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海峽兩岸國小師資培育政策之比較研究
作者:陳學賢
作者(外文):Hsueh-Hsien Chen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慶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海峽兩岸師資培育師資培育政策比較教育研究師資培育典範師資生paradigm of teacher education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teacher education policyteacher education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students receiving teacher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94
本研究以海峽兩岸國小師資培育政策為題,針對臺灣與大陸自1949-2010年為對象範圍進行師資培育職前教育階段的研究,為達研究目的首先透過歷史研究法與文件分析法進行文獻資料的蒐集分類與整理分析,探討兩岸在師資培育政策的發展脈絡、理念典範、培育制度與實施現況等四個面向。接著再運用比較研究法採描述、詮釋、並列、比較等四個步驟,對臺灣與大陸國小師資培育的發展脈絡、培育理念、典範類型、培育體系、招生制度、學費制度、課程規劃與實習制度等進行深入探究與比較,期望能對海峽兩岸師資培育政策的發展現況與異同有深入的認識,以歸納研究主要發現並提出結論、以及臺灣未來師資培育發展的建議。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與架構獲得研究結論如下:
一、海峽兩岸國小師資培育政策的變遷均受政治、社會、經濟因素影響。
二、臺灣國小師資培育發展依據《師資培育法》;大陸因未訂定《師資培育法》,
主要以《教師法》為依據。
三、臺灣培育理念以多元開放、自費就學、合流培育、儲備制為主;大陸則是採
非定向、自費入學、培養培訓一體化理念。
四、海峽兩岸師資培育發展的典範類型都以批判反省典範為主流。
五、海峽兩岸國小師資培育體系均提升至大專學歷層次,臺灣實施步調全國一致、
大陸則有明顯的地區落差。
六、海峽兩岸均自西元1994年起開放非師範校院參與國小師資培育。
七、臺灣學費制度以自費為主、公費及助學金為輔;大陸亦採自費培育並於2007
年起試辦師資生免費教育。
八、臺灣為加強師資生就業競爭力規劃開設第二專長「增能學程」;大陸則建構
專業化課程模式並發展「學校特色課程」。
九、臺灣的實習制度自《師資培育法》施行後有大變革;大陸近年來則積極推動
頂崗實習支教,以緩解農村師資不足與平衡城鄉師資素質。
In recent years, both China and Taiwan have been positively promoting education reform. Ever since Teacher Education Act was promulgated and implemented in Taiwan in 1994, there appear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diversified education institutions, diversified sources of students, and plenty of choices for employment of teachers. However, the problems of low birth rate and stray teachers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teacher educ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In the same year, “Teachers Law” was also promulgated and implemented in China, starting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teachers and let teachers system legalized. The paper takes “Retrospection and Comparison of Teacher Education Policy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as the topic. 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contexts and legal origin eviden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education of Taiwan and China from 1949 to 2009. The paper deeply investigates the concept, system and current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The scope of research is mainly limited to the stage of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Especially after Taiwan experienced the change of the ruling party for the second time in 2008, there have been frequent interactions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It is hoped that the study can provide inspiration and contempl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policy of Taiwan in futur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大陸教育部(2007a)。教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2009.6.6,取自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 18/72/info32572.html
