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海兩岸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角色比較
作者:葉信村
作者(外文):Shin-Tsun Yan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比較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王文科
楊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台海兩岸義務教育國家角色Taiwan and Chinacompulsory educationthe role of stat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5
義務教育是國家利用公權力,建立的一種強迫性、免費性、普遍性的教育制度,是國家以權力方式介入後的呈現,國家勢必在義務教育中扮演一定程度的關鍵性角色,其中國家必須建立義務教育法令,以建立管控角色的依據,對於義務教育中的財政支出,國家必須扮演負擔者或補助者的角色,國家透過學校體系掌握教師,並建立師範教育制度控制師資培育,國家成為師資培育的壟斷者,就課程而言,這是國家的秘密花園,國家在課程中扮演著設計者與規範者的角色。
隨著政治情勢的變遷,市民社會的興起,台灣在1987年解除戒嚴令,1991年結束動員戡亂,國家政治環境進入民主化的階段,國會結構的改變,讓市民社會得以透過國會,改變法令,解構了國家大部分占領的辦學權和獨佔的師資培育權,但是國家透過經費補助權和課程管控權,讓國家在義務教育中可以持續對地方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扮演適法性監督者與規範者的角色,而這些角色目的在於希望透過義務教育對國民產生馴服的作用,因為人是受觀念所控制,並非武力。
至於中國隨著政治情勢的改變,在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後,採取「依法治教」精神,並將義務教育年限延長為九年,但國家在辦學權上仍是主導者,但在進入全球化的競爭壓力下,國家辦學角色上逐漸轉變,而在師資培育上,國家是壟斷者的角色,課程上國家仍是主導者,至於義務教育經費上,國家原本應負公共財政職能角色卻產生缺位現象。中國因缺乏市民社會的介入,使得國家在義務教育中的角色改變速度不若台灣,然而全球化的壓力,卻迫使國家角色改變,而此台灣的改變動力也相異。本研究的主要結論與建議如下:
一、國家政治與經濟情勢會影響國家在義務教育中的角色,而國家在義務教育中
的角色,反映了國家目前的統治方式,當台灣進入民主化後,義務教育中的國家角色也隨之轉變。
二、國家在義務教育中,從管控者的角色轉變為監督者與補助者,角色轉變的速度與幅度,台灣快於中國,而影響的因素則是政治環境的改變。
三、台灣國家在義務教育中的角色改變力量,是市民社會的興起,至於影響中國國家在義務教育中角色改變的力量則是經濟改革與全球化。義務教育終究不是國家壟斷事務,國家對於市民社會與家長的參與權應尊重。
四、台灣國家利用經費補助者的角色,引導地方的義務教育發展,至於中國因為在經費角色上的缺位因素,造成無此方面的力量。因此國家宜注重義務教育中外部事項,尤其是經費支出上公共財政職能上的角色。
五、國家在義務教育課程中,至今仍扮演管控者及主導者的角色,市民社會對此方面的參與往往受限,因此國會應對義務教育階段課程進行立法工作,以讓國家在義務教育課程中的角色轉變為監督者的角色。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e’s role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a forced, free-of-charge, and universal educational system enforced by a state’s authority. Inevitably the state acts as a crucial role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to legislate for the basis of control, to afford or subsidize the expenditures, to grasp the teacher through school and establish normal education system for the monopoly of teacher cultivation. The state as well designs and normalizes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curriculum.
Along with the vicissitudes of political circumstances and the rise of civil society, Taiwan enters the stage of democracy. The change of the congress structure let the civil society be able to amend the law and release the power to school management and teacher cultivation from the state’s seizure. However, the state continues to influence regional compulsory education through subsidies and curriculum control, thus she becomes a supervisor and formalizer in order to tame citizens through compulsory education.
As China enters the age of reform and open policy, she adopts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by law", and extends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to nine years; however, the state still dominates in school management. But her role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rts to change under the competition pressure of globalization. Even so, China does not give up her monopoly status in teacher cultivation and totally controls the curriculum. Unlike ordinary states, China does not provide the funding for such a basic educational system. Owing to the lacking of the civil society’s involvement, China’s role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transforms slower than that of Taiwan.
The following is the main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of this study:
1. A nation’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ircumstances can affect her role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while the role as well reflects her dominant way. Taiwan’s role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also transformed along with her achievement in democratization.
2.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state transforms her role from the controller into the supervisor and the subsidizer. Taiwan’s role transforms more quickly and broadly than China’s,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 is the change of political environments.
3. The rise of civil society prompts Taiwan to change her role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while the influential power in China is the economic reform and the globalization.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never a state’s monopoly business;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custodians and the civil society should be respected.
4. Taiwan exploits the role of subsidizer to conduct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ompulsory education, while the inexistence of such a role in China leads to her lack of the corresponding power. Therefore a state had better take account of the exterior issue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especially those of funds disbursement in public financial function.
5. The state still controls and predominates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he civil society’s participation in this area is limited. Hence the congress should carry on the legislation work about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order to transform the state into a role of supervisor.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人民日報(1968)。7月22日。
人民日報(1986)。4月13日,3版。
人本基金會(2005)。共同發起福留子孫連線修法保障孩子起碼的教育費。人本之友會訊,8,11版。
丁志權(1999)。中美英三國教育經費財源與分配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上海智力開發研究所(1991)。基本教育與國家發展-中國四十年發展經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于宗先(1998)。台灣經濟發展的困境與出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瓦歷斯˙諾幹(1997)。原住民教育政策的改革。收錄於林本炫主編,教育改革的民間觀點。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方永泉(1999)。教師作為一種轉化的知識份子—教育史角度的考察。
暨大學報,3(1),99-126。
文現深(2006)。中共如何篩選領導人?天下雜誌,347。2006年6月15日取自http://www.cyberone.com.tw/ItemDetailPage/MainContent/05MediaContent.aspx?MMContentNoID=29561&MMMediaType=CWMG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委會編(1991)。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教育法規匯編1949-1989。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1992)。中國統計年鑑。北京:國家統計局。
中共中央黨校(1993)。鄧小平文選第三卷輔導。北京:中共中央黨校。
中國中央國務院(1993)。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北京:人民教育4,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編(1999)。中國教育統計年鑑。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財政部(1999)。199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2006年2月10日取自
http://www.tdctrade.com/airlaws/national/200104271191203.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財政部(2000)。2000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2006年2月10日取自http://big5.lawyee
.com/Act/Act-Disply.Asp?Channel1ID=1010100&KeyWord=&RID=94317.
中國檢察日報(2000)。中國的人口素質與法制。2006年3月23日取自http://www.rd.cq.gov.cn/cgi-bin/newsbody.asp?NewsTime=20000404173826.
