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社會工作與泰雅部落的對話:社會工作在泰雅族部落的跨文化經驗研究
作者:黃盈豪
作者(外文):HUANG,YING-HAO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指導教授:詹宜璋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原住民社會工作跨文化團結經濟部落共同廚房培力Indigenous Social WorkCross-cultureSolidarity EconomyTribal Communal KitchenEmpower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8
本研究嘗試探究與理解社會工作者進入泰雅族部落工作可能的工作模式,在跨文化社會工作的思維下,有意識的發展貼近泰雅部落在地文化脈絡與傳統價值的社工服務工作;避免在單一、規範式的社工服務模式中造成福利殖民和二次的族群撕裂與傷害。
本研究使用批判民族誌和行動研究為研究方法,以研究者長期在泰雅部落蹲點的實際經驗為基礎,整理相關社會工作者進入泰雅部落的跨文化經驗,並以「大安溪部落共同廚房」為主要實踐與反思的場域,在行動中嘗試發展可能的跨文化工作模式。每個部落都是動態多元的,社工跟部落一起工作的方式也是要根據不同的部落情況而動態調整的,是互為主體的動態跨文化工作模式,且不只是社工和服務對象個別的互為主體,更是團體和族群層次的互為主體;社工如何組織並形成一個在地的工作結構,用族群事務的角度來跟部落協力工作。
本研究除了強調工作者要住在部落、在部落生活之外,更強調在終極理想工作關係上工作者是為部落所用,由部落為主體來發動,而不是由工作者來發動和主導,這就需要培力和協力的過程。需要不斷反思的是外來社工、外來組織與部落的關係,社工該在哪個位置,面對人民團體的被操作和部落主體的落差該有怎樣的行動策略。在充分評估和理解部落文化脈絡後,要採取的培力工作該是內生性、或外來的培力?大安溪的工作經驗是用「包裝在社福方案下的組織培力工作」,透過政府與外來機構的資源挹注與照顧人力的培養,過程中不只作服務的輸送與部落照顧的推動,更把在地的工作者及在地團隊的組織培力發展起來。最後,提出以下幾個結論:
(一)、社工應對泰雅族原住民部落文化與觀點有重新的理解:泰雅族地區的核心文化概念是祖靈Utux和規範Gaga,社會工作者應理解泰雅族的傳統助人機制和世界觀。泰雅族的互助和分享機制值得社會工作學習,本文嘗試描繪泰雅族的世界觀,相較於社工原本的家庭工作主軸,提出部落文化系統觀、家族工作模式。
(二)、關於泰雅部落社工人員的跨文化經驗整理與分析:本研究也從社工實際的跨文化經驗肯認社會工作專業應該對應原住民文化差異做出調整和因應。
(三)、與部落互為主體的跨文化動態模式:從實際的行動經驗中提出此模式,且原住民社會工作除了傳統的福利服務,更要往關注土地倫理和產業生計的團結經濟邁進。
This study tries to explore working modes of social workers entering Atayal tribes. With the thinking of cross-cultural work, social workers can be more sensitive developing social services in ways closing to local cultural contexts and traditional values in Atayal tribal areas, lest the welfare colonization and damaging splits among ethnic groups would be resulted from the monophonic normative mode of social services.
This study applies critical ethnography and action research as research method, based on the long-term fieldwork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sorting out cross-cultural experiences of relative social workers working in the Atayal tribes. Meanwhile, this study will take the“ Daan river tribal communal kitchen”as the main field to conduct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trying to develop cross-cultural working modes in action. Each tribe is changing and diverse, social workers working with tribe people have to adjust the working method flexib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ndition in different tribes. This would be a kind of working method on mutual-subjectivity, not only within social workers and their clients but also on the level of communities and peoples. The concern is how social workers organize and form a local work structure, collaborating through perspectives from ethnic affairs.
