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會理事長會務經營及領導智慧之研究
作者:劉惠玲
作者(外文):Liu Hui-ling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博士班
指導教授:林天祐
張芬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領導智慧學校教師會理事長質性研究Leadership wisdomDirectors of the Teachers ' Associ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sQualitative Researc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2
本研究旨在實際訪談觀察,了解學校教師理事長經營教師會,運用哪些領導智慧,經營教師會榮獲臺北市「Energy教師會」的殊榮。為達上述目的,首先透過文獻探討,深究領導智慧的意涵與理論基礎,並分析出教師會相關研究成果,歸納出教師會理事長可能運用的領導智慧。其次,藉由訪談法,蒐集、彙整、分析三位理事長經營教師會的理念與做法。最後依據訪談及分析的研究結果,說明臺北市國小教師會理事長的領導智慧。
本研究獲致下列結論:
一、臺北市三個「Energy教師會」理事長,主要的會務經營現況可以分成組織經營、服務經營、溝通與訊息經營、特殊事件經營四向度。
1.在組織經營方面,重視任務分工、運用資源、洞知意向。
2.在服務經營方面,表現出建立績效、申訴協商、制度建立。
3.在溝通與訊息經營方面,採取雙向溝通、管道暢通、積極主動。
4.特殊事件經營方面,都曾面臨過誤解、誤判事件。
二、學校教師會理事長會務經營的因應策略。可以區分為自我經營、工作經營、人際互動、未來傳承四向度。
1.自我經營策略:認知角色任務、了解自我、不斷學習。
2.工作經營策略:依法行事、盡而不求。
3.人際互動策略:良性互動、不減熱忱。
4.未來傳承策略:持續協助。
三、本研究三名學校教師會理事長在會務經營中的領導智慧。由西方領導理論看展現服務領導;由東方領導理論看,展現出能以道聚眾、建立親附關係、創造有利態勢;西方智慧方面展現人際、內省、情緒、社會智能;東方智慧表現無為、處下、不爭。教師會理事長的領導智慧,經過研究分析與討論,歸納為七項內涵:共築願景、順勢而為、熱心奉獻、感同身受、與人為善、反求諸己、虛懷若谷。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論,分別對教育行政機關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meaning of the leadership wisdom and theoretical basi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interview observation, and teachers will use the leadership wisdom won the Taipei Energy teacher association.
For this purpose, first through the literature of that go into the meaning of the leadership wisdom and theoretical basis, and analyze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related to teachers ' Council, out of the teachers ' Association demonstrate the leadership wisdom. Secondly, through the interview process, collect, consolidate; analyze three of teachers ' Council.
The final discussion on the basis of interviews three directors of Taipei City Elementary Teachers ' Association. Discussion on this research summarized documents, interviews, study finds ar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three Energy teachers ' association in Taipei, major operating statu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ervice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four dimensions.
1. In the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and use of resources, understanding others intention deeply.
2. In the services business, establish performance demonstrated, appropriate consultation, system establishment.
3.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ake the two-way communication, pipe unblocked, proactive.
4.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have faced misunderstanding and misinterpretation.
Second, management strategy used by the directors of school teachers ' Association . You can distinguish between self management, work management,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and the next succeeding four dimensions.
1. Self-management strategy: cognitive role tasks, understanding self and
continuous learning.
2. The work of business strategy: to act within the law, do not ask.
3.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strategies: interaction, not less.
4. Future inheritance policy: Ongoing assistance.
Third, the leadership wisdom of the director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 Association. In Western leadership demonstrating service leadership; Oriental leadership can use Sun Tzu to road rallies, establish relationships, attachment a favorable situation with regard to Western intelligence; to show people, within the province, emotional and social intelligence; East in intellectual performance Diode Jing to, Division, indisputable, Chairman of the use of intelligent business leaders will demonstrate intelligent teachers. The leadership wisdom of the director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ssociation after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summarized in seven; build vision together, advantage of take the opportunity, enthusiastic devotion, to identify with others, to aim at helping others, introspection, to be very modest.
Finally, the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respectively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follow-up of recommendations.
