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以組織權責的觀點比較中美兩國大學入學政策之變遷
作者:張康齡
作者(外文):Kan-Ling Chang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比較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江芳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大學入學政策組織權責批判的歷史哲學魯曼的功能分析辯證政策移轉偶連性比較教育研究法college entrance policyorganizational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critical philosophy of historyfunctional method of N. Luhmanndialecticpolicy transfercontingencycomparative method in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3
本文的研究目的有四:(一)從組織權責的觀點探究我國大學入學政策的歷史變遷。(二)從組織權責的觀點探究美國大學入學政策的歷史變遷。(三)透過既有的理論與方法來建構比較教育政策演進的理論性命題,並比較中美兩國大學入學政策變遷,以期能檢證此命題的有效性。(四)以「偶連性」的觀點來探討中美兩國大學入學政策相互移轉之可行性。
為達上述目的,本文的研究設計如下:一方面由批判的歷史哲學、魯曼的功能分析與辯證作為本體三者演繹推論出五個子命題;另一方面又由中美兩國大學入學政策的歷史變遷為歸納的材料,以檢證上述的五個子命題。此五個子命題如下:(一)從組織權責的觀點來看,我國大學入學政策變遷具有辯證性,而且各階段的形成背景與解決機制不同;(二)從組織權責的觀點來看,美國大學入學政策變遷具有辯證性,而且各階段的形成背景與解決機制不同;(三)中美兩國大學入學政策在組織權責變遷上具有差異性,此表現在劃分標準、劃分階段、形成背景、解決機制的整體關聯上;(四)中美兩國大學入學政策解決機制之出現具有偶連性;(五)中美兩國大學入學政策的解決機制,因偶連性的作用而使其間的移轉具有條件與限制。
本文的檢證結果是接受上述五個子命題。再者,本文也提出對行政當局的建議以及可供後續研究的議題。其中,對行政當局的建議有三點:(一)可參酌美國同時並存多種校外專責考試機構,以解決大考中心壟斷試務的問題。(二)招聯會應審慎考慮切斷與大考中心的關聯,並訂定詳盡的委任契約以嚴格規範大考中心的各項試務工作。(三)研發一年多次的不同測驗,以避免固定科目考試的缺失。
此外,本文提出四點可供後續研究的議題:(一)可針對美國大學入學考試董事會、教育測驗服務中心與美國大學測驗社等校外測驗機構的實際運作情形與各項業務的承辦做深入的研究。(二)美國大學入學制度具有高度的差異性與自主性,但由此亦引發諸多爭議,可針對此類爭議進行研究。(三)有關政策移轉的條件與限制,可進一步探析。(四)對於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大學法律定位可進行比較研究。
The purposes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to explore the college entrance policy developments in Taiwan and USA focusing on the viewpoint of organizational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to put forward the hypotheses according the existed theories,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hypotheses by the material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policy developments in Taiwan and USA, and to discuss the possibilities of policy transfer under the concept of contingency.
The structur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as follows. On one hand, the hypotheses with five sub-statements are proposed, which are deduced from the critical philosophy of history, the functional method of N. Luhmann, and dialectic as ontology. On the other hand, the five sub-statements are tested by the collected documents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policy developments in Taiwan and USA. The five sub-statements are as follows:
1. By the viewpoint of the changes of organizational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the college entrance policy developments in Taiwan have the character of dialectic, and different stages have different background and solution.
2. By the viewpoint of the changes of organizational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the college entrance policy developments in USA have the character of dialectic, and different stages have different background and solution.
3.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policy developments in Taiwan and USA, which shows on the whole connection of criteria, stages, background, and solution.
4. The solutions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policies in Taiwan and USA are based on contingency.
5. The transfer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policies between Taiwan and USA is conditioned by their own contingency.
This dissertation accepts the five sub-statements; it also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administration and research. Three suggestions for administration are as follows:
1.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MOE) should consider introducing mor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enter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xamination monopoly.
2. The Joint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ommittee should try to clear up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enter (CEEC), and to precisely define its work by means of contract.
3. The conception of holding entrance exams several times within a year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dditionally, four possible themes for advanced research are suggested as follows: (1)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EEB, ETS, and ACT; (2) the relevant comments on the admission systems in USA; (3) the topic of policy transfer based on contingency; (4)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juridical position of the universities between Taiwan and the other countries.