This study not only emphasizes on that workers live in the tribes, but also on that workers can be used for the tribes, and work initiated and guided by the tribe people rather than the workers as an ultimate ideal, and to achieve this aim needs a process of empowerment and collaborating, as well as continuingly reflection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ribe people and exterior social workers or NGOs. Which position should the social workers work at? What strategy should take while there are distance between manipulated tribal organizations and tribal subjectivity? After fully assessment and understanding the tribal cultural context, should the empowerment be endogenous or exogenous? The strategy of Daan river is the “organizational capacity-building plans packaged in social welfare projects,”through the inputting resources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exterior NGOs, and bringing up caring workers, we not only deliver services and push the tribal care affair, but also develop the local workers and the local organization empowerment. Finally, there are several conclusions posed as follows:
1.Social workers should re-understanding Atayal culture and viewpoints: the core culture concept in Atayal area is ancestors’spirits “Utux”and traditional norm”Gaga”. Social workers should learn the Atyal traditional helping system and worldview. The Atyal mutual helping and sharing system is worth learning. This study tries to describe the Atyal people’s worldview, comparing to original work mode on single household of social work, this study propose the systematic view of tribal culture, and work mode on clan.
2. In relation to the sorting and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s of social workers in Atayal tribe area, this article recognizes that social work profession should do the adjustment and response to the differences of indigenous cultures through real cross- cultural experiences.
3. The dynamic modes that is of mutual-subjectivity with indigenous tribes: This mode is risen from real practice. Also, in addition to traditional welfare service, indigenous social work should concern more on the land ethic and move toward solidarity economy of livelihood.
一、中文部分
<部落>地方知識的回歸-記Lahuy在司馬庫斯的論文口試。2008/2/1,http://oikos-taiwan.blogspot.com/2008/02/lahuy.html。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0) 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七冊,泰雅族,後篇﹚。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編譯。
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 (2000)。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尤巴斯‧瓦旦,2008,〈傳說中神秘的巫覡─泰雅族mahuni〉,當代情境中的巫師與儀式展演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永慈、劉可屏(2000)教會對原住民的服務--以五股為例。輔仁學誌:法、管理學院之部。31:27-42 。
王佳煌、潘中道譯(2002) (W. L. Neuman原著)。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
王梅霞,2003。從gaga 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臺灣人類學刊1(1):77-104。new window
王淑英、張盈琨(2000)。多元文化與托育服務~政體中心觀點的探討。載於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台北:巨流。new window
王增勇(2001a)。我國原住民社會工作教育初探,社會工作學刊,7,47-73。
王增勇(2001b)。從社會工作專業看家支中心經驗。災後重建研討會論文集,社工專協,民國九十年三月。
王增勇 (2002a)。〈建構以部落為主體的原住民家庭暴力防制體系—加拿大經驗〉,《社會工作學刊》,2001,8,頁51-71。
王增勇(2002b)〈原住民社會工作與福利服務〉。呂寶靜編,《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王增勇 (2007)。為何我不夠格幫助我的族人?--行政官僚體系、社工專業制度與原住民主體性的辯證。中華至善社會服務協會「原住民研討會」。
王增勇,〈王序:為社會工作重新掌握基進的「培力」論述〉,《培力、參與、社會工作》(Robert Adams著,陳秋山譯),台北:心理出版社,2010。
瓦歷斯.諾幹、余光弘,(2002),《台灣原住民史:泰雅族史篇》。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全國成(1996)。台灣世界展望會在偏遠山地的社會工作。社區發展季刊,76:120-131。new window
全國成(2000)。九二一震災對災區原住民的影響與救災措施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90:53-62。new window
全國成(2001)。原住民社會服務人才培育。載於兒童福利政策與福利服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內政部兒童局、世界展望會。
夷將·拔路兒(1994)。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發展路線之初步探討。 山海文化雙月刊, 4, 22-38。