大陸教育部(2007b)。溫家寶總理與北京師範大學免費師範生座談。2009.6.24,取自http:// www.moe.gov.cn /edoas/website18/31/info1242095571102731.htm
大陸教育部(2008)。提高教師培養質量是師範大學之本。2009.6 .6,取自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 18/31/info1216196461216331.html
大陸教育部(2009)。百年大計、教育為本。2009.6.6,取自
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 18/19/info1231050510165319.htm
大陸教育部(2009)。教師隊伍建設要堅持十個統籌。2009.6.6,取自
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93/info1 234919810141893.html
內政部戶政司(2008)。戶籍人口歷年統計表。2008.4.6,取自
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20-0.html
內政部統計處(2006)。內政部統計年報。2006.8.10,取自
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文部省(1999)。小學校指導要領解說。日本:大藏省印刷局。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5)。鄧小平論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國教育報(2007.5.16)。温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師範生免費教育實
施辦法。2010.12.18,取自http:// 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moe_1478/200712/30414.html
中國教育報(2007.5.19)。免費師範生畢業將保證有編有崗。2010.12.18,取自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78/200712/
30414.html
中國教育報(2007.5.23)。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解讀師範生免費教育政策。
2010.12.18,取自http://www.moe.edu.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
1478/200712/30414.html
王文科(1994)。課程與教學論。臺北:五南書局。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書局。new window
王宏志(1955)。師範學校課程的演變及其改革問題。教育輔導月刊,5(3),15-17。
王秋绒(1997)。我國國中師資培育學程之建構。臺北:師大書苑。
王家通(1992)。中日師資培育制度比較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
(69-123)。臺北:師大書苑。
王家通(1997)。比較教育論叢。高雄:麗文書局。
王春光(2007)。反思型教師教育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長春市。
王清思(2008)。教育理論與實務的關係:剖析杜威對師資培育的看法及其對現今new window
的啟示。初等教育學刊,31,13-34。
王秋絨(1987)。教師專業社會化理論在教育實習設計的蘊義。臺北:師大書苑。
王秋絨(1992)。中英教育實習制度之比較分析。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
(pp.563-615)。臺北:師大書苑。
王瑞壎(2008)。人口結構變遷下我國師資培育現況之分析。臺東大學教育學報,new window
19(2),143-182。
王湘瀚(2006)。我國師資培育之研究-1994-2005。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王曉莉、盧乃桂(2009)。期望中的教師專業性-政策文本分析的視角。教育學
月刊,5,45-48。
王聰輝(2005)。中小學校長對師資培育多元化成效之意見調查。淡江大學教育科
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瑩瑩(2009)。近代我國師範教育學費制度改變研究。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未出版,長春市。
王豔玲(2008)。培養反思性實踐者的教師教育課程。華東師範大學,未出版,上
海市。
王鐵(1985)。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方增泉(2007.3.3)。師範生免費教育的意義及政策建議。中國教育報,第3版。
司琦(1981)。中華民國教育發展史。臺北市:三民書局。
丘昌泰、余致力、羅清俊、張四明、李允傑(2001)。政策分析。臺北:空中大學。
立法院秘書處(1981)。師範教育法案-法律案專輯第30集。臺北:立法院秘
書處。
立法院秘書處(1994)。法律案專輯第165輯-師資培育法案。臺北:立法院。
立法院公報(2005)。立法院法律系統。2008.4.30,取自
http://Lis.ly.gov.tw/lgcgi/lglaw
四一○教改行動聯盟(1996)。民間教育改造藍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民報(1946.2.12)。機關與市民爭、公務員與百姓爭、希望政府辦事要有秩序。民
報(社論),第2版。
民報(1947.3.11)。各機關要職遷親引戚、結黨成群視為地盤。民報(社論),第
2版。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臺北:桂冠書局。new window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作者。
行政院(1998)。教育改革行動方案。臺北:作者。
行政院(2006)。國民小學班級學生人數調降方案(期程:96學年度-100學年度)。
行政院95年9月18日院臺教字第0950040901號含核定。
全國教師會(2006a)。95年各縣市國中教師聯合甄選錄取率總表。2006.8.4,取自
http://140.111.1.189/95mlist.htm
朱小蔓、笡佐領(2002)。走向綜合發展之路培養自主成長型教師。課程教材教
法,1。
