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魏晉南北朝道教語言思維探究
作者:龔韻蘅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楊儒賓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言意之辨身體觀格義經典詮釋翻譯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5
魏晉南北朝道教語言思維探究
提 要
本篇論文主要探討魏晉南北朝道教對語言各種層面的思考,除了分析歸納道教學者如何審視語言,也勘驗道教內部的語言現象,並將之與宇宙論、工夫論、身心觀與救度實踐相照看,嘗試呈現此一知識體系中,多種無法被「言意之辨」這個時代命題所涵蓋的獨特觀念。全文將各道派涉及語言的記載集中並梳理,可以發現「能否把握終極真際」乃是他們投以最多心力、陳述談議的焦點;另外,對語言如何運作、怎樣藉語言來操控現實情勢等,亦有深入的見解。
第一章「緒論:言意之辨以外」,旨在呈示本篇論文的研究重心與思考進程,並簡扼地評介前人相關研究的成果,同時對各章節的討論方式作必要的說明。
第二章「崇抑之間──魏晉南北朝道教思想下的語言效能」,詳細考察魏晉南北朝道教學者如何界定語言文字與「道」、「意」及外物之間的關係,以「離言─寄言─因言」及「天文-地文-人文」兩個觀念模型作為基礎,論述當時道教學者如何在儒學、玄學、佛學的影響下開展出他們獨特的語言思維,並依此建構起一套井然有序的宇宙圖式。
第三章「本與跡的距離──魏晉南北朝道教認知下的詮釋與翻譯」,企圖觀察道教學者如何思索仰賴語言而成的詮釋與翻譯行為,從意義的生產與失落來分析詮譯所包含的時空性、詮譯之範圍廣狹及位階高低,從而說明「閱讀即修行」之思想理路乃貫穿了整個道教。
第四章「語言的病癥、病癥的語言──魏晉南北朝道教的身體論述」的研究取徑有二,一是稽查魏晉南北朝道教學者以什麼樣的辭彙對身體進行描繪,以語言的角度重新講解精、氣、神之締結離散;二則著眼於道教學者習慣以身體為喻、以身體篩濾各種事件、以身體作為搭建場景之素材的獨特論述方式,據此展現他們如何思索國家和社會、災難與救贖。
第五章「神話與神學的糾繆──魏晉南北朝道教的辯訴型態」,重點擺放在討論道教傳授義理時所使用的解說款式,包括問答體、譬喻或悖論等,這些手法屈折地反映了道教學者認定人間界的語言應該被鑄鑠成何種樣貌,才能比較精確地穿透宇宙之奧秘。
第六章「諸神的對諍──佛道兩教的雙向附歸及排闥」處理佛教與道教如何互相提借對方的辭彙及概念,再將之編納為自己思想資源的一部份,因而產生了華梵會通的盛況,然這盛況的底層卻埋藏著更深沉的動機,語言文字遂成為奪移權力的場域。
第七章「結論」,總覽本文的主要論證並給予全盤的匯整,對正文無法容受的問題亦稍作解釋。
徵引書目
一、 傳統文獻
(以文獻之時代先後為序。然由於引用《正統道藏》內的經典繁多,且其中部份經典的年限尚未有定論,故予以集中編排,並置於最前。另外,今人對古籍的整理、注疏(如:羅熾主編之《太平經注譯》)也置於「傳統文獻」一類。)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正統道藏》第一冊,1984年)。
《上清大洞真經》(《正統道藏》第一冊)。
《黃帝陰符經》(《正統道藏》第二冊)。
《太上諸天靈書度命妙經》(《正統道藏》第二冊)。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戒罪妙拔經》(《正統道藏》第二冊)。
《太上諸天靈書度命妙經》(《正統道藏》第二冊)。
《太上三十六部尊經》(《正統道藏》,第二冊)。
《元始无量靈寶度人上品妙經四注》(《正統道藏》第三冊)。
《洞玄靈寶度人經大梵隱語疏義》(《正統道藏》第三冊)。
《太上靈寶諸天內音自然玉字》(《正統道藏》第三冊)。
《上清三尊譜錄》(《正統道藏》第五冊)。
《太上洞真智慧上品大誡》(《正統道藏》第五冊)。
《太真玉帝四極明科經》(《正統道藏》第五冊)。
《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正統道藏》第五冊)。
《金闕帝君三元真一經》(《正統道藏》第七冊)。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正統道藏》第八冊)。
《周氏冥通記》(《正統道藏》第九冊)。
《桓真人升仙記》(《正統道藏》第九冊)。
《太上洞玄靈寶十號功德因緣妙經》(《正統道藏》第十冊)。
《太上洞玄靈寶開演祕密藏經》(《正統道藏》第十冊)。
《太上洞淵神呪經》(《正統道藏》第十冊)。
《洞玄靈寶丹水飛術運度小劫妙經》(《正統道藏》第十冊)。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正統道藏》第十册)。
《洞玄靈寶本相運度劫期經》(《正統道藏》第十册)。
《上清三元玉檢三元布經》(《正統道藏》第十册)。
《太上洞玄靈寶智慧定志通微經》(《正統道藏》第十冊)。
《上清五常變通萬化鬱冥經》(《正統道藏》第十冊)。
《太上靈寶天地運度自然妙經》(《正統道藏》第十冊)。
《太上洞玄寶元上經》(《正統道藏》第十冊) 。
《太上洞玄靈寶赤書玉訣妙經》(《正統道藏》第十冊)。
《太上靈寶元陽妙經》(《正統道藏》第十冊)。
《太上洞玄靈寶開演秘密藏經》(《正統道藏》第十冊)。
《上清三元玉檢三元布經》(《正統道藏》第十册)。
《太上黃庭內景玉經》(《正統道藏》第十册)。
《洞玄靈寶諸天世界造化經》(《正統道藏》第十冊)。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正統道藏》第十冊)。
《太上洞玄靈寶五符序》(《正統道藏》第十冊)。
《玄覽人鳥山經圖》(《正統道藏》第十一冊)。
《上清太極隱注玉經寶訣》(《正統道藏》第十一冊)。
《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戒功德輕重經》(《正統道藏》第十一冊》。
《太上洞玄靈寶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經》(《正統道藏》第十一冊)。
《上清太極隱注玉經寶訣》《正統道藏》第十一冊)。
《洞玄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正統道藏》第十一冊)。
《上清太上八素真經》(《正統道藏》第十一冊)。
《上清修行經訣》(《正統道藏》第十一冊)。
《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正統道藏》,第十六冊)。
《洞玄靈寶鐘磐威儀經》(《正統道藏》第十六冊)。
《赤松子章曆》(《正統道藏》第十八冊)。
《太上老君內觀經》(《正統道藏》第十九冊)。
《道德真經注疏》(《正統道藏》第二十二冊)。
《道德真經取善集》(《正統道藏》第二十三冊)。
《西昇經集註》(《正統道藏》第二十四冊)。
《道德真經廣聖義》(《正統道藏》第二十四冊)。
《女青鬼律》(《正統道藏》第三十冊)。
《墉城集仙錄》(《正統道藏》第三十冊)。
《太上老君戒經》(《正統道藏》第三十冊)。
《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正統道藏》第三十冊)。
《老君音誦誡經》(《正統道藏》第三十冊)。
《太上老君經律》(《正統道藏》,第三十冊)。
《太清金闕玉華仙書八極神章三皇內秘文》(《正統道藏》第三十一册)。
《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正統道藏》第三十一冊)。
《太清金液神丹經》(《正統道藏》第三十一冊)。
《真誥》(《正統道藏》第三十五冊)。
《黃帝素問靈樞集註》(《正統道藏》第三十六冊)。
《華陽陶隱居集》(《正統道藏》第三十九冊)。
《太上洞玄靈寶本行宿願經》(《正統道藏》第四十一冊)。
《洞玄靈寶玄一真人說生死輪轉因緣經》(《正統道藏》第四十一冊)。
《洞玄靈寶太上真人問疾經》(《正統道藏》第四十一冊)。
《道教義樞》(《正統道藏》第四十一冊)。
《陸先生道門科略》(《正統道藏》第四十一冊)。
