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家長教育權在國民中小學行政運作合理性之研究
作者:蕭鴻光
作者(外文):Hong-Guang Shiao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指導教授:溫明麗周志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家長教育權合理性The parents educational rightrational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2)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4
我國家長教育權在國民中小學行政運作合理性之研究
摘 要
本論文旨在建構我國家長教育權在國民中小學行政運作之合理性規準,並經由實證訪談,檢證合理性規準之適切性。
在論文研究的理論建構上,經由文獻分析法、文件分析法、詮釋法、比較法、批判法,分析歸納出:
一、家長教育權的意義為教育子女是父母應有的權利、教育子女是父母應盡的義務、使子女受教育是父母應負的義務與責任、教育子女是父母的權利與義務。
二、家長教育權的目的是協助子女接受教育、維護子女身心健全發展、因材施教激發潛能、保護與監督。
三、家長教育權的合理性規準是自主性、照護弱勢族群、關懷倫理、正義原則
四、家長教育權的合理性圖像是過程民主化、參與者之自主性、參與者間之互為主體性、合法性、普遍性、照護弱勢族群、關懷倫理、正義原則。
對於合理性規準之檢證則運用訪談法,採立意抽樣方式,選擇苗栗縣國民中小學之行政人員、教師及家長為對象,以研究者自編之「我國家長教育權在國民中小學行政運作合理性訪談題綱」為研究工具。根據資料之分析討論,發現:
一、學校與家長大都對家長教育權的自主性有很明確的認識並甚為重視
二、學校與家長都認為照護弱勢家庭,鼓勵弱勢家長參與,是家長教育權的彰顯
三、學校與家長都應尊重學生的多元差異,並關懷弱勢權益
四、學校與家長都認為應本教育機會均等原則,給予每個學生符合其能力的學 習,讓其適性發展
經由訪談結果的檢驗,家長教育權的合理性規準具有相當的適切性可適用於苗栗縣之國民中小學。
關鍵詞:家長教育權、合理性
The Rationality of Parrents’ Educational Right
in Secondary and Elementary School
Hong-Guang Shiao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rationality standard of how the parents educational right work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rationality standard through actual interviews with people.
The author analyses and generalizes the theory by analyzing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data, interpreting and making comparisons and judgments.
1. The meaning of parents educational right is the right and duty to educate the children.
2. The purpose of parents educational right is to assist the children to receive education, to safeguard them develop well both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to teach differently according to what they need, to inspire their potentials, to protect and to monitor them.
3. The rationality standard of parents educationl right is autonomy, to care about the inferiors, ethics, and justice.
4. The rationality chart of parents educationl right is to democratize the process, the autonomy of the attendants, the subjective , legitimate and common way between the attendants, to care about the inferiors, and to care about the ethics and justice.
By using a determined sample method, the samples of study were selected from administrators, teachers and parents of secondary and elementary schools in Mia Li County. Based on the interview, the titles(The Rationality of Parrents’ Educational Right in Secondary and Elementary School)were developed to call on the interviewe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data, the author discovers that,
1. The faculty and parents knows exactly what the autonomy of the educational right means and respect it very much.
2.The faculty and parents think that caring about the inferior families and encouraging them to attend the affairs in school is part of the parents educational right.
3. The faculty and parents should respect each student’s diversity and care about the rights of the inferiors.
4. The faculty and parents think that they should help the children to develop individually and give the equal chance for them to be educated.
By examining the result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parents educational rights is adaptable for the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in Miaoli county.
