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語言課程的意識型態--以92課綱的「國語文」與97課綱的「華語文」為例
書刊名: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
作者:蔡藍儐葉鴻楨
作者(外文):Tsai, Lan-pinYe, Hong-zhen
出版日期:2012
卷期:6
頁次:頁1-21
主題關鍵詞:國語文華語文語言課程MandarinChineseCurriculum term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6
  • 點閱點閱:39
本文旨在說明語言課程名稱變遷背後所承載的意識型態,首先說明2003~2008年語文(國語文)課綱微調的源由與內容。按著透過九年國教實施後國語名稱的歷史沿革發展趨勢分析國語文課程名稱的異動,以瞭解潛藏於這些課程名稱、組織機構的預設及價值體系。最後希冀以語言課程名稱做為公共論述的議題以助於縮小「實然」與「應然」的鴻溝,並發揮適應與重建社會的功能。
This essay will explore the ideology behind the 'terms' used when discussing national language/Mandarin/Chinese curriculum guidelines in Taiwan. Firstly, I will explain the short story of the adjustment made to the curriculum guidelines in 2003 and 2008 (or years 92 and 97 when using the ROC calendar) and the changes between them. Secondly, by reviewing the 'terms' applied to identify national language/Mandarin/Chine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9-year alignment curriculum, 1 will discover/unveil the presumptions and the ideology undemeath these 'terms'. Lastly, I wish the decision makers, when it comes to the making or changing of educational policy, w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academic autonomy and consider the education system as the priority instead of following the pendulum of the attentions of the political parties.
期刊論文
1.卯靜儒(20010600)。臺灣近十年來課程改革之政治社會學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79-1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洪惟仁(2002)。臺灣的語言政策何去何從?。各國語言政策學術研討會。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501-5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白亦方(2004)。課程史研究,此其時矣。第十屆「課程與教學革新的反省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嘉齡(2005)。語言運動在近年台灣認同政治上的角色(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昌維(200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國語文學習領域課程暫行綱要決策過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貞臻(1999)。我國小學國語科課程標準之演變及其內涵分析(1902-1993)(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新加坡教育部課程規劃與發展司(2002)。小學華文課程標準。新加坡:新加坡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鍾啟泉、張華(2002)。世界課程改革趨勢研究(上中下卷)。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施正鋒(1996)。語言的政治關聯性。語言政治與政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王彩鸝(20080214)。仍叫國語課 以免動作太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彩鸝(20080214)。國語改華語 國中老師很錯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nn/farea2/, 2008/08/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文儀(20080214)。九年一貫課綱草案中國文字改稱漢字國語改為華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文儀(20080214)。跟著世界走 學者多贊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邱瓊平(2008)。學者,砲聲轟隆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國語「削歧義」,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C%8B%E8%AA%9E_(%E6%B6%88%E6%AD%A7%E7%BE%A9)&oldid=15084606, 20101203。  new window
8.張舜翔,李文儀(20080214)。屏棄意識形態用法更明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錦弘、,薛荷玉(20080214)。余光中:去中國反而學中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教育部國教司(2008)。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微調案本部尊重專業及委員會共識,http://epaper.edll.tw/news.aspx?news_sn=1735, 200809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洛薇(20100903)。馬總統定調 教科書用「國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智華(20100904)。教科書用詞堅持「國語」 黃光國願辯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慧萍,林曉雲,胡清暉(20100902)。國語文改稱華語文?南方朔批馬「變色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薛荷玉(20080214)。教部再正名中文、國語改華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鐘榮富(2004)。台灣語言政策與實際語用的現況,http://wayne.cs.nthu.edu.tw/~iosoc/hakka/conference/, 200806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韓國棟(20080214)。玩文字遊戲 修到弄巧成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韓國棟(20080214)。教材正名?國字改漢字中文變華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韓國棟(20080214)。教科書用詞應統一規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羅印沖,李威儀,薛荷玉(20100902)。國語變華語挨批 教育部喊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教育部國教司(2008)。97年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100學年度實施),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200808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