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制度之研究- 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
作者:李麗娥
作者(外文):LI,LI-E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指導教授:孫志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教育機會均等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exam-free admission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本研究旨在以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探討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制度,並以竹苗區公立國民中學教育人員為研究對象,了解教育人員對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制度之教育機會均等之看法,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參考。
本研究先進行文獻探討,分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制度之改革脈絡,續以教育機會均等觀點之起點均等、過程均等及結果均等三構面為研究架構,採問卷調查法,以自編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制度實施現況調查問卷》量表作為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為竹苗區三縣市107學年度之公立國民中學教育人員,發出問卷共623份,回收問卷共453份,問卷回收率及可用率為72.71%。研究調查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討論。另訪談竹苗區三縣市不同學校所在地區之十四位國中教育人員,進一步了解國中端基層教育人員對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制度之看法,獲致下列結論:
一、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制度-起點均等
(一)受試者認為入學制度之起點均等屬於中度均等。
(二)不同家庭社經地位及學校地區學生,在「超額比序」、「特色招生」及「就近入學」獲得之均等程度較低。
(三)「特色招生」入學制度不利於偏鄉小校或弱勢學生。
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制度-過程均等
(一)受試者認為入學制度之過程均等屬於中度均等。
(二)受試者認為不同學校風氣與文化、環境與設備,受教過程之均等程度較低。
(三)偏鄉小校師資不足,教師配課多、行政負擔重,影響學生受教品質。
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制度-結果均等
(一)受試者認為入學制度之結果均等程度屬於中度均等。
(二)弱勢學生的「學習表現」及「優質銜接」均等程度較低。
(三)弱勢學生處境愈來越艱難,弱勢卻優秀的學生越來越少。
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對政策制定機關及實務工作者提出建議,做為改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制度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admission system of the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from the view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equality. The research objects are the educators of the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he Hsinchu and Miaoli county. Some specific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rom the findings on the equality level of the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admission system.
Th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 document review and questionare to analyze the reform process of the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admission system.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hold in 107 academic year. The questionnaire objects ar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Hsinchu City, Hsinchu County, and Miaoli County. There are three fields, input equality, process equality and result equality in the “Questionnaire: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Admission System”. There were 623 questionnaires sent out, 453 questionnaires returned. The questionnaire recovery rate and availability rate are 72.71%. Some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ing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and t-test, and ANOV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questionnaire data. In addition, 14 interviews were held to understand the opinions of educators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on the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admission system.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admission system - input point equality
(1) Questionnaire Subjects think that the input equality is at middle level.
(2) The equalities on the ranking-comparing, special examination admission, and nearby- enrollment are different for families in different social status and for students in different district.
(3) The special examination admission is harmful for small schools in secluded district or disadvantage students.
2.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admission system - process equality
(1) Questionnaire Subjects think that the process equality is at middle level.
(2) The spirit,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in the school affect the equality of student learning process.
(3) Lack of teachers, more classes for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ion loading in the small
schools in secluded district are disadvantageous for student learning quality.
3.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admission system - result equality
(1) Questionnaire Subjects think that the result equality is at middle level.
(2) The equality on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education connection quality are low for disadvantage students.