壹、中文
于宗先(1994年5月3日)。我的治學觀。聯合報,第37版。
大考中心(1991)。大學聯考對大學教育的影響。台北:大考中心。
大考中心(1992a)。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台北:大考中心。
大考中心(1992b)。第五次研討會實錄。台北:大考中心。
大考中心(1994a)。大學招生應採多項規準。選才,3期,第2版。
大考中心(1994b)。美國大學的相關問題與特殊個案。選才,4期,第2版。
大考中心(1994c)。如何建立大學的招生規準和程序。選才,5期,第2版。
大考中心(1994d)。大學招生方式研討會實錄─美國招生方式之探討。台北:大考中心。
大考中心(1996)。認識改良式聯招。台北:大考中心。
大考中心(1998a)。83-87學年度大學試辦推薦甄選入學招生方案檢討報告。台北:大考中心。
大考中心(1998b)。十五所大學試辦先修班。大考中心通訊,48,第1版。
大考中心(1999a)。各國大學入學制度介紹─國家篇。台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大考中心(1999b)。各國大學入學制度介紹─學校篇。台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大考中心(2000)。你就是明日的大學之星─大學入學新方案。台北:教育部高教司。
大考中心(2003)。中心簡介。2003年4月25日擷取自http://www.ceec.edu.tw
/center/c_index.htm
大考中心研究發展處(1996)。改良式聯招架構說明。教育資料文摘,37(4)。
中國時報民調小組(2002年5月26日)。五成八民眾贊成恢復聯考。中國時報,第9版。
尹慶耀(1980)。辯證法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文學史話(2002)。歐洲文學史(五)。2003年10月3日擷取自http://www.oh100.com
/art/wenxue/history/world/200307/1807041002201.html
方炎明(1977)。我國大學入學考試制度之改革。載於比較教育學會(主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動向,頁73-146。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方朝暉(2001)。從ontology在希臘哲學中之本義看現代中國學術若干問題。思問哲學網站。2003年10月10日擷取自http://www.siwen.org/zhexueshi
/cotlgxlbyzgwt.htm
方朝暉(2002)。「辯證法」一詞考。哲學研究,頁31-37。
王文中(1985)。新制大學聯招填選志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文科(2000)。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王立行(1990)。美國大學入學制度的現況與省思。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第二次研討會─各國入學制度參考資料。台北:大考中心。
王定保(1977)。唐摭言。台北:新興出版社。
王承緒(2000)。英國教育。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王英杰、余凱、王曉陽、趙亮(2000)。美國教育。長春:吉林出版社。
王崇堯(2000)。意識型態與省籍情結。2003年11月10日擷取自http://
www.ttcs.org.tw/doc/5/5_011.htm
王煥琛(1983)。我國大學入學制度歷史之一頁―統一招生與分區聯合招生。載於比較教育學會(主編),世界各國大學入學制度之改革動向,頁13-44。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台灣大學數學中心(1971)。大專聯招各科甄別率的統計分析。台北:台大數學系。
丘愛鈴(1990)。考試成績換算成標準分數之比較。台北:考選部。
丘愛鈴(1998)。我國大學聯招政策變遷之研究(1954-199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北京大學(2001)。學校概況。2003年7月2日擷取自http://www.pku.edu.cn
/about/about.htm
古楳(1936)。現代中國及其教育。上海:中華書店。
司徒達賢(1992)。預修甄試入學之研究報告。台北:大考中心。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87)。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台中: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
皮朝綱(1995)。禪宗的美學。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牟宗三(1974)。邏輯與辯證邏輯。載於方甯書(主編),唯物辯證法評論集,頁94。
伍振鷟(1983)。我國傳統大學入學制度的歷史發展。載於比較教育學會(主編),世界各國大學入學制度之改革動向,頁1-12。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任拓書(1998)。推薦甄選試辦四年回顧。選才通訊,41期第3版。
朱建民、鄺錦倫、黃藿(1990)。理則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江文瑜、黃宣範(2000)。通用拼音利於與世界接軌。自由時報。2003年11月10日擷取自http://taup.yam.org.tw/comm/comm0012/t006.htm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何兆武(1999)。歷史理論與史學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清欽(1980)。光復初期之台灣教育。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余英時(1997)。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余培林(註譯)(1989)。新譯老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吳光明(1991)。歷史與思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吳式穎(2003)。美國州教育領導體制的建立。2003年10月3日擷取自http:
//www.pep.com.cn/200301/ca135806.htm
吳庚(1977)。功能主義的初步探討。憲政思潮,第四十期,頁162-169。
吳庚(1993)。韋伯的政治倫理及其哲學基礎。台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吳庚(2001)。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吳明清(2000)。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相湘、劉紹唐主編(1971)。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傳記文學。
吳修辰(2003)。學歷大貶值。2004年3月5日擷取自http://www.che.yuntech.edu.tw
/A20030804-2.htm
吳家怡、區亞倫(1992)。美國大學測驗社實習報告。台北:大考中心。
吳區輝(譯)(1996)。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吳康(1996)。黑格爾哲學。台北:商務印書管。
呂俊甫(1972)。我國大學入學制度改進問題之研究。台北市:撰者呂俊甫。