中國教育年鑑編輯部(2000)。中國教育年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國教育年鑑編輯部(2001)。中國教育年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財政部(2002)。2002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2006年2月10日取自http://big5.xinhua
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t.com/zhengfu/2003-12/26/content-1249721.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策研究與法制建設司(2002)。現行教育法規與政策選編。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戰略規劃與政策研究室(2002)。基礎教育:背景、經驗與問題。載於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研究報告。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中國教育年鑑編輯部(2003)。中國教育年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中國教育統計年鑒。2005年10月28日取自 http://www.edu.cn/20011105/3008194.s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展規畫司(2003)。中國教育統計年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所(2003)。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研究報告。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財政部(2004)。2002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2006年2月10日取自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PI-c/1080173.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編(2004)。中國教育統計年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2004)。全國年度統計公報。2005年10月28日取自http//www.stats.gov.cn/ndsj/infor-mation/zhl/zhl/r021a.
中央社(2006)。國防通識課程上路 98年高中職教官減量3成。2006年3月23日取自http://www.gov.tw/news/cna/culture/news/200508/20050803774572.html
中國時報(2006)。資優班若分發,教部:依法撤銷。2006年5月21日A6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6)。中國統計摘要。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國教育報(2006)。解讀義務教育法修訂草案修改重點。2006年6月1日取自http://edu.people.com.cn/GB/1055/4144289.html
中國人大網(2006)。分組審議義務教育法修訂草案和國務院關於普及義務教育和實施素質教育的工作報告(三)。2006年6月1日取自http://www.npc.gov.cn/zgrdw/common/zw.jsp?label=WXZLK&id=348956&pdmc=110106
毛澤東(1977)。毛澤東選集(卷五)。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震寰(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71-116。
王文科編著(1975)。教育計畫。台北:文景出版。
王文科(1977)。我國國民教育的特質及其師資養成教育。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國民教育與現代化。台北:文景出版社。
王文科(1988)。課程論。台北:五南書局。
王浩博(1991)。學校與政治社會化。載於楊瑩編著,轉型社會中的教育。台北:民主文教基金會。
王浩博(1992)。國小兒童所應具備的政治知識。人文社會科學教學通訊,3(2),73-79。
王震武、謝小芩(1993)。台灣學校組織性格的形成。發表於近代組織變遷理論之發展:與本土經驗研究的對話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術研究所。
王澤普主編(1993)。鄧小平教育思想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王立心(1995)。台灣省國民教育經費經常支出公平性之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18,193-224。new window
王震武、林烘煜、黃旭田(1996)。台灣教育組織的體質—以國民教育。台北:行政院教改會。
王震武、林文瑛(1996)。教育改革的台灣經驗—國民教育的政策及行政措施分析。台北:業強出版社。
王作榮(1997)。戰後臺灣的經濟發展。載於許介鱗編,文明史上的臺灣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5月10日取自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economy-01.asp
王英杰、曲恒昌、李家永(1999)。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義務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震武、林文瑛(1999)。另眼看教育改革。台北:桂冠。
王麗雲(1999)。台灣高等教育擴張中國家角色分析。中正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分冊,10(1),1-37。
王善邁(2000)。2000年中國教育發展報告。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而治(2000)。教材多樣化的進程。教科書往何處去?教科書制度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王錦雀(2001)。國家在教育改革中之角色分析。師大公民訓育學報,10,149-178。
王前龍(2002)。教育改革的課程與學校實踐。收錄於財團法人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育改革議題:教育社會學取向的分析。高雄:復文出版社。
王興華、張志剛(2002)。我國當前基礎教育改革新課程內容解讀。 湖南教育,1,38-39。
王如哲、秦夢群、鄭新輝、劉秀嫚(2003)。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編,教育發展的新方向為教改開處方。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東升、劉明亮(2004)。人力資源開發、就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互動關係。武漢大學學報,52(2),168-173。
王蓉(2004)。農村稅費改革對農村義務教育財政體制的影響。載於教育研究雜誌大陸版,6,68-78。
王嘯(2004)。全球化—本土化視域中的中國大陸教育。載於教育研究雜誌大陸版,6,44-54。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文科、王智弘(2005)。教育研究法(增訂九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內政部統計處(2004)。社團數統計。2005年12月29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立法院(1991)。立法院第八十八會期第二十八次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80(101),181-236。
立法院(1992)。立法院教育、法制兩委員會第一次聯席會議記錄(第一屆第八十九會期)。立法院公報,81(37),260-285。
立法院(1993a)。立法院教育、法制兩委員會第二屆第一會期第二次次聯席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82(15),450-474。
立法院(1993b)立法院教育、法制、財政三委員會審查院會交付併案審查「國民教育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第三次聯席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85(45),99-140。
立法院(1994)。立法院教育、法制兩委員會第一次聯席會議記錄(第一屆第八十九會期)。立法院公報,83(26),3-134。
立法院(1996)。立法院第二屆第三會期第十四次會議(二)。立法院公報,83(26),3-134。
立法院(1999)。立法院第三屆第六會期第十五次會議。立法院公報,88(6),3-35。
立法院(2001)。立法院第四屆第六會期第八次會議紀錄(二)。立法院公報,90(58),119-458。
立法院(2003)。立法院第五屆第二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92(5),265-330。
立法院(2004)。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一次臨時會第二次會議。立法院公報,93(37),3-225。
立法院(2004)。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六次會議議事紀錄。立法院公報,93(5),143-173。
立法院(2006)。立法院院會記錄。95(5),377-382。
尹樹廣(2002)。國家批判理論意識型態批判理論,工具論,結構主義和生活世界理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編(1946)。臺灣省教育概況。台北:台灣
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
仝志敏(1988)。社會主義國家幹部管理制度。北京:光明日報。
甘陽(1991)。民間社會概念批判。中國論壇,374,66-73。
左健民(2001)。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的計量經濟分析。現代經濟探討,7,36-59。
石之瑜(1993)。中共政治文化變遷與「國家-社會」理論—兼論國統綱領之階段性特質。載於兩岸交流與中國前途之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中山學術與國家發展研究所。
石計生(1993)。意識型態與台灣教科書。台北:前衛出版社。
石智青(譯)(1994)。J.Joll著。葛蘭西。臺北:桂冠圖書。
司琦(1975)。九年國民教育。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司琦(1981)。中國國民教育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
司法院(1995)。司法院公報,37(4),11-15。
卯靜儒(2001)。台灣近十年來課程改革之政治社會學分析。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79-101。new window
有林主編(1992)。社會主義教育讀本。北京:紅旗出版社。