(3) The education circumstance is harder for disadvantage students, so fewer excellent persons are generated from disadvanta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2 recommendations were presented for the policy-making institution and practical educators for enhancing the admission system of the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in Taiwan.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尤秋(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立昇(2014)。第一部:減輕壓力VS.快樂學習。載於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編著,適性探索啟發孩子的潛能:教育專家讓孩子熱情學習的方法,10-34。臺北市:商周。
王政彥、莊勝義(2014)。終身教育公平指標。載於陳伯璋、王如哲(主編),教育公平(286-317)。臺北市:高等教育。
王順億(2015)。十二年國教對於高職學生入學現象之影響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王道維(2012年4月19日)。十二年國教的成功關鍵(發表於中國時報)。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41900500.html。
王瑤瑄(2016)。選擇優先免試入學就讀社區高中之關鍵因素─以新北市新莊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白亦方(2000)。教育大辭書。國家教育研究院。
朱義雄(2015)。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對學生學習動機與態度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
江守峻、陳婉真(2017)。經濟弱勢青少年的教師支持、同儕支持、家庭凝聚力與心理資本之關係:台灣貧窮兒少資料庫分析。載於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3(1),11-50。
江哲慰(2015)。十二年國教實施後嘉義區入學制度現況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李家同 (2014年6月26日)。李家同批胡鬧一場 籲教育官員認錯。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221038939.html
但昭偉(1998)。新中華文化與教育機會均等。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55-72)。臺北市:揚智。
何慧群、永井正武(2013)。臺灣12年國民基本教育體制研究─對照美國、德國、法國國民教育體制。香港教師中心學報,12,151-168。
吳伊婷(2013)。十二年國教納入體適能政策對國中體育課體適能教學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國中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宗哲(2016)。十二年國民教育超額比序採計在校成績之可行性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吳武典(2014)。天生我材必有用。載於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編著,適性探索啟發孩子的潛能:教育專家讓孩子熱情學習的方法(35-43)。臺北市:商周。
吳柏軒(2017)。私校小聯考盛行 全教總批十二年國教早破功。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056551
吳珞齊(2014)。服務學習納入十二年國教積分比序之研究:宜蘭縣公立國民中學師生觀點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吳清山、林天祐(2010)。教育小辭典。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王令宜、林雍智、張佳絨(2017)。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制度實施成效及未來改進之研究。教育行政研究,7(2),1-30。
吳清基(2012)。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正是時候。臺灣大學:十二年國教與教育決策程序論壇。
吳清基(2014)。給孩子潛能開展的美好未來。載於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編著、王立昇主筆,適性探索啟發孩子的潛能:教育專家讓孩子熱情學習的方法(44-53)。臺北市:商周。
吳順德(2014)。複雜理論與適性教育。載於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編著、王立昇主筆,適性探索啟發孩子的潛能:教育專家讓孩子熱情學習的方法(54-57)。臺北市:商周。
呂二寶(2013)。家長與學生對十二年國教免試升學超額比序辦法中校內競賽之公平疑慮及學校的因應辦法(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呂文惠(2014)。個人、父母、以及學校與學生數學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靜宜人文社會學報,8(2),1-28。
呂木琳(2015)。社會正義在教育上之意涵探究。載於黃政傑(主編),教育行政與教育發展-黃昆輝教授祝壽論文集(39-65)。臺北市:五南。
呂秀卿(2012)。免試入學方案與國中生升學壓力之相關研究-以基北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金玲(2016)。我國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宋維哲(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前後學生學校選擇因素之比較-以高雄市公立高職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心瑩(譯) (2000)。再建多元智慧-21世紀的發展前景與實際應用(原作者: Howard Gardner)。臺北市:遠流。
李安明(2017)。面向2030教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監測教育目標永續經營之挑戰、因應與啟示。教育研究月刊,281,4-13。
李秀鳳(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制度平等導向與精英導向的論述分析。公民訓育學報,22,101-132。
李冠緯(2013)。高中職五專免試入學之政策執行過程研究:以北星計畫明星高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家同(2014)。教改休兵,不要鬧了。 臺北市:五南。
李然堯(2007)。延長國民基本教育入學方式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58,15-29。
李靜美(2016)。新北市國中生對十二年國教政策理念之認同度及擇校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李靜璦(2012)。國中教師對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政策之看法與態度研析:以台南市永康區四所國中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沈姍姍(2013)。英國中等學校入學制度分析-兼論對臺灣十二年國教中學入學制度之啟示。教育資料集刊,58,43-70。