呂炳寬(1985)。我國大學教育機會均等政策之評估。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愛珍(1981)。各國大學入學制度之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呂愛珍(1983)。美國大學入學制度。載於比較教育學會(主編),世界各國大學入學制度之改革動向,頁89-108。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宏隆(2000)。大學申請入學之模糊多準則決策模式。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李佳玲(2002)。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學科能力測驗與高中在校成績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春平(1996a)。克羅齊的史學理論。載於羅鳳禮(主編),現代西方史學思潮評析,頁40-60。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李春平(1996b)。柯林武德的史學理論。載於羅鳳禮(主編),現代西方史學思潮評析,頁61-85。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李炫陞(2003)。我國利益團體遊說活動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李盛兵(1995)。新大學的建立與發展。載於王廷芳(主編),美國高等教育史。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李澤厚(1996)。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台北:三民書局。
杜正勝(1998)。史學的兩種觀點―沈剛伯與傅斯年。當代,133,頁48—63。
沈中偉(1994)。教育科技的研究派典。教育科技與媒體,14,頁3-11。new window
沈姍姍(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台北:中正書局。
周志宏(2002)。學術自由與高等教育法則。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周志宏(1989)。學術自由與大學法。台北:蔚理法律叢書。
周進興(2000)。大學聯招的演變。十年辛苦不尋常,頁164-178。台北:大考中心。
宗亮東(1974)。大學入學考試之改進。中山學術文化集刊。
宗亮東、夏漢民、梅可望、林清江、黃建斌、林邦傑、盧欽銘、王希平(1982)。大學入學考試之改進。台北:教育部。
房寧 (1996)。科舉制與現代文官制度─科舉制的現代政治學詮釋 。載於戰略與管理,第6期。
招聯會(2003a)。九十三學年度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簡介。2003年7月10日擷取自http://major.ceec.edu.tw/index/info_web/9107/news-01.htm
招聯會(2003b)。組織章程。2003年6月1日擷取自http://www.uac.edu.tw/
招聯會(2003c)。九十三學年度大學甄選入學招生參採全民英檢校系一覽表。2003年10月15日擷取自http://www.caac.ccu.edu.tw/caac93/data/Gept.htm
林子儀(1995)。美國學術自由法制之研究。台北:教育部高教司。
林水波、張世賢(1984)。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林玉体(1990)。一隻看得見的手―學術自由與政黨運作。載於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二十一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體制、功能與學校組織。台北:師大書苑。
林玉体(2002a)。美國高等教育之發展。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玉体(2002b)。哈佛大學史。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巧雁(2002年8月15日)。大同高中雙胞案教部今協調。中央日報。2002年10月1日擷取自http://www.cdn.com.tw/live/2002/08/05/text/910805el.htm
林立樹(2001)。美國通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志成(2003年3月6日)。英文寫作―美國大學新門檻。中國時報。92年3月6日,第10版。
林秀美(1998)。台大校友專訪二:台灣生化研究先驅羅銅壁院士。台大校友季刊,8。
林秀美(2001)。記台北帝大預科六十週年―蘭香盛會。台大校友雙月刊,第15期。
林清江(1983)。我國大學入學的改進。載於比較教育學會(主編),世界各國大學入學制度之改革動向,頁81-88。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雅萍(2002)。具體、整體與自我發展─黑格爾精神辯證運動的基本原則。哲學與文化,頁1123-1142。new window
林端(1994)。儒家倫理與法律文化─社會學觀點的探索。台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林鎮坤(1997)。兩岸特殊教育政策之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林麗雪(2002年4月27日)。大學入學方式明年不變。民生報。2003年4月25日擷取自http://www.nta.tp.edu.tw/~k2301/1News/2002/4/9939.htm
邱景墩.陳昭如(1998)。戰前日本的帝國大學制度與台北帝國大學,台北帝國大學研究創刊號。2003年7月2日擷取自http://www.lib.ntu.edu.tw/spe/taiwan
/academia/no1-ch1.htm
金耀基(1992)。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金耀基(1993)。中國政治傳統與民主化歷程。載於黃仁宇等著,現代中國的歷程,頁61-82。台北:華視文化公司。new window
南京大學(2002)。南京大學校史沿革圖。2003年7月2日擷取自http://www.nju.edu.cn/cps/site/NJU/nju100/school_history/note/history_map.htm
姜文閔(1996)。哈佛大學。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姚定一(2002)。亞理斯多德與黑格爾關於對立統一學說的比較研究。思問哲學網站。2003年10月10日擷取自http://www.siwen.org/zhexueshi/ahgydltyxsdbjyj.htm
洪雯柔(1997)。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方法之探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new window
胡民祥(1996)。歐洲文藝復興中華民族母語文運動的啟示。第二屆台灣母語文夏令營。2003年10月3日擷取自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o/ou-bin-siong
/binchok-bugi.htm#三
韋雪琴(1998)。瞻前顧後話推薦甄選制度。選才通訊,42期,第4版。
徐明珠(2001)。站在大學入學考試變革的轉捩點上。國政論壇,頁153-160。
徐輝、方展畫(2000)。高等教育。長春:吉林出版社。
秦夢群(2003)。進退維谷的教育改革:檢討與改進之道。載於鏡社成立慶祝大會暨「為台灣找出路」研討會論文集。
財團法人語言訓練中心(2003)。九十二學年度大學推薦甄選入學招生英語聽力測驗採用本測驗之大學校系。2003年4月1日擷取自http://www.lttc.ntyu.