伊琛(1986)。義務教育法的頒布是我國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教育研究,4,18-22。
羊憶蓉(1991)。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的反省。載於賴澤涵、黃俊傑(主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new window
羊憶蓉(1994)。教育的權利與義務。收錄於羊憶蓉、林全等著,台灣的教育改革。台北:台灣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羊憶蓉、吳惠林(1996)。分流教育與經濟發展:政策分析與實際效果。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new window
羊憶蓉(1998)。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台北:桂冠。new window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81)。如何加強職業教育並規劃延長國民教育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行政院主計處(1986)。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國民所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1990)。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國民所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2006)。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06年10月7日取自http://61.60.106.82/pxweb/Dialog/Saveshow.asp
朱鎔基(1988)。中國對外經濟合乎新發展。瞭望周刊(海外版),3。
朱鋒(1993)。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釋義。廣東:人民出版社。
朱開軒(1995)。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草案)的說明。中國高等教育,5,11。
朱敬一、戴華(1996)。國家在教育中的角色。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江澤民(2001)。論「三個代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江仕德(2004)。中國大陸民辦教育之研究—市場理論與國家控制觀點。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紀雅玲(2004)。政黨輪替後國民教育補助經費影響因素之研究。東海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余煥模(1997)。三十年來台灣人力發展政策措施之演變。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
李園會(1985)。九年國民教育政策之研究。台北:文景出版社。
李國鼎、陳木在(1987)。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上、下冊)。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李鐵映(1989)。在全國高等學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求是,16。
李琪明(1991)。國中公民與道德教科書之道德內容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建興(1993)。台灣海峽兩岸教育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李連寧、孫霄兵(199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條文釋義,收錄於人民教育編,教師法學習手冊。北京:紅旗出版社。
李華民(1994)。人事行政學-兼論考銓制度。台北:五南圖書。
李台京(1995)。國家。載於邵宗海、楊逢泰、洪泉湖編撰,族群問題與族群關係。台北:幼獅。
李元貞(1995)。兩性觀。載於吳密察、江文瑜主編,體檢國小教科書。台北:前衛。
李酉潭、陳志瑋譯(1998)。George Sørensen著。民主與民主化。台北:韋伯文化。
李琪明(2001)。兩岸德育與意識型態。台北:五南書局。new window
李英明(2002)。社會衝突論。台北:揚智。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new window
沈翠蓮(1999)。光復後(1945-1960)台灣師範學校課程與教學之研究。教育學刊,15,227-259。new window
沈翠蓮(2004)。台灣小學師資培育史。台北:五南出版社。
沈百福、王紅(2003)。我國義務教育完成率和經費問題分析。2006年9月5日取自http://www.edu.cn/20031114/3094333.shtml&lp=zh_zt&.intl=tw&fr=fp-tab-web-t
沈姍姍(2005)。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探討:從社會脈絡與國際發展觀點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5,17-34。new window
何秀珠(1991)。中共義務教育研析。國立新竹師院學報,5,185-219。new window
何鳳嬌編(2000)。九年國民教育資料彙編。台北:國史館印行。
呂亞力(1991)。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呂木琳(1992)。大陸地區義務教育實施現況分析。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兩岸教育發展之比較。台北:師大書苑。
呂溪木、古登美、黃武次、黃煌雄(2004)。健全國民教育、師資培育與教師進修制度之成效檢討(含幼稚教育與加強教育研究)。台北:監察院。
荀玉蓉(1991)。台灣地區大學教育投資社會報酬率之估算。東吳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杜正勝(2005)。創意台灣、全球布局-培育各盡其才新國民。載於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3,136-143。
吳弘言(1986)。對中共制定「義務教育法」問題的分析。中共研究,20(6),96-103。
吳榮鎮(1991)。中共義務教育經費籌措與分配結構之研究。共黨問題研究,17(3),23。
吳清基(1991)。從精緻教育理念的觀點談國民教育的改進。載於楊瑩編著,轉型社會中的教育。台北:民主文教基金會。new window
吳榮鎮(1992)。中共義務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吳榮鎮(1993)。大陸教育行政與組織文化。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吳惠林(1984a)。台灣工資結構與經濟發展之關係。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new window
吳惠林譯(1984b)。蔣碩傑、吳榮義合撰。亞洲四條龍的經濟起飛。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吳惠林(1994)。由勞動生產力的變動探索臺灣的快速經濟成長。收錄於馬凱主編,臺灣工業發展論文集,297-317。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吳豐成(1996)。中國大陸「教育法」評析。中國大陸研究,39(5),79-91。new window
吳泉源(1997)。高等教育與社會競爭力。載於林本炫主編,教育改革的民間觀點。台北:業強出版社。new window
吳怡萍(2000)。中日教育基本法之比較。比較教育,48,56-76。new window
吳建志(2000)。從分配政治觀點論中央對各縣市資本門教育經費補助。東吳政大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慧子(2001)。台灣地區政黨政治與教育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吳庚(2001)。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自行出版。new window
吳怡萱(2002)。教育決策權力平衡之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決策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松、沈紫金主編(2001)。WTO與中國教育發展。北京:理工大學。
吳松、吳芳和主編(2002)。WTO與中國教育發展。北京:理工大學。
吳武典、吳文星、張清郎、高新建(2003)。九年一貫課程:發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高品質中小學課程。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編,教育發展的新方向為教改開處方。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庚(2004)。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自行出版。new window
吳宗憲(2004)中央政府補助國民教育經費公平性之研究。逢甲大學會計與財稅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清山、高家斌(2005)。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發展的回顧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3,53-66。new window
吳榮鎮(2006)。當代中國大陸教育法與判例。台北:心理出版社。
華力進(1990)。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
姜添輝(2002)。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侯繼明(1995)。教育、人力與公平的經濟發展:臺灣的實例,收錄於劉克智主編,臺灣人力資源論文集,167-188。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邵宗杰主編(1993)。教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周志宏(1993)。教育行政法之研討。發表於行政法制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國比較法學會。new window
周志宏(1994)。人民受教育權利與義務之再認識。收錄於薛化元等著,國民教育權的理論與實務。台北:稻香出版社。new window
周志宏(1997)。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稻香出版社。new window
周志龍(1998)。資本主義國家理論的論爭與發展。人文及社會科學,8(1),138。
周淑卿(1998)。國定課程:徘徊在自由與控制之間。課程與教學季刊1(4),13-28。new window
周志宏(2000)。憲法保障教育權的真義。南方電子報。2005年6月23日取自http://www.south.nsysu.edu.tw/sccid/today/98/05/980515. html.