沈姍姍(2016)。英國公辦民營學校變革之社會正義訴求與實際。載於溫明麗(主編)。教育機會均等(67-92)。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沈姍慧(2015)。十二年國教政策下彰雲嘉高中職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機制之比較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沈雅惠(2013)。十二年國民教育改革下國二學生學習動機之研究-以山海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基隆市。
阮雪菁(2016)。國三生志願選填試探、興趣測驗與升學選擇之關聯(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兒童福利聯盟(2017)。十二年國教之後 學習疲勞情形惡化,逾半數學生學習疲勞,一成三過勞。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1771
周祝瑛、劉豫敏、胡祝惠(2013)。從「國中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看「十二年國教」。教育資料與研究,109,79-106。
林火旺(1998)。羅爾斯正義論。臺北:臺灣書店。
林永豐 、郭俊呈(2011)。後期中等教育公平指標之發展與建構。教育政策論壇,14(4),115-142。
林志成(2015年5月12日)。窮孩子上不了台清交-貧窮及城鄉的世襲。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
林志成(2018年3月28日)。新課綱高中數學擬採三軌制。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305000439-260106
林芬妃(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方式之研究—以竹苗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秋蘭(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高中職免試入學方式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林書鴻(2013)。高雄市國中生對體適能納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項目政策認知與接受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純真(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適性揚才政策理念及政策推動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林新發、蔡明學、黃秋鑾、鄧珮秀、顏如芳(2017)。臺灣十二年國教後期中等學校入學制度變革實施成效與改進建議。教育政策與管理,2,33-80。
林曉雲、洪定宏、蔡淑媛、梁珮綺(2016年5月22日)。國二生升學管道更多元 家長憂更亂。自由時報,2版。
邱立基(2014)。家長觀念和親子溝通。載於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編著、王立昇主筆,適性探索啟發孩子的潛能:教育專家讓孩子熱情學習的方法(83-90)。臺北市:商周。
邱柏勝(2017)。貧富差距百倍 最富家庭平均年收入471萬。中央通訊社。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07030209-1.aspx
邱皓政、林碧芳(2016)。孰優、孰弱?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軌跡之異質性分析。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4(1),33-79。
施祐吉、黃毅志(2009)。從教育社會學的觀點檢視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教育政策論壇,12(3),35-64。
段心儀(2014)。翻轉吧,老師。載於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編著、王立昇主筆,適性探索啟發孩子的潛能:教育專家讓孩子熱情學習的方法(173-142)。臺北市:商周。
洪雅琪(2013)。應用模糊多準則決策於十二年國教國中畢業生選擇免試就學區暨高中職社區化之研究:以高雄市餐旅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
洪雯柔(2017)。教育2030:未來教育想像之國際趨勢。教育研究月刊,281,99-109。
洪蘭(2015)。不比分數,品格比知識更重要。取自https://www.gvm.com.tw/fashion/article.html?article_id=29716
研究倫理治理架構(2017)。什麼是研究倫理相關之規範與政策。國立成功大學http://rec.chass.ncku.edu.tw/rights
胡幼慧(2000)。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孫志麟(1994)。教育財政公平的衡量:一個分析架構的探討。教育研究,39,25-36。
孫志麟(2014)。誰受益?誰受損?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性。師友月刊,2014(1),9-14。
孫憶明(2014)。破除十二年國教3大迷思:不應免試、不應免費、不打破菁英教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453
翁福元、鍾明倫(2015)。英國與臺灣中等教育改革芻議。載於黃乃熒等著,國民教育新視野:借鑒、蛻變與創新(73-90)。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高誌隆(2015)。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適切性之研究─以103學年度中投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2)。中華民國教育年報。臺北:教育部。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取自教育雲教育百科http://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6%95%99%E8%82%B2%E5%85%AC%E5%B9%B3
完全免試先落實優質化與均質化【社論】(106年5月23日)。國語日報,2版。
張民杰、濮世緯(2013)。卓越與均等的難題:談十二年國教高中職的特色招生。教育研究月刊,225,39-52。
張怡沁(譯) (2017)。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原作者: Paul Toughr)。臺北市:親子天下。
張芳全(2008)。數學成就的城鄉差距探討:以TIMSS為例。國民教育,48(6),22-29。
張啟隆(2014)。讓學生走出自己的精彩。載於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編著、王立昇主筆。適性探索啟發孩子的潛能:教育專家讓孩子熱情學習的方法(166-169)。臺北市:商周。
張稚美(2000)。為多元智慧論在學校改革中的定位。載於李心瑩(譯)。Howard Gardner著。再建多元智慧-21世紀的發展前景與實際應用(15-31)。臺北市:遠流。
張慶勳(2017)。教育2030的趨勢與挑戰。教育研究月刊,281,14-24。
張瀞文、李京諭(2016)。基本學力保衛戰:減C大動員。親子天下,82,97-105。
教育部(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44,c639-1.php?Lang=zh-tw