edu.tw/elctschools.htm
高宣揚(2002)。魯曼社會系統理論與現代性。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高教司(2003a)。行政院通過「大學法修正草案」。高教司暨學審會佈告欄。2003年7月25日擷取http://www.high.edu.tw/hiedu_asp/intranet/d5/920612news.doc
高教司(2003b)。大學法修正草案總說明。高教司暨學審會佈告欄。2003年7月25日擷取自http://www.high.edu.tw/hiedu_asp/intranet/d5/920611行政院通過版總說明.doc
高教司(2003c)。大學法修正重點Q&A。高教司暨學審會佈告欄。2003年7月25日擷取自http://www.high.edu.tw/hiedu_asp/intranet/d5/大學法修正重點Q&A.doc
高教司(2004)。九十三學年度大學日間學制各學系組招生名額分配表。高教司暨學審會佈告欄。2004年3月5日擷取自http://www.high.edu.tw/hiedu_asp
/intranet/d5/102_0.asp?flag=internet
國民政府主計處統計局(1971)。中華民國統計提要。台北:學海出版社。
國聯教育考察團著、國立編譯館譯(1963)。中國教育之改進。台北:文星書局。
張文傑(1987)。現代西方歷史哲學譯文集。台北:谷風出版社。
張世英 (1960)。論黑格爾的「邏輯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明貴(1998)。政策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張明輝(1977)。影響我國大學入學機會之主要家庭差別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國才(1995)。美國殖民地時期的高等教育。載於王廷芳(主編),美國高等教育史。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張瑞雄(2003年1月30日)。在公平與平權之間,申請入學如何兼顧各階層機會?聯合報,第15版。
張錦弘(2001年10月3日)。補助逐年減少,台大想引進捐款生制度。聯合報,第6版。
張廣智、張廣勇(1990)。史學,文化中的文化─文化視野中的西方史學。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教育部(1948)。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上海: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1957)。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1974)。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1984)。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1996)。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
教育部高教法規(1997)。大學招生策進會大學推薦甄選入學共同招生辦法。2003年4月25日擷取自http://www.high.edu.tw/02/02.htm
教育部高教法規(1998)。八十八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參加大學推薦甄選入學。2003年4月25日擷取自http://www.high.edu.tw/02/02.htm
教育部資訊網(2003年2月14日)。教育改革why & how。2003年4月25日擷取自http://www.edu.tw/secretary/report/920214.doc
清華大學(2003)。學校沿革。2003年7月2日擷取自http://www.tsinghua.
