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西昇經》的意義治療與精神療癒
書刊名: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
作者:鄭志明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g, Chih-ming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1
頁次:頁164-186
主題關鍵詞:道教西昇經意義治療精神療癒TaoistHsi Sheng ChingTaoPhilosophic therapyHealing of consciousnes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96
  • 點閱點閱:109
期刊論文
1.林安梧(20090300)。《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的意義治療學。鵝湖,34(9)=405,33-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剛(2009)。〈西升經〉對〈道德經〉論「道」的繼承發展。中華海峽兩岸首屆道德經與道教文化學術研討會,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Cortright, Brant、易之新(2005)。超個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靈性轉化的整合。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景元。西昇經集註。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宋徽宗。西昇經。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游乾桂(1996)。用心療心。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司馬雲杰(2003)。大道運行論。陜西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德海、李剛(1991)。簡明道教辭典。四川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廣保(2008)。道家的根本道論與道教的心性學。四川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Frankl, Viktor E.、趙可式、沈錦惠(1995)。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台北:光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越利(1991)。道經總論。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維民(2000)。心靈哲學導論。臺北:揚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卿希泰(1994)。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霞(2004)。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卿希泰(1997)。中國道教史。中華道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國勝(2002)。佛教與心理治療。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安梧(1996)。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明文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任繼愈(1991)。道藏提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楊儒賓(19960000)。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徐復觀(1969)。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養正(1989)。道教概說。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余德慧、石佳儀(20030000)。生死學十四講。臺北:心靈工坊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周與沈(2005)。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劉精誠(1993)。中國道教史。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唐君毅(1976)。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剛(2008)。何以「中國根柢全在道教」。四川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余安邦、余德慧(20080000)。導論 : 文化及心理療癒的本土化生成。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倫理化的可能探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