《洞玄靈寶太上真人問疾經》(《正統道藏》第四十一冊)。
《洞玄靈寶玄門大義》(《正統道藏》第四十一冊)。
《无上秘要》(《正統道藏》第四十二冊)。
《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正統道藏》第四十二冊)。
《太上妙法本相經》(《正統道藏》第四十二冊)。
《上清道類事相》(《正統道藏》第四十二冊)。
《三洞珠囊》(《正統道藏》第四十二冊)。
《洞玄靈寶左玄論》(《正統道藏》第四十二冊)。
《太上老君中經》(《正統道藏》第四十六冊)。
《抱朴子內篇》(《正統道藏》第四十七冊)。
《三天內解經》(《正統道藏》第四十八冊)。
《老君變化無極經》(《正統道藏》第四十八冊)。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正統道藏》第四十八冊)。
《上清靈寶大法》(《正統道藏》第五十二冊)。
《上清經秘訣》(《正統道藏》第五十五冊)。
《洞玄靈寶五感文》(《正統道藏》第五十五冊)。
《上清太上開天龍蹻經》(《正統道藏》第五十六册)。
《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隱書洞至真玄經》(《正統道藏》第五十六冊)。
《上清外國放品青童內文》(《正統道藏》第五十七冊),卷上。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記經》(《正統道藏》第五十七册)。
《上清高聖太上大道君洞真金元八景玉錄》(《正統道藏》第五十七冊)。
《上清玉帝七聖玄紀迴天九霄經》(《正統道藏》第五十七册)。
《太上老君開天經》,(《正統道藏》第五十八册)。

佚名,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臺北:文化圖書公司影印阮元重刊宋版十三經注疏本,1970年5月)。
佚名,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文化圖書公司影印阮元重刊宋版十三經注疏本,1970年5月)。
佚名,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臺北:文化圖書公司影印阮元重刊宋版十三經注疏本,1970年5月)。
佚名,晉•郭璞注;唐•邢昺疏《爾雅注疏》(臺北:文化圖書公司影印阮元重刊宋版十三經注疏本,1970年5月)。
春秋•李耳撰;晉•王弼注,《老子道德經注》(臺北:世界書局《新編諸子集成》第三冊,1972年10月)。
春秋•孫武撰;清•孫星衍校,《孫子校正》(臺北:世界書局,《新編諸子集成》第八冊,1972年)。
戰國‧舊題左丘明,《國語》(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80年)。
戰國•莊周撰;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新編諸子集成》第三冊,1972年10月)。
戰國•屈原等撰;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6月)。
戰國•舊題列御寇撰;張湛注,《列子注》(臺北:世界書局《新編諸子集成》第四冊,1972年10月)。
秦朝•呂不韋等撰;漢•高誘注;清•畢沅校,《呂氏春秋新校正》(臺北:世界書局《新編諸子集成》第七冊,1972年10月)。
西漢‧東方朔,<答客難>,收錄於南梁‧蕭統等,《文選》,卷四十五(臺北:藝文出版社影印宋淳熙本,1983年)。
西漢‧桓寬,《鹽鐵論》(臺北:世界書局《新編諸子集成》第二冊,1972年10月)。
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臺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抱經堂本,1966年)。
西漢•劉安等撰,《淮南子》(臺北:世界書局《新編諸子集成》第七冊,1972年10月)。
西漢•劉向、劉歆撰;清•姚振宗輯錄;鄧駿捷校補,《七略別錄佚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東漢•許慎撰;清•王念孫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
東漢‧張衡,<東京賦>,收錄於南梁‧蕭統等,《文選》,卷三(臺北:藝文出版社影印宋淳熙本,1983年)。
東漢‧鄭玄,<六藝論>,收入: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二)》(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全後漢文》,卷八十四。
東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八冊,1986年)。
東漢•佚名,《老子河上公注》(臺北:成文出版社《老列莊三子集成補編》,1983年)。
東漢•佚名;羅熾主編,《太平經注釋》,(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舊題(東漢)牟融,<理惑論>,收入:南梁•僧祐,《弘明集》,卷一,(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東漢•佚名;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東漢•佚名;顧寶田、張忠利注譯,《新譯老子想爾注》(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兩漢‧佚名;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出版社,1994年)。
三國•王弼撰;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92年)。
三國•何晏集解;南梁•皇侃,《論語集解義疏》(臺北:商務印書館,1937年)。
三國‧劉劭,《人物誌》(臺北:世界書局,《新編諸子集成》第六冊,1972年)。
三國•諸葛亮撰;張澍校,《新校諸葛亮全集》(臺北:世界書局,2003年)。
三國•支謙,<法句經序>,收入: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三)》,《全三國文》,卷七十五(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三國•康僧會,<安般守意序>,收入: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三)》,《全三國文》,卷七十五,(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三國•葛玄,<道德經序>,收入: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三)》,《全三國文》,卷七十五,(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西晉‧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西晉•郭象注,《莊子注》(臺北:中華書局《四庫備要》據明世德堂本校刊,1982年)。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彌勒下生經》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四冊,1986年) 。
東晉•葛洪,《神仙傳》(北京: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津閣四庫全書》,2005年)。
東晉‧孫綽,<喻道論>,收錄於南梁•僧祐,《弘明集》,卷三(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東晉•王劭,<與林法師書>,《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四)》,《全晉文》,卷十九。