Key words: The parents educational right, rationality.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丁蓓蓓,(1988)。論民法上親權之行使。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
大島佳代子(1992)。公教育と親の教育權(二)-アメリカ合眾國におるその 保障と至約原理。北大法學論集,43(1),149-52。
小山剛(1998)。基本權保護的法理。東京都:成文堂。
上原貞雄(1992)。教育法規要解。日本:福村。
日本PTA全國協議會(1974)。アメリカのPTA運動-PTAの近代化のたまに。東京:學事。
中華書局(1969)。辭海。台北:中華。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new window
王志菁(1998)。從教育機會均等的精神論美國的在家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台北:揚智。new window
王煥琛(1972)。戰後各國教育改革方案比較研究。台北:台灣書店。
王鳳喈(1992)。中國教育史。台北:正中。
今橋盛勝(1985)。教育法と法社會學。東京:三省堂。
史尚寬(1964)。親屬法論。台北:史尚寬。
古野博明(1991)。教育の地方自治と住民參加。刊載於憲法と教育法-永井憲一教授還曆紀念。エイデル研究所。
江光元(1989)。日本 PTA與我國家長會之比較。教師天地,40,17。
江岷欽(2002)。行政倫理的核心價值與實踐。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資源發展中心編印教材,79-84。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
利百芳(2003)。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個案研究─以桃園縣一所國小為例。中原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奉儒(1996)。後現代與德育研究-多元文化的德育出路,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之教育改革-從傳統到後現代。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李明昌(2004)。在家教育法制化之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李建良(1999)。基本權利理論體系之構成及其思考層次。憲法理論與實踐(一)。台北:學林。new window
李柏光、林猛譯(1999)。論民主(On Democracy Robert A. Dahl著)。台北:聯經。
李茂興譯(1998)。教育心理學。台北:弘智。
李晉梅(2003)。家長參與教育權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李家宗(1997)。英美教育改革法案中市場導向之比較研究。國立濟南大學比較教育研究論文。
李華興(1997)。民國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惠宗(1998)。論平等原則對行政裁量之拘束,載於城仲模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第二冊。
李鴻禧(1991)。憲法與人權。台北:東陞。new window
沈 六(1993)。多元文化教育理論與實際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之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吳 庚(1998)。基本權的三重性質-兼論大法官關於基本權解釋的理論體系。載於司法院大法官釋憲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司法院。
吳 庚(2003)。基本權的理論體系。憲法的解釋與適用。台北:三民。
吳明清(1994)。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吳明清(1996)。選擇與控制:學校教育改革的理念爭議。教育資料與研究,9,2-10。new window
吳清山(1994)。美國教育組織與行政。台北:五南。
吳清山(1995)。美國學校經營型態的新實驗:談「公設私營」的革新方式。比較教育通訊,36,23-27。
吳清山、黃久芬(1995)。美國教育選擇權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4,1-26。new window
吳清山、黃美芳、徐緯平(2002)。教育績效責任研究。台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吳清基(1995)。教育與行政。台北:師大書苑。
吳國光(1997)。自由化、制度化、民主化。台北:風雲論壇。
吳麗君、李錦旭(1993)。比較教育方法論。載於賈馥茗、楊深坑主編之教育學方法論。台北:五南。
何包鋼(2002)。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觀述評。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10(2),25-44。
何希晧(1996)。未成年人的基本權利-以德國法為中心,並論我國之情形。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茂田(2006)。哈伯瑪斯溝通行動之互為主體性論述及其教育啟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宋明順(1996)。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載於黃政傑主編之各國教育改革動向。台北:師大書苑。
宋豐雄(1996)。教育資料與研究,9,12。
阮新邦(1998)。溝通理性的普遍意義。社會理論學報,1(1),1-23。new window
阿部照哉、池田政章、初宿正典、戶松秀典(1995)。憲法(1)總論。東京:有斐閣
金子忠史(1985)。變革期のあアメリカ教育一學校編。東京都:東信堂。
