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清易代之際話本小說敘事話語的反思
作者:萇瑞松
作者(外文):Jui-Sung Chang
校院名稱: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陳器文
徐志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明清易代之際話本小說敘事話語末世話語諧謔話語性別話語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Dynasty“Hua-Ben”NovelsNarratives and Discours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6
明清易代之際(學界亦稱明末清初),是中國歷史文化發展分期中的一個特殊時期。處於此易代世變的階段,無論從歷史政治、社會經濟、思想文化與文學藝術等各方面來看,此時期的中國被視為邁向現代化的一個轉捩點,整個社會發生急劇的轉型與變化。此時期的時代氛圍所衍生的特殊文化語境,作為這段歷史身臨其境的通俗小說家,焉能無動於衷?社會上的任何一種文化現象就是一種話語,而影響和控制話語的根本因素就是權力。真正的權力乃是通過話語構成來實施的,而話語便是掌握權力的有效途徑。文學的話語同樣源於權力,在某種意義上,是社會歷史和政治關係的產物。明清之際話本小說的話語構成,可視為正値朝代鼎革、易代世變之際,群體作家對於自我生活處境的一種價值思考,因此話語實踐(discursive practice)既有歷史文化語境的制約因素存在,亦充滿了政治性的意識形態表現。本文選材即以滿清入關後到清初順治、康熙年間的廿六部話本小說為範疇,間亦旁涉晚明話本以資參照,從敘事話語可視為作家參與現實的一種集體欲望的文化表徵切入,探賾其可能蘊含的意指實踐與文化釋義的表現形式,並對話本小說在文藝創作中的雅/俗、中心/邊緣的融通與遞嬗諸多問題作一全面性的討論。
本論文凡分五章,主旨在反思明清易代之際話本小說敘事話語的文化意蘊。首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提出問題意識與文獻資料的回顧與展望,並將貫串本文的後現代方法論略作闡釋,最後以說明「明清易代之際」的研究背景與文本取材的範疇作結。從第二章開始,進入本文核心論述的主要章節。分別從代表時代文化語境的「末世話語」、「諧謔話語」與「性別話語」三個部分,專章討論話本小說在敘事話語上所帶來的文化反思。以下為簡要說明。
第二章〈明清易代之際話本小說敘事話語的反思(I)-末世話語〉。本章從明清易代鼎革之際的時代性,觀察此時期的話本小說,在敘事話語上的整體表現,包括了文學審美趣味的內在肌理與外在形式的文體特徵,還有更多文化研究(culture studies)的考察面向。本章分為兩節。第一節從歷史小說的次文類--「時事話語」的部分,觀察話本小說作家如何因應歷史新變,將許多隱微的新聞時事以小說的曲筆反映其中,裡面不僅有權力話語的弔詭與展演,更有生/死敘事、「遺民死節」的深沉辯證。第二節為「末世話語」,主旨在論述易代之際,話本小說具有敘事話語的兩重特性;且筆者所謂的「末世話語」,即在於「奴變」的末世隱喻與「夷夏」之辨,以及暴力敘事的創傷話語等,最後以「臣死忠,婦死節」的歷史語境,證成這類的話語實乃父權延異下的婦女貞/淫二元論述。
第三章〈明清易代之際話本小說敘事話語的反思(Ⅱ)-諧謔話語〉。本章分為三節,因探索諧謔話語生成的變因,對於晚明的部分著墨較多。第一節從易代世變下的諧謔觀開始,說明晚明意象具有多重指涉的文化意涵,除士風變異外,重情貴真的本色姿態,為晚明文人普遍的創作觀。由此衍生出經典的祛魅化與淫譚褻語,可以李贄與馮夢龍等人為代表人物。第二節主要以艾衲居士的《豆棚閒話》為討論文本,論述其對神聖人物的降格書寫,包括了叔齊、西施、范蠡、介之推等歷史人物,充分展現其諧謔話語的顛覆性與祛魅性特色。第三節專章討論明清易代之際話本小說喜劇人物的浮世繪與眾生相。本節以晚明的通俗文學大師馮夢龍的《三言》為代表,繼以李漁「嘗以歡喜心,幻為游戲筆」的諧謔展開,強調他亂世從權與觀眾本位的娛人取向,終以「酌玄亭主人編次」的《照世盃》排泄物書寫作結束,凸顯此時期特殊的諧謔話語表現手法 。
第四章〈明清易代之際話本小說敘事話語的反思(Ⅲ)-性別話語〉。本章分為兩節。第一節旨在討論話本小說中才子佳人的詩簡傳情,也就是所謂的閨閣話語,其中的密室效應與詩性觀照。另外,佳人模式的敘事話語--「顯揚女子、頌其異能」,說穿了,不過是邊緣失意文人於亂世中潛意識對理想範型的一種欲望投射,而小說中的佳人形塑,意味著不完全的出走與父權回歸。第二節的性別話語,藉由女性主義的論述,以貞言/淫語二元對立的形象,概述此時期的家庭小說與豔情小說,在貞女形象與文化語境嬗變上的整體脈絡考察。
第五章為結論。一方面綜論全文的研究概要與結果,以美國文化人類學者克利福德‧格爾茨(Clifford Geertz,1926-2006)在《文化的解釋》(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一書中對文化做出的定義,架構出本論文末世話語、諧謔話語與性別話語三種話語所涵蓋的明清易代的話語現象;另一方面也期望能繼續將話本小說中敘事話語的其他面向加以延伸考察,以補足本文論述的不足。
(一)專書
1.所論清初話本小說版本
五色石主人:《八洞天》
──《古本小說集成》第四批影印清初寫刻本
──《中國話本大系》1993年陳翔華點校本
天花主人:《雲仙嘯》
──《古本小說集成》第一批影印清初刊本
──《中國話本大系》1993年李偉實校點本
五一居主人:《五更風》
──《古本小說集成》第四批影印清初刊本
心遠主人:《二刻醒世恆言》
──《古本小說集成》第二批影印雍正刊本
不題撰人:《一片情》
──《古本小說集成》第四批影印好德堂刊本
不題撰人:《人中畫》
──《古本小說集成》第一批影印尚志堂刊本
──《中國話本大系》1993年趙伯陶點校本
斗山學者:《跨天虹》
──《古本小說集成》第二批影印舊刊殘本
古吳墨浪子:《西湖佳話》
──《古本小說集成》第一批影印金陵王衙精刊本
──《中國話本大系》1993年黃強點校本
西泠狂者:《載花船》
──《中國話本大系》1993年江木點校本
李漁:《十二樓》
──《古本小說集成》第二批影印消閑居本
──《中國話本大系》1991年崔子恩校點本
李漁:《連城璧》
──北京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第二十輯影印佐伯文庫本
──《中國話本大系》1991年胡小偉點校本
坐花散人:《風流悟》
──《古本小說集成》第二批影印清刊本
谷口生等:《生綃剪》
──《古本小說集成》第一批影印清初原刊本
艾衲居士:《豆棚閒話》
──《古本小說集成》第二批影印瀚海樓刊本
──《中國話本大系》1993年張道勤點校本
東魯古狂生:《醉醒石》
──《古本小說集成》第一批影印瀛經堂覆刻本
──《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第一輯影印清初刊本
──《中國話本大系》1994年程有慶校點本
酌(玄)元亭主人:《照世盃》
──《古本小說集成》第三批影印佐伯文庫本
──《中國話本大系》1993年徐中偉、袁世碩點校本
陸雲龍:《清夜鐘》
──《古本小說集成》第四批影印清初刊本
──《中國話本大系》1991年李漢秋、陸林校點本
釣鰲逸客:《飛英聲》
──《古本小說集成》第四批影印清刊本
華陽散人:《鴛鴦鍼》
──《古本小說集成》第一批影印清初刊本
筆鍊閣主人:《五色石》
──《古本小說集成》第二批影印清初刊本
──《中國話本大系》1993年蕭欣橋點校本
嗤嗤道人:《警寤鐘》
──《古本小說集成》第三批影印萬卷樓覆刻本
──《中國話本大系》1994年顧青點校本
煙水散人:《珍珠舶》
──《古本小說集成》第一批影印日本鈔本
──《中國話本大系》1993年丁炳麟點校本
墨憨齋主人:《十二笑》
──《古本小說集成》第一批影印清初寫刻本
蕭湘迷津渡者:《錦繡衣》
──《古本小說集成》第五批影印中國社會科學院藏本
蕭湘迷津渡者:《都是幻》
──《古本小說集成》第三批影印北京圖書館藏本
蕭湘迷津渡者:《筆梨園》
──《古本小說集成》第三批影印清刊殘本

2.古籍文獻
《大清世祖章(順治)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1964年)。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清史編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
年)。
文 秉:《烈皇小識》(合肥:黃山書社據清鈔明季野史彙編前編本影印,2009年)。
───:《甲乙事案》(合肥:黃山書社據清鈔本影印,2009年)。
王秀楚:《揚州十日記》(合肥:黃山書社據清鈔本影印,2009年)。
王應奎:《柳南續筆》(合肥:黃山書社據清借月山房彙鈔本影印,2009年)。
王夫之:《讀通鑑論》(合肥:黃山書社據清船山遺書本影印,2009年)。
───:《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王 錡:《寓圃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王守仁:《陽明先生則言》(合肥:黃山書社據明嘉靖十六年刻本影印,2009年)。
王端淑:《名媛詩緯初編》(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縮影資料,據清康熙間清音堂刊本)。
王士禎:《香祖筆記》(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
王國維:《王國維戲曲論文集》(臺北:里仁出版社,1993年)。
孔穎達:《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60年景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刻本)。
───:《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60年景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刻本)。
天花藏主人著;王多聞校點:《兩交婚》(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
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楊家駱主編:《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
伊世珍輯:《瑯嬛記》(合肥:黃山書社據明萬曆刻本影印,2009年)。
伍袁萃:《林居漫錄》(合肥:黃山書社據明萬曆刻本影印,2009年)。
朱國禎:《湧幢小品》(合肥:黃山書社據明天啟二年刻本影印,2009年)。
有媯血胤等撰:《多爾袞攝政日記》(臺北:廣文書局,1976年)。
全祖望:《鮚埼亭集》(合肥:黃山書社據四部叢刊景清刻姚江借樹山房本,2009年)。
沈約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李 昉:《太平廣記》(合肥:黃山書社據民國景印明嘉靖刻本,2009年)。
李清著;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三垣筆記》(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李耳撰;河上公注:《老子道德經》(合肥:黃山書社據四部叢刊景宋本,2009年)。
吳應箕等著:《東林始末》(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李 贄:《開卷一笑》(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焚書》(合肥:黃山書社據明刻本影印,2009年)。