東晉•王洽,<與林法師書>,《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四)》,《全晉文》,卷十九(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東晉‧孫盛,<老聃非大賢論>,收入: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五)》,《全晉文》,卷六十三(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東晉‧支遁,<釋迦文佛像贊>,收入: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五)》,《全晉文》,卷一百五十七(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東晉‧道安,<摩訶鉢羅若波羅蜜經鈔序>,收入: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四)》,《全晉文》,卷一百五十八(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後秦‧竺佛念譯,《佛說長阿含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一冊,1986年)。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二十五冊,1986年)。
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大正藏》第八冊)。
後秦‧僧肇,<答劉遺民書>,收入: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五)》,《全晉文》,卷一百六十三,(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後秦‧僧叡,<毘摩羅詰提經義疏序>,收入: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五)》,《全晉文》,卷一六0(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三十冊,1986年)。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劉宋‧謝靈運,<與諸道人辨宗論>,收入: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六)》,《全宋文》,卷三十二(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劉宋‧宗炳,<明佛論>,收入:南梁•僧祐,《弘明集》卷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劉宋‧釋僧愍,<戎華論折顧道士夷夏論>,收入:南梁•僧祐,《弘明集》,卷七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劉宋‧何承天,<重答顏光祿>,收入:南梁•僧祐,《弘明集》,卷四,(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劉宋‧釋慧通<駁顧道士夷夏論>,收入:南梁•僧祐,《弘明集》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卷七。
劉宋‧何尚之,<答宋文帝讚揚佛教事>,收入:南梁•僧祐,《弘明集》,卷十一。
劉宋‧釋道高<重答李交州書>,收錄於南梁•僧祐,《弘明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卷十一(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劉宋‧釋慧琳<均善論>,收入: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六)》,《全宋文》,卷六十三,(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南齊‧孔稚珪,<答蕭司徒書>,收錄於南梁•僧祐,《弘明集》,卷一(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南齊‧周顒,<重答張長史書>,收錄於南梁•僧祐,《弘明集》,卷六(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南齊‧明僧紹<正二教論>,收錄於南梁•僧祐,《弘明集》,卷六(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南齊‧蕭子良,<與孔中丞書>,《弘明集》,卷十一(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南齊‧顧歡,<答袁粲駁夷夏論>,收入: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六)》,《全齊文》,卷二十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南齊‧孟景翼,<正一論>,收入: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六),《全齊文》,卷二十六(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南梁‧沈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南梁‧蕭子顯,《南齊書》, (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南梁•蕭衍,<敕捨道事佛>,收入: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七)》,《全梁文》,卷四(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南梁‧陶弘景,<許長史舊館壇碑>,收入: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七)》,《全梁文》,卷四十七(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南梁‧沈約,<均聖論>,收入: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七)》,《全梁文》,卷二十九(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南梁‧沈約,<答陶華陽>,收入:唐•釋道宣,《廣弘明集》,卷五(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南梁‧蕭統等,《文選》(臺北:藝文出版社影印宋淳熙本,1983年)。
南梁•慧皎,《高僧傳》,(成都:巴蜀書局《佛藏輯要》,1993年)。
南梁•劉勰,《文心雕龍》(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8年)。
南梁‧劉勰,<滅惑論>,收入:南梁•僧祐,《弘明集》,卷八(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南梁‧僧順<答道士假稱張融三破論十九條>,收入:南梁•僧祐,《弘明集》,卷八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南梁•僧祐,《出三藏記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五十五冊,1986年)。