edu.cn/chn/xxjs/xxyg.htm
莘子(1992)。金陵大學前身─匯文書院創建經過。校友,第一期。2003年7月2日擷取自http://www.nju.edu.cn/nju100/people_stories/reviews/note
/jinlingda_xqs.htm
莊吉發(1970)。京師大學堂。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書。new window
許智香(1994)。台灣的大學教育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世敏(2003年10月26日)。國際學術秩序的宿命。中國時報,A15版。
陳幼慧(2000)。黑格爾辯證法與存有的律動。鵝湖學誌,第24期。new window
陳伯璋(1993)。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林曉梅(2000)。大學「甄選入學」制度之研究(1993-2000)。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映真(1998)。台灣的美國化改造。載於丹陽(著),回歸的旅途。台北:人間出版社。
陳貞臻(1999)。歷史認識論的再認識。書評四十期。2003年3月25日擷取自http://www.ptl.edu.tw/publish/bookevlu/40/text_30.html - 8k
陳舜芬(翻譯召集人)(2003)。21世紀美國高等教育―社會、政治、經濟的挑戰。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照雄(1985)。美國高等教育之問題及對我國之啟示。載於何福田(主編),大學教育論文集,頁65-73。台北:淡江大學教育中心。
陳榮裕(2002)。教育部長將加強監督與迴避。中國時報。2004年3月3日擷取自http://www.nta.tp.edu.tw/~k2301/1News/2002/3/94.htm
陳榮裕(2003年5月27日)。教育部無能,大學無責,學子受害。中國時報,A5版。
陳榮裕、邱恬琳(2002年8月2日)。大同高中志願雙胞爭議。中國時報,A5版。
陸谷孫主編(1992)。英漢大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陸劍杰(2003)。釋「實踐論的歷史哲學」 ─ 兼及對各派歷史哲學的分析。哲學門第四期。2003年3月25日擷取自http://www.phil.pku.edu.cn/zxm/zxm04
/zxm04.htm
陶文樓 (1984)。辯證邏輯思想簡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陶懷仲(1970)。我國高等教育之檢討與改進。國立教育資料館叢書。
章嶔(1948)。中華通史。上海:商務出版社。
傅佩榮(1995)。理性的莊嚴。台北:洪健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傅佩榮(2003)。哲學與人生。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曾士榮(1998)。從「台北帝大」到「台灣大學」─戰後文化重編之個案研究(1945-1950)。台北帝國大學研究通訊,第二號。2003年7月2日擷取自http://
www.lib.ntu.edu.tw/spe/taiwan/academia/no2-ch1.htm
曾俊山(1982年2月29日)。國建會大學聯招改革方案的背景與前瞻。中央日報。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頁5-42。new window
湯全起(2002)。美國高等教育特點分析及借鑒。2003年10月3日擷取自http://
user.nankai.edu.cn/gjs/html/xueshujingwei/031.htm
湯志傑(1992)。Niklas Luhmann的系統理論及其對法律的社會學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堯(譯),L. E. Gladieux and J. E. King (著)(2003)。聯邦政府與高等教育,載於21世紀美國高等教育─社會、政治、經濟的挑戰,頁173-207。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費孝通(1987)。鄉土中國鄉土重建。台北:費孝通。
黃中(1987)。我國大學聯招史略。教育與心理研究,10,頁179—188。new window
黃光雄、簡茂發主編(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83)。論高中課程與大學入學制度的關係。載於比較教育學會(主編),世界各國大學入學制度之改革動向,頁311-326。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炳煌(主持)(1991)。我國大學入學制度之研究。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研究報告。
黃炳煌(主持)(1998)。近一二十年來我國入學考試制度之改革。教育資料輯刊,6,頁241-259。new window
黃紹華(1993)。辯證法的意義及演進。江西文獻,頁7-11。
黃進興(1992)。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台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黃瑞祺 (1990)。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楊國樞、林文瑛、謝小岑(1991)。大學聯考對大學教育的影響。台北:大考中心。new window
楊深坑(1999)。知識形式與比較教育。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楊植勝(1999)。黑格爾哲學對概念的把握。人文社會學報,頁193-206。new window
楊照(1998年8月25日)。中國基層文化價值的理想型―費孝通的《鄉土中國》。中國時報,第37版。
楊瑩(1988)。台灣地區教育擴展過程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機會差異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楊學為、朱仇美、張海鵬(1992)。中國考試制度史資料選編。合肥:黃山書社。
葉至誠(2002)。高等教育發展的策略與願景。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葉孟昕(1999)。中英大學入學制度之比較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所碩士論文。
詹棟樑(1983)。大學入學考試應由高中教師命題。載於比較教育學會(主編),世界各國大學入學制度之改革動向,頁327-337。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詹棟樑(1983)。從大學理念的發展看入學制度。載於比較教育學會(主編),世界各國大學入學制度之改革動向,頁45-80。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賈士蘅(譯),Keith Jenkins著(1996)。歷史的再思考(Re-thinking History)。台北:麥田出版社。
雷國鼎(1990)。各國教育制度。台北:三民書局。