吳越草莽臣:《魏忠賢小說斥奸書》(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呂 坤:《去偽齋文集》(合肥:黃山書社據清康熙三十三年呂慎多刻本影印,2009年)。
李夢陽:《空同集》(合肥:黃山書社據清文淵閣補配文津閣四庫全書本影印,2009年)。
李 清:《三垣筆記》(合肥:黃山書社據民國嘉業堂叢書本影印,2009年)。
李肇翔等編:《四庫禁書》(北京:京華出版社,2001年)。
阮 元:《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
李遇時修;楊柱朝纂:《岳州府志》(出版地不詳:中國書店出版,1992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刻本)。
沈 壵:《落帆樓文集》(合肥:黃山書社據民國吳興叢書本影印,2009年)。
吳偉業:《梅村家藏稿》(合肥:黃山書社據四部叢刊景清宣統武進董氏本,2009年)。
李 清:《南渡錄》(合肥:黃山書社據清鈔本影印,2009年)。
杜 濬:《變雅堂遺集》(合肥:黃山書社據清光緖二十年黃岡沈氏刻本影印,2009年)。
抱陽生:《甲申朝事小記》(北京:書目文獻,1987年)。
林侑蒔主編:《倒浣紗傳奇》(臺北:天一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合肥:黃山書社據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影印,2009年)。
青心才人編次:《金雲翹傳》(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
抱甕老人編;馮裳標校:《今古奇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周清原:《西湖二集》(合肥:黃山書社據明崇禎刊本影印,2009年)。
林時對:《荷牐叢談》(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2年)。
───:《弘光實錄鈔》(合肥:黃山書社據清光緒三年鈔本影印,2009年)。
邵廷采:《思復堂文集》(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屈大均著;歐初、王貴忱主編:《屈大均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金 堡:《徧行堂集續集》(合肥:黃山書社據清乾隆五年刻本,2009年)。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合肥:黃山書社據清嘉慶二十年刻本影印,2009年)。
段成式:《酉陽雜俎》(合肥:黃山書社據四部叢刊景明本,2009年)。
計六奇:《明季北略》(合肥:黃山書社據清活字印本影印,2009年)。
───:《明季南略》(合肥:黃山書社據清初述古堂鈔本影印,2009年)。
皇 侃:《論語集解義疏》(合肥:黃山書社據清知不足齋叢書本影印,2009年)。
洪 邁:《容齋三筆》(臺北:新興書局,1978年)。
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俞 樾:《九九銷夏錄》(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查繼佐:《罪惟錄》(合肥:黃山書社據四部叢刊三編景手稿本影印,2009年)。
孫 奭:《孟子注述》(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60年景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刻本)。
孫詒讓:《墨子閒詁》(合肥:黃山書社據清光緒三十三年刻本影印,2009年)。
袁 采:《袁氏世範》(合肥:黃山書社據清知不足齋叢書本影印,2009年)。
班 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韋昭注:《國語韋氏解》(合肥:黃山書社據士禮居叢書景宋本,2009年)。
徐 彥:《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60年景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刻本)。
凌濛初撰;楊家駱主編:《初刻拍案驚奇》(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
徐 渭:《徐渭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李復波、熊澄宇注釋:《南詞敘錄注釋》(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
徐 鼒《小腆紀年附考》(合肥:黃山書社據清咸豐十一年刻本影印,2009年)。
凌濛初編:《拍案驚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涂 山:《明政統宗》(合肥:黃山書社據明萬曆刻本影印,2009年)。
袁中道:《珂雪齋集》(合肥:黃山書社據明萬曆四十六年刻本影印,2009年)。
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合肥:黃山書社據明崇禎刊本影印,2009年)。
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夏完淳:《續倖存錄》(合肥:黃山書社據清鈔本影印,2009年)。
高洪鈞:《馮夢龍集箋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
唐 甄:《潛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浪墨仙人編輯:《百煉真海烈婦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1990年)。
孫之騄:《二申野錄》(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
張 岱:《石匱書後集》(合肥:黃山書社據清鈔本影印,2009年)。
───:《陶菴夢憶》(合肥:黃山書社據清乾隆五十九年王文誥刻本影印,2009年)。
張岱著;夏咸淳校點:《張岱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張履祥:《楊園先生全集》(合肥:黃山書社據清重訂楊園先生全集本影印,2009年)。
張廷玉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明史並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夏 夑:《明通鑑》(合肥:黃山書社據清同治刻本影印,2009年)。
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郭慶藩:《莊子集釋》(合肥:黃山書社據清光緒思賢講舍刻本影印,2009年)。
陳維崧:《迦陵文集》(合肥:黃山書社據四部叢刊景清本影印,2009年)。
陳 確:《陳確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1984年)。
陳壽祺:《韓詩遺說考》(合肥:黃山書社據清左海續集本影印,2009年)。
陳良謨:《陳忠貞公遺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續編,1985年)。
陳子龍撰、談蓓芳整理:《陳子龍集》,收錄於誠成企業集團(中國)有限公司製作《傳世藏書》(海口:海南國際出版中心,1996年)。
章太炎:《國學講義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1995年)。
曹 寅:《全唐詩》(合肥:黃山書社據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影印,2009年)。
曹雪芹、高鶚原著;馮其庸等校著:《革新版彩畫本紅樓夢校著》(臺北:里仁書局,2000 年)。
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范文瀾:《文心雕龍註》(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
章學誠:《文史通義》(合肥:黃山書社據民國章氏遺書本影印,2009年)。
───:《文史通義》(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
陸以湉:《冷廬雜識》(合肥:黃山書社據清咸豐六年刻本影印,2009年)。
范 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梅村野史:《鹿樵紀聞》(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
陶 樑:《詞綜補遺》(合肥:黃山書社據清道光十四年刻本影印,2009年)。
彭遵泗:《蜀碧》(合肥:黃山書社據清道光指海本影印,2009年)。
程顥、程頤:《二程集》上冊(臺北:漢京文化出版社,1983年)。
程顥、程頤:《二程遺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馮夢龍著;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馮夢龍等著;李曉、愛萍主編:《明清笑話十種》(西安:三泰出版社,1998年)。
馮夢龍輯:《甲申紀事》(合肥:黃山書社據明弘光元年刻本影印,2009年)。
湯顯祖:《玉茗堂全集》(合肥:黃山書社據明天啟刻本影印,2009年)。
黃霖編:《金瓶梅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黃彰健:《明代律例彙編》(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年)。
黃淳耀:《陶菴全集》(合肥:黃山書社據清文淵閣補配文津閣四庫全書本影印,2009年)。
黃宗羲:《黃宗羲全集》(臺北:里仁書局據1985年北京中華書局所刊沈芝盈點校本排印,1987年)。
黃文暘撰;董康校訂:《曲海總目提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黃承增編輯:《廣虞初新志》(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據民國間上海掃葉山房石印
本排印,1997年)。
楊鳳苞:《秋室集》(合肥:黃山書社據清光緒十一年刻本影印,2009年)。
楊家駱主編:《中國笑話書》(臺北:世界書局,1996年)。
嗤嗤道人撰、鍾毅校點:《警寤鐘》(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1994年)。
董含撰、致之校點:《三岡識略》(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年)。
董仲舒:《春秋繁露》(合肥:黃山書局據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影印,2009年)。
新興書局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年)。
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趙 曄:《吳越春秋》(合肥:黃山書社據四部叢刊景明弘治本,2009年)。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趙爾巽、柯劭忞等編;楊家駱主編:《楊校標點本清史稿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蒲松齡:《聊齋志異》(合肥:黃山書社據清鑄雪齋鈔本影印,2009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撰:《研堂見聞雜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撰,1968年)。