周麗玉(2001)。台灣中小學教育改革。科學教育,244,52-59。
周志宏(2003)。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new window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台灣教改?台北:心理出版社。
周肇昇(2004)。我國國民教育經費補助制度改革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周新富(2005)。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台北:心理出版社。
柳斌(1992)。關於基礎教育的思考。上海:教育出版社。
柳斌(2003)。科教興國戰略要首先落實在義務教育上。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2001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研究報告。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考試院(1983)。中華民國考選制度。台北:正中書局。
金生鈜(2002)。課程意識形態的合法性與意識形態的解構。高凌颷、莊兆聲主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
拓夫譯(Moore, B.原著)(1991)。民主與獨裁的社會起源。台北:久大桂冠。
林清江(1976)。我國教育改革動向。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世界教育改革動向。台北:幼獅出版社。
林水波(1973)。學校在政治社會化中的角色。思與言,11(3),143。new window
林紀東(1984)。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四)。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林寶山、康春枝(譯)(1990)。J.Dewey著。學校與社會和兒童與課程。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林玉体(1989)。民主政治與民主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林玉体(1991)。台灣教育面貌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林全(1992)。現行財政收支劃分法的經濟評析。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彙刊,2(1),1-16。
林清江(1992)。我國教師職業聲望與專業形象之調查研究(第三次)。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兩岸教育發展之比較。台北:師大書苑。
林瑞榮(1994)。我國國民小學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社會科政治內涵與小學生政治態度的分析與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林文斌、劉兆隆譯(1996)。政治學(A. Heywood著),台北:韋柏。
林清江(1998)。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中等教育,3,3-6。new window
林志明(譯)(1998)。M.Foucault著。古典時代瘋狂史。台北:時報。
林尚立(1998)。國內政府間關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林孟皇(2000)。家長之公立學校選擇權。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德昌(2001)。廣東省與四川省的國有企業改革: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新詮釋。台北:成文出版社。
林淑芬(2004)。傅柯論權力與主體。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6(1),117-150。new window
林偉立(2005)。從文化霸權觀點論台灣政治變遷與教育政策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胡佛(1988)。政治變遷與民主化。台北:三民書局。
胡美琦(1990)。中國教育史。台北:三民書局。
胡祖慶(譯)(1992). Lucian,W.P.著。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A Psychocultural
Study of Authority Crisi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胡衛主編(2000)。民辦教育的發展與規範。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胡鞍鋼、熊義志(2002)。確立新的教育發展國家目標:普及十二年教育。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2001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研究報告。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范利民(1991)。教育。載於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范信賢(1994)。文化霸權的運作機制:對小學教師學校生活世界的探討。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范信賢(1999)。國民教育中的國家角色初探:以學生為主體的省視。研習資訊,16(2)。2005年5月10日取自http://www.naer.edu.tw/issue/j1/16-2.htm
范利民(2000)。中國大陸教育五十年:一九四九至一九九九。中國大陸研究,43(10),57-72。new window
紅旗雜誌(1966)。10。
洪鐮德(1988)。新馬克斯主義和現代社會科學。台北:森大。
洪鐮德、黃德怡(1994)。葛蘭西國家觀的評析。中山社會科學學報,8(2),1-40。
洪泉湖、盧瑞鍾、劉阿榮、李炳南、樊中原(2003)。憲法新論。台北:幼獅出版社。
洪誌宏(2003)。地方立法權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紀金山(2002)。師資培育制度變革的社會學分析朝向組織統理的制度轉型。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new window
徐南號(譯) (1991) 沖原豐著。比較教育學。台北:水牛出版社。
徐蘭香(1995)。淺譚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三個環節。思想政治教育,11,77-79。
徐斯儉(2000)。全球化:中國大陸學者的觀點。中國大陸研究,43(4),1-26。new window
高長(1984)。中共教育投資問題之研究。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高廣孚(1992)。西洋教育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高永光(1995)。台灣教育發展與政治民主化。載於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主編,教育-台灣經驗的基石。台北:中國大陸雜誌社。
秦宛順主編(1992)。教育投資決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常春元、董渭、陳信泰主編。(1987)。中國社會主義教育學。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
莊奕琦、趙振瑛(1999)。人力資本與經濟成長外生檢定與因果分析以台灣實證為例。載於曹添旺、賴景昌、楊建成主編,經濟成長、所得分配與制度演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莊錦智(2004)。論中國大陸國家與公民社會關係之變遷 -治理的觀點。銘傳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佩潔(2005)。台灣鄉鎮市區國民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性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孫邦正(1971)。六十年的中國教育。台北:國立編譯館。
孫邦正(1972)。延長義教年限與復國建國。載於教育廳編,有關國民教育論著選輯。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孫宵兵、孟慶瑜編著(2005)。教育的公正與利益-中外教育經濟政策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孫世明(2005)。論資訊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利弊。載於教育研究雜誌大陸版,11,74-79。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柴松林等(1979)。教育政策與人力運用配合之檢討。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財政部統計處(2002)。中華民國九十年財政統計年報。台北:財政部。
教育部(1967)。教育部實施九年國民教育籌備工作報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a)。教育統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b)。十二年國教暨國教向下延伸K教育計畫專案報告。2005年5月10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0001/EDUION001/menu01/sub05/01050019b.htm#2-1
教育部(2003c)。教育統計指標之國際比較。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a)。教育統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b)。教育統計指標之國際比較。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5)。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簡介。2005年5月10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0001/EDUION001/menu03/sub03/03030001.htm
教育部(2006)。教育部召開會議檢討中部縣市辦理95學年度國中資優班鑑定安置會議及後續適法性之處理。2005年6月1日取自http://epaper.edu.tw/news/950524/950524f.htm?open
教育廳(1972)。政府首長關於九年國民教育的演講及談話紀錄。台中:教育廳。
教育廳(1973)。蔣總統對實施九年國民教育之訓示及其闡述。台中:教育廳。
許秀容(1986)。台灣海峽兩岸兒童政治社會化研究-小學國語教科書內容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宗力(1993a)。法與國家權力。臺北:月旦出版社。new window
許育典(2002)。法治國與教育行政。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
公司。
許添明(2002)。台灣國民教育財政制度評析。發表於香港教育研究學會。2002年12月20-21日國際研討會。
許智香(2003)。教育的國家角色和功能—政治經濟的分析。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2,99-125。new window
許育健(2004a)。國家層級課程管理之研究-以國民小學課程暫行綱要為例。台北市立師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育健(2004b)九年一貫課程國家層級課程管理之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8(1),13-30。。new window
袁頌西(1971)。兒童與政治。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報,1,69。
