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笠詩社女詩人政治詩中「朝野政黨的監督」和「選舉亂象的批判」描寫
書刊名:當代詩學
作者:黃俐娟
作者(外文):Huang, Li-chuan
出版日期:2010
卷期:6
頁次:頁53-81
主題關鍵詞:笠詩社陳秀喜杜潘芳格利玉芳張芳慈政治詩Li-poetryHsiu-His ChenFang-Ge Du PanYu-Fang LiFang-Tsu ChangPolitical poet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24
  • 點閱點閱:73
期刊論文
1.利玉芳(201003)。女性與詩‧詩與女性。臺灣現代詩,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勤岸(198406)。政治無詩。陽光小集,13,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俊榮(20081200)。利玉芳的政治詩。當代詩學,4,81-1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湘玲(20071000)。故鄉記憶與原鄉意識並置:以利玉芳《向日葵》中的客語詩為主要探討對象。笠詩刊,261,183-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天儀(198812)。值得嘗試的台語詩。笠,14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編輯室(198404)。編輯後記。春風,1,171-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004)。臺灣詩學4,263-2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元貞(19970700)。從「文化母親」的觀點論--陳秀喜與杜潘芳格兩位前輩女詩人的精神映照。竹塹文獻雜誌,4,26-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彭瑞金(20051000)。利玉芳詩解讀。文學臺灣,56,195-2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向陽(19840600)。七十年代現代詩風潮試論。文訊,12,47-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元貞(19970700)。為誰寫詩?--論臺灣現代女詩人詩中的女性身分。中外文學,26(2)=302,49-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俐娟(1984)。以「詩史」自許,寫出「詩史」〉。春風,創刊號,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陽光小集編輯委員會(1982)。在陽光下挺進--詩壇需要「不純」的詩雜誌。陽光小集,10,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恆秋(2007)。族群文學母語詩。笠詩刊,258,1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中國詩歌藝術學會(1998)。兩岸詩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兩岸詩刊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國詩歌藝術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烱明(2004)。笠詩社四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沈瑩玲(2008)。詩與政治的對話:解嚴前後台灣政治詩研究(1977-1996)(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于弘(2000)。台灣新詩分類學(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立強(2008)。臺灣八○年代政治詩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解昆樺(2003)。論台灣現代詩典律的建構與推移:以創世紀、笠詩社為觀察核心(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孟樊(1995)。當代臺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利玉芳(1990)。利玉芳詩集--淡飲洛神花茶的早晨。台南:台南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利玉芳(2010)。利玉芳詩集。台南: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杜潘芳格(2009)。杜潘芳格集。台南: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秀喜(2009)。陳秀喜詩全集。新竹:新竹市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謙(2008)。葉紅作品及台灣一九五○世代女詩人書寫研究。台北:河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恆秋(2006)。台灣文學與現代詩。台北:客家台灣文史工作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趙希方(2009)。後殖民理論與台灣文學。台北:人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Moore-Gilbert, Bart、彭淮棟(2004)。後殖民理論。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利玉芳(1986)。活的滋味。臺北:笠詩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芳慈(1999)。紅色漩渦。女性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魁賢(1992)。詩的反抗。臺北:新地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羅青(1992)。詩人之燈。台北:東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燿德(1988)。不安海域:台灣新世代詩人新探。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鄭炯明(1989)。臺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高雄:文學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秀喜、李魁賢(1997)。陳秀喜全集。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敏勇(1997)。綻放語言的玫瑰--二十位台灣詩人的政治情境。台北:玉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孟樊、林燿德(19901215)。世紀末偏航--八O年代臺灣文學論。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焦桐(199811)。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 一九七七-世紀末。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解昆樺(2004)。臺灣現代詩典律的建構與推移:以創世紀詩社與笠詩社為觀察核心。臺北:鷹漢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杜潘芳格(1997)。芙蓉花的季節。台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潘芳格(1990)。遠千湖。臺北市:笠詩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Said, Edward W.、王志弘、王淑燕、郭菀玲、莊雅仲、游美惠、游常山(1999)。東方主義。臺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癸雲(20020000)。朦朧、清明與流動:論臺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潘芳格(1977)。慶壽 : 潘芳格詩集。臺北市:笠詩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芳慈(2004)。天光日。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鄭明娳(1994)。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簡瑛瑛(19970000)。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臺北:立緒。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杜潘芳格(1990)。朝晴。臺北:笠詩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林于弘(2004)。臺灣新詩分類學。臺北:鷹漢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Kennedy, Valerie、邱彥彬(2003)。認識薩伊德:一個批判的導論。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杜潘芳格(1986)。淮山完海。臺北:笠詩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杜潘芳格(1993)。青鳳蘭波。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利玉芳(1996)。向日葵。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張芳慈(1993)。越軌。台北:笠詩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鍾玲(19890000)。現代中國繆司:臺灣女詩人作品析論。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李元貞(20000000)。女性詩學:臺灣現代女詩人集體研究(1951-1999)。臺北:女書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文訊雜誌社(1996)。臺灣現代詩史論。臺北:文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岩上(2007)。詩的創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癸雲(2001)。朦朧、清明與流動--論臺灣現代女詩人作品中的女性主體。臺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