劉向撰、梁端校注:《列女傳校注》(臺北:中華書局,1987年)。
談 遷:《國榷》(合肥:黃山書社據清鈔本影印,2009年)。
鄭方坤:《五代詩話》(合肥:黃山書社據清粵雅堂叢書本影印,2009年)。
歐陽修、宋祁合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鄭思肖撰;楊家駱主編:《鐵函心史》(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
潘之恒:《亘史鈔》(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
劉廷璣:《在園雜志》(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錢謙益:《列朝詩集》(上海:三聯書店,1989年,據清順治九年(1652年)毛氏汲古閣刻本重印)。
───:《列朝詩集小傳》(臺北:明文出版社,1991年)。
錢 泳:《履園叢話》(合肥:黃山書社據清道光十八年刻本影印,2009年)。
錢 :《甲申傳信錄》(合肥:黃山書社據清鈔本影印,2009年)。
錢澄之:《藏山閣集》(合肥:黃山書社據清光緒三十四年鉛印本影印,2009年)。
謝肇淛:《文海披沙》(合肥:黃山書社據明萬曆三十七年刻本影印,2009
年)。
鍾 惺:《隱秀軒集》(合肥:黃山書社據明天啟二年刻本影印,2009年)。
戴名世:〈弘光朝偽東宮偽后及黨禍紀略〉,見氏著;王樹民編校:《戴名世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顏元著;王星賢、張芥塵、郭徵點校:《顏元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魏 禧:《魏叔子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魏叔子文集外篇》(合肥:黃山書社據清寧都三魏全集本影印,2009
年)。
魏裔介著;魏連科點校:《兼濟堂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戴笠撰、吳殳刪訂:《懷陵流寇始終錄》(合肥:黃山書社據清初述古堂鈔本影印,2009年)。
歸有光:《震川先生集》(合肥:黃山書社據四部叢刊景清康熙本,2009年)。
懶道人口授:《剿闖小說》(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鵬 九:《勝國紀聞》(臺北:廣文書局,1983年)。
關漢卿等撰;楊家駱主編《元人雜劇鉤沉》(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
顧炎武撰、黃汝成集釋;欒保群、呂宗力校點:《日知錄集釋》(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0年)。
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1年)。
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合肥:黃山書社據清武林掌故叢編本影印,2009年)。
顧公燮著;甘蘭經等點校:《丹午筆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顧炎武:《日知錄》(合肥:黃山書社據清乾隆刻本影印,2009年)。
───:《顧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顧炎武撰;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合肥:黃山書社據清道光刻本影印,2009年)。
3.文學研究
中文專書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輯:《大辭典》(臺北:三民書局,1985年)。
于成鯤:《中國喜劇研究:喜劇性與笑》(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年)。
方正耀:《明清人情小說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86年)。
王夢鷗:《唐人小說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初版)。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O與八O年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遠流出版,1988年)。
───:《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歷史與怪獸》(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王先霈、周偉民:《明清小說理論批評史》(花城出版社,1988年)。
王國健:《明清小說思潮論稿》(廣州出版社,1993年)。
王 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王利器、王貞珉編:《中國笑話大觀》(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
王增斌:《明清世態人情小說史稿》(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8年)。
王 崗:《浪漫情感與宗教精神:晚明文學與文化思潮》(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
王一川:《修辭論美學:文化語境中的二十世紀中國文藝》(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王璦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下冊(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4年)。
─────:《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5年)。
─────:《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9年)。
─────:《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文學篇》(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9年)。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new window
王秋榮編:《西方文學名著精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 年)。
王 昕:《話本小說的歷史與敘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王慶華:《話本小說文體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璦玲、胡曉真主編:《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大連圖書館藏順治刊本,1990 年)。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2年)。new window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明清小說研究中心.文學研究所編:《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0年)。
朱義祿:《逝去的啟蒙--明清之際啟蒙學者的文化心態》(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年)。
朱立元主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衣若蘭:《「三姑六婆」:明代婦女與社會的探索》(板橋:稻香出版社,2002年)。new window
朱海燕:《明清易代與話本小說的變遷》(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年)。
朱 萍:《明清之際小說作家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年)。
任明華:《才子佳人小說研究》(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年)。
吳 晗:《讀史箚記》(北京:三聯書店,1979年)。
汪志勇:《度柳翠、翠鄉夢與紅蓮債三劇的比較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80
年)。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出版社,1989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余英時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
祁連休、蕭莉主編:《中國傳說故事大辭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2年)。
祁連休:《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類型研究》(卷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沈新林:《李漁與無聲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李漁新論》(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6年)。
───:《李漁評傳》(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李文治:《晚明流寇》(臺北:食貨出版社,1983年)。
李亞寧:《明清之際的科學文化與社會:十七、十八世紀中西文化關係引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2年)。
李夢生:《中國禁毀小說百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李澤厚:《美學論集》(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李肇翔等編:《四庫禁書》(北京:京華出版社,2001年)。
李豐楙主編:《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學、文化與世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李忠明:《17世紀中國通俗小說編年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年)。
李明軍:《禁忌與放縱--明清豔情小說文化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李志宏:《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08年)。new window
