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秦諸子的宗教意識與社會道德學說類型
作者:趙潤昌
作者(外文):Ruenn-Chang Zhao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甘懷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先秦諸子道法性善聖人The Pre-Qin PhilosophersDeLiDao FaRenXing ShanSheng Re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6
論文提要
  本論文的題目是:先秦諸子的宗教意識與社會道德學說類型。「先秦諸子」的出現乃中國上古時代重要的歷史現象,其突破性的思想創新,很可能代表當時出現了重大的文化變革,而文化體系的核心正是宗教傳統。故本文的宗旨,乃探討是否「先秦諸子」的思想革新,乃肇因於內心深處的宗教意識發生巨變?換言之,正因先秦時代繼承自周的宗教信仰,其精神與意義發生質變,甚至沒落;故當時的思想家試圖修補、重建、甚至取代此扮演整體文化核心的傳統信仰,這促成了「先秦諸子」發展各自思想系統的精神動力。
  本論文除前言外,正文的內容概分為四章:第二章的內容主要說明:周代的政教傳統是以「天命」、「德」、與「禮」等三者作為核心概念。其中「天命」的觀念乃周人宗教意識的基礎,與「德」的概念彼此互動,共同構築了周代具有人文理性色彩的宗教觀;然而,巫術傳統卻時而與之形成矛盾與牽制,以致最終出現假借神意教化人民的「神道設教」觀念。「禮」概念在先秦時代的政治性格逐漸增強,並超越了在特定空間舉行的儀式性內涵,與「德」的概念合流,成為君王創造文明秩序與模範的總體文化象徵。
  第三章的內容主要說明:先秦時代出現若干反對周代政教傳統的思潮,包括《老子》反文明的退讓型避禍思想,以及《孫子》的競爭哲學;二者均具有反向思考的特色,結合當時社會興起重視物質利益的實用思潮,最終導致法家重武力與功利主義導向的學說誕生,以此建立新型態的軍事極權國家體制,將周代政教傳統的基本價值觀完全推翻。
  第四章的的內容主要說明:墨子與莊子對於人類文明的觀點完全相反。墨子主張利用鬼神信仰消弭社會價值觀的差異,增進全體人類不分彼此的凝聚力;卻因其宗教觀建立在功利主義的基礎上,缺乏神話色彩與信仰上的熱情,以致其影響力最終斷絕。莊子則有濃厚的疏離社會傾向,本無意建立任何宗教傳統;卻因其絢麗又帶有朦朧感的文學性描述,深具神話色彩及神秘主義的想像空間,反而另闢宗教傳統,成為後世道教的靈感來源。
  第五章的的內容主要說明:基於維護周代政教傳統的立場,先秦儒家堅守「德」與「禮」對人類社會的教化功能與意義,並重新詮釋上述概念,從不同的途徑重建對基本價值的信仰。如孔子提倡「仁」的概念,孟子則強調人類天性善良的「性善」說,其目的均試圖以從個人自主性出發的道德哲學,為「德」與「禮」的傳統注入精神內涵與意義,使其重新恢復凝聚社會信仰的生命力。荀子則從功利主義的角度詮釋「禮」概念,認為「禮」乃是「聖人」為全體人類創造的理想文明體制,可使人類有效克服天性的自私慾望;荀子學說的目的,實際上是希望君王能扮演「聖人」的角色,成為引領、整合社會價值觀的信仰對象。
 Summary
The subject of this thesis is “The Pre-Qin Philosophers’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and the Categories of Socio-moral Doctrine”. The appearance of the pre-Qin philosophers were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phenomenon of the Chinese Ancient Period. Its outbreak of new thoughts might possibly represent the important reformation of that time. The core of the cultural body was the traditional religion.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formed thoughts of the pre-Qin philosophers, whether, were it based upon the great change of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in the deep hearts of human beings? In other words, the pre-Qin period inherited religious beliefs of Zhou Dynasty. Its spirits and meanings developed the change of quality. Even it was declining. Some thinkers of that time tried to repair, rebuild, or substitute the traditional beliefs which acted as the whole cultural core. Thus, it also stimulated the pre-Qin philosophers to be the spirited power of development of each individual system of thinking.
