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地區「性侵害被害人減少重複陳述方案」之行動研究
作者:張錦麗
作者(外文):Ching-Li Chang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指導教授:楊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性侵害被害人減少重複陳述方案性侵害被害人二度傷害減少重複陳述倡導網絡整合The Program of Reducing Repeat Interrogation for Victims of Sexual AssaultThe Victims of Sexual AssaultSecond Hurt Reducing Repeat InterrogationAdvocacyNetwork Coordin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9)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7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2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的取向與方法,針對內政部「性侵害被害人減少重複陳述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一方面透過蒐集意見、形成問題、釐清問題、發展解決問題策略、行動實踐、反省評估、以及修正再行動等七項,以問題為軸心的行動實踐歷程,反覆進行倡導行動,一方面藉由各式座談、參與觀察、文件分析與深度訪談等的資料蒐集方式,進行研究分析整理,期望藉由有系統的計畫、民主化的參與,逐步完成實踐與理論的結合,以下就本行動研究發現,分為三部分說明:
一、方案倡導歷程
研究發現,方案可分為縱向與橫向的推動歷程,而不論其歷程為何,問題解決與策略發展,始終是其核心,在倡導的歷程中,除了逐步推展其「規劃型策略」外,研究者所發展的「輔助型策略」與「新策略」的形成,亦為方案的推動,助長其ㄧ臂之力,此外,研究者的反思,亦為倡導歷程進展的基礎,藉由不斷對方案理念、策略與大環境的反省,以帶來更多行動的基礎與能量。
二、方案發展與影響
方案孕育與推動五年多來,發現真正的被害人保護,其實是要同時尋求司法上的「過程正義」與「結果正義」,也就是要跳脫狹隘的減少重複陳述的目標,並將其定位在司法方案,而非只是一社政的保護性方案,且需落實聯合偵訊的跨專業團隊、以及相關配套措施的建構,諸如專家證詞的採用以及專業輔佐人的設置等。
而在制度與措施的變革部分,不論從單位、器材以及新增的整合機制方面檢視,均有極大的改善。而在對被害者與執行者的影響部分,多呈現正面的影響。對被害人而言,正面的影響包括:1、避免加害人運用特權影響司法的公正獨立性。2、以被害人為尊。3、提升起訴率;負面的影響則為訊問時間較長等。而對執行人員而言,對警察的正面影響最多,次為檢察官,再次為社工。至於對網絡間互動的影響,正負面均有,正面的經驗多存於警察與檢察之間,負面的經驗則多存於社工與警察、社工與檢察體系間。
三、網絡整合的可行性
雖然本行動研究中,網絡整合極其複雜,但發現其整合並非不可能,只要掌握人的因素、落實網絡溝通協調機制、建構相關的制度,以及善用區域文化的特性等,跨單位的網絡整合,仍大有可為。
This is a study using action research-oriented approach to 「the program of reducing repeat interrogation for victims of sexual assault」adopted by the Ministry of Interior.
There are seven measures which are collecting opinions, forming problems, clearing problems, developing strategy to solve problems, acting in praxis, reflecting and evaluating, and modifying to reaction. Using these seven measures, the writer repeatedly practice advocacy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by means of symposium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intensive interviews, the writer collected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 such information. Expecting the systematic plan and domestic participation, the unific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y could be achieved.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the writer had some discoveries as follows:
1.the Progress of “the Program”Advocacy
The developing of“the Program”progress, there could be divided into a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sections. Whatever the developing progress, solving problems and expanding strategy are always the core of the progress. During the advocacy progress, in addition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planning strategy”, the “assisting strategy” and “new strategy” which were devised by the writer, were very helpful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Program”. In addition, under the reflection of “the Program”and the whole environment, the writer brought foundation and energy to the actions of “the Program”.
2.the Developing and Effecting of “the Program”
After establishing “the Program” for five years, the writer has found that the real need of the victims are not only the justice of due process but also the justice of the result. In other word, the purposes of “the Program”are not to reduce repeat interrogation but the justice. “The Program”should not be limited as a social protection program, but should be defined as a judicial-oriented program. The interrogation should be done by the multidisciplinary team. Besides, the related measures, such as expert witness, professional counselor, should also be adopted. “The Program”has improved the whole system in many aspects. Especially, “the Program” benefited the victims as follows:(1)the offender could not interfere the judicial systems(2)the victims had been respected(3)raising the rate of prosecution.
