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1949年後我國國小社會課程之研究--以Rugg的社會重建觀分析
作者:王建堯
作者(外文):Chien-Yao W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楊思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課程材料Rugg社會重建觀社會課程curriculum materialRuggsocial reconstructionism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0
摘要
本研究以歷史研究法與內容分析方法進行研究,旨在藉由Rugg的社會重建觀點,探究我國國小社會課程,歷經官方課程發展時期以及多元課程發展時期的課程目標、課程內涵、課程組織、編製程序、課程材料等變項的發展。
本研究結論,臚列如下:
一、課程目標:官方課程發展時期以培養民族精神與愛國精神的公民。多元課程發展時期則欲培養解決問題與批判思考的公民。多元課程發展時期較符合Rugg的主張。
二、課程內涵:官方課程發展時期只包含歷史、地理與公民,多元課程發展時期至少包含社會科學的學科,符合Rugg整合社會科的主張,但是九年一貫課程的社會領域內涵實已超越社會科學的範圍。
三、課程組織:多元課程發展時期是以社會科學性質進行統整,符合的Rugg主張。
四、編製程序:只有官方課程發展時期的板橋模式符合Rugg主張的科學程序。
五、課程材料:
(一)社會材料:官方課程發展時期與多元課程發展時期的插圖,具有犯罪或偏差行為者,以及不當使用科技者均以男性為主。另外,各版本的科技使用者插圖,不論男、女,皆不曾出現原住民。客家族群與原住民族群的論述,缺乏政治與經濟材料。多元課程發展時期出現「行動社區」的概念,具有Rugg社會重建的觀點。犯罪問題在多元課程發展時期已受重視,失業問題可能導致貧窮與自殺是受忽略的。
(二)政治材料:官方課程發展時與多元課程發展時期,均缺乏政治事件與政治貪腐的課程材料,特別是缺乏政治貪腐的課程材料。在多元課程發展時期,政治事件,各版本除了提及二二八事件外,只有南一版提及美麗島事件和雷震事件。
(三)經濟材料:官方課程發展時期強調政府經濟建設的作為,不曾指出經濟問題。多元課程發展時期,已注意到經濟問題,逐漸符合Rugg社會重建的主張。
(四)文化材料:在宗教信仰方面,兩個時期,均強調宗教善的區塊,缺乏假借宗教名義,行騙財、騙色等犯罪事實的論述,只有南一版稍微提及。
(五)國際觀:由官方課程發展時期著重於政治材料的國際觀,且著重於批判共產主義的政治意識型態,至多元課程發展時期各版本均注重全球關聯性的當代社會問題,該期較符合Rugg的社會重建觀。
(六)就社會課程整體發展而言,官方課程發展時期與多元課程發展時期,均未達到社會重建的標準。
以上的結論冀能做為政府有關社會課程擬定與審查,社會課程發展者的參考。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b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ugg’s social reconstructionism orientation into the meaning of changes and reforms regarding the curriculum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udies in Taiwan’s elementary schools, going through four stages of the Social Studies-Chiou-Shan model(1949~1989), Ban-Chiao model (1979~2000), Nan-Hai model, and Multicurriculum-development model (1996~)-started after 1949.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1. Curriculum goals: It was to cultivate citizenships of nationalistic spirits and patriotic spirits in the officially developed period, but to cultivate citizenships of problem solv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multi-development period. The latter corresponded to Rugg’s stand.
2. Curriculum connotations: It contained subjects of history, geography, citizen in the officially developed period, but contains “ Social Studies as social science ” in the multi-development period. The latter transforming humanities into social science corresponded with Rugg’s assertion. The social science field of the grade 1-9 curriculum connotation had gone behind the scope of the social science.
3. Curriculum organization: It was to integrate the nature of the social science during the multi-development period corresponding to Rugg’s claim.
4. Curriculum making procedure: Only Ban-Chiao model corresponded with the idea of Rugg in curriculum-making procedure.
5. Curriculum materials adopted from:
(1) Society
During the official curriculum period, the illustrations about the criminals, behavior-disordered and technology abusers were featured by figures of male, giving a possible stereotype that “females are equal to criminals”. Furthermore, no aboriginal figures of technologists could be found in all version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ssues were lacking in discussions about Huga tribes and aboriginal tribes. The concept of active community turned up during the stage of multi-development, which reflected the points of Rugg. Crime problems had been highlighted during this stage, while unemployment might lead to poverty and suicides that was ignored.
(2) Politics
The curriculum about political events and corruption was lacking in discussions about political corruption particularly at both official and multi-development stages,.
(3) Economy
During the official development stage, only the acts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but not economic problems were emphasized,.
(4) Culture
Both stages emphasized the good deeds instructed by religions, when the discussions about crimes by the name of religion were few except for a little piece appeared in Nan-yi version.
(5) International outlook
During the official stage, political international outlook was sstressed the ground of ideology of communism critiques. During the multi-development stage, the associations among modern society problems appeared in all versions, and this would be more fit in with Rugg’s view of social reconstruction.