朱政騏(2005),假面天使:護理人員的認同政治,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江吉田(2004)。文化研究中的批判民族誌及其對比較教育的啟示 : 以Paul willis 的《Learning to labour》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江宜樺(1997)。族群正義與國家認同,發表於「群族正義與人權保障學術研討會」,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1997 年 2 月 26 日。
江宜樺(2007)。多元主義、多元文化論與文化研究之辨析,《通識在線》,第 8 期,頁 25-26。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1998)。台灣原住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1999)。八十八年台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2)。九十一年台灣原住民族統計年鑑。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7a)。九十五年度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7b)。民國95年臺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
余光弘(1996)。泰雅族黥面的社會文化意義。歷史月刊1996年12月號,p4-p8。
吳芝儀、李奉儒譯 (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李元邦(1991)。烙痕與社會福利 : 兼論臺灣社會福利烙痕現象。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政(1999),台灣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服務建構的理念初探,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五期,頁71-88。new window
李明政(2001),原住民福利服務,載於社會福利政策的新思維,頁295-310,台北:台北厚生基金會。
李明政(2001)。 文化福利權~台灣原住民社會福利政策之研究。台北: 雙葉書廊。new window
李明政(2003)。族群與社會福利政策。國家政策季刊,2(4),125-145。
李明政、鄭麗珍、馬宗潔、莊秀美 (1999)。 原住民兒童福利需求之調查。 台北: 行政院原民會委託研究。
李明政等(1997)。近代台灣社會行政的發展。台北,台灣近代史,社會篇。
李明政等(1998)。 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服務體系的探討。 原住民族社會福利體系之規劃,pp. 19-134。 台北: 行政院原民會委託研究。
李政賢譯(Catherine Marshall, Gretchen B. Rossman著),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劃撰寫(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琨譯,Daniel Bell原著,《社群主義及其評者》。H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p.56-116。
李增祿(2002)。社會工作概論,第一章 社會工作之意義及發展。台北:巨流出版社。
沈明仁(1999)。從狩獵文化中的GAGA談泰雅族人的生活。載於原住民教育研究p181-196。
阮新邦(1997)。批判理性社會實踐與香港困境。台北市: 八方。
林火旺(1998)。〈公民身分:認同和差異〉,載於蕭高彥、蘇文流(編),《多元主義》,379-409。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42)。
林志宏(2011),台中市和平區大安溪部落廚房社會空間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林徐達譯(2004)。文化批判人類學=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 : an experimental moment in the human sciences:一個正在實驗的人文科學。喬治.馬庫斯(GeorgeE. Marcus),麥可.費雪(Michael M. Fischer)原著,臺北:桂冠。
林淑雅(2000)。第一民族~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憲法意義,台北,前衛出版社。
林萬億(1994)。 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 台北:巨流。new window
林萬億等譯著(1992)。基變社會工作。台北:五南。
林翰生(1997)。 山地社工員的心聲。 社會福利, 131, 46-50。
邱天助譯(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制理論。台北:桂冠。new window
邱汝娜(2001)。縮短原漢差距-台灣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政策規劃導向,台北:新世紀、新人類、新希望-展望二十一世紀社會福利策劃與管理研討會
邱汝娜(2002)。「101縮短原漢差距-台灣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政策規劃導向」,頁197-215,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主編,社會福利策劃與管理,台北:揚智。
俞可平(1999)。社群主義。台北:風雲論壇。new window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夏林清(1993)。由實務取向到社會實踐。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夏林清(1996)。實踐取向的研究方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夏林清(1999)。制度變革中教育實踐的空間:一個行動研究的實例與概念。應用心理研究動,1,33-68。台北:遠流出版社。new window
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
夏林清譯(2000)。行動科學。台北:遠流出版社。
孫大川(2000)。探訪原住民的心靈世界。在孫大川著,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頁,177-185)。台北:聯合文學。new window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出版社。
徐震、林萬億(1982)。社區組織工作。當代社會工作。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馬宗潔(2001)。非原住民研究原住民~“原住民兒童福利需求調查”研究過程的反思。東吳大學文學院第十六屆系際學術研討會,中華民國九十年四月。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宜君、林宗弘(2012),〈不平等的災難:九二一大地震下的階級、族群與受災風險〉。《人文與社會研究集刊》24(2):193-231。
張致遠(1987)。傳統社會型態與宗教信仰之變遷,收錄於台中縣和平鄉泰雅族專輯,台中縣立文化中心編印,頁36~39。
張英陣等譯(2005)。質化研究的嚴謹性與關連性,載於: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 (原著:Padgett, D.K. (1998) 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Challenges and Rewards. Sage) (第137-161頁)。台北:洪葉。
張勝彥、吳文星、溫振華、戴寶村(1996)。台灣開發史。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new window
陳向明(2002)。如何衡量研究結果的質量?載於: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第273-305頁)。台北:洪葉。