李興源:《晚明心學思潮與士風變異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new window
吳兆路:《中國性靈文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年)。
吳小林:《中國散文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吳存存:《明清社會性愛風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吳建國:《雅俗之間的徘徊──16世紀至18世紀文化思潮與通俗文學創作》(長沙,岳麓書社,1999年)。
吳秀華:《明末清初小說戲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吳 波:《明清小說創作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何滿子:《中國愛情與兩性關係》(臺北:商務印書館,1995年)。
宋若云:《逡巡在雅俗之間:明末清初擬話本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林 辰:《明末清初小說述錄》(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年)。
林保淳:《經世思想與文學經世──明末清初經世文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new window
林語堂:《幽默人生》(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林淑貞:《寓莊於諧 :明清「笑話型寓言」論詮》(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new window
林明德、黃文吉總策畫:《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二】》(臺北:五南書局,2007年)。
周作人:《周作人先生文集》《藥味集》(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周啟志、羊列容、謝昕著:《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年)。
周建渝:《才子佳人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周 憲:《文化表徵與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臺北:丹青出版社,1983年)。
春風文藝出版社編:《明清小說論叢》第1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4年)。
春風文藝出版社編:《明清小說論叢》第3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
春風文藝出版社編:《才子佳人小說述林》(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
春風文藝出版社編:《明清小說論叢》第5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
侯忠義編:《中國文言小說參考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胡經之、張首映主編:《西方二十世紀文論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胡萬川:《話本與才子佳人小說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
胡元翎:《李漁小說戲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段寶林:《笑話:人間的喜劇藝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姚一葦:《美的範疇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2年)。new window
姜彬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大辭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
俞建章、葉舒憲著:《符號:語言與藝術》(臺北:久大出版社,1992年)。
孫楷第:《俗講、說話與白話小說》(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初版)。
───:《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滄州後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孫遜、孫菊園:《中國古典小說美學資料匯粹》(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
孫康宜:《文學的聲音》(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文學經典的挑戰》(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年)。
容肇祖等著:《馮夢龍與三言》(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崔子恩:《李漁小說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胡邦煒、岡崎由美:《古老心靈的回音——中國古典小說的文化——心理學闡釋》(四川文藝出版社,1991年)。
唐富齡:《明清文學史‧清代卷》(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
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張 俊:《清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張靈聰:《從衝突走向融通──晚明至清中葉審美意識嬗變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張宏生編:《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夏咸淳:《晚明士風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馬積高:《清代學術思想的變遷與文學》(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
徐志平、黃錦珠著:《明清小說》(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97年)。
徐志平:《清初前期話本小說之研究》(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年)。
───:《五色石主人小說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社,2006年)。
郝延平、魏秀梅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年)。new window
高宣揚:《後現代論》(台北:五南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高桂惠:《追蹤躡跡 : 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高辛勇:《修辭學與文學閱讀》(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8年)。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2年)。
班 文:《幽默與人生》(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年)。
婁子匡、朱介凡:《五十年來中國的俗文學》(臺北:正中書局,1963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水牛出版社,1981年)。
張海鵬等編:《明清徽商資料選編》(北京:出版者不詳,1985年)。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陳 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陳大康:《通俗小說的歷史軌跡》(長沙:湖南出版社,1993年)。
─── 校注;艾衲居士、酌元亭主人編撰:《豆棚閒話照世盃(合刊)》(臺北:三民書局 ,1998年)。
───:《明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陳曉明:《解構的蹤跡:歷史、話語與主體》(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new window
───:《中國婦女生活史》(北京:商務印書局,1998年)。
陳伯海:《中國文學史之宏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陳清俊:《中國古代笑話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陳思和主編:《當代大陸文史教程(1949-1999)》(臺北:聯經文學出版社,2001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順馨、戴錦華選編:《婦女、民族與女性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陳器文:《恣臆談謔--明代通俗小說試煉故事探微》(即將出版)。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主編:《文學與美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苗 壯:《才子佳人小說史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苗 軍:《在混沌的邊緣處湧現--中國現代小說喜劇策略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章國鋒:《文學批評的新範式:接受美學》(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年)。
茅盾等著;張國星編:《中國古代小說中的性描寫》(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年)。
陶慕寧:《青樓文學與中國文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年)。
康正果:《女權主義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重審風月鑑--性與中國古典文學》(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
康來新:《發跡變泰:宋人小說學論稿》(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盛 寧:《新歷史主義》(臺北:揚智出版社,1995年)。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學系主編《小說戲曲研究》第3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編:《中國文學史暨文學批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出版,1996年)。