袁連生、王善邁(2002)。載於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研究報告(2001)。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袁桂林(2005)。淺議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的問題。載於教育研究雜誌大陸版,9,4-118。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馬洪、王懷超(1992)。中國改革全書。大連:大連人民出版社。
國史館(1990)。中華民國公職志(初稿)。台北:國史館。
國家體改委經濟體制改革研究院編著(1997)。中國國際競爭力報告1996。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
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2001)。中國教育綠皮書—中國教育政策年度分析報告。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2002)。中國教育綠皮書—中國教育政策年度分析報告。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2004)。中國教育綠皮書—中國教育政策年度分析報告。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國家教育督導團(2006)。國家教育督導報告2005摘要。2006年6月3日取自http://big5.huaxia.com/wh/whxx/2006/00424489.html
逸中(1972)。九年國教經費之籌措問題。載於教育廳編,有關國民教育論著選輯。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新華網(2005a)。我國中小學重點班有望透過立法予以取消。2006年6月3日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legal/2005-11/28
/content_3845370.htm
新華網(2005b)。制定義務教育保障線 免費初等教育是基本人權。2006年6月3日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edu/2005-11
/28/content_3844412.htm
新華網(2005c)。我國教育經費投入知多少。2006年1月23日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report/2005-06/16/content_3093744_1.htm
新華網(2006a)。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透過義務教育法(修訂草案)。2006年6月3日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2006-01/04/content_4008435.htm
新華網(2006b)。義務教育法修訂草案將明確政府應承擔責任。2006年6月3日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edu/2006-03/03
/content_4250835.htm
新華教育(2006)。教育經費向農村傾斜並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修訂草案)。2006年6月3日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edu/2006-01/05/content_4010174.htm
郭榮華(1971)。改進九年國民教育經費與教育捐芻議。稅務旬刊,697,10-12。
郭為藩(1977)。從國民教育的功能談國民教育發展。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國民教育與現代化。台北:文景出版社。
郭笙主編。(1989)。新中國教育四十年。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郭丁熒(2001)。「教師角色轉化」模式之建構。台南師院國民教育研究集刊,7,183-252。
管歐(1987)。憲法新論。台北:五南圖書。
恩格斯(1963)。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馬克斯、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恩格斯(1971)。自然辯證法。馬克斯、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唐勃(1990)。中共與知識分子。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陸定一(1960)。教學必須改革。收錄於瞿葆奎主編,中國教育改革。北京:人民出版社。
陳瓊姿(1975)。台灣教育經費之研究。載於于宗先主編,台灣人力資源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云生譯(譯)(1990)。亨利,馬爾賽文、格爾,范德唐合著。成文憲法的比較研究。台北:久大、桂冠。
陳伯璋編著(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1991a)。國民教育的「迷思」。載於楊瑩編著,轉型社會中的教育。台北:民主文教基金會。
陳伯璋(1991b)。台灣四十年來國民教育發展之反省與檢討。載於賴澤涵、黃俊傑主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new window
陳義彥、黃麗秋(1992)。選舉行為與政治發展。台北:黎明文化。
陳麗真(1992)。日本憲法教育權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文博(1993)。教師法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根本保障,收錄於人民教育編,教師法學習手冊。北京:紅旗出版社。
陳麗珠(1993)。我國中小學教育財政公平之研究。高雄:復文。
陳敏華(1994)。國中公民課程中政治意識型態傳遞之研究:一個教室的實地觀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運星(1995)。國家理論中意識型態之合法性─馬克思主義政經的法制化研究。鵝湖月刊,21(8),30-31。new window
陳麗珠(1998)。國民教育經費補助公式垂直公平考量之模擬研究。高雄師大學報,9,149-171。new window
陳宜中(1998)。從歷史唯物主義論到後馬克斯主義:英國後馬克斯主義評析。收錄於黃瑞祺主編,馬學新論。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陳瑞麟譯(Merquior,J.G.原著)(1998)。傅柯。台北:桂冠。
陳明印(1999)。從教育行政的觀點看國民教育法的修正精神及內涵。國民教育,39(6),26-31。
陳紅菊(1999)。建構績效導向的教育政策預算—以台灣省各縣市國民教育預算為分析焦點。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秉璋(2000)。政治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陳至立(2000)。加快教育改革與發展步伐、奠定21 世紀發展基礎。中國軟科學,9。
陳致嘉(2001).State, Education ,and Power: A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Marxist Theories of State and Education Relationships.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1-48。
陳明印、單文經(2001)。我國國民教育素質保證與評估作法之回顧與展望。理論與政策,12,105-128。new window
陳孟哲(2001)。國教經費補助項目與國小教育機會均等之分析。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煜清(2001)。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教育經費分配與支用知覺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麗珠(2001)。「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之評析。教育學刊,17,125-145。new window
陳麗珠(2002)。地方補助款制度化政策對國民教育財政影響之研究。教育學刊,19,91-119。new window
陳麗如(2004)。台灣教師人權運動的興起與政策影響—政治機會結構的觀點。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東升(2005)。中國經濟發展階段:消費結構升級拉動經濟增長。國際金融報。2005年5月13日取自http://finance.qianlong.com/26/2005/03/03/180@2534508.htm
陳佳貴、黃群慧(2005)。國情變化與經濟現代化戰略—中國成爲工業大國的國情分析。中國社會科學,5。2005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4397
傅岳邦(2002)。中國大陸的社群主義:理論與實務。共黨問題研究,28(7),55-69。
彭懷恩(1991)。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new window
彭懷恩(1992)。中國政治文化的轉型—台灣政治心理取向。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張瑞猛(1980)。教育與經濟發展。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健主編(1984)。中國教育年鑑(1949-1981)。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
張春興(1985)。民國三十九年以來學校教育的發展與檢討。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張玉蘭(1989)。中國教育年鑑(1988)。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張奚若(1991)。目前國民教育方面的情況和問題。載於瞿葆奎主編,中國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張治安(1991)。中國憲法及政府。台北:五南圖書。
張燕鏡(1991)。全面理解和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北京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17-23。
張焯青(1992)。海峽兩岸教育投資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芬芬(1992)。我國師範教育中的意識形態。收錄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頁359-408)。台北:師大書苑。
張保民編(1994)。中國大陸研究基本文件。台北:人間出版社。
張清溪(1994a)。教育與人力規畫。載於台灣研究基金會主編,台灣的教育改革。台北:前衛出版社。
張清溪(1994b)。九十年來的台灣學校教育。載於粱國樹主編,台灣經濟發展論文集紀念華嚴教授專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張清溪(1995)。鬆綁原則下教育部組織法改革建議。2006年6月1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18.html
張正修(1995)。公民意識與民主觀念。載於吳密察、江文瑜主編,體檢國小教科書。台北:前衛。
張雪君(1995)。國小學生政治社會化成效之研究。國立台中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史如(1996)。台灣地區職業結構變遷與國民教育水準的相關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善穎(1997)。中共教育政策分析(1949-1957)。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學報,5,53-76。
張碧暖(1999)。義務教育、高等教育與所得分配。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巨成(2002)。入世與中國教育發展戰略。載於吳松、吳芳和主編,WTO與中國教育發展。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張磊(2003)。加入WTO之後中國大學的改革。載於2003年兩岸青年學者論壇-加入WTO後兩岸教育改革主要動向及因應策略。埔里:國立暨南國暨大學比較教育系。