教育部(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專案報告。2017年10月17日取自http://www.president.gov.tw/portals/0/download/1040727P-1.pdf
教育部(2015)。入就學區規劃方式。取自http://1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658
教育部(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取自http://1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44
莊淇銘(2013)。12年國教的危機與因應。臺北市:沙鷗國際多媒體。
莊勝義(1998)。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研究與實踐-回顧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403-454)。臺北市:揚智。
莊勝義(200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與教育機會均等。載於蘇永明、方永泉(主編),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研究(135-158)。台北市:學富。
莊勝義(2014)。怎樣的社會正義? 誰的機會?--以實現社會正義為訴求的教育政策與實踐之解析。論文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2014年5月16-17日主辦之第20屆臺灣教育社會學論壇:「弱勢學生、社會正義與教育機會均等:再思多元文化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許麗仙(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影響國中生擇校之因素研究─以彰化縣國中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郭俊賢、陳淑慧譯(1999)。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台北:遠流。
郭盈伶(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方案政策之認知與滿意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郭祐誠、陶宏麟(2013)。高中職多元入學管道選擇與家庭背景及學習表現之關係—兼論多元入學的公平與效率。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5(3),421–456。
陳大魁(2016)。高級中等學校特色招生執行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民凱(2012)。高雄市國民小學畢業生家長對於高中職入學制度改革意見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秀瑩(2015) 。12年國教後臺南市私中學生選校因素之重要性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臺南市。
陳育仁(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下國中學生升學選擇影響後期中等教育經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銘傳大學,臺北市。
陳怡如(2007)。十二年基本教育與私校發展。載於蘇永明、方永泉編,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研究(69-89)。台北:學富。
陳承璋(2017)。不看好12年國教 家長搶破頭把孩子送私中。遠見雜誌。取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38312
陳信智(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追求社會正義目標的解析-以Nancy Fraser重新框架的社會正義理論之應用(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冠州(2009)。以Rawls的社會正義觀評析:十二年國教促進「教育機會均等」,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政策目標。教育研究月刊,177,50-62。
陳建州、劉正(2004)。論多元入學方案教育機會均等性。教育研究集刊,50(4),115-146。
陳清圳(2017)。從根做起,建構一個溫暖的支持系統。載於張怡沁(譯),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37-41) (原作者: Paul Toughr)。臺北市:親子天下。
陳惠雯(2013)。國高中校長對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超額比序辦法認同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陳惠雯(2014)。如何協助孩子探索性向。載於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編著、王立昇主筆。適性探索啟發孩子的潛能:教育專家讓孩子熱情學習的方法(70-82)。臺北市:商周。
陳嫈郁(2014)。評析 Schmidt「論述制度論」與對政策制訂的啟示。臺灣國際研究季刊10(4),143-177。
陳愷辰(2016)。高雄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制度公平性與適切性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榮政(2012)。論教育政策學之建立:以教育公平政策意涵之分析為例。教育政策論壇,15(1),1-24。
陳筵靜(2014)。國中學生對十二年國教適性入學方式的認知、態度與升學壓力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慶瑞、陳慶得、林君屏、楊美珠、李雲燕(2011)。兩岸高中入學制度之探討—以台灣免試入學與大陸綜合素質評價為例。屏東教育大、廣州大學主辦之「兩岸教育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151-172),屏東縣。
陳麗珠(2014)。教育財政制度與改革。臺北市:心理。
單小懿(2013)。多元入學是資訊大戰不是金錢大戰。商業週刊,1329,128-144。
彭杏珠(2017)。一次看懂大學考招、108課綱。2018年3月28日取自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0626/951391.htm
曾常哲(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家長支持程度與選校考量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游靜瑜(2017)。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方案公共議題之研究─以基北區及高雄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程宴鈴(2017)。四千人搶兩百名額!為什麼孩子要擠進私立國中?天下雜誌,627。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3783
馮清皇(2015)。台北市提升學生學習力的作法。教育研究月刊,253,33-49。
馮靖惠(2017)。免試入學放榜!缺額史上最多 教部:強化減班措施。聯合報。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576376