金觀濤、劉青峰(2001)。天理、公理和真理-中國文化「合理性」論政以及「正當性」標準的思想史研究。new window
周志宏(1994a)。兒童的學習權與受教育之權利,載於薛化元、周志宏主編之國民教育權的理論與實務。台北:稻香。new window
周志宏(1994b)。人民受教育權利與義務之再認識,載於薛化元、周志宏主編之國民教育權的理論與實務。台北:稻香。new window
周志宏(2002)。受教育的權利與使受教育的義務-強迫入學條例之檢討。教育研究月刊,97,32-43。new window
周志宏(2003)。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周宗憲譯(2001)。憲法(下)-基本人權篇。台北:元照。
周宗憲(2004)。國民主權、參政權與公民投票-公民投票法的檢討。全國律師, 8(1),4-14。
邱祖賢(1996)。哈伯瑪斯的批判理論在我國教育政策制定的應用。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new window
邱銘堂(1998)。論平等原則在選舉權之落實與檢討。中興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
林 爽(1999)。紐西蘭的活潑教育。台北:世界華人作家。
林玉体(1993)。西洋教育史。台北:文景。
林本譯(1960)。日本實施新制義務教育十年。教育部。
林明地(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資new window
訊,7(2),61-79。
林秀雄(2003)。我國親權法之現狀與課題。月旦法學雜誌,100,42-53。
林建中(1997)。隱私權概念初探-從美國法之觀點切入。憲政時代,23(1),56-58。
林振中(2006)。哈伯瑪斯之溝通行動理論在營造和諧校園的應用探討。中等教育,57(3),62-77。new window
林清江(1982)。文化發展與教育革新。台北:五南。
林新發(1995)。教育與學校行政研究-原理和實務分析。台北:師大書苑。
林遠澤(2005)。真理為何?-從哈伯瑪斯真理共識理論的實用轉向論真理的規範性涵義。歐美研究,35(2),363-404。new window
胡錦光、任端平(2002)。受教育權的憲法學思考。中國教育法制評讀,第一輯2006年5月17日。取自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chu桌面受教育權的憲法學思考.htm
施明發(1996)。台灣職業教育之演進。載於徐南號主編之台灣教育史。台北:師大書苑。
施能傑(1998)。政府的績效管理改革。人事月刊,153,35-53。
施能傑(2002)。我國文官制度的新趨勢。高雄:高雄市政府人事室。
范信賢(1999)。國民教育中的國家角色初探:「以學生為主體」的省視。研習資訊,16(2),60-67。
范瑞祝(2001)。國民小學階段實施家長教育選擇權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范熾文(1999)。美國中小學校教育改革的新趨勢-委辦學校、磁性學校與契約學校。教育資料文摘,253,100-109。
柳國輝、諶顧標(1999)。美國中小學的「校本管理」改革策略。比較教育研究,4,19-21。
洪遜欣(1981)。中國民法總則。台北:洪遜欣。
兼子仁(1978)。教育法(新版)。東京:有斐閣。
兼子仁(1982)。教育法。東京:有斐閣。
徐文瑞譯(1999)。黑格爾與現代社會。台北:聯經。(Charles Taylor著)
徐南號、林玫伶(1996)。台灣推行義務教育之經驗演進。載於徐南號主編之台灣教育史。台北:師大書苑。
孫邦正(1974)。六十年來的中國教育。台北:國立編譯館。
孫邦正(1983)。美國教育。台北:商務。
孫嘉明、顏建華譯(1998)。權利。台北:桂冠。(弗利登Michael Freedom著)
涂秀文(1998)。哈伯瑪斯「批判」與「理性」的哲學觀及其在教育上的啟示。教育研究,6,359-373。
秦夢群(1988)。教育行政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秦夢群(2004a)。美國教育法與判例。台北:高等教育。
秦夢群(2004b)。美國身心障礙教育立法與判例之分析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7(2),231-254。new window
梁尚勇(1970)。特殊兒童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陳木金(1999)。從教育法學的重要本質理論看我國教育基本法的立法,國民教育,39(6),14-24。
陳正義(2004)。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教師之學校績效責任信念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弘毅(1999)。主權和人權的歷史和法理學反應。二十一世紀,55,18-29。new window
陳伯陶(1971)。後期中等教育制度,載於劉焜輝編輯之日本現行教育制度。台北:商務。
陳東陞譯(1978)。村泰男監修。各國特殊教育。台北:正昇。
陳明德(2000)。國民小學實施家長教育選擇權可行性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寧、陳文俊、林錦郎、汪明生(2007)。多元社會下民眾的公平與關懷道德認知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公共行政學報,22,111-147。new window
陳奎熹(1980)。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珮琪(1995)。父母在學校教育上之權利。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美(2001)。布希總統的教育績效政策能解決美國的中小學之教育問題嗎。文教新潮,6(1),14 -17。
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1997)。民法親屬新論。台北:三民。
陳惠邦(2001)。德國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惠馨(1993)。比較中、德有關父母離婚後父母子女間法律關係,載於氏著親屬法諸問題之研究。台北:月旦。new window