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5)。質的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玉芬(2007)。校內教師會議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行動研究─以一所學校教師會理事長的經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宵凌(2007)。論孔子「和而不同」思想中的和諧智慧。濟南大學學報,17(1),15-19。
王馨羚(2005)。學校教師會組織定位、運作情形及未來發展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田福連(2000)。國民小學教師會長領導特質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白大昌(1993)。我國儒道兩家理想的領導型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白世文(1998)。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會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2003)。「教師法修正草案」第一次公聽會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92:22,2-40。
全國教師會(2005)。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章程。取自http://www.nta.org.tw/。
守屋洋(1998)。孫子兵法經營策略應用。臺北市:武陵。
朱輝章(1998)。我國教師組織之研究-以教師會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余秋雨(2007)。人生風景。臺北市:時報文化。
余秋雨(2008)。新文化苦旅。臺北市:爾雅。
吳岳軒(2004)。莊子思想對個人與組織創造力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怡(2009)。中國哲學發展史。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吳芝儀、李奉如譯(M.Q. Pattorn 原著)(1995)。質性研究與評鑑。臺北市:桂冠。
吳清山(1995)。教師法基本精神與重要內涵之探析。國民教育,36(2),10-16。
吳清山(1996a)。教師組織的定位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8,new window
2-7。
吳清山(1996b)。學校行政。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2005)。學校行政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呂瑩珣(2007)。苗栗縣國中教師參與學校教師會動機之探討-一個理性選擇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李建德(2007)。高雄縣國民小學教師會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周志宏(1995)。從教師法看教師組織及權益保障制度。國民教育,36(2),22-24。
周志宏(2003)。教育法語教育改革。臺北市:高等教育。
周幸誼(2007)。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會態度與學校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周業謙、周光淦(譯)(David Jary、Julia Jary著)(2005)。社會學辭典。臺北市。貓頭鷹。
林文卿(2004)。老子《道德經》領導思想現代意涵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高雄縣。
林本炫、何明修編(2003)。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林志成(2002)。學校行政行動智慧的意涵與教學省思。初等教育學報,8,67-99。
林志成(2004)。校長卓越領導的行動智慧。學校行政雙月刊,33,10-20。
林志成(2004)。教師會組織運作與學校文化。現代教育論壇,10,529-551。
林志成(2005a)。從行動智慧概念看校長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29,5-14。new window
林志成(2005b)。教育迷思與行動智慧。取自http://163.30.44.7/e_paper/index.php?show_topic_detail=yes&topic=9&num=124&PHPSESSID=e7f704eb793eb210434d743fd24106d0
林佩瑾(2009)。教師組織在教師專業的意義:英國教師組織的發展以及對台灣教師會的啟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林忠賓(2003)。高級中等學校教師會對學校行政決定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思伶(2008年10月)。從臺北市優質學校的選拔談學校經營與領導的整全觀。林天祐(主持人),「2008優質學校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new window
林美滿(2007)。教師會核心成員的行動歷程-以情緒為分析焦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崇堯(2002)。孫子思想對學校行政領導之啟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臺東市。new window
林崇堯、曹常仁(2003)。孫子思想對學校行政領導之啟示。台東師院學報,14,61-84。new window
林道欽(2002)。領導型態與員工效能之研究─以臺灣南區郵政管理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林天祐(1996)。學校教師會與學校行政:競爭與合作?教育資料與研究,8,8-12。
林君齡(2001)。國民中學學校教師會運作之微觀政治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淑華(2000)。國小教師參與學校教師會的功能需求、運作策略與組織滿意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松下幸之助(1990)。路是無限的寬廣。臺北市:洪建全文教基金會。
邱漢強(2007)。國民中小學學校教師會理事長參與學校行政決定歷程案例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姜添輝(2000)。論教師專業意識、社會控制與保守文化。教育與社會研究,1,1-24。
姜添輝(2004)。各國教師組織發展取向與教師專業發展。現代教育論壇,10,498-522。
柯素月(2001)。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洪振廷(2007)。學校教師會功能之探討—以苗栗縣建國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凌文輇(1991)。中國人的領導與行為。楊中芳、高尚仁(主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頁409-448)。臺北市:遠流。new window
徐木蘭、陳必碩、歐陽惠華、孔祥科(2007)。《道德經》領導智慧的現代意義—系統性探索。管理學報,24(3),229-251。new window
徐金章(2005)。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會運作績效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徐曼真(2006)。四位外籍媽媽在臺生活適應之生命史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高湘、王蘇生(2005)。融合與對立—中西智慧的思維方式比較。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7(6),16-20。