南梁•僧祐,《弘明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南梁‧僧祐,<梵漢譯經音義同異記>,收入: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七)》,《全梁文》,卷七十一(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南梁‧真諦譯;高振農校釋,《大乘起信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南梁‧宋文明,《道德義淵》,(東京:福武書店,大淵忍爾編,《敦煌道經圖錄編》1979年)。
北魏‧楊衒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陽伽藍記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北魏‧瞿曇般若流支譯,《唯識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三十一冊,1986年)。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臺北:世界書局,《新編諸子集成》第二冊,1972年)。
北齊‧樊遜,<天保五年舉秀才對策>,收入: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九)》,《全北齊文》,卷七,(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北周‧宇文逌,<道教實花序>,收入: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九)》,《全後周文》(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北周‧道安,<二教論>,收錄於唐•釋道宣,《廣弘明集》,卷八(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北周‧甄鸞,<笑道論>,收錄於唐•釋道宣,《廣弘明集》,卷九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南北朝‧佚名,<正誣論>,收錄於南梁•僧祐,《弘明集》,卷一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南北朝‧佚名,《太上靈寶升玄內教无極九誡妙經》,收入:李德范,《敦煌道藏》第四冊(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9年)。
南北朝‧佚名撰,王卡輯注,《老子西升化胡經》(北京:華夏書局,《中華道藏》第八冊,2004年)。
隋朝•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三冊,1986年)。
唐朝‧姚思廉,《梁書》(臺北:宏業書局,1974年)。
唐朝‧房玄齡等,《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朝‧魏徵等,《隋書》(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乾隆武英殿刊本,1972年)。
唐朝‧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朝‧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朝•成玄英撰,蒙文通輯,《輯校成玄英「道德經義疏」》 (成都:巴蜀書局《道書輯校十種》,2001年)。
唐‧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薩本願經》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三冊,1986年)。
唐朝•玄嶷,《甄正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五十二冊,1986年)。
唐朝•釋法琳,《破邪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五十二冊,1986年)。
唐•釋法琳,《辯正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五十二冊,1986年)。
唐朝•釋法琳撰,蒙文通輯,《辯正論》(成都:巴蜀書局《道書輯校十種》,2001年)。
唐朝•釋道宣,《廣弘明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唐朝‧釋道宣,《釋迦方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五十一冊,1986年)。
唐朝•懷信,《釋門自鏡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五十一冊,1986年)。
北宋‧李昉,《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南宋蜀刊本,1974年)。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明倫出版社,1982年)。
北宋‧張君房輯,《雲笈七籤》(臺北:自由出版社,2000年)。
南宋‧朱熹,《周易參同契考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南宋‧志磐,《佛祖統紀》(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四十九冊,1986年)。
清朝‧陳士珂,《韓詩外傳疏證》(臺北:新文豐書局《叢書集成續編》,1989年)。
清朝‧陳攖寧,《女功正法》,<女功正法陳序>,《道藏精華(三)》(臺北:自由出版社,1989年)。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
M. Eliade, 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 New York: Sheed & Ward, 1958。
Stephen R. Bokenkamp, Early Daoist Scriptur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Isabelle Robinet, La revelation du Shanngqing dans l’histoire du taoïsme. Paris: Publications de l’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nt,1984。
Isabelle Robinet, Translated by Norman Girardot and Julian Pas. Taoist Meditation:The Mao-Shan Tradition of Great Purit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Jean François Billeter, L’art chinois de l’écriture. Geneva: Skrra, 1989。
Kistofer Schipper (施舟人) and Verellen Franciscus eds. The Taoist Canon.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Léon Vandermeersch, Le mouveau monde sinisé.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86。