陳慈陽(2003)。論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對於基本權保障之理論發展。月旦法學雜 誌,98,14-30。
陳曉林(1987)。學術巨人與理性困境。台北:時報。
陳靜嬋(2000)。美國委辦學校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勝義(1996)。市場導向與教育改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改革學術研討會講稿(未出版)。
莊耀嘉(1982)。人本心理學之父-馬斯洛。板橋:永晨。new window
許志雄(1999)。國民主權。月旦法學雜誌,45,103-108。
許宗力(1992)。論法律保留原則。載於周志宏主編之法與國家權力。台北:作者出版。new window
許雅純(1995)。日本學校之家長會及其教育理念。載於人本教育基金會主編之新家長會手冊。高雄: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高雄辦事處。
許慶雄(1999)。憲法入門1-人權保障篇。台北:元照。
教育部(1976)。中華民國特殊教育概況。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編印。
教育部(1987)。日本教育改革第三期審議報告。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印。
教育部(1998)。國語辭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教育事務辦法北中南區座談會紀錄。教育部,未出版。
教育開發研究所(1987)。「PTA讀本」教職研修總合特集,37。
張春興、林清山(1981)。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雪娥(2002)。臺中市國民小學實施家長教育選擇權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茂源(2006)。後現代主義與友善校園。學校行政雙月刊,46,159-171。
張煌熙(1996)。九十年代美國聯邦的教育改革。載於黃政傑主編之各國教育改革動向。台北:師大書苑。
張德銳(1995a)。淺說建立親師合作關係的幾個作法。學生輔導,45,84-89。
張德銳(1995b)。以「學校中心的管理」推行開放教育。台北縣教育改革經驗。高雄:復文。new window
張德銳(1996)。美國教育改革中的重建學校運動。載於黃政傑主編之各國教育改革動向。台北:師大書苑。
張德銳(1998)。教育選擇權對教育機會的影響。教育資料與研究,21,1-5。new window
曾文欣(2004)。從憲法平等原則論民法親屬編男女平權之實現。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家政(1993)。詮釋學語教育研究。載於賈馥明、楊深坑主編之教育學方法論。台北:五南。
湯梅英(2001)。落實教育基本法對學生學習權與受教育權的保障。教育研究月刊,84,67-78。new window
詹棟樑(2002)。後現代主義教育思潮。台北:渤海棠。new window
黃 藿(1996)。理性、德性與幸福-亞里斯多德倫理學研究。台北:學生。
黃昆輝(1980)。教育行政與教育問題。台北:五南。
黃淑苓(2001)。教育夥伴-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台北:偉明。
黃嘉雄(1998)。學校本位管理政策下的教育機會均等策略-以英國為例,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之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台北:揚智。new window
黃嘉雄(1999)。英、紐學校自主管理政策之比較。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之教育研究與政策之國際比較。台北:揚智。
程介明(1996)。教育改革在香港。載於黃政傑主編之各國教育改革動向。台北:師大書苑。
楊 瑩(1995)。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楊 瑩(1996)。現代化過程中我國大學教育改革的重要議題,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之教育改革-從傳統到後現代。台北:師大書苑。
楊 瑩(1998)。當前台灣地區教育機會均等問題的探討,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之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台北:揚智。
楊 戩(2005):現代社會家長權的嬗變--法律教育網。2006年5月13日。取自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chu桌面
楊思偉(1996)。日本臨時教育審議會的教育改革。載於黃政傑主編之各國教育改革動向。台北:師大書苑。
楊思偉(1999)。日本教育。台北:商鼎。
楊桂杰(1992)。美國「客廳即教室」新趨勢之研究分析-論應容許「在加自行教育」制度存在並予法制化之必要性。立法院院聞,20(10),62。
楊深坑(1995)。哈伯瑪斯的認同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意義。載於郭實渝主編之當代教育哲學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new window
雷文玫(2003)。國家、父母與兒童少年權益間的拉鋸-兒童及少年福利法修法評析。月旦法學雜誌,102,116-127。
新井隆一等(1989)。解說教育六法。東京:三省堂。
溫明麗(1986)。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德育涵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明麗(1993)。教育參與權之合理性探索-以英國教育改革為例,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之邁向二十一世紀之教育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溫明麗(1994)。自主性自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台灣經驗,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之文化傳統與教育的現代化。台北:師大書苑。