陳永龍、丘延亮(2014)。防天災禦人禍:原住民抗爭與台灣出路。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陳伶艷(2000)。花蓮縣國小校長多元文化教育認知與實際辦學情形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所碩士論文。
陳秀容(1995)。<社群的互動與人權:關於社群權利的一種思考>,陳秀容、江宜樺主編,《政治社群》,頁315-344,台北:中研院社科所。
陳金燕等譯(2000)。諮商與心理治療:多元文化觀點(Allen E. Ivey, Mary BradfordIvey, Lynn Simek-Morgan原著)。台北:五南。
陳品潔(2008)。誰在說泰雅族的傳統生態知識?記一場行動研究的落幕與一場社會運動的開始。http://e-info.org.tw/node/30666。
陳穆儀(2001)。從社工員的實務經驗思考原住民社會工作教學內涵-花蓮卓溪布農族為例。埔里: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陶蕃瀛(2001)。社會工作專業與「行動研究」。行動研究工作坊~教育研究典範的轉移:序說與實踐工作坊資料。行動研究學會、基層教師協會。
傅仰止(1993)。原住民社經困境的個人與結構歸因。臺北 : 中研院。
曾韋禎(2007)。<新書摘要>馬英九最新之本土論述《原鄉精神》。蘋果日報2007.06.23。
程建教、黃森泉(1997)。泰雅族的Ga-Ga及其社會規範功能。台中師院學報。new window
黃彥宜(1988)。台灣社會工作發展之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盈豪(2001a)。台灣原住民族需要一個怎樣的社會工作專業,原聲報,90年9月九二一專刊。
黃盈豪(2001b)。社會工作與泰雅文化的對話。九二一震災與社會文化重建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所、臺史所。
黃盈豪(2001c)。重建與新生~和平雙崎生活重建中心的經驗分享。永續就業工程交流會大會手冊,台北市:勞委會、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黃盈豪(2001d)。實務智慧在地思考~在和平大安溪生活重建中心對社會工作專業的反省,實踐與開創~新生代觀點災後重建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市: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台灣社區重建協會。
黃盈豪、林書玄(2001)。我認同專業?專業認同我?~一個災區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反省,社會工作教育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黃國超(2000)。原住民社區營造的實踐與反省—以鎮西堡為例。災區實務工作者工作坊資料,台北市: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
黃雅平(2006)。以多元文化理論探討我國原住民教育政策之論述與實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黃源協、詹宜璋(2000)。建構山地鄉原住民社會工作體系之研究~以部落為基礎的服務整合模式,行政院原民會委託研究。
黃瑞祺、黃之棟(2005a)綠色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與生態學的接點。台北:松慧有限公司。new window
黃道琳譯(1984)。文化模式/Ruth Benedich。台北:巨流。
黃碧雲(2003)。後殖民誌。臺北市 : 大田。
黃薇靜(2000)。都市原住民青少年的生涯建構~以大台北地區阿美族青少年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黑帶巴彥(2002)。泰雅人的生活型態探源:一個泰雅人的現身說法。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
黑帶巴彥,2002。泰雅人的生活形態探源。新竹縣文化局。
楊旭銘(2003)。從兒童的文化差異認知及家長教育價值觀看其生活適應--以四位都市學校原住民學童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萬育維、陳志軒(2000)。由國家與專業的依存關係探討社會工作在多元文化應有的體認。前瞻21世紀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研討會大會手冊。台北,東吳大學社工系。
萬育維譯(1996)。社會服務輸送的種族因素探討。載於老人福利服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葉啟政(2001)。對社會研究本土化主張的解讀。載於葉啟政<社會學和本土化>。臺北:巨流,頁109-146。new window
詹火生、楊銀美(2002)。我國原住民社會福利政策-以國家干預觀點分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社會(研)091-017號。
詹宜璋(2000)。原鄉社會重建與原住民福利需求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90,63-71。new window
廖守臣(1987)。和平鄉泰雅族的分佈現況,收錄於台中縣和平鄉泰雅族專輯,台中縣立文化中心編印,頁22~29。
甄曉蘭(2002)。批判民族誌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蔡中涵(1996)。漫談原住民文化與漢文化之差異─評論原住民社區文化與原住民教育改革關係之研究。教改通訊,21期,頁42-43。
鄭麗珍(2000),原住民族兒童福利需求探討,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六期,頁189-225,台北:東吳大學new window
賴秀芬、郭淑珍(1996)。行動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pp.239-248)。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賴祥蔚(2004)。公共關係學想像~社群主義觀點,新聞學研究,80:127-158。new window
賴貫一(2000)。認識台灣族群關係,南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謝緯紀念青年營地。
謝世忠(2004)。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 : 臺灣原住民論集。台北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謝廣仁(2001)。從福利服務民營化看家支中心行政管理體系的發展。九二一災後重建研討會論文集,社工專協,民國九十年三月。
簡春安(2004)。社會工作歷史發展與臺灣社會工作本土化之分析。臺灣社會工作學刊,1,頁45-71。new window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臺北:巨流。new window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1)。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二、英文部分
Fetterman, D. M.(2000) 民族誌學 (賴文福譯) 台北市:弘智文化
Robert Adams(2010)。培力、參與、社會工作(Empowerment, Participation and Social work)(修訂四版)。陳秋山譯。台北:心理出版社。
Stepney, Paul, & Popple, Keith, 《社會工作與社區:實踐的批判性脈絡》,鄧湘漪、陳秋山譯,台北:心理出版社,2011,頁183。
Arthur, John & Shapiro Amy (eds.) (1995). Campus wars: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Bartlett, H. (1958). Working definition of practice. Social Work, 3 (2), 5-8.