(6) It didn’t achieve the perspectives of Rugg’s social reconstructionism both officia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eriod and multi-curriculum development period as a whole.
Hopefully, the findings can be referenced for the setting and examining of the social curriculum and curriculum developers.
參考文獻
中文
方永泉(1987)。西方當代宗教教育理論之評析—兼論對臺灣教育之啟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方德隆譯(2004)課程基礎理論(Allan C.Ornstein & Francis P.Hunkis原著)。臺北市:高等教育。
王文科(2000)。課程與教學論。臺北市:五南。
王建堯(2004,11)。國小社會科課程標準改變的課程改革意涵。輯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辦),第十一屆課程與教學論壇學術研討會-- 邊陲與發聲 ~ 課程與教學的文化政治與社會正義論文集(頁269-289)。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王建堯(2006)。國小社會科課程標準變革的課程重建意涵。載於陳麗華(主編),社會重建課程的理念與實踐 —覺醒、增能與行動(頁49-68)。臺北市:五南。
王浩博(1991)。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學課程發展與實驗。教育資料集刊,16,273-285。new window
王浩博(1998)。國小社會科新課程標準與社會科未來的走向。載於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印行),國民小學社會科新課程論文專輯(頁29-35)。臺北縣: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王振寰(2007)。從科技專感到創新的經濟轉型:南韓、臺灣與中國。臺灣社會研究季
刊,26,177-226。
王淑芬(2001)。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特色之探討。翰林文教雜誌,21,8-14。
王雅玄、余佳儒(2007)。社會科教科書的批判論述分析—以南一版國小五年級下學期
教材內容之政治意識型態為例。國立編譯館館刊,35(4),39-50。
王勤慧(2007)。社會重建理念對教室層級轉化課程政策的啟示。研習資訊,24(1),
103-109。
毛連塭、吳清山、劉春榮、林天祐、陳明終和周燦德(1999)。1999年國民教育政策與
問題調查報告。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白亦方(1997a)。美國社會科課程的歷史探究。教育研究資訊,5(3),61-73。new window
白亦方(1997b)。尋覓國小原住民社會科之課程與教學。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邁向未來的課程與教學(頁59-80)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白亦方(1999)。社會科課程設計的發展與願景。臺北市:師大書苑。
白亦方(2004,6)。研究課程史,此其時矣。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承辦之第十屆課程與教學論壇「課程與教學革新的反省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new window
白亦方、劉芳蓉(譯)(2004)。「我喜歡電腦,但許多女生不喜歡電腦—性別及電腦應用的社會文化脈絡」。載於白亦方(主譯),教育‧科技‧權力—是資訊教育為一種社會實踐(原著主編:Hank Bromley and Michael W. Apple)(頁141-176)。臺北市:高等教育。
白亦方、盧曉萍(2005)。性別課程議題的回顧與前瞻。課程與教學季刊,8(4),117-130。new window
白亦方(2006)。課程史研究,此其時矣。課程研究,1(2),1-19。new window
白亦方(2007)。後現代課程研究的內涵與應用性評析。課程教學與季刊,10(3),17-30。new window
司 琦(1966)。社會科教學研究與實習。臺北市:復興。
司 琦(1971)。小學課程演進。臺北市:正中。
司 琦(1975)。九年國民教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司 琦(1980)。小學社會科教材的組織型態。臺灣教育,351,43-48。
司 琦(1980)。近三十年來我國國民教育課程之演進。教育資料集刊,5,159-224。
司 琦(1981)。中國國民教育發展史。臺北市:三民。
司 琦(1989)。課程導論。臺北市:五南。
卯靜儒(2001)。台灣近十年來課程改革之政治社會學分析。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80-101。new window
行政院主計處(2003)。91年臺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統計結果。2007年2月14日
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51241224871.pdf
行政院主計處(2004)。92年臺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統計結果。2007年2月14日
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512118272471.pdf
行政院主計處(2006)。國民所得統計年報(民國94年)。臺北市: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2007)。重要經社指標速報。2007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dgbas.gov.