曹明海、宮海娟著:《理解與建構:語文閱讀活動論》(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8年)。
陸揚主編:《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第二卷〈回歸存在之源〉》(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費振鐘:《墮落時代》(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康韻梅:《唐代小說承衍的敘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new window
賈文仁:《古典小說大觀園》(臺北:丹青圖書公司,1983年)。
賈文昭、徐召勛:《中國古典小說藝術欣賞》(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
湖北省《水滸》研究會編:《中國古代小說理論研究》(湖北: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5年)。
黃霖編:《金瓶梅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黃清泉、蔣松源、譚邦和:《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
黃清泉、蔣松源、譚邦和:《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臺北:洪葉出版社,1995年)。
黃麗貞:《李漁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5年)。
黃 強:《李漁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黃果泉:《雅俗之間:李漁的文化人格與文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黃俊傑:《歷史思維、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時報出版社,2006年)。
黃益珠:《周芬伶論:從「閨秀」到「越界」書寫》(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嵇文甫:《左派王學》(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據開明書店1934年版重排,1990年)。
───:《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隗芾主編:《中國喜劇史》(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8年)。
童慶炳主編:《全球化語境與民族文化、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傅承洲:《明代文人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明清文人話本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
路工、譚天合編:《古本平話小說集》上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
路 工:《訪書見聞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瘂弦主編:《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87年)。
葉維廉等著:《中國古典文學比較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
葉 朗:《中國小說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
葉舒憲:《探索非理性的世界──原型批評的理論與方法》(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閹割與狂狷》(上海:上海藝文出版社,1999年)。
───:《現代性危機與文化尋根》(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年)。
葉德均:《戲曲小說叢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楊 義:《中國古典白話小說史論》(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95年)。
───:《中國敘事學(圖文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年)。new window
楊國楨、陳支平著:《明史新編》(臺北:昭明出版社,1999年)。
楊治良等編著:《記憶心理學》(臺北:五南書局,2001年)。
褚贛生:《奴婢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
鄔國平、王鎮遠:《清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雷慶銳:《晚明文人思想探析:《型世言》評點與陸雲龍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趙毅衡:《文學符號學》(北京:中國文聯,1990年)。
趙 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聚合與流散:關於明清之際一個士人群體的敘述》(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9年)。
───:《想像與敘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
───:《明清之際的思想與言說》(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齊裕焜:《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0年)。
───:《中國歷史小說通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
熊秉真主編;王璦玲、胡曉真合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年)。
熊秉真、張壽安合編:《情欲明清—達情篇》(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魯 迅:《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香港:中流出版社,1957年)。
───:《魯迅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蔡國梁:《明清小說探幽》(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潘智彪:《喜劇心理學》(廣州:三環出版社,1989年)。
鄭振鐸等著;中國古典小說研究資料彙編:《話本源流》(臺北:天一出版社,臺灣大學圖書館複印資料,1991年)。
劉士聖:《中國古代婦女史》(青島:青島出版社,1991年)。
劉 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
劉臨達編著:《中國古代性文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
劉慧英:《走出男權傳統的樊籬:文學中男權意識的批判》(北京:生活、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
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廖平蒙文通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詠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Virtue, talent, beauty, and power : women in ancient China)(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劉 果:《「三言」性別話語研究︰以話本小說的文獻比勘為基礎》(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歐陽健:《明清小說采正》(臺北:貫雅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
歐陽代發:《話本小說史》(湖北:武漢出版社,1997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樊樹志:《晚明史(1573-1644年)》(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董國炎:《明清小說思潮》(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年)。
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蕭一山:《清代通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85年)。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88年)。
────:《中國婦女史論集》第三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93年)。
────:《中國婦女史論集》第四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95年)。
閻廣林:《喜劇創造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
───:《歷史與形式:西方學術語境中的喜劇、幽默和玩笑》(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5年)。
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
謝國禎:《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蕭欣橋、劉福元:《話本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 年)。
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里仁出版社,1997年)。
譚邦和:《明清小說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譚 佳:《敘事的神話:晚明敘事的現代性話語建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續修四庫全書》編委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龔篤清:《馮夢龍新論》(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蘇童炳:《明史偶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蘇 暉:《西方喜劇美學的現代發展與變異》(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蘇建新:《中國才子佳人小說演變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外文譯著