鄔昆如(1985)。現代哲學趣談。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鄔昆如(1993)。希臘哲學趣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廖立文(譯),Ian Craib 著(1991)。當代社會理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蓋淅生(1983)。從人力需求論大學入學制度。載於比較教育學會(主編),世界各國大學入學制度之改革動向,頁275-310。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趙沛鐸(1996)。魯曼系統理論中的宗教社會功能觀。東吳社會學報,5,111—146。new window
趙既昌(1985)。美援的運用。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趙榮耀(1985)。美國大學行政管理構組之研究。大學教育論文集,頁97-111。台北:淡江大學教育中心。
劉文郎(1983)。演繹法。載於鄔昆如(主編),理則學。台北:黎明文化出版公司。
劉兆玄、李怡嚴(1991)。對改進大學入學的初步建議。大學入學考試改進小組第三次研討會參考資料。
劉安彥(1977)。美國高等教育入學制度之剖析。載於比較教育學會(主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動向,頁171-204。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劉昶(1986)。人心中的歷史─當代西方歷史理論述評。台北:谷風出版社。
劉容生(1967年6月2日)。大學聯考改革芻議。中央日報。
劉湘川、許天維、陳怡如(1997)。大學入學管道及其評量方式之探討,測驗統計簡訊,19,頁10-22。
劉源俊(1998)。台灣大學入學制度的改進。教育資料文摘,頁105-114。
劉源俊(1999)高等教育發展三論。教育研究資訊,7(3),頁13-21。new window
劉鳳珍(1995)。企業關係對立委問政態度之影響:三個財經法案的內容分析。東吳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new window
潘德榮(1999)。詮釋學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蔡石山(1982)。西洋史學史。台北:環球書局。
蔡宜芳(2003)。公立大學校院入學機會之調查研究―新舊制度入學學生的比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蔡錦昌(1992)。舒茲。載於葉啟政(主編),當代社會思想巨擘。台北:正中書局。
鄭玉卿、程瑋昱(2000)。大學聯招制度。台灣教育探源。2003年7月10日擷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basis1/706/homepage.html
魯貴顯(1998)。魯曼社會系統理論導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黎東方(1970)。我對歷史的看法。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盧政春(1992)。當代社會學系統理論大師尼可拉斯․魯曼。載於葉啟政(主編),當代社會思想巨擘,頁232-269。台北:中正書局。
蕭超然(1995)。北京大學與五四運動。北京大學出版社。
賴德炎(1977)。「唯物辯證法」批判─總統 蔣公「解決共產主義思想與方法的根本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永祥、顧忠華(1991)。學術與政治─韋伯選集(Ⅰ)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聯合新聞網(2002年5月24日)。全教會支持多元入學。2004年3月5日擷取自http://udndata.com/
謝文全(1983)。美國大學入學制度的現況與改革動向。載於比較教育學會(主編),世界各國大學入學制度之改革動向,頁109-127。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謝斐敦(1999)。F. Schneider比較教育思想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千峰(1989)。論學術自由─中美法制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文基(1994)。近四十年來我國大學教育發展的回顧與檢討。載於歐陽教、黃政傑(主編),大學教育的理想。台北:師大書苑。
羅玉如(1999)。台灣比較教育研究的歷史發展。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所碩士論文。
羅宗濤(2000)。養士與選才。十年辛苦不尋常,頁236-237。台北:大考中心。
羅慎平等譯,R. D. Thomas著(1996)。社會科學概論─權力與社會。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嚴天秩(1968)。大專學校聯合招生考試預測功能之統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雲峰(2000)。抗戰前的清華大學。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蘇德祥(2002)。高中多元入學決策過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忠華、湯志傑(1996)。社會學如何啟蒙―評介魯曼的理論發展。載於黃瑞祺(主編),歐洲社會理論,頁165-190。台北:中研院歐美所。new window
顧明遠主編(1996)。比較教育辭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顧寶炎(1988)。美國大學管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貳、西文
AACRAO (2003). About AACRAO. Retrived 2003/3/25 from http://www.aacrao.org/about/index.htm
ACT (2004). ACT Assessment Test Preparation. Retrived 2004/3/1 from http://www.act.org/aap/testprep/index.html
ACT. (2003). ACT Information for Life Transitions. Retrived 2003/3/25 from http://www.act.org/aboutact/
Alger, J. (2003). What’s Ahead for Affirmative Action? Change, 35(3), 34-36.
Anderson, J. (1997). Content and Text Analysis. In Keeves, J. P. (Ed.),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Measurement(pp. 340-344). Oxford: Elsevier Science Ltd.
Ballantine, J. H. (2001).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A Systematic Analysi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Bath, J. R. (1966). An Historical Survey of College Admission Practices in Baccalaureate Degree Granting Colleges in America: 1606-1876.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Boston College.