tw/public/Data/711201634971.xls。
行政院主計處(2007)。96年10月分人力資源調查統計結果。2007年11月28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712392902.doc。
行政院青少年事務促進委員會(2005)。青少年政策白皮書綱領。2007年1月2日取自http://www.nyc.gov.tw/ftp/04th/pdf/youthpolicy.pdf
江姿滿(2001)。台灣、日本小學社會科教科書內容之比較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中華、霍德明(2001)。90年全球吹起降息風,失業上升。2007年7月22日取自http://www3.nccu.edu.tw/~chshen/90.pdf
沈珊珊(2006)。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探討:從社會脈絡與國際發展觀點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5,17-34。
李宗薇(1994)。國小社會科概念教學之研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4(5),136-157。
李涵鈺、陳麗華(2005)。社會重建主義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影響初探。課程與教學季刊,8(4),35-56。new window
李涵鈺、陳麗華(2006)。社會重建主義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影響初探。載於陳麗華(主編),社會重建課程的理念與實踐 — 覺醒、增能與行動(頁71-107)。台北:五南。new window
李雅婷(2005)。社會轉化與美感創造 — 探析社會重建論的課程關懷。課程與教學,8new window
(2),41-52。
李瑞娥(2001)。國小社會科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內容之分析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new window
563-602。
李緒武(1988)。社會科教學的功能與價值。載於教育部及人文社會學科指導委員會(主
編),人文及社會學科展望(郭為藩等著),頁119-130。臺北市:幼獅文化。
李緒武、歐用生(1988)。社會科課程組織的探討。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指導委員會主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專題研究,第一輯。臺北市:三民。
杜振亞(1996)。新課程運動後的美國公民教育。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7(2),
呂愛珍(1993)。國民小學社會科課程與教材。臺北市:五南。
吳武典、吳文星、張清郎、簡曜輝、單文經、高新建、張武昌、陳麗桂、陳文典、晏涵文、方崇雄(2003)。九年一貫課程:發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高品質中小學課程。輯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辦),教改報告書研討會,教育發展的新方向 — 爲教改開處方(頁79-104)。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吳明清、周燦德、吳武雄、張素貞(1994)。我國國民教育發展現況與評估之研究。臺
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吳英長(1981)。試析社會科的教學目標。國教之聲,14(3),10-15。
吳俊憲(2006)。社會重建與課程改革。國教之友,57(1),48-57。
吳清基(1989)。國民小學課程發展的趨勢。現代教育,4(2),3-23。
吳清基(1994)。國民小學課程發展的趨勢。載於教育部(編),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參考資料叢書-課程-我國各級學校課程改革發展狀況(頁91-108)。臺北市:教育部。
吳連賞(2003)。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的發展設計與教學理念。載於教育部(編印),社會學習領域基礎研習手冊(頁1-22)。臺北市:教育部。
社會課程研究小組(1985)。國民小學社會科課程研究發展工作概況。研習資訊,13,3-5。2006年2月12日取自http://203.71.239.11:8000/UploadFilePath//dissertation/
00vol13_01vol13_01.pdf
周佩儀(2000)。論課程統整與學科知識。研習資訊,17(1)。2006年2月12日取自http://203.71.239.11:8000/UploadFilePath//dissertation/l017_01_0533.htm
周珮儀(2005)。我國教科書研究的分析:1979-2004。課程與教學季刊,8(4),91-116。new window
周愚文(2000)。歷史研究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增訂版7刷)
(頁203-227)。臺北市:師大書苑。
周經媛(1989a)。認識國民小學社會科新課程(二版)。臺北縣: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周經媛(1989b)。認識:國小社會科新課程。研習資訊,47,11-15。
周經媛(1989c)。國小社會科教師的新角色與觀念。國立編譯館通訊,3(1),16-17。
周蓮清(1997)。我國國小社會科形成、發展與所面臨的問題。社會科教育研究,2, 209-224。
周蓮清(1999)。中德國小社會課程的比較分析。社會科教育研究,4,135-181。
周蓮清(2001)。新舊之間:談國小「社會科」課程的轉型。國教輔導,40(4),15-20。
林建谷、林俊傑(2005)。由課程取向觀點分析社會學習領域九大主題軸內涵。國教世紀,214,43-48。
林瑞榮(1993)。國小社會科課程的政治社會化研究的檢討與展望。輯於國立嘉義師範學院(主辦),八十一學年度師範院校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341-345),嘉義市。
林鶴齡、李香潔(1999)。臺灣閩、客、外省族群家庭中之性別資源分配。人文及社會new window
科學集刊(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1(4),475-528。
法務部(2006)。95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取自2007年12月12日http://www.moj.gov.tw
/public/Attachment/81912415043.pdf
邱麗娟(2007)。傳統元宵節習俗中的女性活動。國教之友,58(4),3-10。
洪如玉(2001)。臺灣多元文化教育的思考:一個調和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嘗試。國立
編譯館通訊,14(1),33-40。
洪若烈(1989)。國民小學社會科課程修訂意見之調查研究。國教學報,2,51-71。
洪若烈(1999)。社會科課程發展模式。載於秦葆琦、王浩博、洪若烈(著),國民小學社會與鄉土教學研究專輯,頁1-15。臺北縣: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洪若烈(2000)。課程統整途徑初探:以社會學習領域為例。研習資訊,17(1)。
姜得勝(1997)。美國「超越主義」宗教觀對台灣「造神運動」的省思。載於簡成熙(主編),哲學和教育—20世紀末的教育哲學(頁87-99)。高雄市:復文。new window
柯華葳(1997)。國民小學社會科新課程的特色。國立編譯館通訊,7(4),52-55。
耿志華(1996)。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發展趨向。國民教育,37(2),64-71。
高忠增(2002)。課程意識型態之探究。教育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學會),10,229-237。