D.C.Muecke撰;顏鋃淵譯:《反諷》(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73年)。
姜普(J. D. Jump)編;顏元叔譯:《西洋文學術語叢刊》上、下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8年)。
Moelwyn Mcrchant著;高天安譯:《論喜劇》(臺北:黎明文化出版,1981年)。
貝西‧科罕(Betsy Cohen)著;戴國平譯:《嫉妬》(臺中:三久出版社,1995 年)。
尚‧拉普朗虛(Jean Laplanche),尚-柏騰‧彭大歷斯(J.-B. Pontalis)原著;沈志中、王文基譯:《精神分析辭彙》(臺北:行人出版社,2000年)。
(日)溝口雄三著;索介然、龔穎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日)岡田武彥撰;吳光、錢明、屠承先等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加)諾思羅普‧弗萊(Northrop Frye)著;陳慧、袁憲軍、吳偉仁等譯:《批
評的剖析》(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
(古希臘)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著;陳中梅譯注:《詩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new window
(法)呂西安‧戈德曼 (Lucien Goldman)著;段毅, 牛宏寶譯:《文學社會學方
法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年)。
(法)熱拉爾‧熱奈特(Gerard Genette)著;王文融譯:《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法)傅柯著;謝石、沈力譯:《性史》(The History of Sexuality)(臺北:結構群出版社,1990年)。
(法)柏格森(Henri Bergson)著;徐繼曾譯:《笑:論滑稽的意義》(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2年)。
(法)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謝強、馬月譯:《知識考古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
(法)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
(法)托里‧莫以(Toril Moi)著;陳潔詩譯:《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駱駝出版出版社,1995年)。
(法)利奧塔(Jean-Francois Lyotard)著;車槿山譯:《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份子的報告》(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法)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包亞明譯:《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法)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城、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出版社,1998年)。
(法)勒內‧吉拉爾(Rene Girard)著;唐諾導讀、馮壽農譯:《替罪羊》(臺北:臉譜出版社,2004年)。
(法)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著;李猛等譯:《實踐與反思》(北京:中央編譯
出版社,2004年)。
(俄)維‧什克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y)著;劉宗次譯:《散文理論》(南昌: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4年)。
(俄)巴赫金(Mikhail M.Bakhtin)著;白春仁、曉河譯:《巴赫金全集:第3卷-小說理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俄)巴赫金(Mikhail M.Bakhtin)著;李兆林、夏忠憲等譯:《弗朗索瓦‧拉伯
雷的創作與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民間文化》,收入錢中文主編:《巴赫金全集:第6卷-拉伯雷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美)史蒂文.科恩(Steven Cohan)&琳達.夏爾斯(Linda M. Shires)著;張方譯:《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 年)。
(美)桑德里‧吉爾伯特(Sandra M.Gilbert)&蘇珊‧古巴(Susan Gubar):”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The W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閣樓上的瘋婦-女作家與十九世紀的文學想像》)(New Haven & Londo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
(美)Gary Saul Morson: “The Boundaries of Genre:Dostoevsky''s Diary of a Writer and the of Traditions Literary Utopia”(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1)。
(美)Linda Hutcheon:“A theory of parody :the teachings of twentieth-century art forms”(New York : Methuen, 1985)。
(美)丁乃通編著、鄭建威等譯:《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年)。
(美)夏志清著;胡益民等譯:《中國古典小說導論》(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88年)。
(美)韓南(Patrick Hanan)著;尹慧珉譯:《中國白話小說史》(浙江古籍出版
社,1989年)。
(美)Frank Lentricchia & Thomas McLaughlin 編;張京媛譯:《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美)斯蒂芬‧歐文著(Stephen Owen);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Remembrances:Th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美)司徒琳(Lynn A.Struve)著;李榮慶等譯:《南明史:1644-166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美)洪長泰著;董曉萍譯:《到民間去:1918-1937年的中國知識分子與民間文學運動》(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據哈佛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翻譯)。
(美)魏斐德(Frederic Evans Wakeman)著;陳蘇鎮等譯:《洪業-清朝開國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美)浦安迪(Andrew H.Plaks):《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年)。
(美)克利福德‧格爾茲(Clifford Geertz)著;納日碧力戈等譯:《文化的解釋》(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美)James Paul Gee 著;楊信彰導讀:《話語分析入門:理論與方法》(An Introduction toDiscourse Analysis:Theroy and Method)。(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年)。
(美)卡特琳娜‧克拉克(Katerina Clark)、邁克爾‧霍奎斯特(Michael Holquist)著;語冰譯:《米哈伊爾‧巴赫金》(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美)麥克洛斯基(D. McCloskey)著;許寶強等譯:《社會科學的措辭》(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2000年)。
(美)雪兒‧海蒂(Shere Hite)著;林瑞庭、譚智華譯:《海蒂性學報告:男人篇》(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年)。
(美)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陳永國、張萬娟譯:《後現代歷史敘事學》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美)米莉特(Kate Millett)著;宋文偉、張慧芝譯:《性政治》(臺北:桂冠出版社,2003年)。
(美)梅爾清(Tobie Meyer-Fong)著;朱修春譯:《清初揚州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美)艾梅蘭(Maram Epstein)著;羅琳譯:《競爭的話語︰明清小說中的正統
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柯文(Cohen, Paul A.)著;杜繼東譯:《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高彥頤(Dorothy Ko)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曼素恩(Susan Mann)著;楊雅婷譯:《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文化出版,2005年)。
(美)吉爾摩(David D. Gilmore)著;何雯琪譯:《厭女現象:跨文化的男性病
態》(Misogyny the male malady)(臺北:書林出版社,2005年)。
(奧地利)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彭舜、楊韶剛譯:《詼諧與潛意識的
關係》(臺北:胡桃木文化出版社,2006年)。