高義展(1998)。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組織功能、影響型態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J. A. Maxwell著)(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臺北市:心理。
涂慶隆(1999)。國民小學教師會集體協商功能及其運作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張文昌(2007)。台北市公立高中職教師知覺學校教師會角色定位、組織功能與其參與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以莊(2008)。一所國小教師會之個案研究—以幸福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正大學,嘉義縣。
張永芳(2005)。學校教師會運作與學校組織氣氛之關係—臺北縣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明輝 (2000)。中小學學校行政領導的發展趨勢。師友月刊,401,11-14。
張明輝(1998)。學校行政革新專輯。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芬芬(2007)。後現代質性研究:特徵及其對課程研究的蘊義。課程與教學季刊,10(3),31-48。new window
張容雪(1998)。學校教師會運作情形之研究--以臺北縣市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莫菲(譯)(J. Jaworski著)(1998)。領導聖經。臺北市:圓智。
莊巧玲(2008)。台灣公立中小學學校教師會定位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許如菁(2001)。教師權能的描繪與分析:一所國民小學及其學校教師會的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許藤繼(2001)。學校組織權力重建。臺北市:五南。
連學淵(2002)。高級中等學校教師對教師會組織功能之認知與期望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向明(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陳志力(2002)。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會績效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俊文(2006)。教師會組織氣氛與其會員參與學校行政決定程度與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冠州(2005)。高雄縣各級學校教師對教師會任務、組織定位認知與參與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秋滿(2003)。學校教師會運作情形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公立高中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嘉慧(2007)。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組織功能、運作策略與衝突因應方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鵬飛(2000)。高雄縣市國民小學教師會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單文經(1992)。美國中小學師資養成教育的課程。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彭富源(1997)。學校教師會與教師專業自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彭富源(1998)。臺灣教改新興勢力-學校教師會。教育資料集刊,23,55-78。new window
曾偉財(2008)。國民小學兼任行政工作教師角色衝突與教師會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湯維玲、梁崇民、王秋絨(2003)法國教師工會:經驗與展望。載於楊深坑(主編),各國教師組織專業發展(頁167-223)。臺北市:高等教育。
童江萍(2006)。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會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
黃光國(1991)。儒家思想中的正義觀。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1),64-76。new window
黃宗顯(1999)。學校行政對話研究—組織中影響力行為的微觀探討。臺北市:五南。
黃能永(2003)。學校教師會功能與其成員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凱陽(2009)。台北縣國民中學學校教師會運作對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楊世英(2007)。日常生活中智慧的形式與功能。中華心理學刊,49,2。new window
楊世英(2007)。智慧的意涵與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29,185-237。new window
葛榮晉(1993)。道家文化與現代文明。臺北市:新文豐。
趙怡婷(2004)。學校教師會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劉義勇(2004)。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組織功能與運作策略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慧玲、王麗雲(2000)。教師彰權益能的概念與實施策略。教育研究集刊,44,173-199。new window
蔡文正(2000)。國小教師會任務功能、組織定位與會員參與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蔡居隆(2002)。領導型態與主管效能之研究─以臺灣南區郵政管理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鄭伯壎、莊仲仁(1981)。基層軍事幹部有效領導行為之因素分析:領導績效、領導角色與領導行為之關係。中華心理學刊,4,2-41。new window
鄭國政(2008)。台東、屏東、高雄三縣國中、國小教師未參與教師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蕭方雯(2006)。臺北縣市國民中學學校教師會組織變革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蕭碧玉(2007)。學校教師會專業成長功能之研究-以彰化縣學校教師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謝文全(1987)。美國教師組織簡介。中華民國教育,1,22-25。
謝文全(1989)。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文景。
謝文全(1998)。學校行政。臺北市:五南。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羅虞村(1987)。領導理論研究。臺北市:文景。
羅能熙(2003)。國民中小學學校教師會運作狀況與改進策略之研究-以臺中縣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貳、英文部分
Ardelt, M. (2003). Development and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a three-dimensional wisdom scale. Research on Aging, 25, 275–324.