溫明麗(1995)。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超越現代與後現代,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協會主編之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台北:師大書苑。
溫明麗(1996a)。批判理論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之教育哲學。台北:師大書苑
溫明麗(1996b)。後現代與現代的關係。教育研究雙月刊,50,4-7。
溫明麗(1997)。哈伯瑪斯論辯倫理學及其時代意義。載於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主編之第二屆當代教育哲學教育。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溫明麗(1998a)。教育的辯證性省思與重建-獨白理性的冥思與跳躍。載於林玉體主編跨世紀的教育演變。台北:文景。
溫明麗(1998b)。教育鬆綁理念的省思。教師天地,95,22-29。
溫明麗(1999a)。通識教育與批判性思考-二十一世紀公民素養的命脈,載於國立清華大學一九九九年六月1-2日舉辦之海峽兩岸通識教育與公民養成學術研討會論文。new window
溫明麗(1999b)。自由主義的貧困-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中「鬆綁」理念的省思,載於高強華、楊思偉主編之鬆與綁的再反思。台北:五南。new window
溫明麗(2000)。家長參予或學校自主。載於楊思偉主編之家長學校選擇權。台北:商鼎。
鄧運林(1983)。比較中等教育。高雄:復文。
鄧運林(1995)。從教育發展趨勢看台北縣教育改革經驗。載於尤清主編之台北縣教育改革經驗。高雄:復文。
滕大春(1994)。美國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
蔣勻田(1964)。民主的理想與實踐。台北:文星。
鄭玉卿(1999)。家長教育權與在家教育的願景。國教新知,47(3.),3。
鄭揚宜(2002)。李歐塔倫理思想研究後現代社會的公正遊戲。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新蓉: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chu桌面文明的人會自動放棄一些 不文明的用語…..訪鄭新蓉。2006年5月21日。
鄭新輝(1997)。家長教育選擇權的可行性分析。初等教育學報,10,389-415。new window
蔡志方譯(1993)。關於「學校性教育案」之判決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四)。司法院秘書處印。
蔡咅真(2004)。以子女最佳利益原則檢視我國親權法規之妥當性。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系碩士論文
蔡達智(2005)。隱私權初探。法學叢刊,199,7-79。new window
劉慶仁、吳鐵雄、毛連塭(1996)。從ESC論壇紀念會談美國各州教育改革。教育資料與研究,13,55-62。
劉慶仁(2000a)。美國教育部施政藍圖(2001-2005)。美國教育新知選輯,7,1-3。
劉慶仁(2000b)。美國教育改革概況表(1994-2000)。美國教育新知選輯,6,1-8。
歐陽教(1994)。教育的概念分析,載於黃光雄主編之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院。
總統府(1976)。職業學校法。總統府公報,3039,1-2。
總統府(1979)。國民教育法。總統府公報,3515,1-3。
總統府(1982)。強迫入學條例。總統府公報,3980,1-2。
總統府(1999a)。國民教育法。總統府公報,6258,45-46。
總統府(1999b)。教育基本法。總統府公報,6283,14-16。
總統府(2003a)。專科學校法。總統府公報,6501,4-6。
總統府(2003b)。國民教育法。總統府公報,6505,74-77。
總統府(2003c)。少年及兒童福利法。總統府公報,6526,45-65。
總統府(2004)。專科學校法。總統府公報,6559,5-14。
總統府(2005)。大學法。總統府公報,6666,66-77。
戴炎輝、戴東雄(1988)。中國親屬法。台北:台大法學院。
戴曉霞(1996)。現代與後現代:第一期及第二期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諮詢報告書之比較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之教育改革-從傳統到後現代。台北:師大書苑。
謝文全(1985)。教育行政論文集。台北:文景。
謝文全(2002)。學校行政。台北:五南。
謝瑞智(1992)。教育法學。台北:文笙。
謝瑞智(1994)。法學緒論精義(表解)。台北:文笙。
薛化元、周志宏(1994)。國家權利與教育內容。國民教育權的理論與實際。台北:稻香。
薛化元、周夢如(1997)。父母教育參與的權利與限制-以國民教育階段為中心。國民教育,37(6),21。
簡錫昌(2005)。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談新台灣之子的教育策略。南投文教,23,20-23。
魏大喨(2002)。親權與家事事件審理程序。月旦法學雜誌,90,180。
魏大喨(2004)。訴訟基本權在民事訴訟法之實現。月旦法學雜誌,105,120-143。
瞿葆奎(1991)。日本教育改革。北京:新華。
蘆部信喜(1992)。憲法學I 憲法總論。東京:有斐閣。

二、英文部分
Ball, S. J. (1993). Education markets, choice and social class:The market as a class strategy in the UK and the USA.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4(1), pp.3-19.