黃乃熒(2010)。教育公平理論之不平等可容忍空間之道德價值。載於陳清溪(主編),教育核心價值實踐之研究(69-96)。臺北縣: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黃文三、劉靖國、馬向青(2011)。中等學校問題舉隅。載於黃文三、張炳煌、潘道仁、馬向青、劉靖國(合著),中等教育(431-537)。臺北市:高等教育。
黃芳玫(2001)。九年義務教育,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31(2)。91-118。
黃城、卓民道、林政谷(2012)。十二年國教的核心價值之一:「教育資源重分配的正義」-以臺北市教育經費分配為例,教育研究月刊,223,52-66。
黃政傑(2014)。十二年國教高中高職入學制度啟動的問題與展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9),102-132。
黃政傑、張嘉育(2010)。讓學生成功學習:適性課程與教學之理念與策略。課程與教學季刊,13(3),1-22。
黃啟菱(2018)。適性教育還很遠?過半國中生興趣與天賦無交集。遠見未來Family。取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42681
黃新(Sean Huang)(2014)。十二年國教根本是一台破爛的拼裝車,只會讓窮人的孩子更沒機會翻身!商業周刊。取自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8267&type=Blog&p=1
黃楸萍(2004)。從教育機會均等的正義意涵談多元入學方案之缺失。亞東學報,24,1-9。
黃銘福、黃志毅(2014)。臺灣地區出身背景、國中學業成績與高中階段教育分流之關聯。教育實踐與研究,27(2),69-98。
黃德祥(2014)。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的謬誤與調整。臺灣教育,688,10-14。
楊和明(2014)。桃園縣國中學生對於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方案之態度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市。
楊思偉(2006)。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2(2),1-31。
楊深坑(2008)。社會公義、差異政治與教育機會均等的新視野。當代教育研究,16(4),1-37。
楊深坑、王秋絨(2015)。德法前期中等教育之適性發展輔導策略措施比較。載於黃政傑主編,教育行政與教育發展黃昆輝教授祝壽論文集(385-403)。臺北市:五南。
楊朝祥(2010)。預應十二年國教,後期中等教育何去何從。教育資料集刊,46,1-26。
楊朝祥(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爭議與對策。教育資料與研究,115,1-26。
楊照(2015)。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臺灣教育的缺與盲。臺北市:時報文化。
溫明麗(2007)。全球化是有有助於教育公平?取自http://www.hceb.edu.tw/epaper/200710/look_3201.htm
溫明麗(2016)主編。教育機會均等。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葉坤靈(2015)。美國中等教育政策改革的新取向。載於黃乃熒等著,國民教育新視野:借鑒、蛻變與創新(91-129)。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維基百科(2017)。公平理論。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C%E5%B9%B3%E7%90%86%E8%AE%BA
維基百科(2018)。正義論。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D%A3%E4%B9%89%E8%AE%BA
維基百科(2018)。言談分析。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F%87%E7%AB%A0%E5%88%86%E6%9E%90
劉恆昌(2017)。為成功找方法。載於(張怡沁(譯),原作者: Paul Toughr)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50-57)。臺北市:親子天下。
劉裕仁(2015)。國中畢業生於十二年國教下選擇高中職之關鍵因素—以桃園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蔡佩倫(2016)。選填升學志願影響因素-以大明高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鄭世益(2012)。公立國中因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與特色招生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鄭依琳(2013) 。香港中等教育考評制度改革對臺灣升學制度的啟示。學校行政月刊,84,118-131。
鄭勝耀(2011)。弱勢教育公平指標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4(4),63-88
鄭森雄(2003)。研議改善公私立高中職校差距專案計畫。台北:教育部。
鄭瑞瑜(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入學方式制定過程之研究:跨域治理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魯筠珍(2013)。臺灣地區十二年國教體適能 列入超額比序之現況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政安(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技術型高中免試入學設計群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霍志明(2014)。國中教師對十二年國教升學制度與考試方式的因應策略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謝秀青(2014)。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認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方案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鍾典呈(2014)。十二年國教體適能與運動參與意願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中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簡玉芬(2015)。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制度之適當性研究:以John Rawls之正義論實證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市。
顏國樑、任育騰(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問題形成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248,58-72。
顏國樑、林芬妃(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各就學區入學方式比較與評析:以法規文本為分析對象。教育研究月刊,234,44-57。
魏佳卉(2016)。誰是十二年國教的遺珠?取自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5646
羅德水(2017)。如果貧窮是結構性壓迫,教育公共化就是脫貧關鍵。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66/article/6350