(英)西格爾(Robert A. Segal)著;劉象愚譯:《神話理論》(Myth :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北京:外語敎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
(英)佛斯特(E. M. 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
1978年)。
(英)斯圖爾特‧霍爾(Stuart Hall)編;周憲、許鈞譯:《表徵-文化表象與意
指實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英)諾曼‧費爾克拉夫(Norman Fairclough)著;殷曉蓉譯:《話語與社會變遷》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年)。
(英)帕特里莎‧渥厄(Patricia Waugh)著;錢競、劉雁濱譯:《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臺北:駱駝出版社,1995年)。
(英)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著;石永禮譯:《雙城記》(臺北:
光復書局,1998年)。
(荷蘭)杜威‧佛克馬(Douwe Fokkema)、伯頓斯(Hans Bertens)編;王寧等譯:
《走向後現代主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奧地利)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宋廣文譯:《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
(臺北:米娜貝爾出版公司,2005年)。
(奧地利)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著;呂煦宗、劉慧卿譯:《嫉羨和感恩》(Envy and gratitude)(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公司出版,2005年)。
(瑞士)榮格(Carl G. Jung)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臺北:立緒文化
出版社,1999年)。
(德)馬庫色(Herbert Marcuse)著、羅麗英譯:《愛欲與文明》(臺北:南方出版社,1988年)。

(二)期刊論文
(日)大木康:〈關於明末白話小說的作者和讀者〉,《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1988年)。
王恆柱:〈才子佳人小說是構築心靈理想的文學〉,《山東師大學報》第1期(1994年)。
王汎森:〈日譜與明末清初思想家--以顏李學派為主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9本第2分(1998年6月)。new window
王璦玲:〈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劇之言情內涵及其所引生的審美構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8期(2001年3月)。new window
───:〈記憶與敘事:清初劇作家之前朝意識與易代感懷之戲劇轉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4期(2004年3月)。
───:〈亂離與歸屬--清初文人劇作家之意識變遷與跨界想像〉,《文與哲》第14期(2009年6月)。
孔定芳:〈明遺民的身分認同及其符號世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第3期(2005年)。
牛志平:〈古代的妒婦〉,《歷史月刊》第72期(1994年1月)。
方溢華:〈才子佳人小說的成因〉,《廣州師院學報》第4期(1991年)。
尤雅姿:〈《世說新語》所表現之幽默現象及其意義之研究──從美學的觀點出發〉,《興大文史學報》第26期(1996年6月)。new window
井玉貴:〈《警世陰陽夢》、《清夜鐘》作者新考〉,《中國典籍與文化》第4期(2002年)。
付少武、田崇雪:〈「傻子」原型的精神分析--以郭靖、阿甘、許三多等為考察對象〉,《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第3期(2011年3月)。
衣若蘭:〈《後漢書》的書寫女性:兼論傳統中國女性史之建構〉,《暨大學報》第4卷第1期(2000年)。
李同生:〈從筆煉閣小說中尋覓筆煉閣:論筆煉閣並非徐述夔〉,《明清小說研究》第1期,1990年。
李中耀:〈論明傳奇中的才子佳人婚姻觀〉,《新疆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1990年)。
李時人:〈李漁小說創作論〉,《文學評論》第3期(1997年)。
李勁松:〈論吳炳與才子佳人小說〉,《明清小說研究》(1992年)。
───:〈才子佳人小說的產生及其結構特點,《廣西大學學報》第5期(1994年)。
李志宏:〈試從馮夢龍「情教說」論《三言》之編寫及其思想表現〉,《臺北師院語文集刊》第8期(2003年6月)。
───:〈論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中「佳人」形象範式的原型及其書寫──以作者論立場為討論基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第18卷第2期(2005年)。
李桂奎:〈論《三言》《二拍》角色設計的士商互滲特徵〉,《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2003年7月)。
───:〈論《三言》《二拍》世俗文化家園中的文士角色扮演〉,《貴州社會科學》第3期(2004年5月)。
呂依嬙:〈機趣、戲謔、新詮釋--論李漁《無聲戲》的性別書寫〉,《中極學刊》第3輯(2003年12月)。new window
杜守華、吳曉明:〈試論明末清初豔情小說〉,《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1993年)。
李惠儀:〈性別與清初歷史記憶--從揚州女子談起〉,《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7卷第2期(2010年12月)。new window
祁連休:〈試評「騙子」說〉,《民間文學論壇》第2期(1984年)。
───:〈試論中國機智人物故事中的類型故事〉,載於《民俗曲藝》第111期(1998年)。
周建忠:〈試論才子佳人小說婚姻觀念的演變〉,1988年。
柳立言:〈淺談宋代婦女的守節與再嫁〉,《新史學》第2卷第4期(1991年12月)。new window
金玉田:〈艾衲居士和他的《豆棚閑話》〉,汕頭大學學報》第1期(1994年)。
金榮華:〈馮夢龍《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故事試探〉,《黃淮學刊》第12卷第2期(1996年6月)。
林麗月:〈晚明「崇奢」思想隅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9期(1991年6月)。new window
───:〈從性別發現傳統:明代婦女史研究的反思〉,《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3期(2005年12月)。
苗 壯:〈《生綃剪》述考〉,《明清小說研究》第3期(1988年)。
───:〈《飛英聲》、《移繡譜》及其他〉,《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1992年。
胡萬川:〈士之未達,其困何如——明末清初通俗小說中未達之秀才〉,《第一屆清代學術研討會》,1989年。
───:〈「碰上的秀才」——傳統小說中的科舉考試作弊〉,《國文天地》第5卷第7期,1989年。
───:〈人間慘刻——明清小說中搶奪絕產的故事〉,《小說戲曲研究第4集》,1993年。
胡曉真:〈世變之亟──由中研院文哲所「世變中的文學世界」主題計畫談晚明晚清研究〉,《漢學研究通訊》第20卷第2期(2001年5月)。new window
胡蓮玉:〈陸雲龍生平考述〉,《明清小說研究》第3期(2001年)。
胡豔玲:〈只緣兒女情長——試析〈介之推火封妒婦〉〉,《名作欣賞》第14期(2006年)。
南 帆:〈敘事話語的顛覆:歷史和文學〉,《當代作家評論》第4期(1994年)。
侯淑娟:〈「山中一夕話」初探〉,《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3期(1996年)。new window
宣嘯東:〈《八洞天》和徐述夔〉,《明清小說研究》,1990年。
高友工:〈試論中國藝術精神〉(上),《九州學刊》第2卷第2期(1988年1月)。
高建立:〈商業文明的發展與晚明士林風氣的嬗變〉,《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4期(2006年7月)。
高桂惠:〈世道與末技--《型世言》的演述語境與大眾化文化〉,《政大中文學報》第6期(2006年12月)。
───:〈世道與末技--《三言》、《二拍》演述世相與書寫大眾初探〉,《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2007年6月)。
唐富齡:〈明清之際愛情小說的裂變與斷層趨向〉,《武漢大學學報》第4期(1988年)。
夏咸淳:〈陸雲龍考略〉,《明清小說研究》第4期(1988年)。
馬曉光:《天花藏主人的「才情婚姻觀」及其文化特徵》,《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2期(1989年)。
馬焯榮:〈笠翁莎翁比較研究導論〉,《地方戲藝術》第2期(1992年)。
徐志平:〈清初話本小說《照世盃》研究〉,《中國文學研究》第6期(1992年5月)。new window
───:〈明末清初話本小說對科舉制度之批判〉,《嘉義技術學院學報》第65 期,1999年。
───:〈第二性中的他者——清初話本小說中的妾、媳與婢女〉,《中國婦女史論集》第六輯(2004年3月)。
───:〈杜濬與龔鼎孳之交遊及其心靈衝突研究〉,《興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5年6月)。
───:〈遺民詩人杜濬功能論小說觀探究〉,《臺北大學中文學報》創刊號(2006年)。
───:〈遺民詩人杜濬生平及其交遊考論〉,《人文研究期刊》第2期(2007年1月)。
(美)高彥頤:〈「空間」與「家」--論明末清初婦女的生活空間〉,《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1995年)。new window
秦 勇:〈狂歡與笑話-巴赫金與馮夢龍的反抗話語比較〉,《揚州大學學報》第4卷第4期(2000年7月)。
徐綉惠:〈杜濬的評點與社交活動〉,《中極學刊》第7期(2008年6月)。new window
郭昌鶴:《佳人才子研究》(上),《文學季刊》創刊號(1934年)。
───:《佳人才子研究》(下),《文學季刊》第2期(1934年)。
郭英德:〈論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戲曲小說的審美趣味〉,《文學遺產》第5 期(1987年)。
陳長房:〈《美者尚未誕生》:愛爾瑪的醜陋視境〉,《中外文學》第18期第2卷(1989年)。
陳大道:〈明末清初「時事小說」的特色〉,《小說戲曲研究》第3集,1990年。
陳大康:〈論通俗小說的雙重品格〉,《上海文論》第4期(1991年)。
───:〈論元明中篇傳奇小說〉,《文學遺產》第3期(1998年)。
