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詩與史:論古詩中的三良主題
書刊名:中華學苑
作者:楊玉成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ang, Yu-chen
出版日期:1997
卷期:49
頁次:頁97-139
主題關鍵詞:陶淵明三良詠史詩文化詩學閱讀倫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45
  • 點閱點閱:69
     本文以「文化詩學」的觀點,論述三良主題的意義,穿行過詩歌的文化史脈絡。 首先,筆者借由詩與史的交互閱讀指出歷史的自我複製的機制。這個機制涉及歷史的傳遞, 也涉及各教的成立。三良一方面成為哀辭的起源,一方面也成為歷史的教訓,詩歌涉入權力 的網路,成為一齣「權力的戲劇」。筆者進一步探討權力關係在建安詩歌中的運作方式,再 透過細讀,深入陶詩所內蘊的倫理衝突中,歸結於一個基於「施」與「報」的倫理邏輯,這 個邏輯實際上就是一文明背後的根本法則。觀察焦點於是轉向考古和歷史學,將詩歌詮釋推 廣於倫理、政治、權力、文化等寬闊的視野。最終透顯出一種悲涼的聲音,這種聲音既是「 詩史」的聲音,也是攸關人類命運的「悲歌」,彰顯犧性、名教、歷史、乃至詩歌本質的深 層意涵。最後探討中唐之後三良評價的戲劇性變化,這個變化源自文化史的另一次變革,筆 者籍此重新檢討了新興的理性主義、主體哲學的洞見與盲點,將詩歌詮釋進一步導向一種「 閱讀的政治學」中。
期刊論文
1.楊玉成(19950300)。鄉村共同體: 陶淵明「勸農」詩。大陸雜誌,90(3),2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Fmicault, M.、吳宗賢(1991)。全體與單一:邁向批判政治理性之途。當代,57,48-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彭衛(1994)。中國古代詠史詩歌初論。史學理論研究,1994(3),15-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Renan, Ernest、李紀舍(19951100)。何謂國家?。中外文學,24(6)=282,4-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Montrose, Louis A.(1992)。本文與歷史。中外文學,20(12)=2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牛繼清(1994)。家臣與春秋社會。固原師專學報,4,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錢伊平(1989)。談隋唐人俑。故宮學術季刊,7(1),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川勝義雄(1958)。魏晉南朝の門生故吏。東方學報(京都),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郭沫若(1930)。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上海:新新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蘇轍。欒城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蘇轍。詩集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适(1977)。隸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宮崎市定(1976)。アジア史論考。朝日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康正果(1994)。女權主義與文學。北京: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西漢)司馬遷、(唐)司馬貞、(唐)張守節、(宋)裴駰、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清)王國維。古史新探。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白川靜(1982)。詩經研究。詩經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梁)簡文帝。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揚雄、汪榮寶(1968)。法言義疏。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沙.巴利、阿.薛斯藹、弘文館出版社編輯部(1985)。普通語言學教程。臺北:弘文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嚴可均(199910)。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呂思勉(1983)。讀史札記。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朱紹侯(1990)。軍功爵制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程元敏(1986)。三經新義輯考彙評。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楊寬(1982)。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杜正勝(1990)。編户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應邵、王利器(1982)。風俗通義校注。台北市:明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蘇軾、王文誥、馮應榴、孔凡禮(1983)。蘇軾詩集。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白川靜、加地伸行、范月嬌、黃錦鋐(1983)。中國古代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曹植、趙幼文(1985)。曹植集校注。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許倬雲(1988)。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朱熹(1974)。詩集傳。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黃展岳(1990)。中國古代的人牲人殉。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小川環樹(1986)。風與雲──中國感傷文學的起源。論中國詩。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任乃強(1987)。華陽國志校補圖志。華陽國志校補圖志。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Dijk, Van(1993)。話語處理中的情節模型。話語‧心理‧社會。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Greenblatt, Stephen(1993)。《文藝復興自我造型》導論。文藝學和新歷史主義。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唐長孺。魏晉南朝的君父先後論。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尾形勇。漢代的「家人」和君臣關係。日本學者中國史研究論著選譯(卷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Rilke, Rainer Maria(1994)。里爾克詩集。里爾克詩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吳曉叢、張文立(1995)。秦俑主題思想試探。秦俑藝術論集。西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張文立、吳曉叢(1995)。主題、意志、逆反心理──再論秦俑的主題思想。秦俑藝術論集。西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余英時(1987)。中國古代死後世界的演變。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尾形勇(1993)。古代姓氏制的展開和「家」的成立。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長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許倬雲(1982)。春秋戰國間的社會變動。求古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增淵龍夫。漢代民間秩序的構成和任俠習俗。日本學者中國史研究論著選譯(卷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西嶋定生。中國古代帝國形成史論。日本學者中國史研究論著選譯(卷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李長之。陶淵明評傳。陶淵明評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溫紹堃(1994)。柳宗元詩歌箋釋集評。柳宗元詩歌箋釋集評。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王子雲(1988)。中國雕塑藝術史(上冊)。中國雕塑藝術史(上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嚴可均。全後漢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詩經注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宋)呂祖謙(1973)。東萊左氏博議,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清)焦竑。毛詩補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明)黃文煥(1974)。陶淵明詩文彙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明)陸時雍。古詩鏡,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清)丁福保。陶淵明詩箋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左傳注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漢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宋)洪适。隸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董志廣(1993)。潘岳集校注,天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唐)劉知幾。史通,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文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晉)陳壽。三國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湯漢。陶靖節詩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全唐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全唐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魯迅(1981)。娜拉走後怎樣?。填。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