Benedict, R.(1934). Patterns of Culture.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ennett, Milton J., (ed.) (1998): Basic Concept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Selected Readings. Yarmouth: Intercultural Press Inc.
Bergemann, Niels/Sorrisseaux, Andreas L.J. (Hrsg.) (1992): Interkulturelles Management. Heidelberg.
Berg, B.L. (2007).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Pearson Education. Boston.
Bittner, Andreas/Reisch, Bernhard (1992): Aspekte interkulturellen Managements. Königswinter: Institut für interkulturelles Management (IFIM).
Black, J. Stewart/Gregersen, Hal B./Mendenhall, Mark E. (1992): Global Assignments - Successfully Expatriating and Repatriating international Manager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ourdieu, P.(1973).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In R.Brown(Ed.),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 London:Tavistock.
Bruyn, Severyn (1966). The human perspective in sociology: The methodology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A classic defense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Goldberg, David Theo(1994). Multiculturalism. Basil Blackwell.
Grant, Carl A. (Ed.) (1999). Multicultural research: A reflective engagement with race, class, gender and sexual orientation. London: Falmer Press.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89).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Hall, Stuart(2000).“The Multicultural Question.” Pavis Papers in Social and Cultural Research. http://www.open.ac.ul/socialscience/sociology
Harvey, Aminifu R.; Hill, Robert B.(2004).Africentric Youth and Family Rites of Passage Program: Promoting Resilience among At-Risk African American Youths. Social Work, Jan2004, Vol. 49 Issue 1, p65-74, 10p.
Kincheloe, Joe L. & Steinberg, Shirley R. (1997). 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Kymlicka, Will(2002).Politics in the Vernacular: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Citizenship.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鄧風紅譯,2004,左岸文化)
Lincoln, Y.S. & Guba, E.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London: Sage.
Loewenberg, Frank & Ralph. Dolgoff(1988).Ethical decisions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3rd ed.). Itasca, IL: F.E. Peacock Publishers.(鐘美育譯,桂冠圖書)
Malinowski, Bronislaw(1989).A diary in the strict sense of the term.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orrissette, V., McKenzie, B., & Morrissette, L. (1993). Towards an aboriginal mode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Cultural knowledge and traditional practices. Canadian Social Work Review, 10(1), 91-108.
NASW(2007),Indicators for the Achievement of the NASW Standards for Cultural Competenc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Washington,DC:NASW.
Paul Kutsche (1997). Field Ethnography: A Manual for Doing Cultural Anthropology. Prentice Hall.( 賴文福譯,2003,人類學指導手冊。臺北 : 華泰。)
Posavac, E. J. & Carey, R. G. (1997). Program Evaluation Methods and Case Studie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Reason & H. Bradbury(2001). Handbook of Action Research: Participative Inquiry and Practice.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Spradley, J. P. (1979). The ethnographic interview.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trauss, A. and Corbin, J.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Tsang, A.K.T., & George, U. (1998) Towards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cross cultural social work practice. Canadian Social Work Review, 15(1), 73-93.
Taylor, Charles (1994).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J. (1993). Doing critical ethnography.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Thomas, Jim (1993). Doing Critical Ethnography.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Torres, Carlos Alberto (1998). Democracy, education, and multiculturalism : Dilemmas of citizenship in a global world.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Turner, F. J.(1996). Social Work Treatment: Interlocking Theoretical Approach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Watson, C.W.(2000).Multiculturalism. Philadelphia, Pa.: Open University, 2000.(葉興藝譯,2005,吉林人民出版社)
Willett, Cynthia (Ed.) (1998). Theorizing multiculturalism: A guide to the current debate. Oxford: Blackwell.
Willis, Paul E.(1981). 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Young, Iris Marion(1990).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