J. Eggeling tran., The satapatha Brahmana, New Delhi, Atlantic Publishers & Distributors,1990.
Dr. Friedrich Spiegel üebersetzung, Avesta, Lapzig: Verlag von Wilhelm Engelmann, 1863.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
丁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臺北:東初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大淵忍爾,《敦煌道經圖錄編》(東京:福武書店,1979年)。
大淵忍爾,《道教史の研究》(日本岡山:岡大共濟會,1964年)。
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東京:創文社,1990年)。
小南一郎,《中國古道教史研究》(京都:同朋社,1991年)。
山田慶兒,《中國醫學の思想的風土》(東京:潮出版社,1995年)。
山田利明,《六朝道教禮儀の研究》(東京:東方書局1999年)
中村元著;林太、馬小鶴譯,《東方民族的思維方式》(臺北:淑馨出版社,1999年)。
中嶋隆藏,《六朝思想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85年)。
王卡,《敦煌道教文獻研究──綜述•目錄•索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王文顏,《佛典漢譯之研究》(臺北:天華出版社,1984年)。new window
王宏印,《中國傳統譯論經典詮釋-從道安到傅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王承文,《敦煌古靈寶經與晉唐道教》(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王建元,《現象詮釋學與中西雄渾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
王志洪、夏鑄九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2003年)。
王宗昱,《道教義樞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王家葵,《陶弘景叢考》(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于曉譯,《語言與神話》(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年)。
本雅明(Benjamin,W.)著;陳永國、馬海良編,《本雅明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石田秀實撰;楊宇譯,《氣•流動的身體》(武陵出版,1996年)。
史泰司(W. T. Stace)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
伍成泉,《漢末魏晉南北朝道教戒律規範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第三次修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撰;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
安德森(Benedick Anderson)撰;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99年)。
吉川忠夫,《六朝精神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84年)。
池田末利,《中國宗教史研究(一):制度與思想》(東京:東海大學出版會,1989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
朱志瑜、朱曉農著,《中國佛籍譯論選輯評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江紹原,《中國古代旅行之研究》(上海:上海文藝,1989年)。
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99年)。
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臺北:立緒文化公司,1997年)。
李剛,《重玄之道開啟眾妙之門──道教哲學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的現代詮釋》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年)。
吳先寧,《北朝文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吳海勇,《中古漢譯佛經敘事文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臺北:里仁書局,1985年)。
李世傑,《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思想史》(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年)。
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86年)。
季羨林,《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收入:威廉•蓋格(Wilhelm Geiger)等著;李榮熙等譯,《佛教語言論集》(臺北縣:華宇出版社,1986年)。
林鎮國,《辯證的行旅》(臺北縣:立緒文化公司,2002年)。new window
拉康(Lacan, J. M.)著;褚孝泉譯,《拉康選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局,2001年)。
保羅‧里克爾(Paul Ricoeur)撰;翁紹軍譯,《惡的象徵》(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神塚淑子,<空海の文字觀──六朝宗教思想との關連性>,收入:氏著,《六朝道教思想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91年),頁415-439。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撰;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臺北:立緒文化公司,2001年)。8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學生書局,1986年)。
袁珂,《古神話選釋》(臺北:長安出版社,1986年)。
浦安迪(Andrew H. Plaks)講演,《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奚成祺,《《黃帝陰符經》的道教詮釋研究──對道的信仰所建構聖典詮釋策略的省察》(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徐友漁、周國平、陳嘉映、尚傑,《語言與哲學-當代英美與德法傳統比較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年)。
宮川尚志,<晉代道教の一考察>,收入:《中國宗教史研究》(日本京都:同朋舍,1983年)。