張光進、龍朝双(2003)。論人力資本對中國經濟成長的重要性。北京工業大學學報,3(2),30-33。
張玉林(2003)。城鄉基礎教育差距分析。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2001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研究報告。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張芳全(2004)。1970-1999年開發中國家人口成長、國民所得與文盲率的關聯分析。教育與心理研究,27(1),29-64。new window
張家勇(2004)。農村義務教育的現實困境和出路。載於教育研究雜誌大陸版,5,80-88。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張依雯(2005)。中國大陸教育資源配置與經濟成長的關係:區域比較分析。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黃炳煌(1985)。教育與現代化。台北:景文書局。
黃炳煌(1996)。教育改革理念、策略與措施。台北:心理出版社。new window
黃政傑(1993)。海峽兩岸初中及小學課程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佩佩(1995)。對中國大陸經濟起飛、出口與國有企業改革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俊傑(1995)。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黃三吉(1997)。海峽兩岸教師教育改革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黃政傑(1998)。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嘉雄(1998)。課程。載於陳奎熹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樹根(1999)。問題老師。高雄:派色文化。
黃恬琦(2000)。台灣教育投資對經濟成長的影響。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黃甫全(2002)。50年來我國課程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收錄於高凌颷、莊兆聲主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
黃庭康(2002)。葛蘭西:國家權力與文化霸權。收錄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1-35。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黃俊儒(2003)。傅柯主體觀對課程理論之啟示。國立台北師院課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柏叡(2003)。Foucault的系譜學及其在比較教育研究的意義。比較教育,54,110-137。new window
黃葳(2003)。教師教育體制:國際比較研究。廣州市:廣東教育出版社。
黃煌雄、趙榮耀、呂溪木(2004)。教育部所屬預算分配結構之檢討專案調查報告。台北:監察院。
蓋浙生(1982)。教育經濟學。臺北:三民書局。
蓋浙生(1988)。教育財政學。臺北:東華書局。
蓋浙生等(2001)。教育經費計算基準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台北:教育部。
詹志禹、鄭同僚(1994)。師範體系的開放與師範課程的設計。收錄於台灣研究基金會主編,台灣的教育改革。台北:前衛出版社。391-430。new window
楊葆焜(1990)。合理的教育投資理論探討。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120。
楊崇龍(1990)。關於教育投資問題。教育學,6。
楊瑩(1991)。民主與教育的關係。載於楊瑩編著,轉型社會中的教育。台北:民主文教基金會。
楊賜香(1992)。我國中小學教科書政治文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思偉、溫明麗(合譯)(1997)。長尾彰夫、Apple,M.W.,Whitty G.合著。課程˙政治—現代教育改革與國定課程。台北:師大書苑。
楊慧文(1999)。大陸義務教育教材思想內涵之研究-以小學語文教科書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2,97-154。new window
楊宏山(2002)。當代中國政治關係。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楊景堯(2003)。中國大陸高等教育之研究。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雷萬鵬、鍾宇平(2002)。教育發展中的政府作用:財政學思考。教育學報,30(1),41-61。new window
銓敘部(2002)。銓敘統計年報。台北:銓敘部。
銓敘部(2003)。銓敘統計年報。台北:銓敘部。
銓敘部(2004)。銓敘統計年報。台北:銓敘部。
銓敘部(2005)。銓敘統計年報。台北:銓敘部。
銓敘部(2006)。銓敘統計年報。台北:銓敘部。
華東師範大學編輯部(1986)。當代中國高等師範教育資料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編輯小組(2001)。列寧論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曾天山(1997)。對當前學校改制問題的分析。教育參考,5,31-33。
曾滿超、丁延慶(2003)。義務教育財政面臨的挑戰與教育轉移支付。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2001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研究報告。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曾天山(2005)。以縣為主基礎教育管理新體制研究。載於教育研究雜誌大陸版,10,4-28。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湯志民(1990)。康德教育思想對我國國民教育的啟示。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1,151-187。
湯瑞雪(2001)。國中教師角色轉變之研究-國家權力與教師專業自主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湯堯、范光中、薛天棟(2002)。台灣的人力資源與教育投入,載於薛天棟主編,台灣的未來。台北: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葉峻憲(1993)。台灣初等教育之演進。載於徐南號主編,台灣教育史。台北:師大書苑。
葉啟政(1994)。評論「論評台灣教育問題」。台灣的教育改革。台北市:前衛。
葉信村(1994)。海峽兩岸義務教育政策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瀾主編(2004)。全球化、訊息化背景下的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研究報告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葉瀾(2004)。世紀初中國基礎教育學校轉型性變革的理論與實踐。載於葉瀾主編,新基礎教育發展性研究報告集。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鄧小平(1990)。鄧小平同志論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鄧小平(1993)。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鄧小平(1983)。鄧小平文選(1975-198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薛化元、周志宏(1994)。國家權力與教育內容。收錄於薛化元等著,國民教育權的理論與實務。台北:稻香出版社。new window
薛化元(1995)。戰後國家教育權發展的考察-「教育基本法」爭議的歷史思考。現代學術研究,7,19-39。
薛曉華(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台北:前衛。new window
薛化元、周夢如(1997)。父母教育參與的權利與限制。國民教育,37(6),20-28。
董瑞麒(1989)。中國經濟四十年。載於趙倩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關中心。
董翔飛(1991)。中國憲法與政府。台北:自行出版。
董澤芳、楊松(1992)。跨越世紀之夢—中國九年義務教育境遇之剖析。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董保城(1997)。教育法與學術自由。台北:月旦出版社。new window
業強(1998),中國公務員。上海:中國經濟出版社。
靳希斌、王治軍(1993)。義務教育投資理論研究。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10-11。
蔣中正(1967)。先總統蔣公訓詞:加速推行九年義務教育計畫。教育廳編:台灣省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文獻。台中:教育廳。
蔣中正(1968a)。先總統蔣公手令:對國民教育小學生活與倫理、國中公民與道德課程之指示。教育廳編:台灣省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文獻。
蔣中正(1968b)。先總統蔣公訓詞:對國民教育九年制開始實施及國民中學開學典禮訓詞。教育廳編:台灣省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文獻。台中:教育廳。
蔡采秀(譯)(1998)。B,.Smart著。傅柯。台北:巨流。
蔡其蓁(2000)。幼兒教育國家的介入—一個批判的觀點。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正雄(2000)。我國中央補助地方國民教育經費計畫執行績效評估模式之研究。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昉(2001)。人口綠皮書:中國人口問題報告--教育健康與經濟成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蔡良文(2005)。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台北:五南圖書。
馮朝霖、簡瑞容、詹志禹(1997)。多元文化與教育-理論、政策與課程。收錄於林本炫主編,教育改革的民間觀點。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new window
郭生玉(1989)。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
程介明(1993)。中國大陸教育實況進展、局限、趨勢。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銅豌豆(1988)。學校:製造順民的大工廠,收錄於林玉体編:師生之吼-一九八七台灣教育批判。高雄:敦理。
歐用生(1987)。課程與教學。台北:文景出版社。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0a)。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歐用生(1990b)。國小生活與倫理教科書的檢討與改進,載於中國教育學會編,各國教科書比較研究。台北:台灣書局。new window
歐用生(1992)。開放社會的教育改革。臺北:心理出版社。new window
歐用生(1998)。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9)。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1),22-32。new window
歐用生(2004)。教科書之旅。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歐用生(2005)。日本課程決策的政治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5,1-16。new window
賴友梅(1999)。1999台灣女權報告。2005年4月23日取自http://www.scu.edu.tw/hr/document_imgs/documents/d6_3.htm.