羅媛琦(2012)。臺中市國中教師對十二年國教政策認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龐文心(2012)。十二年國教制度影響雙北市國中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態度之差異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蘇明進(2017)。與你交心。載於 (張怡沁(譯),原作者: Paul Toughr) 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12-16)。臺北市:親子天下。
饒嫚琳(2015)。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方案態度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貳、英文部分
Blanke, V. (1992). Education change. Columbus, OH: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Evetts, J. (1973). The society of education of opportunity(2 nd ed)New Hanpshire: Ayer.
Factualhelp (2012)。Education in France. Revised from http://www.moe.gov.sg/education/secondary/
Fontana, A., & Frey, J. H. (1994).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science.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361-376). Thousand Oaks: Sage.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Y: Basic Books.
Gardner, H. (1999).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NY: Basic Books.
Hanushek, E. A., & Rivkin, S. G. (2004). How to improve the supply of high quality teachers. In D. Ravitch (Ed.), Brooking papers on education policy (pp. 7-44). Washington, DC: Brooking Institution Press.
Heck, R. H. (2007).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quality as an organizational property of schools and students’ achievement and growth rate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43(4), 399-432.
Holsinger, D. B. & Jacob, W. J. (2004). Inequality in education: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 perspectives. Hong Kong, China,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Centur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Jacobs, L. A. (2016). Dealing fairly with winners and losers in school: Reframing how to think about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50 years after the Coleman Report. Theory and Research in Education,14(3) 313 –332.
Meyer, K. (2016). Why should we demand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Theory and Research in Education ,14(3),333–347.
Mishler, E. G. (1986) Resh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ior, J. M. (2008). Foucault and architecture of surveillance: creating regimes of power in schools, shrines, and society. Educational Studies, 44, 32-46.
Rawls, J.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awls, J. (1985). Justice as fairness: Political not metaphysical.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14, 223-252.
Rawls, J. (1999). A Theory of justice, revised ed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acks, P. (2007). Ethical leadership in higher education admission: Equality Vs. equity. Journal of College Admission, Spring, 15-19.
Scholastic (2016). Teacher & Principal School Report: Equity in Education. www.scholastic.com/teacher principal report.
Secada, W.G. (Ed.) (1989). Equit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Falmer.
Sen, A. (1992). Inequality reexamin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Sergivvanni, T. (1992). Moral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2015). The investment case for education and equity. New York: unICEF.
Volmink, J. (1994). Mathematics by all. In S. Lerman (Ed.). 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pp.51-67). Massachusetts: Kluwer.
Young, I. M. (1990).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United Kingdo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ang, M.C. (1992). Adaptive education strategies: Building on diversity. Baltimore, MD, Paul H. Brookes.
Wayson, W. (1992). Equity, individuals & learning: I. Culombus, OH: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Williams, R. J. (1967). You are extraordinary.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