Blum, L. A.(1982).Friendship, Altruism and Morality. London, Boston, Melbourn and Henley : Routledge & Kegan Paul.
California Constitution:http://www.leginfo.ca.gov/.article-12006年2月9日
Carr, W.(1995).Education and Democracy: Confronting the Postmodernist Challenge,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vo1.29, no.1.
Choone. L. E.(1988).The Dilemma of Modernity: philosophy, culture, and anti-culture. N. 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Edmonds, R. R.(1979). Effective schools for the urban po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37,15-27.
Elliott, J., Yesseldyke, J., Thurlow, M., & Erikson, R.(1998). What about assessment and accountability? Teacher Exceptional Children,20-27.
Finn, Jr, C. E.(1990).Why we need choice, in W. L. Boyd & H. J. Walberg(Eds.)Choice in education-potential and problems. Berkeley, pp.3-20. CA.: MuCutchan.
Habermas, J., Jeremy J.Shapiro(trans.)(1971).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 Boston: Beacon Press.
Habermas, J.(1976/1979).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T. McCarthy, Trans.). Cambridge:Polity Press.
Habermas J.(1979).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1976), trans. by T. McCarthy, Boston: Beacon Press.
Habermas, J.(1981a/1984).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Vol1. (T. McCarthy, Trans.). Boston:Beacon Press.
Habermas,J.(1988a).Handlungen,Sprechate,sprachlich vermittelte Interaktionen und lebenswelt. In Ders., Nachmetaphysisches Denken(S. 63-104). 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
Habermas,J.(1988b). Zurkyitik der Bedeutungstheorie. In Ders., Nachmetaphysisches Denken(S.105-135). 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
Habermas,J.(1990).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C. Lenhardt & S. W.Nicholsen, tran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Habermas,J. Rehg,W.(trans.)(1996).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Held, D.(1980).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eory ,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orkheimer. M.& Adorno. T. W., Cuming, J.(trans.)(1972). Dialectic of Enlightment. N. Y.: The Continum Publishing Co.
Inkeles, A. & Smith, D.(1974).Becoming Moder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nkeles, A.(1983).Exploring Individual Modernity. N. Y.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Jampolsky, G. G. & Cirincione, D. V.(1990).Love is the Answer : creating positive relationships. N. Y., Toronto, London, Sydney and Auckland : Bantam Books.
John B. Thompson.(1981). Critical Hermeneutics: A Study in the thought of Paul Ricoeur and Jurgen Haberma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nathan, R.(1997).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U. K. : Blackwell.
Lane, B. (1998a). Choice matters: Policy alternatives and implications for charter schools. Northwest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 [WWW page]. URL http://www.nwrel.org/charter/policy.html (visited July 17, 1998)
Lane, B. (1998b). Charter schools - definition and specifics.[WWW page]. URL http://www.nwrel.org/charter/definition.html(visited Oct. 13, 1999)
Learner, D. (1968).Modernization, in D. Shills(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s, vol.10. New York: Macmillion & Free Press.
McCarthy, J.(1978). The Critical Theory of Jurgen Habermas, Basil Blakwell Inc., N.Y.
McCarthy, M. M., & Cambron-McCabe, N. H.(1992). Public school law : Teachers and students rights(3rd ed.). Boston : Allyn and Baccon.
Monroe, P.(1970). A Text-Book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N. Y. Ams Press.
Murphy, J., Weil. M., Hallinger, P., & Mitman, A.(1985). School effectivenes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he Educational Forum, 49(3),361-374.
Parsons, T.(1983). The Place of Ultimate Values un Sociological Theory, in T. Parsons on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Evolution ed. Leon H,(Mayhew, Chicago).
Purkey, S. C., & Smith, M. S.(1983). Effective schools: A review.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3, 427-452.
Purkey, S. C., & Degen, S.(1985). Beyond effective school to good schools: Some first steps. R&D Perspective., CEPM, University of Oregon.
Stedman, J. B., & Riddle, W. C.(1992). 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and federal policy issues: Action by the 102d Congres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5 626)
Tweedie, J.(1989).Parental Right and Accountability in Public education: Special Education and Choice of School, 7 Yale Law & Policy Review.
Usher, R. & Edwards, R. (1994). Postmodernism and Education. Londeon: Routled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