陳器文:〈沖喜故事的四階段演變--「文化殘餘」課題探討〉,中興大學《文史學報》第25期(1995年3月)。new window
───:〈道家故事中的「食穢」文化〉,《明清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2000.4.27-28)。
陳翠英:〈閱讀才子佳人小說:性別觀點〉,《清華學報》新30卷第3期(2000年9月)。new window
陶晉生:〈北宋婦女的再嫁與改嫁〉,《新史學》第6卷第3期(1995年9月)。new window
陶慕寧:〈從《影梅庵憶語》看晚明江南文人的婚姻性愛觀〉,《南開學報》第4期(2000年)。
許金榜:〈李漁劇作思想成就芻議〉,《山東師大學報》第2期(1986年)。
許建中:〈論明清之際通俗文學中社會價值取向的嬗變〉,《明清小說研究》(1990年)。
陸元虎:〈李漁喜劇典型論〉,《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第3輯(1991年)。
陸建祖:〈論李漁市俗喜劇的創作特色〉,《遠程程教育雜誌》第6期(1999年)。
張 濤:〈被肯定的否定-從《清史稿‧列女傳》中的婦女自殺現象看清代婦女境遇〉,《清史研究》第3期(2001年8月)。
張永葳:〈論明末清初擬話本的非文體化現象——以《豆棚閑話》為個案〉,《湖南大學學報》第21卷第3期(2007年5月)。
張開焱:〈雷霆不能奪我之笑聲--馮夢龍小說笑謔性思想研究〉,《江淮論壇》第2期(2007年)。
喻松青:〈明清時期民間宗教教派中的女性〉,《南開學報》第5期(1982年)。
黃天驥:〈論李漁的思想和劇作〉,《文學評論》第1期(1983年)。
黃 霖:〈試論《一片情》〉,《社會科學戰線》第2期(1993年)。
黃慶聲:〈馮夢龍《笑府》研究〉,《中華學苑》第48期(1996年7月)。new window
黃慶聲:〈論《李卓吾評點四書笑》之諧擬性質〉,《中華學苑》第51期(1998年2月)。new window
黃克武:〈明清笑話中的身體與情慾:以《笑林廣記》為中心之分析〉,《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new window
湛偉恩:〈李漁喜劇理論初探〉,《廣州師院學報》第1期(1983年)。
湛偉恩:〈李漁的市民喜劇初探〉,《廣州師院學報》第3期(1983年)。
湛偉恩:〈李漁的喜劇創作論〉,《蘇州大學學報》第4期(1984年)。
萇瑞松:〈縫隙中的騷動:《三言》中三姑六婆的喜劇角色與話語研究〉,《興大人文學報》第48期(2012年3月)。new window
彭體春、范明英:〈〈介之推火封妒婦〉性別敘事的兩重語調〉,《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2009年)。
(日)鈴木健之著;賴育芳譯:〈“機智人物故事”-試論其欺騙性〉,《民間文學論壇》第2期(1984年)。
董家遵:〈歷代節烈婦女的統計〉,原刊於《現代史學》第3卷第2期(1937年)。
雷 勇:〈明末清初的才女崇拜與才子佳人小說的創作〉,《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1994年)。
寧俊紅:〈市民階層與擬話本小說的興起〉,《社科縱橫》第5期(1997年)。
趙 園:〈關於「士風」〉,《中國文化研究》夏之卷(2005年)。
劉坎龍:〈「才子」的理想人格─才子佳人小說文化透視之一〉,《新疆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1993年)。
劉坎龍:〈才子佳人小說類型研究──才子佳人小說文化透視之二〉,《新疆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1994 年)。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5期(1999年3月)。new window
劉曉東:〈明代士人本業治生論--兼論明代士人之經濟人格〉,《史學集刊》第3期(2001年7月)。
劉正忠:〈違犯‧錯置‧污染──臺灣當代詩的屎尿書寫〉,《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9期(2008年11月)。new window
劉勇強:〈風土‧人情‧歷史——《豆棚閑話》中的江南文化因子及生成背景〉,清華大學學報》第4期,2010年。
潘 薇:〈李漁與莫里哀喜劇創作跨文化研究〉,《吉林藝術學院學報》第3期(2003年)。
歐麗娟:〈《紅樓夢》中的「狂歡詩學」──劉姥姥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3期(2005年11月)。new window
蔡 慶:〈淺談《豆棚閑話》的荒誕性〉,《安徽文學》第7期(2008年)。
盧興基:〈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說─清代人情小說試論之一〉,《陰山學刊》第2期(1988年)。
蕭 馳:〈從「才子佳人」到「紅樓夢」:文人小說與抒情詩傳統的一段情結〉,《漢學研究》第14卷第1期(1996年6月)。
韓婷婷:〈寒儒的悲哀——試論清代海烈婦故事〉,《文學前沿》(2007年)。
聶春豔:〈一次不夠成功的「顛覆」--評《玉嬌梨》《平山冷燕》的「佳人模式」〉,《明清小說研究》第4期(1998年)。
───:〈男性人格理想的載體:清代小說中「男性化」的女性形象略論〉,《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2004年)。
羅時進:〈明清江南文化型社會的構成〉,《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2009年)。
欒 星:〈明清之際的三部講史小說〉,《明清小說論叢》第3輯(1985年)。
(三)、學位論文
方巧玲:《趙南星《笑贊》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8年)。
王鴻泰:《流動與互動:由明清間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測公眾場域的開展》(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付少武:《李漁與莫里哀比較研究》(南京: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3年)。
安碧蓮:《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臺北: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new window
吳芬燕:《李漁話本小說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6年)。
李進益:《天花藏主人及其才子佳人小說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8年)。
李世珍:《艾衲居士豆棚閒話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9年)。
吳佳真:《晚明清初擬話本之娼妓形象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0年)。
吳俐雯:《馮夢龍《古今譚概》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9年)。
吳敏雄:《煙水散人及其才色小說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9年)。
林佳怡:《明末清初女性亂離詩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8年)。
林佳燕:《世變、迂迴、荒唐之言:六朝諧隱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9年)。
咸恩仙:《三言愛情故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2年)。
姜鳳求:《明清才子佳人小說「好逑傳」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0年)。
胡豔玲:《《豆棚閒話》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3年)。
徐秀芳:《宋代士族婦女的婚姻生活--以人際關係為中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張永葳:《《豆棚閒話》:話中有思的個性文本》(長沙:湖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年)。
徐龍飛:《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文學類型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08年)。
高宏儀:《明傳奇妓女形象「閨秀化」現象析論》(臺中:東海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9年)。
徐欣怡:《明代神魔小說中的替罪羊現象-以《西遊記》《封神演義》為對象》(臺中:中興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0年)。
陳大道:《檮杌閒評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7年)。
陳器文:《中國通俗小說試煉故事探微》(香港:香港大學文學院博士論文,1997年)。
陳秀珍:《《三言》、《兩拍》情色探究》(臺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0年)。
賀淑瑋:《黑色幽默在中國:毛話語創傷與當代中國「我」說主體》(臺北: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new window
許妙瑜:《明末清初小說中的療妒主題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
陳玉萍:《中國古典中短篇小說中的詩文關係與抒情性──以愛情為主題的討論》(臺北: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9年)。new window
張秋華:《《醉醒石》、《照世盃》、《警寤鐘》比較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臺北:臺灣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new window
黃蘊綠:《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中的佳人形象》(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7 年)。
黃巧倩:《《豆棚閒話》敘事藝術及其在白話短篇小說中的意義》(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0年)。
廖珮芸:《邊緣人物的功能與意義:馮夢龍《三言》中的配角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
顏美娟:《明末清初時事小說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1年)。new window
魏旭妍:《明代短篇話本小說中負心婚變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4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