賴淑娟(2002)。我國地方教育財政改革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監察院(2003)。監察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會議112號決議。2005年4月23日取自http://www.cy.gov.tw/newsdetail.asp?id=1666
監察院(2005)。第三屆監察院人權保障工作彙總報告。台北:監察院人權保障委員會。
聯合報(2005)。8億農民翻身才算現代國家。聯合報2005年11月30日,A13版(兩岸新聞)。
盤治郎(1980)。中共對兒童政治社會化之研究。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燕祥(1996)。教育與國民國家發展:連鎖反應模式的設想。現代化研究,8,9-22。
鄭生(1998)。大陸教育改革現狀與問題。中共研究,32(7),69-76。
談松華(2002)。農村教育的現狀、困難與對策。載於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研究報告(2001)。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潘振球(1972)。台灣省九年國民教育的實施。台中:台灣省教育廳。
潘力樹(2003)。中國農村教育現狀。世紀中國網。2005年7月15日取自http://www.cc.org.cn.
潘慧玲、楊深坑、周祝瑛、洪仁進(2003)。教育改革的脈絡、理念與課題。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編,教育發展的新方向為教改開處方。台北:心理出版社。
劉克智(1975)。台灣人力資源的成長與運用。載於于宗先主編,台灣人力資源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劉黎兒譯(1992)。豬口孝著。國家與社會。台北:時報文化。
劉永水(1992)。教育發展與國家建設。台灣教育,495,18-22。
劉伯忠主編(1993)。學校工作指南。四川: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
劉迎秋(1997)。論人力資本投資及其對中國經濟成長的意義。經濟研究參考,34,30-33。
劉天賜、苗坤齡(1999)。臺灣地區產業結構與勞動市場變化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50(1),137-173。new window
劉勝驥(2000)。鄧小平教育政策的持續與變遷。遠景季刊,1(3),51-77。new window
劉勝驥(2002)。台灣學生在中國。高雄:復文。
劉賢德(2002)。海峽兩岸中小學教師任用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北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北成、楊遠嬰譯(Foucault,M.原著)(2004)。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北京:三聯書店。
劉澤雲(2005)。政府如何爲農村義務教育買單?農村義務教育財政體制改革新論。2006年6月1日取自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4779
錢俊(譯)(1997)。L.H.Dreyfus and P.Rainbow著。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
藤井彰治(1989)。中國經濟四十年的軌跡與病根。載於趙倩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國立政治大學國關中心。
瞿葆奎(1988)。課程與教材(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瞿葆奎(1991)。中國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鍾啟泉(1992)。現代課程論。上海:教育出版社。
薩孟武(譯)(1979)。R. V.Jhering著。法律的鬥爭。載於孟武自選集。台北:三民書局。
繆全吉(1991)。我國官僚體制發展經驗的剖析。載於賴澤涵、黃俊傑主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new window
蕭全政(1989a)。台灣地區新重商主義。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蕭新煌(1989b)。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分析架構,載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蕭新煌(1995)。全民參與搶救河川:河川保護、地方自治與民眾參與(上、下兩冊)(合著)。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蕭新煌(2002)。新台灣人的心-國家認同的新圖像。台北: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蘇明玉(1995)。中國大陸民辦學校發展之研究---以上海市中小學為例。淡江大學大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建勳(2002)。全球化下歐美與台灣社會的教育改革。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譚光鼎(1998)。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教育研究集刊,40(1),23-49。new window
譚光鼎(2000)。國家霸權與政治社會化之探討—以「認識台灣」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113-137。new window
藍順德(2002)。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的審定與選用。中等教育,53(3),4-18。new window
藍順德(2003)。教科書開放政策的演變與來發展趨勢。國立編譯館館刊,31,3-12。
謝安邦、談松華主編(1997)。全國義務教育學生質量調查與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謝安邦(2000)。大陸教科書選用制度研究。教科書往何處去?教科書制度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顏厥安、周志宏、李建良(1995)。教育法令之整理與檢討。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研究報告。new window
顏宏成(2003)。台灣公共教育投資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共整合實證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顏如芳(2004)。中國大陸小學教育經費管理體制與政策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顏慶祥(2004)。中國大陸教育研究政策與制度。台北:五南圖書。new window
龔林晟(1987)。台灣延長國民教育之經濟分析。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龔宜君(1995)。黨國體制下的台灣校園。現代學術研究,7,105-128。
顧明遠、粱忠義(2000)。世界教育大系。長春:吉林出版社。

二、英文文獻
Almond, G. A.(1960).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Almond, G. A. and Coleman J.S.(eds.).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Area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p27-28.
Althusser,L.(1971).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Y.:Monthly Review Press.
Apple M.W.(1979).Ideology and Curriculum.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
Apple M.W.(1985).Education and Power.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Apple M.W.(1993).Official Knowledge Democratic Education in a Conservative Age.N.Y.:Routledge.
Anrig,G. R.(1979).Curriculum.In Ronald & Jay(eds.).China’s Schools in Flux.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
Anderson, A.(1965).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Chicago: Aldin.
Barker,R.(1990).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the State. Oxford:Clarendon Press.
Belfield,C.J.(2000).Economic Principles for Education.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Beatrice,A.B.(1996).Schooling and the State: A Review of Current Issues.In Turner,D.J.(ed.).The State and the School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pp.55-76).London:The Falmer Press.
Bereday,George Z.F.(1964)﹒Comparative Method in Education﹒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 Press﹒
Billie,L.C.Lo.(1984a).Primary Education:A Two-Track System for Dual Tasks.In Hayhoe R.(ed.).Contemporary Chinese Education. London:Croom Helm.
Billie,L.C.Lo.(1984b).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Eigities. In Hayhoe R.(ed.).
Contemporary Chinese Education. London:Croom Helm.
Block,F.(1977).The Ruling Class Dose Not Rule:Notes on the Marxist Theory of the State. In Ferguson and Rogers(eds.),The Political Economy. N.Y.:M.E.Shape.