The contents of this thesis are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major description of the first chapter: The 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traditions of Zhou Dynasty based on Tian Ming, De, and Li as three core concepts. Among them, the concept of Tian Ming was the base of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for the people of Zhou Dynasty, and it was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De. Both concepts constructed human knowledge and reasonable philosophy of religion; but, traditional Shamanism formed conflicts and controls from time to time. Finally, the Shan Dao She Jian, where the will of god was being used to teaching people, appeared. The concept of Li grew stronger in the political character of pre-Qin period, passing the special space celebrating ceremony of the internal definition,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De, became the creation of kings’ enlightened order, pattern and whole cultural symbol.
The major description of the second chapter: Certain kinds of thinking that were anti-political and anti-religious traditions of Zhou Dynasty, appeared in the pre-Qin period, including Lao Zi’s thinking of anti-civilization, retreat and attitude of avoiding troubles, as well as Sun Zi’s philosophy of competition. Both indicated that the special character of the thinking of the opposite direction, and connected with the practical thoughts of emphatic material advantage, which rose from the society of that time, finally led to the birth of Fa Jia’s thinking of military power and utilitarianism. The new national system of totalitarian was established. It also totally overthrew the fundamental value of the 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traditions of Zhou Dynasty.
The major description of the third chapter: Muo Zi’s and Zhuang Zi’s points of view towards the civilization of human being were entirely different. Muo Zi emphasiz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the social value should be eliminated by using the belief of ghost and god, then improving the concentrative power of the undivided human group, but, because its religious points of view were established on the foundation of utilitarianism and lack of enthusiasm of mythical color. Its influence was finally ended. Zhuang Zi had a tremendous tendency to keeping a distance from the society and he originally did not have intension for establishing any religious traditions, but, his romantic, elegant and obscure literary description, which contained the imaginational space of mythic color and mysticism. Therefore, it opened other religious traditions, and became the spiritual resource of Taoism at later days.
The major description of the fourth chapter: In order to protect Zhou Dynasty’s standing position of 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traditions. Pre-Qin Ru Jia, Confucian School, strongly defended the educated efforts of “De” and “Li” towards human society and re-interpreted the above concept, and from various way to re-build the belief of basic value. For example, Confucius promoted the concept of Ren. Mencius emphasized the good nature of human being-Theory of Xing Shan. Its aim was to fill the spiritual internal definition and meaning with the traditions of “De” and “Li”, and making it to re-start the grouping of the living power for the social belief. Xun Zi tried to explain the concept of “Li” from the angle of utilitarianism. He considered “Li” as “Sheng Ren”, who could create the system of ideal civilization for all human being, and helped people to overcome the nature of selfishness and desire. The purpose of Xun Zi’s teaching actually hoped that kings’ and lords’ capacities acted as Sheng Ren, became leaders, and united the beliefs of all the opposite parties for the social value.
參考文獻
古典文獻目錄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天工書局,1986年9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3.10)。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9月)。
清•洪亮吉:《春秋左傳詁》(北京市:中華書局,1987年10月)
清•朱彬:《禮記訓纂》(北京市:中華書局,1996年9月)。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市:中華書局,1990年3月)。
清•焦循:《孟子正義》(北京市:中華書局,1987年10月)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1988年9月)。
清•孫貽讓:《墨子閒詁》(北京市:中華書局,2001年1月)。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1987.10)。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硏究所校點:《國語》(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楊丙安:《十一家注孫子校理》(北京市:中華書局,1999年3月)。
