。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唐君毅(1993)。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述先(19950000)。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唐君毅(1968)。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新亞書院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鍾彩鈞(2002)。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杜保瑞(20040800)。書評: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