高新建(2003)。能力指標轉化模式(一):能力指標之分析及其教學轉化。載於黃炳煌(主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增訂一版),頁51-99。臺北市:師大書苑。
徐雪霞(1993)。試評國小新社會科第七冊—由教師手冊談起—。國教之友,44(4),5-12。
翁福元(2003)。邁向新世紀之課程政策發展趨勢:課程改革中的課程決策與權力。輯於莊明貞(主編),課程改革反省與前瞻(頁49-68)。臺北市:高等教育。
秦葆琦(1988)。淺談國小社會科實驗課程特色。國立編譯館通訊,2(1)。
秦葆琦(1989)。社會科實驗課程之教學活動設計。研習資訊,47,15-19。
秦葆琦(1995)。國民小學社會科新課程簡介。載於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印),國民小學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與特色(頁154-170)。臺北縣: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秦葆琦(1996)。社會科一年級新課程分析。國民教育,37(1),17-20。
秦葆琦(1997)。解讀國小社會科新課程標準。教育資料與研究,17,51-54。new window
秦葆琦(1999)。社會科四年級上學期(第七冊)各版本分析(一)教學目標的分析。研習資訊,16(4),24-30。
秦夢群、賴文堅(2006)。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政策與問題之分析。教育政策論壇,9(2),23-44。new window
郭生玉(1985)。心理與教育研究法(修訂版)。臺北縣:精華。
國史館編印(1990)。中華民國教育誌(初稿)。臺北市:作者。
國民教育司(1973)。國民小學課程實驗研究報告—社會。臺北市:作者。
國民教育司(1969)。國民小學課程實驗研究第二輯。臺北市:作者。
國立編譯館(主編)(1983)。師範專科學校教科書-社會科教學研究。臺北市:作者。
陳伯璋(編著)(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1990)。美國中小學社會學科課程發展。輯於中華民國比較學會(主編),各國中小學課程比較研究(頁205-217)。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黃光雄、黃政傑、黃炳煌、歐用生、柯華威、單文經、楊思偉、秦葆琦(1993)。國民小學社會學科課程統整架構研究。臺北市: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陳伯璋(1996)。我國學前至高中階段課程與教材主要問題。載於曹亮吉、周麗玉(著),課程改革(頁115-133)。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陳伯璋(1998)。原住民課程發展模式及其應用。課程與教學,1(2),1-14。new window
陳伯璋(2001)。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陳伯璋(2003)。新世紀的課程研究與發展。國家政策季刊,2(3),149-167。
陳枝烈(1994。從多元文化教育分析小學社會科原住民文化內涵。教師天地,70,67-73。new window
陳枝烈(1997)。臺灣原住民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研究檢視與分析--1968-1998。國教學報,12,new window
39-90。
陳冠蓉、卯靜儒(2007)。從外籍配偶的故事看臺灣教育發展的挑戰。教育資料與研究,74,183-200。new window
陳奎憙(1989)。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陳奎憙(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昭樺(1999)。重建主義教育哲學及其對我國教育的啟示。教育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7,217-231。
陳國彥(2001a)。小學社會科課程內涵分析。高雄市:復文圖書。
陳國彥(2001b)。九年一貫社會領域課程研究。高雄市:復文圖書。
陳國彥、吳宗立(2002)。社會領域教材教法。高雄市:麗文文化。
陳新轉(2002)。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之評析與建議。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3),25-43。
陳新轉(2003)。能力指標轉化模式(二):能力指標之「能力表徵」課程轉化模式。載於黃炳煌(主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增訂一版),頁101-129。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陳新轉(2004)。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發展—從課程綱要與能力指標出發。台北:心理。
陳駿德(1999)。臺灣政經關係的演變—政治經濟的研究途徑。立法院院聞,27(10),44-55。
陳麗華、劉美慧(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177-226。new window
陳麗華(2000)。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陳麗華(2005)。課程本土化與全球化的辯證—以社會重建主義課程的實踐為例。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社會價值重建的課程與教學(頁151-171)。高雄市:復文。
陳麗華、鄭玉卿、徐世瑜、許佩賢、詹寶菁、沈映如、林俐君和楊明華(2005)。中小學社會課程本土化之跨國比較分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6(1),1-30。new window
莊明貞(2003)。當前台灣課程重建的可能性:一個批判教育學的觀點。輯於莊明貞(主編):課程改革反省與前瞻(頁23-48)。臺北市:高等教育。new window
莊明貞、林碧雲(1997)。國小社會科新課程性別角色偏見之分析—以第一、二冊為例。國民教育,38(1),7-20。
莊貞銀(1990)。「板橋模式」國小社會科課程面面觀。國教月刊,35(5-6),4-9。
教育部(1962)。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68)。國民小學暫行課程標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70)。第五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編著)(1971)。九年國民教育研究。臺北市:正中 。
教育部(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88)。第六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21世紀的教育遠景。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市:作者。new window
教育部(2003a)。新世紀的挑戰 — 九年一貫課程政策與執行。載於教育部主辦:教育部九十一學年度九年一貫課程實務研討會,頁1-51,臺北市。
教育部(2003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臺北市:作者。new window
教育部(編印)(2003)。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2003年編修版。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人文及社會科教育指導委員會(主編)(1987a)。中小學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目標研究報告。臺北市:三民。
教育部人文及社會科教育指導委員會(主編)(1987b)。中小學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目標研究總報告。臺北市:三民。