3.The Possibility of Network Coordination
Although the network coordination was very complex, the writer found, through this study, the coordination was not impossible. If we could control the key person, coordinate different authorities, establish related system, and employ the nature of the regional culture, the coordination of network is not remote destiny.
國內文獻
中國時報(2000)。性侵害案不堪回首-減少重複陳述明年試辦‧台北,中國時報,2000年12月12日第八版。
內政部(2000)。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手冊。台北:內政部編印。
內政部(2001a)。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先行實施計畫檢討會會議資料。台北:內政部編印。
內政部(2001b)。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先行實施計畫檢討會會議紀錄。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01c)。「訊前訪視相關修正事項」檢討會會議紀錄。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02a)。研討「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處理流程與法庭審理時「交互詰問制度」之連結會議記錄。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02b)。研商「因應交互詰問制度性侵害被害人法庭作證相關保護措施」會議紀錄。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02c)。「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修正草案」及「性侵害犯罪加害人資料註冊與開放查詣制度」研商會議紀錄。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02d)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第二階段專案小組第一次會議紀錄。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02e)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第二階段專案小組第二次會議紀錄。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02f)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第二階段專案小組第三次會議紀錄。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03)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第二階段專案小組評估會議。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1999a)。「性侵害事件司法偵察減少重複陳述制度」專案小組第二次會議資料。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1999b)。性侵害防治工作人員服務手冊‧台北:內政部,頁12-18。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0a)。「性侵害事件司法偵察減少重複陳述制度」專案小組第四次會議資料。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0b)。「性侵害事件司法偵察減少重複陳述制度」專案小組第五次會議資料。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0c)。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錄影帶。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1)。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先行實施計劃督導評估方案結案報告。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3a)。兒童、智能障礙者性侵害案件偵訊輔助器材使用手冊。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3b)。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第五次委員會會議紀錄。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4a)。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第六次委員會會議紀錄。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4b)。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第七次委員會會議紀錄。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4c)。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第八次委員會會議紀錄。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4d)。九十三年度推動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台北市網絡會議紀錄。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4e)。九十三年度推動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高雄縣網絡會議紀錄。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4f)。九十三年度推動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花蓮縣市網絡會議紀錄。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5)。研修「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要點及研擬相關配套措施會議紀錄。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警政署(2004)。婦幼警察隊(組)偵辦重大婦幼案件執行計畫執行檢討會會議紀錄。台北:內政部警政署。
王如玄(2000)。檢視及研修婦女人身相關安全法令,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特刊,頁89-98。台北: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會。
王珮玲(2004)。從「保護」到「正義」-跨越「減述」邁向「整合」,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深化訓練,頁20-22。台北: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
王淑奐、張錦麗(2004)。跨科技整合處理刑事案件之新里程-台灣經驗「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方案。發表於加拿大第十一屆國際警察幹部研討會論文集。加拿大溫哥華:國際警察幹部會議。
王燦槐(1999)。性侵害被害者的心理症狀及復原歷程的評量‧台北: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頁4-5。
王燦槐(2001)。性侵害受害者之創傷反映在司法程序中被採用之內涵研究。台北,中央大學。
王燦槐(2004)。從受害者的服務觀點:談減少重複陳述作業的意義與成效評估問題,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深化訓練,頁23-26。台北: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
王麗容(1999)。婦女保護網絡建構之研究。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王麗容(2001)。台灣地區推動性侵害防治工作評估研究。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2004)。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九月份會議紀錄。台北: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2004)。組織編制案綜合分析報告。台北: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4a)。第三次大會會議議程暨資料。台北: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4b)。第四次大會會議議程暨資料。台北: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現代婦女基金會(1995)。婦女護衛中心個案輔導報告.台北:現代婦女基金會。
台北市現代婦女基金會(1998)。現代婦女基金會性侵害個案訪談紀錄。台北:現代婦女基金會。
台北市現代婦女基金會(1999)。司法人員處理性侵害被害人態度調查報告。台北:現代婦女基金會。