索安(Anna Seidel)著;陳平、呂鵬志等譯,《西方道教研究編年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new window
張超然,《系譜、教法及其整合:東晉南朝道教上清經派的基礎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new window
張隆溪,《道與邏各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郭朝順,《天台智顗的詮釋理論》(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new window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98年)。
陳漢生(Chad Hansen)著;周云之譯,《中國古代的語言和邏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new window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縣:佛光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
───,《魏晉玄學論稿》(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年)。new window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1年)。
黃錦樹,《真理或謊言的技藝》(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楊儒賓,《莊周風貌》(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91年)。
───,《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
楊儒賓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
楊乃喬,《悖立與整合:東方儒道詩學與西方詩學的本體論、語言論比較》(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
楊念群,《再造『病人』──中西醫衝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臺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
趙奎英,《中西語言詩學──基本問題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黎志添,《宗教研究與詮釋學──宗教學建立的思考》(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德希達(Jacques Derrida)撰;張寧譯,《書寫與差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1年)。
───(Jacques Derrida)撰;汪堂家譯,《論文字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
蔡振豐,《魏晉名士與玄學清談》(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97年)。
盧國龍,《中國重玄學》(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年)。
諾思羅普‧弗萊(Northrop Frye)撰;陳慧、袁憲軍、吳偉仁譯,《批評的剖析》(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
蕭登福,《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
───,《黃帝陰符經今註今譯》(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賴賢宗,《道家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薛克翹,《中國印度文化交流史》(北京:昆侖出版社,2008年)。
邁可•潘恩(Michael Payne)著;李奭學譯,《閱讀理論:拉康、德希德與克麗絲蒂娃導讀》(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6年)。
鎌田茂雄:《中國佛教思想史研究》(東京:春秋社,1968年)。
藍吉富、劉增貴主編,《敬天與親人》(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年)。
羅蘭‧巴特撰;許薔薔、許綺玲譯,《神話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年)。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撰、刁筱華譯,《疾病的隱喻》(臺北:大田出版社,2000年)。
龔韻蘅,《兩漢時代靈冥世界觀探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
龔鵬程,《道教新論》(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new window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new window

(二)期刊論文
Stephen R. Bokenkamp(柏夷),“Sources of the Ling-pao Scriptures,” in Michel Strickmann ed. Tantric and Taoist Studies in honor of R.A. Stein, vol.Ⅱ (Bruxelles: Institut Belge des Hautes Études Chinoises, 1983), pp.434-486.
Robert Campany(康儒博), “Buddhist Revelation and Taoist Translation in Medieval China”, Taoist Resources, 1993( 4.1), pp.1-29.
Anna Seidel(索安), Imperial Treasures and Taoist Sacraments, Tantric and Taoist Studies in Honour of R. A. Stein ,vol. Ⅱ, M. Strickmann ed. MCB XXI, Bruxelles, 1983 , pp.291-371.
Isabelle Robinet(賀碧來),<內丹>,《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96年,第六卷第一期),頁11-28。
Isabelle Robinet(賀碧來)著;萬毅譯,<佛道基本矛盾初探>,《法國漢學(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頁168-187。
Eric Zürcher(許理和), “Buddhist Influences on Early Taoism: A Survey of Scriptural Evidence”, T’oung Pao LⅩⅥ,1-3.T’oung-Pao,P 66:84-147.1980.
丁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臺北:東初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大形徹,<二つの病因論ー鬼と氣をめぐつてー>,《日本経絡学会誌(別冊)》(1997) 第23巻第3号,頁2-24。