曹亮吉、周麗玉(1996)。課程改革。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屠炳春(1987,6月)。社會科課程之整合—一個人文主義的社會科課程導向。載於省立新竹師範專科學校承辦之台灣區師範專科學校七十五學年度社會科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1-97,新竹。
屠炳春(1988)。歷史人物教學法—舟山模式教學單元類型初探,國民教育,28(6.7),22-39。
屠炳春(1990)。社會科課程的理念 — 讀立法院謝委員長廷質詢文抒感。國立編譯館通訊,3(4),9-12。
屠炳春(1991)。四十年來我國國民小學的社會科教育。教育資料集刊,16,19-49。new window
屠炳春(2003)。從板橋到舟山—國教史上第一次社會科教學實驗。輯於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編):傳習與運轉—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紀念專書(頁156-170)。臺北縣: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單文經(2002)。現代與後現代課程論爭之平議。師大學報教育類,47(2),123-142。new window
單文經(2004)。論革新課程實驗之難成。教育研究集刊,50(1),1-32。new window
單文經(2005a)。Rugg及Bruner社會領域課程改革經驗的啟示。教育研究集刊,51(1),1-30。new window
單文經(2005b)。美國中小學歷史課程標準爭議始末。師大學報教育類,50(1),1-25。new window
單文經、鍾鴻銘(2005)。《二十六期年刊》在課程史上的意義。課程與教學季刊,8(4),77-90。
單文經(譯)、高博銓(譯)和張建成(校閱)(2001)。同中有異: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教
學原則。教育資料與研究,42,85-104。
湯仁燕(2005)。Paulo Freire批判解放導向的課程觀點及其啟示。課程與教學季刊,8(4),57-76。new window
黃光雄(1996)。課程與教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雄(1998)。參與社會科課程發展的回顧。輯於林玉体(主編),跨世紀的教育演變(頁111-118)。臺北市:文景。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黃光雄(2004)。課程研究 — 回顧到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67,151-168。new window
黃昆輝、楊國賜(1998)。我國跨世紀的教育改革。載於林玉体(主編),跨世紀的教育演變(頁85-110)。臺北市:文景。
黃政傑(1991a)。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
黃政傑(1991b)。社會科課程設計的基礎。教育資料集刊,16,219-233。new window
黃政傑、黃炳煌、陳寶山、周麗玉、林山太和吳武雄(1994)。中小學新課程實施之相關配合措施研究。委託單位: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研究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政傑、張嘉育(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6(4),69-81。new window
黃政傑、張嘉育(2005)。社會價值重建課程理念與改革途徑。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社會價值重建的課程與教學(頁1-19)。高雄市:復文。
黃俊傑(1994)。從日本臨教審經驗談我國教育改革。教改會第二次會議專題演講文稿,2007年2月14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02/02.html
黃炳煌(1989a)。參加六十八屆全美社會科教育年會有感。研習資訊,46,42-44。
黃炳煌(1989b)民主法治教育與課程設計。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主法治與教育(頁595-610)。臺北市:臺灣書店。
黃炳煌(1991)。社會科教育目標與功能之研究。教育資料集刊,16,1-17。new window
黃炳煌(1995,6月)。試為我國建立一個適切可行之課程發展模式 — 兼評國內當前之課程決策。輯於教育部主辦、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所承辦之邁向二十一世紀我國中小學課程革新與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與研討紀錄,頁13-38,臺北市。
黃炳煌(1996)。教育改革理念、策略與措施。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黃炳煌(1997)。談國小社會科新課程—專訪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黃炳煌教授(劉元陵採訪,劉淑津整理)。國立編譯館通訊,7(4),70-74。
黃炳煌(編)(1997)。九年一貫社會科課程綱要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 (未出
版)。
黃炳煌(1999a,6月)。邁向二十一世紀的臺灣社會科課程改革。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上)(頁173-195),台北。
黃炳煌(1999b)。淺談課程統整與社會領域研究的作法。載於楊益風(主編),完成艱鉅任務—九年一貫新課程手冊(頁30-33)。臺北市:全國教師會。
黃炳煌(1999c,12月)。談「課程統整」—以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為例。載於高雄師範大學主辦之迎向千禧年: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9-56),高雄市。
黃炳煌(2002)。課程理論之基礎(修訂6版)。臺北市:文景。
黃炳煌(2002a)。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發展之來龍去脈。載於黃炳煌(主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頁361-371)。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炳煌(2002b)。基本原理與課程目標。載於黃炳煌(主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頁11-19)。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炳煌(無日期)。談課程統整:以九年一貫社會科課程為例。2007年9月18日,取自http://www.trd.org.tw/Dresource/NINE/8-4.htm。
黃炳煌(無日期)。邁向二十一世紀的臺灣社會科課程改革。2007年9月18日取自http://www.trd.org.tw/Dresource/nine/5_1.htm。
黃嘉雄(1999)。課程。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研究,頁179-205。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嘉雄(2000)。轉化社會結構的課程理論:課程社會學的觀點。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黃嘉雄(200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篇修訂要點及其意涵。2008年1月
15日取自http://www.isst.edu.tw/s2/lecture/data/data.doc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學富。
張俊紳(1995)。杜威的課程論對國小社會科課程改革的啟示。臺東師院學報,6,67-90。new window
張炳熙(1951)。現在社會科教學的缺陷檢討及其改進辦法。國教之友,27,p.1,4。