Bednarz, John (1984). Functional Method and Phenomenology: The View of Niklas Luhmann, Human Studies. Vol. 7, 343-362.
Bollinger, L. (2002, July 12). Debate Over the SAT Masks Perilous Trends in College Admission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P. B11.
Brehier, E. (1965).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 Ⅱ. France: University of France.
Breland, H., Maxey J., Gernand, R., Cumming, T., Trapani, C. (2002). Trends in College Admission 2000. VA: NACAC.
Broome, E. C. (1902).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Discussion of College Admission Requirements. NY: MacMillan Co.
Butner, B. K. (1996). The Enrollment of African-American Students at a Large Mid-west University from 1981-1994: The Impact of the Policy Process.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ssouri- Columbia.
Butts R. F. (1958). Basic Features of American Education. In G. Z. F. Bereday & Volpicicelli (Eds.), Public Education in America (pp.1-17). Conn.: Greenwood Press.
Cardozier, V. R. (1987).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Vermont: Gower Publishing Company.
Castagnera, J. O. (2001). The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21th century. Change, 33(5), 39-43.
Chaudhry (2004). College Admissions: U.S. Retrived 2004/3/1 from http://collegeapps.about.com/mbiopage.htm
Clark, B. R. (1983).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lark, B. R. & Neave, G. (eds.) (1992). The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 Vol. 1, NY: CEEB.
Clarke, J. (2002).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Retrived at 2003/10/3 from http://www.bright.net/~jclarke/kant/index.html
College Board (2003a).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Retrived 2003/10/1 from http://www.collegeboard.com/student/testing/sat/about/aboutFAQ.html
College Board (2003b). SATⅠ. Retrived 2003/10/1 from http://www.collegeboard.
com/student/testing/sat/about/SATI.html
College Board (2003c). SATⅡ. Retrived 2003/10/1 from http://www.collegeboard.
com/student/testing/sat/about/SATII.html
College Board (2004). About Us. Retrived 2004/3/1 from http://www.collegeboard.
com/about/index.html
College Counseling Seervices (2004). College Confidential. Retrived 2004/3/1 from http://www.collegeconfidential.com/college_admissions/index.htm#Resources
Collingwood, R. G. (1994). The Idea of History (Revised Edition, first published in 1946).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lumbia Encyclopedia (2003).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 Retrived 2004/3/1 from http://www.bartleby.com/65/na/NatlDefe.html
Copleston, F. C. (1959).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Greece and Rome. MD: Newman Press.
Copleston, F. C. (1960).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Wolff to Kant. MD: Newman Press.
Cruber, T. (1995). What is an Ontology? Retrived at 2003/10/3 from http://www-ksl.stanford.edu/kst/what-is-an-ontology.html
Davis, Kingsley (1959). The Myth of Functional Analysis as a Special Method in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4), 757-772.
Dore, R. P. (1961). Function and Caus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6(6), 843-855.
Douglas, L. & George, A. (2002, May 10).We Must Save the SAT.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P. B24.
Elias, J. L. (1989). Moral Education: Secular and Religious. FL :Robert E.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
ETS. (2003). About ETS. Retrived 2003/3/25 from http://www.ets.org/aboutets
/index.html
Findlay, J. N. (1958). Hegel: A Re-examination. NY: Oxford University.
Fogg, P. (2002, April 19). U. of California Admits More Minority Student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P. A26.
Freeman Genealogy (2004). The Thirteen Colonies. Retrived 2004/3/1 from http://www.wintektx.com/freeman/13colonies.htm
Gallagher, S. (1992). Hermeneutics and Education.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Han, S. S. (2002). A Study of Factors Influencing College Admission and Enroll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Iowa.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IA: University of Iowa.
Hart, D. (2002). Antoine Louis Claude, Comte Destutt de Tracy (1754-1836): Life and Works. Retrived 2004/3/10 fromhttp://www.econlib.org/library/Tracy
/DestuttdeTracyBio.html
Harvard University (2003). Harvard University: Admissions Offices. Retrived 2003/3/25 from http://www.harvard.edu/admissions/
Harvard University (2004). Undergraduate Handbook.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igh Beam Research (2004).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 Retrived 2004/3/1 from http://www.encyclopedia.com/html/N/NatlD1efe.asp
Hofstadter R. & Smith W. (1961).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A Documentary History.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oover, E. (2002, January 25). Many Colleges Change Strategies to Attract More Local Student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P. A33.
Hoover, E. (2002, July 5). College Board Approves Major Change for the SAT.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P. A34.