陳奇猷:《韓非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87年8月)。
黎鳳翔,《管子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04.6)。
蔣禮鴻:《商君書錐指》(北京市:中華書局,1986年4月)。
賀凌虛《商君書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
考古出土文獻目錄
高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1996年5月)
陳鼓應:《黃帝四經今注今譯》(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6月)。
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建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古文字工具書目錄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第50期,1991)。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10)。
陳初生編纂,《金文常用字典》(陝西西安市: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4)。
中文著作─論文目錄
王仁祥,〈先秦威儀觀探論〉,《興大歷史學報》,第17期,2006年6月。new window
王葆玹,〈試論郭店楚簡各篇的撰作時代及其背景─兼論郭店及包山楚簡的時代問題〉,收入《中國哲學第二十輯》(遼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第二卷,第三期,1991。new window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六本,第二分册,1995年6月。new window
李明輝,〈存心倫理學、形式倫理學、與自律倫理學〉,《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5期,1991年1月。new window
吳建明,〈先秦儒學「道德宗教」之內涵探析〉,《宗教哲學》,第44期,2008年6月。
杜維明,〈郭店楚簡與先秦儒道思想的重新定位〉,收入《中國哲學第二十輯》(遼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李零,〈戰國秦漢方士流派考〉,《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5年第2期,北京。
李學勤,〈先秦儒學著作的重大發現〉,收入《中國哲學第二十輯》(遼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李濟,〈跪坐蹲居與箕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4期,1953。
金谷治,〈先秦法家思想之演變〉,收入《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
周國正,〈《左傳》「人生始化曰魄」辨〉,《台大文史哲學報》第57期,2002。
祝平次,〈從禮的觀點論先秦儒、到身體/主體觀念的差異〉,收入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3月)
秦家懿,〈「聖」在中國思想史內的多重意義〉,25,《清華學報》,新17卷,1、2期合刊。new window
袁德金,〈稷下兵家及其哲學思想初探〉,《中國哲學史研究》,1988年第2期。
陳一弘,〈墨子「非命」之旨趣及其意義〉,《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 2007年6月。new window
陳拱,〈儒家肯定命與墨子否定命之義理疏導〉,《東海學報》第7卷第1期,1956年6月。new window
黃俊傑,〈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式及其運用〉,收入楊儒賓等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96)。new window
黃俊傑,〈孔子心學中潛藏的問題及其詮釋之發展:以「吾道一以貫之」的詮釋為中心〉,《法鼓人文學報》,創刊號,2004年8月。
陳鼓應,〈先秦道家之禮觀〉,《漢學研究》,第18卷之一期,2000年6月。new window
陳弱水,〈立法之道:荀墨韓三家法律思想要論〉,收入劉岱、黃俊傑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陳靜,〈「真」與道家的人性思想〉,收入《道家文化研究(第14輯)》(北京:三聯書店,1998)。
張亨,〈莊子哲學與神話思想〉,《東方文化》,第21卷第2期,1983。
楊儒賓,〈昇天變形與不懼水火──論莊子思想中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漢學研究》,第7卷第1期, 1989年6月。new window
楊儒賓,〈論孟子的踐形觀〉,《清華學報》,新20卷1期 , 1990年6月。
楊儒賓,〈支離與踐形─論先秦思想裡的兩種身體觀〉,收入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new window
楊儒賓,〈先秦思想的明暗象徵〉,收入《中國文化與世界》,第六輯,1997。
楊儒賓,〈黃帝與堯舜--先秦思想的兩種天子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2-2期,2005年12月。new window
楊儒賓,〈莊子與東方海濱的巫文化〉,《中國文化》第24期,2007年,43~70。
楊儒賓,〈 莊子「由巫入道」的開展〉,《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十一期,, 2008年6月。
盧瑞榮,〈中國古代兵家「勢」概念析探〉,《清華學報》新29卷第2期,1999年6月。
盧瑞容,〈戰國時代「勢」概念發展析探〉,《臺大歷史學報》第25期,2000年6月。
閻鴻中,〈試論《黃老帛書》的理論體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15期。new window
戴景賢,〈周代社會結構轉變中新士階層之興起與學術概念之形成〉,《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第25期。new window
饒宗頤,〈天神觀與道德思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9本1分冊,1978年3月。new window
饒宗頤,〈神道思想與理性主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9本3分冊,1978年9月。new window
饒宗頤,〈歷史家對薩滿主義應重新作反思與檢討-巫的新認識〉,收載《中華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396-412。
顧頡剛,〈莊子和楚辭中崑崙和蓬萊兩個神話系統的融合〉,《中華文史論叢》,第2期,1979。
中文著作─專書目錄
王邦雄,《韓非子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new window
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講稿》(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1992)。
王健文,《戰國諸子的古聖王傳說及其思想史意義》(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1987)。new window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6月)。new window
王曉波,《儒法思想論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3)。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台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3年2月)。new window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3)。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台北:學生書局,1982)。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3月)。new window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7年6月)。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new window
何炳棣,《《孫子》《老子》的三篇考證》(台北:中央研究院,2002.8)。