台北市現代婦女基金會(2002)。性侵害被害人個案報告。台北:現代婦女基金會。
刑事警察局(2003)。台灣刑案統計。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
刑事警察局(2004)。台灣刑案統計。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
朱富美(2004)。正視傳聞證據法則立法疏漏對幼童性侵害案件之影響,日新半年刊,第3期,頁43-63。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台北:五南,頁24-38。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Patton M.Q.翻譯)。台北:桂冠。(原出版於1980年)
呂秀蓮(1974)。新女性主義。台北:前衛。new window
李元貞、尤美女 、余善如、成令芳(1984)。保護自己。台北:婦女雜誌,186期,頁69。
李茂生(2004)。關於少年法院適用減述方案的可能性的個人評估意見,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深化訓練,頁15-19。台北: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
阮褀文(2004)。醫療單位在性侵害個案服務體系中的角色與功能,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深化訓練,頁27-28。台北: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
周愫嫻(2003)。影響妨害性自主案件審理過程與判決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林碧惠(1992)。台北都會區老人福利組織整合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法務部(1997)。強姦犯罪成因及相關問題之研究。台北:法務部。
姜誌貞(1998)。非營利組織政策倡導之研究:以婦女團體為例。私立東吳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能傑(1999),政策執行的要素分析。研考雙月刊,23(4),頁6-15。
施教裕(1995)。兒童福利機構的行政重組與服務整合。二十一世紀兒童福利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與中華民國兒童福利基金會編印。
施教裕(1998)。老人居家服務現況及整合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八十三期。new window
柯三吉(1998)。公共政策:理論、方法與台灣經驗。臺北:時英。
洪文潔(1997)。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倡導取向分析。中華民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6)。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檢視法。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范國勇(2000)。強姦犯罪問題與被害人創傷證之探討。桃園:警學叢刊,第31卷第3期,頁69-95。new window
席汝楫(1997)。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徐楓雁(2001)。台灣地區專業社會工作者實踐倡導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祝健芳(2002)。婚姻暴力防治網絡中地方政府社工人員角色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婦女新知基金會(1995)。婦女新知基金會簡介。台北:婦女新知基金會。
張四明(2003)。性侵害暨家庭暴力防治工作成本效益分析。台北: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張錦麗(1994a)。強暴預防整體策略之研究。警學叢刊24卷4期,頁213-215。new window
張錦麗(1994b)。婦女保護的回顧與前瞻。性犯罪防治學術研討會集。台北:現代婦女基金會。
張錦麗(1997a)。強暴防治的困境與努力的方向。警專學報第2卷第3期。台北:警察專科學校。頁1-13。new window
張錦麗(1997b)。強暴犯罪的本質與防治之道.社區發展季刊,79期,頁71-81。new window
張錦麗(1999)。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實施一週年總體評估。社會建設季刊,99期,頁65-68。
張錦麗(2000)。婦女人身安全資源體系之整合與檢討,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特刊,99-106。台北: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會。
張錦麗(2003)。倡導實踐的個案研究-以「性侵害被害人減少重複陳述」方案為例。警專學報第三卷第四期。台北:警察專科學校,頁183-218。new window
張錦麗、林美薰(2003)。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工作手冊。台北:內政部。
張錦麗、顏玉如(2003)。台灣地區家庭暴力與性侵害基礎型防治模式-個案管理的工作策略。社區發展季刊,102: 242-260。new window
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2000)。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訓練計畫。台北: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
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2001a)。從心開始-她不重,她是我姊妹。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工作研討會。台北: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
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2001b)。專家證人相關制度與法案讀書會記錄。台北: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
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2002)。推動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專業訓練學員手冊。台北: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
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2003a)。九十二年推動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教育訓練、網絡建構與強化及方案成效評估計畫服務建議書。台北: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
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2003b)。九十二年推動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前置教育訓練計畫。台北: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
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2003c)。家庭暴力防治工作實務研討-司法、媒體、社工面對性侵害亂倫案件之省思。台北: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
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2003d)。專家證人暨實務研討會會議手冊。台北: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
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2003e)。如何建立「友善的司法環境」-從性侵害案件論被害人保護議題手冊。台北: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
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2004a)。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深化專業訓練。台北: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
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2004b)。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相關訓練課程計畫書。台北: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
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2004c)。軍事司法體系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專業訓練。台北: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
