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蕭君玲民族舞蹈創作實踐經驗的敘說--對話中的意象
書刊名:臺灣舞蹈研究
作者:蕭君玲
作者(外文):Hsiao, Chiin Ling
出版日期:2018
卷期:13
頁次:頁1-28
主題關鍵詞:意動能意心象意物象意語象身體感對話Kinesthetic energy of intentionImagery of subconsciousImagery of material and othersImagery of metaphorThe dialogue of body sen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25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劉勝利(2010)。從對象身體到現象身體--知覺現象學的身體概念初探。哲學研究,2010(5),75-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君玲、鄭仕一(20110400)。民族舞蹈創作的現象場。大專體育,113,7-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榮(2005)。梅洛-龐蒂的身體與繪晝藝術的表現性。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5(1),127-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君玲(20171200)。蕭君玲民族舞蹈創作的「身體感」。臺灣舞蹈研究,12,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謝孟汝(2017)。民族舞蹈身體訓練初探--以蕭君玲的民族舞蹈課程為例。全國研究生舞蹈學術研討會--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畹芳(2002)。「身體-空間」經驗的現象學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樊香君(2011)。神.虛.意.韻:蕭君玲的當代民族舞蹈美學探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仕一(2015)。再建構的創作憶痕-胡民山、蕭君玲之民族舞蹈創作歷程分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蕭君玲(2013)。變動中的傳承--民族舞蹈創作的文化性與當代性。臺北市:文史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與沉(2005)。身體:思想與修行。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erleau-Ponty, Maurice、姜志輝(2005)。知覺現象學。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陸蓉之(19900000)。後現代的藝術現象。臺北:藝術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Langer, Susanne Katherina、滕守堯、朱疆源(1983)。藝術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葉錦添(2008)。神思陌路。台北:天下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能為(2002)。理解的實踐--伽達默爾實踐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康(2010)。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評述。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顧世勇(2003)。「裝置空間」中的身體、符號與情境:顧世勇創作論述。臺北:舞陽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高宣揚(2003)。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鄭仕一、蕭君玲(20130000)。身體技能實踐的反映與轉化。臺北:文史哲。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龔卓軍(20060000)。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臺北:心靈工坊。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