張煌熙(1997)。解讀國小新課程標準:新局與困局。現代教育論壇,3,3-10。new window
張晉芬、李奕慧(2007)。「女人的家事」、「男人的家事」:家事分工性別化的持續與解new window
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2),203-229。
程健教(1991)。國小社會科教學研究。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程健教(1995)。邁向廿一世紀的國小社會科教育。台中師院學報,9,169-203。new window
彭富源、張素貞(2005)。九年一貫課程政策理念與實踐之探究 — 社會重建的觀點。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6(2),93-112。new window
楊洲松(199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哲學分析—後現代的觀點。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頁29-51)。臺北市:揚智文化。new window
楊祖珺(2007)。我用身體寫政治:2004年320到520抗爭事件。台灣社會研究,67,39-104。new window
楊思偉(1992)。日本社會科課程發展之分析。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社會學科課程與教學之探討。
楊思偉(1999,5月)。社會科統整問題之分析—以日本社會科為例。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主辦之「1999亞太地區整合型社會科課程」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實錄(頁255-286),臺北市。new window
楊思偉(2000,6月)。日本與台灣社會科一貫性之比較分析。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主辦之「2000亞太地區整合型社會科課程」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實錄(頁41-56),臺北市。new window
楊思偉(2001)。國中社會領域統整教學方式之探討。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頁238-246)。臺北縣: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楊思偉(2002a)。日本中小學教育課程與公民資質教育。中等教育,53(5),46-57。new window
楊思偉(2002b)。基本能力指標之建構與落實。教育研究,96,17-22。
楊思偉(2006)。日本推動新課程改革過程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2(1),29-58。new window
楊國賜(1971a)。當代美國精粹主義學派的教育原理(續)。新時代,11(7),35-37。
楊國賜(1971b)。當代美國進步主義與精粹主義教育思想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3,595-604。
楊智穎(2006)。課程史研究的歷史回顧及重要議題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9(2),105-115。new window
楊龍立(2002)。統整課程概念分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3,95-112。
裘學賢(1991)。當前國民小學社會科課程目標修訂的探討。載於省立新竹師範學院承辦之臺灣省第二屆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中冊),頁183-190,新竹縣。new window
葉俊榮(2003)。民主轉型與金錢政治的法律因應。國家發展研究,2(2),1-29。2008new window
年1月1日取自http://www.press.ntu.edu.tw/ejournal/Files/%B0%EA%AEa%B5o%
AEi/200306/01.pdf
葉煬彬(1994)。國民中學社會學科課程架構研究。臺中縣:臺灣省中等學校教師研習會。
葉煬彬(1999,5月)。中小學社會科課程架構探究。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
學系主辦之1999亞太地區整合型社會科課程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實錄(頁193-216),
臺北市。
甄曉蘭(2001)。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臺北市:高等教育。new window
臺灣省教育廳(編印)(1984)。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南投:臺灣省教育廳。
歐用生(1983)。課程發展模式探討。高雄市:復文。
歐用生(1985)。國民小學教科書中的性別意識型態。新竹師專學報,12,。
歐用生(1987)。社會科學與社會科教學。臺灣教育,434,。
歐用生(1988)。國民小學社會科課程組織之研究。國立臺北師院學報,1,
155-186。
歐用生(1989a)。課程與教學-概念、理論與實際(二版)。臺北市:文景。
歐用生(1989b)。「南海模式」的課程發展—以國民小學社會科課程發展為例。現代教育,4(2),40-52。
歐用生(1990)。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歐用生(1991,6月)。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國小社會科教育。載於臺北市義方國民小學編印之七十九學年度教育部國民小學社會科實驗課程新課程教學研究會專題成果選集(頁9-18)。臺北市:義方國民小學。new window
歐用生(1992)。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五版)。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4)。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二版)。高雄市:復文。
歐用生(1995)。國小新課程標準的內涵與特色。載於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印),國民小學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與特色(頁33-43)。臺北縣: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歐用生(1995)。 強課程評鑑工作。研習資訊,12(1),1-7。
歐用生(1996)。課程與教學革新。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8,5月)。我國社會科教育的回顧與展望。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社會教育學系主辦之「1998亞太地區整合型社會科課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實錄,(頁8-35),臺北市。new window
歐用生(1999)。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析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1),22-32。new window
歐用生(2000a)。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增訂版7刷)(頁229-254)。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0b)。課程改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2)。建立二十一世紀的新學校—校本課程發展的台灣經驗。載於歐
用生、莊梅枝(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十)反省與前瞻—課程改革向前跑(頁6-26)臺北縣: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歐用生(2003a)。誰能不在乎課程理論?—教師課程理論的覺醒。教育資料集刊,28,373-387。