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2004d)。減述方案評估專家顧問會議記錄。台北: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
許春金、馬傳鎮(1992)。強暴犯罪型態與加害者人格特性之研究。台北:台北市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許智玲(1998)。民間慈善團體的角色轉型與服務整合之探討-以高雄地區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芬(2002)。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在未立案養護機構法制化過程中的倡導角色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第6卷第2期。南投縣:台灣社會政策學會,頁223-266。new window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出版公司。new window
陳昭榮(1987)。社會服務輸送體系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陳若璋(2001)。性罪犯心理學。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
黃心賢(2004)。專家證人與專業輔佐人制度於減述作業中之實施,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深化訓練,頁23-26。台北: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
黃富源 (1996)。台灣地區公共安全指標之犯罪指標解讀 。台北:行政院主計處統計指標研討會資料。
黃富源(1995)。婦女人身安全政策篇。收錄於婦女政策白皮書。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婦女工作會,頁267。
黃富源(2000)。警察與女性被害人。台北:新迪文化有限公司。
黃富源、張平吾、范國勇(2002)。犯罪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黃雅文(1999)。我國非營利組織議題倡導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源協(1999)。社會工作管理。台北:揚智。
楊瑩、陳麗欣、張錦麗(2004)。「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方案作業」方案成效評估研究。台北:內政部委託研究。
葉秀珊(1992)。社會工作的倡導觀點。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鄔佩麗(1999)。性侵害被害人心理重建輔導人員訓練方案發展研究‧台北:內政部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鄔佩麗(2002)。性侵害被害人保護方案之初探研究-以性侵害被害人需求為導向‧台北:內政部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劉弘煌(2000)。社會資源的開拓、整合與分配。社區發展季刊,89,頁35-52。new window
劉淑瓊(2002)。台灣地區家庭暴力防治業務取向研究-地方政府推動防治家庭暴力實務運作模式及建構跨專業資源網絡之規劃研究。台北:內政部委託。
潘維剛(1989)。婦女安全與婦女保護護衛中心服務概況。台北:現代婦女基金會。new window
潘維剛(2003)。以政策途徑分析我國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作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鄭麗珍(2002)。增強權能理論與倡導,於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等著,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頁412-413。台北:洪葉。
鄭讚源(1997)。如何整合民間資源建立志願服務網絡。社會福利,128,頁8-12。
賴芳玉(2004)。專家證人與專業輔佐人於減述作業之實施,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深化訓練,頁30-34。台北: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
聯合報(2000)。制度化的二度強暴折磨被害人-體制外的關切令人憂心‧台北,聯合報,2000年12月12日第八版。
謝棟梁譯(2000)。政策研究方法論,王昭正校閱。臺北:弘智。
國外文獻
Anderson, G.(1998).Fundamental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nd.).London:Falmer Press.
Ashworth, C. D. and Feldman-Summers, S.(1978).Perception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The female victim’s perspective.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5, 227-40。
Bart, P.B & O’Brien, P.H.(1985). Stopping rape,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Becker, J.V., Skinner, L.J., Abel, G.G., Axelrod, R., & Cichon, J. (1984). Sexual problems of sexual assault survivors, Wonen & Health, 9, 5-20.
Brown,W.(1970)。Police-victim relationships in sex crimes investigations. Police Chief 47,20-4。
Browmiller, S.(1975). Against our will: men, women, and rape.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Burgess, A. W., & Holmstrom, L. L. (1974). Rape: Victims of crisis. Bowie, MD: Brady.
Burt, M. R. and Estep, R. E. (1977) Who is a victim: Definitional problems in sexual victimiz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social problems annual meeting, Chicago.
Calhoun, K.S., & Atkeson, B.M., & Ellis, E.M.(1981). Social adjustnent in victims of sexual assault.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9, 705-712.
Chambers, D. E., Rodwell, M. K., & Wedel, K. R.(1992). Evaluating social programs.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Cohen David, Vega de la Rosa&Watson Gabrielle(2001)。Advocacy for social justice。Oxfam Advocacy Institute。
de la Vega, R.(2001)。 Advocacy skills. In Cohen,D., de la Vega R.&Watson,G.., Advocacy For social justice. CT:Kumarian Press, Inc。
Elliot, J.(1991).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 change. Milton Keynes&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Feldman-Summers, S.&Palmer,G.C.(1980)。Rape as viewd by judes, prosecutors and police officers.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7,19-40。
Falk D.R.& Helgeson N.(1999)。Building monitoring and tracking systems. In Shepard M.F.& Pence E.L.(Eds.), Coordinating community responses to domestic violence(pp.65-113). Thousand Oaks, CA: Sage.
Fields,M.D.(2003).Sexual abuse victim protection during the cross-examination in the American and other courts. Establishing Judicial System: Protection for Sexual Abuse Victim in Judicial System(如何建立「友善的司法環境」研討會-從性侵害案件論被害人保護議題),頁13-23。台北: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
Foa, E.B. & Kozak, M.J. (1986). Emotional processing of fear: exposure to corrective inform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9, 20-35.