李訓祥,《先秦的兵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1991)。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4)。
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2)。new window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聯書店,1996)。new window
郭沫若,《卜辭通纂》(台北:大通書局,1976)。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10)。new window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台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1)。new window
許倬雲,《西周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梁啟超,《墨子學案》(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56)。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蘭燈出版社,1989)。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葛兆光,《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new window
張亨,《思聞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new window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書局,1988)。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張瑞穗,《左傳思想探微》(台北:學海出版社,1987)。
楊寬,《西周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楊儒賓,《先秦道家「道」的觀念的發展》,(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1987)。
楊儒賓,《中國古代天人鬼神交通的四種類型及意義》,臺大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 1987年3月。new window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new window
聞一多,《神話與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魯士春,《先秦容禮研究》(台北:天工書局,1998)。
劉殿爵,《採掇英華:劉殿爵教授論著中譯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2004)。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
鄭良樹,《韓非之著述及思想》(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new window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
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5)。new window
嚴靈峯,《老莊研究》(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
日文著作─論文目錄
小坂國繼,〈莊子の生死觀〉,《日本大學大學院總合社會情報研究科紀要》,第8號,2007。
小南一郎,〈天命と德〉,《東方學報》第64册,1992。
山室三良,〈孟子に於おける神祕的一側面とその來源〉,《哲學年報》,24期,1962。
小野澤精一,〈齊魯の學における気の概念─「孟子」と「管子」〉,收入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編《気の思想 : 中國における自然觀と人間觀の展開》(東京 : 東京大學出版社, 1978)。
中村雅鉢,〈神話と老莊〉,收入《森三樹三郎博士頌壽紀念東洋學論集》(東京 : 朋友書店,1979)。
田中勝藏,〈劍、鏡、玉の呪的性格〉,《史林》,第37卷4期,1954。
吉永慎二郎,〈孟軻の不動心の思想史的意味〉,《日本中国學會報》,第37期,1985。
赤塚忠,〈古代の信仰體驗と道家の思辨法〉,《斯文》第35期,1963。
赤塚忠,〈道家思想の原初の形態〉,收入《東京大學文學部研究報告哲學論文集》(東京:東京大學文學部,1963)。
金谷治,〈慎到の思想について〉,《集刊東洋學》第7號(仙台:東北大學中國文史哲研究會,1962)。
宮川尚志,〈道教成立前史再論〉,《東海大學紀要(文學部)》,第35期,1981。
福永光司,〈道教における鏡と劍─その思想の源流〉,《東方學報》第45期,1973。
日文著作─中文翻譯論文目錄
小倉芳彥,〈左傳中的霸與德─「德」概念的形成與發展〉,刊於《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七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9月)。
赤塚忠〈道家思想之本質〉,收入 宇野精一主編,邱棨鐊譯,《中國思想之研究•(二)道家與道教思想》(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7)。
赤塚忠,佐藤將之、洪嘉琳譯,〈《莊子》中的《管子》心術系統學說〉,《哲學與文化月刊》第33卷第7期。
日文著作─專書目錄
大濱晧,《莊子的哲學》(東京:勁草書房,1966)。
加地伸行,《儒教とはなにか》(東京:中央公論社,1990)。
加藤常賢,《中國古代の宗教と思想》(京都:哈佛燕京同志社,1954)。
池田末利,《中國古代宗教史研究─制度と思想》(東京:東海大學出版會,1981)。
貝塚茂樹,《中國古代の傳承》(東京:中央公論社,1976)。
金谷治,《秦漢思想史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92)。
渡邊卓,《古代中國思想の研究─孔子傳の形式と儒墨集團の思想と行動》(東京:創文社,1977)。
日文著作─中文翻譯專書目錄
宇野精一主編,洪順隆譯,《中國思想之研究•(一)儒家思想》(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7)。
福永光司,李君奭譯,《古代存在主義─莊子》(台北:專心企業有限公司出版社,1978.8)。
英文著作─論文目錄
Fingarette, H. ,“The Problem of the Self in the Analects”,Philosophy East and West,29:2(April 1979)。
Vervoom, Aat,“The Orinins of Chinese Eremitism”,《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學報》第15期,1984。
英文著作─專書目錄
Graham, A.C. ,“Disputers of the Tao: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1989。
Fingarette, H. ,“Confucius:The Secular as Sacred” New York:Harper and Row,Publishers, 1972。
Hansen, Chad,“Language and Logic in Ancient China”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3。
Schwartz, B.I.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London:Cambridge,1985。
Stace, W.T. ,“Mysticism and Philosophy”,London:Macmillan Press ,1973。
Tu, W.M. ,“The Continuity of Being:Chinese Versions of Nature,Confucian Thought”,Albany:State Univerity of New York Press,1985。
Walay, Arther,“Three Ways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liforl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英文著作─中文翻譯專書目錄
安樂哲(Roger T.Ames),滕復譯,《主術─中國古代政治藝術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Benjamin I.Schwartz,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墨子的挑戰〉。
李約瑟,陳維綸等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2)。
Smart,Ninian,許列民等譯,《劍橋世界宗教》(台北:商周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