歐用生(2003b)。我教育生涯中的國校教師研習會。載於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編),傳習與轉運—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紀念專書(頁105-108)。臺北縣: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歐用生(2003c)。課程典範再建構。高雄市:麗文文化。new window
歐用生 (2005)。九年一貫課程之「潛在課程」評析。北縣教育,53,30-36。2007年2月21日取自http://www.trd.org.tw/dresource/NINE/1_2.htmnew window
歐用生(2006)。建立課程的公共性。教育研究集刊,52(1),1-27。
歐用生(2007a)。課程理論與實際的「辯證」:一條漫長的課程改革之路。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印):邁向課程新紀元(廿二):第九屆「兩岸三地課程理論研討會」課程理論與課程改革(上),(頁27-43)。臺北縣: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歐用生(2007b)。詩性智慧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啟示。課程與教學季刊,10(3),1-16。new window
歐陽教(1976)。認知結構與教學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8,77-142。
歐陽教(1992)。宗教與教育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4,33-45。
劉世閔(2005)。社會變遷與教育政策。台北:心理。
劉德勝(1987)。小學社會科課程結構與內涵。高雄市:復文。
蔡清田(1999)。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之探究。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頁145-169)。臺北市:揚智文化。
蔡慧雯(2005)。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法治教育課程內涵探討—以康軒版第四冊第三本為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6),36-51。
賴明貞(2003)。初探國小五年級學童之社會科學習態度、學習行為及課文理解情形。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4),19-34。
嚴 錦(1990)。試論國小社會科發展的方向。國教月刊,35(5-6),1-3。
鍾仁棋(2002)。臺灣地區農業土壤戴奧辛之調查研究。環境檢驗所環境調查研究年報,9,41- 88。2007年10月28日,取自http://www.niea.gov.tw/analysis/protect/2001/pdf/
2001-03.pdf
鍾鴻銘(2004)。H. M. Kliebard的課程使研究及其啟示。教育研究集刊,50(1),91-118。new window
鍾鴻銘(2005)。美國課程改革的歷史辯證。課程與教學季刊,8(4),1-18。new window
鍾鴻銘(2006)。Rugg教科書之爭議事件。教育研究集刊,52(3),103-139。
顏慶祥、湯維玲(1997)。淺論教科書政治學。載於歐用生(主編),新世紀的教育發展
(頁109-128)。台北:師大書苑。
譚光鼎(1997)。族群關係與教育。花蓮師院學報,7,265-288。new window
譚光鼎(2000)。國家霸權與政治社會化之探討—以「認識台灣」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113-137。new window
譚光鼎、林君穎(2001)。族群關係與國小社會科教學:一個多元文化課程的設計與實驗。教育研究資訊,9(2),147-164。new window
蘇永明(2000)。九年一貫課程的哲學分析—以「實用能力」的概念為核心。載於財團
法人國立台南師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
執行,(頁3-20)。高雄:復文圖書。
蘇麗春(2005)。論九年一貫課程政策的歷史基礎,花蓮教育大學學報,21,1-26。new window
龔蕙瑛(1998)。近代的宗教實況與宗教教育。臺灣教育,567,47-55。
英文文獻
Apple,M.W.(1990). Ideology and Curriculum(2ed.)N.Y.:Routledge,chapman and Hall,Inc.
Beane, J. A. (1997). Curriculum integration: 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ernard-Powers,J.(1997).Gender in Social Education. In E. W. Ross(Ed.),
The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Purposes,problems,and possibilities(pp.71-89).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Bernstein,B.(1990).The structuring of pedagogic discourse.NY:Routledg.
Bruner, J. S.(1960).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ameld, T.(1956).Toward a Reconstructe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New York: Dryden
Press.
Brameld, T. (1965). Education as power.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Brelsford, T.(2005). Religious education beyond the schooling model. Religious Education, 4, 357-361.
Carbone, P. E., & Wilson, V. S. (1995). Harold Rugg’s social reconstructionism. In M. E.
James(Ed.), Social reconstruction through education(pp.57-88).New Jersey: Ablex
Publishing.
Chuang,M.J.(1995).Sex-Role Bias in Taiwanese Social Studies Texts: Implications for Curriculum Change.Journal of National Taipri Teachers College,8,113-138.
Cremin,L.A.(1962).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chool—Progressivism in American education.
(2th).New York:Alfred A. Knopf, Inc.
Dewey, J. (2001). The school and society &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 Inc.
Evans, R.W. (2004). The Social Studies Wars-What should we teach the children?. N.Y.: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Glatthorn,A.(1987).Curriculum leadership.Glenview,Illinois:Scott,Foresman and Company.
Giroux, H. (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 N.Y.:
Bergin&Garvey.