Hopwood v. State of Texas, 78 F.3d 932 (5th Cir. 1996)
Husen, T & Postlethwaite, T. N. (eds.) (1994).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NY: Elsevier Science.
Kalberg, S. (1994). Max Weber’s Comparative-Historical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cy press.
Kandel, I. L. (1933). Studies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London: George G. Harrap.
Kaplan (2004). Test Preparation and Admissions. Retrived 2004/3/1 from http://www.kaptest.com/index.jhtml
Kuo, A. (2003). SAT. Retrived 2003/10/3 from http://www.g-telp.com.tw/school
/schoolnewslist.asp?sysno=7
Laird, B. (2002, May 17). Bending Admission to Political End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P. B11.
Lemann, N. (1999). The Big Test: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Meritocracy. NY: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Luhmann, N. (1984/1995). (J. Bednarz & D. Baecker, Trans) Social Syste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x, P. (2002, June 7). Why We Need the SAT.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P. B10.
McWhirter, D. A. (1996). The End of Affirmative Action. NY: Carol Publishing Group.
Miller, M. A. (2002).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Goes Clobal. Change, 34(3), 4-5.
Miyahara, D. K. (1995). College Admissions: A Closer Examination of the Origins, Organization and Diffusion of Policies and Practices.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CA: Stanford University.
Morrow, R. A. (1994). Critical Theory and Methodology, Vol. 3. London: SAGE.
Morse, J. F. (1968). The Effect of Federal Programs on Admissions Policies. College Admissions Policies for the 1970s. NY: CEEB.
Mullin,R. (2001). The Undergraduate Revolution. Change, 33(5), 54-58.
NCFOT (2003). Different Tests, Same Flaws: A Comparison of the SATⅠ, SATⅡ, and ACT. Fair Test. Retrived 2003/10/3 from http://www.fairtest.org/facts
/univtestcomparison.html
New Deal Network (2003). Research and Study. Retrived 2004/3/1 from http://newdeal.feri.org/
NWCS (1999). SATⅡ. Retrived 2003/10/3 from http://members.tripod.com/nynwcs
Orlans, H. (2000). Yale’s Changed Elite. Change, 32(2), 7-10.
Our Documents (2004). Servicemen’s Readjustment Act. A National Initinative on American Hisory, Civics and Service. Retrived 2004/3/1 from http://www.
ourdocuments.gov/doc.php?doc=76
Pounds, D. (1999). Improving College Access for African American Students: How the Black Church Is Bolstering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College Preparation for African American Students.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L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udolph, Frederick (1962). 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A History. NY: Knopf.
Sadler, M. (1964). How Far Can We Learn Anything of Practice Value from the Study of Foreign System of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Vol. 7, 307-314.
Sanford, C. W. (1968). State Plans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ir Influence on Admissions. College Admissions Policies for the 1970s. NY: CEEB.
Schneider, C. G. (2000). Unequal Opportunity. Change, 32(4), 46-50.
Selingo, J. (2002, January 25). States Seek to Stiffen Their Admissions Standard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P. A22.
Selingo, J. (2002, April 5). U. of California Faculty Wants to Drop SAT by 2006.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P. A20.
Silverstein S. & Trounson R. (2003, November 21). High, Low SATs Not Decisive at UCLA. Los Angeles Times, P. B1.
Sykes, M. (2003). The Origins of Affirmative Action. Retrived 2003/10/3 from http://www.now.org/issues/affirm/talking.html
The Feminist Majority Foundation (2000). Affirmative Action Factsheets. Retrived 2004/3/1 from http://www.feminist.org/other/ccri/cahome.html
Thresher, B. A. (1966). College Admissions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NY: CEEB.
U.S. Constitution Online (2003). Constitutional Topic: Due Process. Retrived 2004/3/1 from http://www.usconstitution.net/consttop_duep.html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0). Process of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1984 through 1989.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6). 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1996.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3.
Utah Valley State College (2004). Concurrent Enrollment. Retrived 2004/3/1 from http://www.uvsc.edu/conted/concurr/index.php
Weimer, D. L. & Vining, A. R. (1992). Policy Analysis: Concepts and Practice.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Westmeyer, P. (1997). An Analytical History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L: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Ltd.
William and Mary College (2004). Past Presidents of th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Retrived 2004/3/1 from http://www.wm.edu/administration/president/past
/eighteen.php
Wraga, W. G. (1999). Carnegie Unit.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ducation. Conn.: Greenwood press.
Yale University (2003). Common Application Supplement. Retrived 2003/3/25 from http://www.yale.edu/admit/freshmen/application/common.html#genera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