小南一郎,〈尋藥から存思へ—神仙思想と道教信仰との閒〉,收入:吉川忠夫編,《中國古道教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91年),頁3-54。
山田利明,<靈寶經と大乘思想:靈寶齋思想の基盤>,收入:《東洋大學中國哲學文學科紀要》(1998年,第六期),頁51-68。
山田慶兒,<空間•分類•範疇──科學思考的原初的基礎的形態>,收入:《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臺北縣:駱駝出版社,1987年),頁45-94。
王明,<談談道教哲學的範疇>,收入:《求索》(1984年,第二期)。
──,<試論陰符經及其唯物主義思想>,《哲學研究》(第5期,1962年),頁59-68。
王維誠,<老子化胡說考證>,收入:《國學季刊》(1934年,第四卷第二號),頁31-43。
木村英一,<莊子の卮言>,收入:《中國哲學子の探究》(東京:創文社,1981年),頁329-331。
吉岡義雄,<太平經の守一思想と仏教>,收入:《道教と仏教(第三)》(東京:國書刊行會,1976年),頁315-351。
沈清松,<莊子的語言哲學初考>,收入:《國立臺灣大學創校四十週年國際中國哲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系,1986年) ,頁97-111。
呂鵬志,<早期靈寶經的天書觀>,收入:郭武主編,《道教教義與現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頁571-597。
吳根友,<《易傳》中的語言哲學思想探論——兼論儒、道、《易》的語言哲學思想之異同>,收入:《周易研究》(2003年,第一期) ,頁53-60。
吳甿,<言意之辨與魏晉名理(一)~(七)>,收入:《鵝湖月刊》(1985年,10卷8期-11卷4期)。new window
李零,<三一考>,收入:《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論集(上冊)》(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9年),頁63-78。new window
李建民,<中國方術史上的形影觀>,收入:《臺大歷史學報》(1999年6月,第23期) ,頁279-300。new window
李遠國,<論道教的大乘思想-以靈寶派為中心>收入:(《宗教哲學》第五卷第三期,1997年3月) ),頁97-111。new window
李豐楙,<六朝道教的救度觀:真君、種民與度世>,收入:《東方宗教研究》新五期(1996年月),頁138-160。
───,<六朝道教的終末論──末世、陽九百六與劫運說,收入:《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輯)》(1996年) ,頁82-99。
───,<仙道的世界—道教與中國文化>,收入:藍吉富、劉增貴主編,《敬天與親人》(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年),頁249-305。
───,<傳承與對應:六朝道經中『末世』說的提出與演變>,收入:《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九期(1996年9月) ,頁91-130。
───,<《道藏》所收早期道書的瘟疫觀──以《女青鬼律》及《洞淵神咒經》系為主>,收入:《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三期,1933年3月) ,頁417-454。
村田進,<《淮南子》にみえる治身治国論―原道訓と詮言訓・泰族訓との比較>(立命館大学中國藝文研究會《學林》第35号・2002年)。
林啓屏,〈古代中國語言觀的一個側面—以《易‧繫辭》論「象」為研究基點〉,收入: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儒學篇(二)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頁17-64。
林富士,<試論《太平經》的主旨與性質>,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8年6月) ,頁205-244。。new window
林永勝,<乞啟重玄之關──論重玄派研究之爭議論點>,《清華學報》(2004年12月,新三十四卷第二期),頁383-424。new window
───,《南朝隋唐重玄學派的工夫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從才性自然到道性自然──六朝至初唐道教自然說的興起與轉折>,《臺大文史哲學報》(2009年11月,第七十一期),頁21-23。
胡孚琛,<道家和道教形氣神三重結構的人體觀>收入: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頁171-176。
胡其德,<太一與三一>,收入:《東方宗教研究》(1993年月,第三期) ,頁77-96。
前田繁樹,<佛道論爭における《老子西昇經》>,收入:《東方宗教》(第82期,1990年) ),頁61-77。
神塚淑子,<六朝靈寶經に見える本生譚>,收入:麥谷邦夫編,《中國中世社會と宗教》(京都:道氣社,2002年),頁83-106。
春本秀雄,<《提謂波利經》と讖緯思想(二)> (《佛教論叢》34號,1990年) ,頁44-47。
春本秀雄,<《提謂波利經》と“漢言”について>,收入:《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12號,1990年),頁22-34。
馬可‧戴安尼(Marco Daini)、凱薩琳‧英格罕,<啟迪計劃—重構建築理論>,收入:王志洪、夏鑄九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2003年),頁491-504。
袁行霈,<魏晉玄學中的言意之辨與中國古代文藝理論>,收入:《魏晉思想(甲編五種)》(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頁1-30。
翁振盛譯,<閱讀他者之閱讀>,收入:《中外文學》第二十卷第二期(1991年7月),頁63-74。new window
高橋忠彥,<太平經の會話體の性格についこ>,收入:《東洋文化研究紀要》105冊(1988年2月) ,頁243-281。
原田二郎,<養生家の肉體表象について>,收入:《東方學》(72期,1986年7月)。
梁啟超,<翻譯文學與佛典>,收入:氏著,《中國佛教研究史》(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 ,頁81-134。new window
張亨,<先秦思想中兩種對語言的省察>,收入:《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97年) ,頁7-34。new window
張超然,<心神與修持──《莊子》與六朝上清經派之比較>,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高雄:高雄道德院,1997年) ,頁295-326。
───,《系譜、教法及其整合:東晉南朝道教上清經派的基礎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
陳進國,<道家與道教的「理身理國」思想――先秦至唐的歷史考察>,收入:《宗教學研究》(2000年,第2期) ,頁42-50。
郭啟傳,《太初之道─聖在世界秩序的展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袴谷憲昭,<離言(nirabhilāpya)の思想背景>,收入:《駒沢大學仏教學部研究紀要》(東京:駒沢大學仏學部,1991年) ,頁125-169。