Block,F.(1987).State Theory in Context. In Block,F.(ed.). State Theory:Eassys in Politics and Post-Industrialism. Philade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Blackstone,T., Cornford,J. and Hewitt,P.(1992).Next Left: An Agenda for the 1990’s.London:IPPR.
Bock,J.C.(1982).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A Conflict of Meaning.In P. G. Altbach, R. Arnove and P. Kelly(eds.). Comparative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Bottomore,T.(1983).A Dictionary of Marxist Thought.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P.(1996).The State Nobility:Elite Schools in the Field of Power.
(tr.:Clough,L.C.).Oxford:Polity Press.
Bowles,S.& Gintis,H.(1976).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Economic Life.New York: Basic Books.
Borevskaya,N.Y.(1997)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W. K.Cummings and P.G. Altbach(eds.). The Challenge of Eastern Asian Education Implication for America(pp265-274).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Bray,M.(2003).Control of Education Issues and Tensions in 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In R.F. Arnove and C.A. Torres (eds.).Comparative Education: The Dialetic of the Local. London: Rowman & Littlefield.
Broadfoot,P.M.(1996).Education, Assessment and Socie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Carnoy, M.(1981).Education, Economy and the State.Economic and Industrial Democracy,2(2),243-260.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arnoy, M.(1984).The State and Political the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ater,B. and Stevenson,H.(2005).Teachers ,Class and the Changing Labour Process.
Retrived January,18,2006 fromWorld Wide Web: www.hrm.strath.ac.uk/ilpc/2005/
papers/carter-stevenson.pdf.
Cleverley,J.(1985).The Schooling of China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n Chinese Education. Boston: George Allen & Unwin.
Coleman,J.S.(1967).Introduction:Educ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In J.S.Coleman(ed.).Educ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es Forges,R.V.(1997).States, Societies, and Civil Societies in Chinese History. In T.Brook and B.M.Frolic(eds.).Civil Society in China. New York:M.E.Sharp,Inc.
Easton,D. & Dennis,J.(1969).Children in Political System: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N.Y.McGraw-Hill.
Easton, D.,Gunnell J.& Graziano L.(1991).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A Comparative Survery. London : Routledge.
Ellis K.A., Mackey J. A.,Glenn A. D.(1988).The School Curriculum. Massachusetts: Allyn and Bacon,Inc.
Engels,F.(1972).The Origins of the Family,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 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Fichte,J.G.(1808). Addresses to the German Nation. Retrived November,9,2005 from World Wide Web: http://www.homepages.ucl.ac.uk/~ucrarfk/1210/weeks/
ficht.htm
Foucault,M.(1979).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Prison.(tr.:Sheridan,A.)
.N.Y.:Vintage Books Random House.
Foucault,M.(1980).The Confession of the Flesh.In Gordon,C.(ed).
Power/Knowe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by Michel Foucault,1972-1977. N.Y.:Pantheon Books.
Foucault,M.(1988).The Ethic of Care for the Self as A Practice of Freedom. In Bernauer, J.& Rasmussen, D.(eds.). The Final Foucault.Boston: MIT Press.pp.1-20.
Foucault,M.(1990).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London: Penguin.
Foucault,M.(1991).Discipline and Punish : The Birth of thePrison. Alan Sheridan(ed.),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Fraser,W.J.(2000). Between Church and State: Religion and Public Education in a Multicultural America. New York: St.Martin’s Griffin Press.
Frolic,B.M.(1997).State-Led Civil Society. In T.Brook and B.M.Frolic(eds.).Civil Society in China. New York:M.E. Sharp,Inc.
Gee,R.(2002).Compulsory Government Education: Origins and Solutions. Retrived November,30,2005 from World Wide Web:http//www.strike-the-root.com/
columns/Gree/Gee8.html.
Geofferey,W.(2001).The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in Education in England: Past Developments and Current Problems. In M.Heinz-Dieter and L.B.William(eds.). Education between State, Markets, and Civil Society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Geraint,J.(1993).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
Gramsci,A.(1971).Selections from Prison Notebook. N.Y.:International Publisher.
Green,A.(1990).Education and State Formation. N.Y.: St. Martin’s Press, Inc.
Giddens,A.(1985).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 Cambridge:Polity .
Giroux,H.A.(1981).Toward a New Sociology of Curriculum.In Giroux,H.A.,Penna,A.
& Pinar,W.(eds.).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 Berkeley:McCutchan.
Giroux,H.A.(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New York: Bergin & Garvey.
Gold,T.(1986). The State and Society of Taiwan Miracle.New York:Sharpe.
Green,A.(1990).Education and State Formation. N.Y.: St. Martin’s Press, Inc.
Green,A.(1997).Education, Globalization and the Nation State.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
Greenstein, F.G.(1965).Children and Politic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Greenstein,I.F.(1966).Socializatio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In Sills L.D.(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Vol.14.N.Y.:The Macmillan Company and The Free Press.
Harris,K.(1982).Teachers and Classes:A Marxist Analysis.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Harmon,C., Walker,I and Nielsen,W.N.(2001).Introduction.In C.Harmon, I.Walker and W.N.Nielsen(eds).Education and Earnings in Europe. Northampton:Edward Elgar.
Hawkins,J.N.(2000).Centralization, Decentralization, Recentralization: Educational Reform in Chin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8(5) p.p. 442-454. Retrived December,25,2005 from World Wide Web:http://www1.worldbank.org/education/globaleducationreform/pdf/hawkins.pdf.
Hindess,B.(1996).Discourse of Power :from Hobbes to Foucault.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Hopper,E.(1971)Tyopolgy for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Systems’.In Hopper,E.(ed.). Readings in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Systems.
London:Hutchinson.
Illich,I.(1999).Deschooling Society. N.Y.:Marion Boyars Publishers, Ltd.
Ingemar,F.and Lawrence,J.S.(1989).Educat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Katz,M.(1976).The Origins of Popular Education: A Reassessment.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Winter,384.
Krasner,D.S.(1984).Approaches to the States: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Comparative Politics,16(2),224.
Kuhn T.S.(1996).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ton,P.K.(1969).Political Socializ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wton,D.(1980). The politics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London: Routledge education books.
Marx, K.(1875a).The Critique of the Gotha Programme. Retrived February,13,2006 from World Wide Web:
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marx/works/download/Marx_Critque_of_the_Gotha_Programme.pdf
Marx, K.(1875b).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Retrived February,13,2006 from World Wide Web:
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marx/works/1848/communist-manifesto/index.htm
Marx, K.(1974). The German Ideology. London : Lawrence and Wishart.
Manzoor,A. with Cheng K. M.,Jalaluddin A.K.,Ramachandran K.(1991).Basic Educat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Lessons from China and India. N.Y.: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Macfarquhar,R.,Fairbank,J.K.(1991).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15:The Peole’s Republic, Part2:The Revolution With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66-1982 .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Culloch,G.(2001).The Reinvent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