Ardelt, M. (2004). Wisdom as expert system: A critical review of a contemporary operationalization of an ancient concept. Human Development, 47, 257-285.
Ball, S. J. (1987). The micropolitics of the school: Towards a theory of school organization. London, England: Methuen.
Bass, B. M. (1985).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s. New York, NY: Free.
Bloomer, K.(1980). The teacher of professional and trade unionist. New York, NY: Nichols.
Brody, N. (2003).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the Sternberg Triarchic Abilities test Comment and reanalysis. Intelligence, 31(3), 319–329.new window
Brody, N. (2003b). What Sternberg should have concluded? Intelligence, 31(4), 339-342.
Bryman, A. (1986).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s.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 Kegan Paul .
Conger, J. A., & Kanungo, R. N.(1988). Behavioral dimensions of charismatic leadership, in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Christians, C. G. (2000). Ethics and politic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pp.133-155). Newbury Park, CA: Sage.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NY: Collier Books.
Fontana, A., & Frey, J. H. (2000). The interview: From structured questions to negotiated text.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2nd ed.). (pp.645-672). Newbury Park, CA: Sage.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Gibbs, N. (1995). The EQ factor. Time,146(15),24-31.
Goleman, D.(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York, NY: Bantam Books.
Goleman, D.(2006). Social intelligence : the new science of human relationships.New York, NY: Bantam Books.
Hersey, P., & Blanchard, K. H.(1988).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Vitalizing human resource(5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Jessup, D. K.(1988). Teacher, unions, and change: A comparative study. New York, NY: Praeger.
Jewell, L.N., & Reitz, H. J. (1981). Group effectiveness in organizations.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Kerchner, C. T., & Mitchell, D. E. (1988). The changing idea of a teachers'union. Philadelphia, PA: Flamer.
Kűpers, T. A. (2005). Phenomenology and integral pheno-practice of embodied well-being. Organisations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 11(3), 221-232.
Lather, P. (1986). Research as praxis.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56(3), 257-275.
Mayer, J. D., & Salovey, P. (1993). The intelligenc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 17(4),433-442.
Miles, M. B.& Huberman, A. M.(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 an expanded sourcebook(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Miller, J., Glassner, B. (1997). The ‘inside’ and the ‘outside’: Finding realities in interviews. In Silverman, D.(Eds),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ory, method and practice(pp.99-112). Thousand Oaks, CA: Sage.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 (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2nd ed.). New York, NY: Bantam Books.
Payne, W. L. (1985). A study of emotion: Develop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ractice. London, England: Sage.
Robbins, S. P. (2005).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1th.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Russell , B. (1950). The problems of China. London, England: Preface.
Stake, R. E. (1981).Case study methodology: An epistemological advocacy. In W. W. Wlesh(Ed.), Case study methodology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1981 Minnesota Educational Conference. Minneapolis, MN: Minnesota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Center.
Stake, R. E. (1988). Case studies. In Lincoln(Ed.), Strategies of qualitative Inquiry (pp.86-109). Thousand Oaks, CA : Sage.
Sternberg, R. J. (2003). WICS as a model of giftedness. High Ability Studies, 14(2), 109-137.
Sternberg, R. J.(2004). What is wisdom and how can we develop it?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591, 164- 174.
Sternberg, R. J. (2005a). WICS: A model of gftedness in leadership. Roeper Review, 28(1), 37-44.
Sternberg, R. J. (2005b). WICS: A model of positiv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comprising wisdom,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 synthesize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7(3), 191-262.
Tayor S. J., & Bogdan R. (1984).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London, England: Wilsy.
Yin, R. K. (1989).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 Newbury Park, CA: Sage.
Yukl, G. A. (1989).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Yukl, G. A. (1994).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