Huang,P.J.(2001).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in American schools.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科教育學報,4,151-162。
Kliebard,H.M.(1986).The struggle for the American curriculum 1893-1958.
Boston:Routlrdge & Kegan Paul.
Kliebard,H.M.(1992).Constructing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curriculum.In P. W. Jackson(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pp.157-184).New York:Macmillan.
Kliebard,H.M.(2002).Fads,fasions,and rituals:The instability of curriculum change.In H.M.Kliebard(Ed.)Changing course:American curriculum in the 20 th century
(76-90).New York:Teacher College Press.
Kliebard, H. M. & Wegner, G. (2002). Harold Rugg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The treatment of the“Great War”in his textbook series. In H. M. Kliebard (Ed.) Changing course:American curriculum in the 20 th century (pp.61-75).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Lewis, J. B. (2001). Social justice, Social Studies, and social foundations.The Social Studies,189-192.
Maxim,G..W. (1991). Social Studies and th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N.Y.: Maxwell Macmillan Canada, Inc.
McNeil, J. D. (1996).Curriculum: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5th ed.).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Mraz, M. (2004). Harold O. Rugg and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Stud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ducation,19(1),1-5.(EJ718723)
Nash,G.B.,Crabtree, C. & Dunn, R. E. (2000). History on Trial—Culture Wars and the Teaching of the past.N.Y.: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Inc.
Ornstein, A C. & Hunkins, F. P. (1993).Curriculum Foundations,Principles,and Theory
(2nd ed.) Boston:Allyn and Bacon..
Ornstein, A. C. (1995). Philosophy as a basis for curriculum decision.In Ornstein, A.C. & Behar L. S.(Ed.) Contemporary Issues in Curriculum(pp.10-17).Massachusetts:
Allyn and Bacon.
Pai, Y. F. (1995). From Mainland to Island: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lementary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in Taiwan 1949-1993.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WI: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Riley, K. L. , & Stern, B. S.(2004). Bootlegged curriculum:The American Legion versus Harold Rugg.Internatonal Journal of Social Education,18(2),62-72.(EJ718719)
Ross, E.W.(1997).The struggle for the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In E. W. Ross(Ed.),
The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Purposes,problems,and possibilities(pp.3-19).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ugg, H.O.(1921).Needed changes in the committee procedure of reconstructing the Scoial Studies.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May,688-702.
Rugg, H. O.(1921/1996).Reconstructing the curriculum.In W. C. Parker(Ed.), Educating the democratic mind.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eprinted from Historical Outlook,3(5),184-189.
Rugg, H. O. (1923a). Do the social studies prepare pupils adequately for life activities? In G. M.Whipple(Ed.),The Tewenty-Second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Part II.Social studies in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p.1-27).Bloomington,I L:Public School.
Rugg, H. O. (1923b).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life as the basis for
curriculum-making in the social studies.In G. M.Whipple(Ed.),The Tewenty-Second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Part II.Social studies in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pp.260-273).Bloomington,I L:Public School.
Rugg, H. O. (1926). A preface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American school curriculum. TeacherCollege Record, May, 600-616.
Rugg, H. O. (1930). A history of American civilization: economic and social. New York: Ginn and Company.
Rugg, H. (1936). American life and the school curriculum. Boston: Ginn.
Rugg, H. O.(1937).The twofold nature of the curriculum. In H.L. Caswell & D.S. Campbell(Eds).Reading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pp.159-160).American Book Company.
Rugg, H. O. (1947). Foundations for American Education. New York: World Book Company.
Rugg, H. O. (1926/1969). Curriculum-making: points of emphasis. In L.A.Cremin (Ed.)The foundations of curriculum-making.(pp.147-162).New York : Arno Press & The New York Times.
Rugg, H. O. (1950). The teacher in school and society . New York:: World Book Company.
Rugg, H.O., & Counts, G. S. (1969).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current methods of curriculum-making. In L.A.Cremin (Ed.)Curriculum-Making Past and Present (pp.425-447). New York : Arno Press & The New York Times.
Stanley, W. B. (1992). Curriculum for utopia: Social reconstructionism and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postmodern era.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Tanner, D.,& Tanner, L. (1995). 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ory into Practice(3ed.).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Inc.
Tsai, C. T. (1998). Experiment-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Social Studies: A Curriculum Reform Experience in Taiwan. Proc. Natl. Sci. Counc. ROC(C), 8(4), pp.655-676.
Young, M. D. (1998). The curriculum of the future:From‘the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to a critical theory of learning. London:Falmer Press.
Yu, L. H. (1994). Acomparison of Elementary School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between Taiwan,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載於國立臺南師範學院主辦之82學年度師範學院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353-379),臺南。
Wood, H.B., & Akers, H. J. (1951). Historical not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tudies. The Social Studies, XLII(2), 58-61.
Zais, R. S. (1976). Curriculum:Principles and Foundations. 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 Inc.
Zong, G., Garcia, J. & Wilson, A. (2002).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Social Studies. Social Education, 66(7), 447-44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