康特(Hans-Rudolf Kantor),〈中國中觀學智慧心之文本語言與超文字語言──以僧肇《肇論》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現象學與新漢語哲學會議」論文,2008年11月),頁27-42。
黃敬家,<僧肇「不真空」義及其對三家般若學的評破──以《肇論》注疏的詮釋為討論範圍>,《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2008年,53卷2期) ,頁27-42。
黃坤農,《《真文赤書》研究──以《赤書玉篇》與《赤書玉訣》為主的考察》(臺北: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黃錦樹,《近代國學之起源(1891~1927)──相關個案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98年)。
湯一介,<再論創建中國的解釋學>,《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一期),頁83-90。
湯一介,<關於僧肇注《道德經》問題——四論創建中國解釋學問題>,《學術月刊》(2000年,第七期),頁22-25。new window
湯用彤,<論「格義」─最早一種融合印度佛教和中國思想的方法>,收入:《理學‧佛學‧玄學》(臺北:淑馨出版社,1991年) ,頁273-285。
楊儒賓,<支離與踐形-論先秦思想裏的兩種身體觀>,收入: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頁415-449。new window
───,<卮言論:莊子如何使用語言表達思想>,收入:《漢學研究》(1992年12月,10卷2期) ,頁122-157。
───,<道家的原始樂園思想>,收入:《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 ,頁125-167。
楊聯陞,<道教之自摶與佛教之自撲>及<補論>,收入:氏著,《中國語文札記──楊聯升論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17-37。new window
萬毅,<敦煌道教文獻本際經錄文及解說>,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輯1998年,頁367-484。
楠山春樹,<道教與儒教>,收入:福景康順等編;朱越利譯,《道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頁39-40。
福井康順,<靈寶經の研究>,收入:《福井康順著作集Ⅱ:道教思想研究》(東京:法藏館,1987年) ,頁341-447。
蜂屋邦夫,<言盡意論與言不盡意論>,收入:《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臺北縣:駱駝出版社,1987年),頁240-266。
廖炳惠著;翁振盛譯,<閱讀他者之閱讀>,收入:《中外文學》第二十卷第二期(1991年7月),頁63-74。new window
蒙文通,<道教史瑣談>,收入:《川大史學(蒙文通卷)》(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年) ,頁339-357。
───,<校理《老子成玄英疏》敘錄(節錄)──兼論晉唐道家之重玄學派>,收入:氏著,蒙默編《川大史學(蒙文通卷)》(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358-370。
劉禾撰;劉偉傑譯,<跨文化研究的語言問題>,收入:許寶強、袁偉選編,《語言與翻譯的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頁187-251。
劉屹,<試論《化胡經》產生的時代>,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98年),頁87-109。
劉屹、劉菊林,<論《太上妙法本相經》的北朝特徵——以對佛教因素的吸收為中心>,收入:《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頁14-20。
劉湘平,<從墨家「名」論看其語言哲學思想>,收入:《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8,第6期) ,頁663-665。
蔡振豐,<道安經序思想的轉折及在格義問題上的意義>,收入:《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48期,1998年6月),頁251-292。new window
───,<嚴遵、河上公、王弼三家《老子》注的詮釋方法及其對道的理解>,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頁295-323。
───,《魏晉佛學格義問題的考察》(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十輯,<<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
黎志添,<宗教經典與哲學詮釋學:中西宗教文化的比較觀點>,收入: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1年),頁77-124。
───,<《女青鬼律》與早期天師道地下世界的官僚化問題>,收入:《道教研究與中國宗教文化》(香港:中華書局,2003年),頁2-36。
錢新祖,<佛道的語言觀與矛盾語(上)>,收入:《當代》(1987年3月,第11期),頁63-70。
───,<佛道的語言觀與矛盾語(下)>,收入:《當代》(1987年4月,第12期) 頁101-108。
謝世維,<聖典與傳譯-六朝道經中的「翻譯」>,收入:《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1996年9月,第31期),頁185-233。
───,<傳經與譯經:天真皇人的淵源及流變>,收入:《第一屆道教仙道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2006年),頁787-817。
───,Writing from Heaven : Celestial Writing in Six Dynasties Daoist Tradition, Ph.D. dissertation of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2005。頁787-817。
───,<道教傳經神話的建立與轉化:以天真皇人為中心>,《清華學報》(新三十八卷第二期,2008年6月),頁294。
鄭燦山,《邁向聖典之路──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賴錫三,《道教內丹的先天學與後天學之發展和結構--「精、氣、神、虛」系統下的道論與氣論》(臺灣國立清華大學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蕭登福,<道教五方三界諸天「氣數」說探源>,收入:《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2001年12月,第一期),頁97-118。new window
───,<道教「守一」修持法之源起及其演變>,收入:《宗教學研究》(2006年3月,第一期) ,頁1-12。
釋心宏,<論龍樹的二身觀與天親的三身觀之差異>,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道德院,1997年) ,頁60-96。
釋依淳,《本生經的起源及其開展》(臺北:佛光出版社,1989年)。
龔鵬程,<道教《黃庭經》論要(上)>,收入:《宗教哲學》(第四卷第一期1998年1月) ,頁87-99。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