Foa & Rothbaum(1998)。Treating the trauma of rape. NY:The Guilford Press.
Ford,D.A.(2003).Coercing victim participation in domestic violence prosecu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 Violence 18(6),669-684.
Gamache D.& Asmus M.(1999).Enhancing networking among service providers.In Shepard M.F.& Pence E.L.(Eds.), Coordinating community responses to domestic violence(pp.65-113). Thousand Oaks, CA: Sage.
Gordon, M. T. & Stephanie, R. (1991) The female fear: The social cost of rape.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Goldstein Seth L.(1999)。The sexual exploitation of children。Washington,D.C.:CRC Press。
Greenberg, M. S. & Ruback, R. B. (1992) After the crime- Victim decision making.New York: Plenum.
Guba, E.G. & Lincoln, Y. S. (1989).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Hilberman, E. (1977) Rape: A crisis in silence. Psychiatric Opinion September/October, 32-35.
Holmes, M.R. & St. Lawrende, J.S. (1983). Treatment of rape-induced trauma: Porposed behavioral conceptualization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 417-433.
Hviden,Bjorn.(1994).Davided against itself:A study of integration in welfare
bureaucracy .Oslo:Scandinavian University press.
Janoff-Bulman, R., & Frieze, 1. (1983).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reactions to victimizatio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39, 1-18.
Kelly, Liz (1988). Surviving sexual violence.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Kettner,P.M.,Moroney,R.M.,& Martin, L.L.(1990).Designing and managing programs-An effectiveness-based approach.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Inc.
Kilpatrick, D.G., Veronen, L.J., & Resick, P.A. (1982). Psychological sequelae to rape: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In D.M.Doleys, R.L.Meredith, & Q.R. Ciminero (Eds.), Behavioral medicine: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pp. 473-497). New York:Plenum.
Koss, M.P., & Harvey, M.R. (1991). (2nd. ed.). The rape victim - Clinical and community interventions.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Levy,C.S.(1974)。Advocacy and the justice of injustice. Social Service Review,48(1):39-50。
Martella, R. C., Nelson, R., & Marchand- Martella, N. E. (1999). Research methods: Learning to become a critical research consumer.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McNiff,J.(1988).Action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London:Routledge.
Miller, T.R., Cohen, M.A. & Wiersama, B. (1996). Victim costs and consequences: A new look. Washington, D.C. 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Padgett, Deborah K.(1998). 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Sage Publications Inc.
Pasewark, R. A. & Albers, D. A. (1972). Crisis intervention: Theory in search of a program. Social Work 17(2): 70-77.
Payne,M.(1997).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A critical introduction(2nd ed.).Chicago,IL:Lyceum Books Inc.,ch.12.
Resick , P.A.(1993)。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rape,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8(2):223-255。
Ross, V. M. (1977) Rape as a social problem: A byproduct of the feminist movement. Social Problems, 25, 75-89.
Ruch, L. O, Chandler, S.M. & Harter, R. A. (1980). Life change and rape impact.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1(3):248-260.
Ruch, L.O.(1994)。Victims of rape:Stress, coping and social support. Final report Submitted to NIMH。
Rossi,P.H.,&Freeman,H.E.(1993).Evaluation:A systematic approach. Newbury Park, CA:Sage.
Sales, E., Baum, M.& Shore, B.(1984)Victims readjustment following assault .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0, 36-117。
Schepple, K.L. & Bart, P.B. (1983). Through women''s eyes: Defining danger in the wake of sexual assaul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39, 63-81.
Schwendinger, J, and Schwendinger, II. (1974) Rape myths in legal, theoretical and everyday practice. Crime and Social Justice, I, 18-26.
Silver, R. & Wortman, C. (1980). Coping with undesirable life events. In J. Garber & M. Seligman (Eds.). Human helplessnes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79-349。
Shepard M.F.(1999).Evaluating a coordinated community response. In Shepard M.F.& Pence E.L.(Eds.), Coordinating community responses to domestic violence(pp.169-191). Thousand Oaks, CA: Sage.
Stecher,B.M.,&Davis,W.A.(1987).How to focus a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CA:Sage.
Stringer,E.T.(1999).Action Research. London:Sage.
Ward Colleen A.(1995)。Attitudes toward rape-Feminist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London:Sage Publications Inc.。
Wood, P. L. (1973) The victim in a forcible rape case: A feminist view. American Criminal Law Review, II, 335-35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