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生產鄉土」到「科幻鄉土」--臺灣新世代鄉土小說書寫類型的承繼與衍異
書刊名:國文學報
作者:陳惠齡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Wei-lin
出版日期:2014
卷期:55
頁次:頁259-295
主題關鍵詞:生產鄉土性歷史-家族科幻新世代文類新鄉土小說Homeland of productionHistory-familyScience fictionNew generationGenreNew homeland fi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74
  • 點閱點閱:128
期刊論文
1.劉乃慈(20120600)。日常的非常--《流水帳》的抒情鄉土與敘事。臺灣文學學報,20,99-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宥勳(201205)。甘耀明--童話筆法的歷史格局。聯合文學,331,38-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鈞堯(201205)。醒覺的火炬:70後與六年級。聯合文學,331,62-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瑞騰(2009)。新鄉土‧新世代‧新世紀。聯合文學,299,20-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耀仁(201102)。也殺神--面對甘耀明。明道文藝,419,77-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宛茜(2009)。新世代面目模糊?。聯合文學,299,57-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向陽(200909)。疆域無限的新詩。聯合文學,299,3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栢青(201105)。作為一種技藝/記憶--伊格言《噬夢人》的技藝論。聯合文學,319,167-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國偉(201205)。後1972年的華文小說書寫:世代與記憶的倫理學。聯合文學,331,3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崇凱(200909)。創作場域的多音交響。聯合文學,299,66-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錦樹(201008)。貘的嘆息。聯合文學,310,52-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賴志穎(201205)。凝結的場景,奔馳的人生。聯合文學,331,42-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惠齡(20100300)。「鄉土」語境的衍異與增生--九〇年代以降臺灣鄉土小說的書寫新貌。中外文學,39(1)=428,85-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乃慈(20091000)。九○年代臺灣小說的再分層。臺灣文學研究學報,9,69-1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思和(2011)。兩個新世紀的科幻。百年小說研討會,(會議日期: 2011年05月22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聰威(2008)。複島。臺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聰威(2008)。濱線女兒:哈瑪星思戀起。臺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魯濱遜、何炳松(201212)。新史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袁哲生(2000)。秀才的手錶。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翊峰(2002)。家,這個牢籠。臺北: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思和(2009)。當代小說閱讀五種。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甘耀明(2009)。殺鬼。臺北:寶瓶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惠齡(2010)。鄉土性.本土化.在地感:臺灣新鄉土小說書寫風貌。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甘耀明(2003)。神秘列車。臺北:寶瓶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淑瑤(2009)。流水帳。台北縣中和市: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齊美爾•蓋奧爾格、林榮遠(2002)。社會是如何可能的:齊美爾社會學文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亞里斯多德、姚一葦(1973)。詩學箋註。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甘耀明(2010)。喪禮上的故事。臺北:寶瓶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伊格言(2004)。甕中人。臺北:INK印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伊格言(2010)。噬夢人。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宥勲(2011)。臺灣七年級小說金典。臺北:釀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胡亞敏(2007)。文學批評與文化批評。武漢:華中師範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高翊峰(2011)。幻艙。臺北:寶瓶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曹文軒(2002)。20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朱天文(1992)。世紀末的華麗。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范銘如(20050000)。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臺北:INK印刻。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愛玲(1997)。流言。臺北:皇冠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哈琴、李揚(2009)。後現代主義詩學:歷史.理論.小說。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愛德華.卡爾、江政寬(2011)。何謂歷史?。臺北:博雅書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漢娜.阿倫特、張旭東(2008)。啟迪:班雅明文選。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拉曼.塞爾登、劉象愚、陳永國(2000)。文學批評理論--從柏拉圖到現在。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Calvino, Italo、吳潛誠(1996)。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臺北市: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Bakhtin, Mikhail M.、白春仁、曉河(199806)。巴赫金全集:第3卷--小說理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朱雙一(2002)。戰後臺灣新世代文學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Escarpit, Robert、葉淑燕(1990)。文學社會學。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Calinescu, Matei、顧愛彬、李瑞華(2002)。現代性的五副面孔:現代主義、先鋒派、頹廢、媚俗藝術、後現代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范銘如(20080000)。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吳寧(2007)。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爾哲學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王德威(20020000)。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張誦聖(20010000)。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臺灣小說論。臺北:聯合文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徐立忠(1989)。老人問題與對策:老人福利服務之探討與設計。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Appadurai, Arjun、鄭義愷(2009)。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群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臺北:揚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Bachelard, Gaston、龔卓軍、王靜慧(2003)。空間詩學。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Cresswell, Tim、徐苔玲、玉志弘(2008)。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Crang, Mike、楊淑華、宋慧敏(2005)。文化地理學。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蕭阿勤(20080000)。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楊照(2010)。霧與畫--戰後臺灣文學史散論。臺北:麥田:城邦文化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王德威(19960408)。生命中不安的光影--《靜止在樹上的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春明(20060406)。鄉愁商品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朱天心(2005)。序:讀駱以軍小說有感。降生十一星座。臺北:INK印刻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瑞騰(1998)。九○年代崛起的新生代小說家。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貴芬(2007)。面對浩劫的存活之道:閱讀吳明益《睡眠的航線》。睡眠的航線。臺北:二魚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南方朔(2011)。《幻艙》裡的幽閉恐懼。幻艙。臺北:寶瓶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石濤(1994)。新文學傳統的承繼者--鍾理和。展望臺灣文學。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駱以軍(2010)。贖回最初依偎時光(代跋)。西北雨。臺北:INK印刻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照(2005)。「廢人」存有論--讀童偉格的《無傷時代》。無傷時代。臺北:INK印刻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