朱旭東(2007)。我國現代教師教育制度構建。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4)。
朱志宏(1999)。公共政策。臺北:三民書局。
朱敬一、戴華(1996)。教育鬆綁。臺北:遠流出版社。new window
伍振鷟、黃士嘉(2002)。臺灣地區師範教育政策之發展。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
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pp.1-28)。臺北:學富文化出版社。
江芳盛、鍾宜興(2006)。各國教育行政制度比較。臺北:五南書局。
吉偉青(2002)。「教育戰線的一場大論戰」發表的前前後後──推翻「四人幫」
的「兩個估計」親歷記。黨的文獻,2002(1),74-75。
曲恒昌(2003)。借鑒他國經驗切實制止目前我國農村義務教育的滑波。中小學教育,2003(8),68-72。
於進利、張雪(2009)。關於教師教育範式的思考。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3,65-69。
余懿嫻(2006)。教育政策的哲學省思。教育資料集刊,31,17-32。
何菊玲(2008)。教師教育範式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西安
市。
何鳳升(2001)。師範性與學術性-從對立走向整合。揚州大學學報,2001,4。
吳乃德、陳明通(1997)。政權轉移和精英流動-臺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歷史形成。new window
載於張炎憲等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集(pp.351-387)。臺北:玉山出版社。
吳文星(1983)。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8。new window
吳正吉(1987)。我國各級教育法。高雄:復文書局。
吳定(1999)。公共政策。臺北:華視文化出版社。
吳定初、潘後杰(1990)。中國師範教育簡論。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
吳明清(1998)。鬆綁後的學校改革課題。教師天地,95,8-14。
吳坤壅(2007)。少子化對國民小學教育影響與因應之研究。國立臺東教育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吳金香、顏士程、王桂卿(2007)。少子化與師資培育過剩問題之研究-以彰化
縣未來五年為例。研習資訊,24(1),115-214。
吳清山(1999)。教育革新與發展。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吳清山(2006a)。師資培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1-31。new window
吳清山(2006b)。我國多元化師資培育政策檢討與策進。載於黃乃熒主編,教new window
育政策科學與實務(pp.283-304)。臺北:心理出版社。
吳清山(2010)。師資培育研究。臺北:高等教育文化出版社。
吳清山、林天祐(1997)。教育名詞:組織變革。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8,62。
吳清山、林天佑(2005)。教育名詞:小班小校。教育研究月刊,155,7。
吳清山、林天祐(2010)。教育名詞:全國教育會議。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3,217-218。
吳清山、黃政傑、吳俊憲等(2002)。教育改革中小學師資培育。載於群策會主new window
編,國政研討會論文集-邁向正常國家(pp.329-352)。臺北:教育部。
吳清山、賴協志(2007)。臺灣出等教育改革的省思-1994-2007。教育資料集刊,
33,1-27。
吳清基(1989)。教師與進修。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吳清基(2010.8.28)。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專題報告-教育施政理念與政策。臺
北:教育部。
吳曉波(2007)。中國崛起。臺北:遠流出版社。
吳葳(2001)。我國師範教育發展的宏觀走向與重組探析。西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重慶市。
吳錦勳(2009)。臺灣,請聽我說-壓抑的、裂變的、再生的六十年。臺北:天下
文化出版社。
吳武典(2004)。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的挑戰。載於中國教育學會與中華民國師範new window
教育學會主編,教師專業成長問題研究:理念、問題與革新(pp.3-24)。臺北:
五南書局。
吳武典、周愚文、楊思偉、方永泉、吳清山、高熏方、符碧真、陳木金、陳盛賢
(2005)。師資培育政策建議書。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委託專案。臺北:中華民
國師範教育學會。
吳武典(2006)。師資培育的正思與迷思。臺灣教育,638,2-6。
吳武典(2010)。創意教師,創意領航-談資優教育的師資素質。載於中華民國
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的危機與轉機(pp.47-92)。臺北:五南書局。
吳政達(2004)。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
吳政達(2007)。教育政策分析新論。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
吳薇(2001)。我國師範教育發展的宏觀走向與重組探析。西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
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重慶市。
吳遵民、劉芳(2008)。免費師範生教育政策爭議。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6,83-89。
吳鐵雄、李坤崇合著(1997)。師資培育與法律變革的省思。臺北:師大書苑。
李玉惠(2003)。國民中學學校革新的社會動力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李咏吟(2001)。加州小班教學的實施及其對臺灣教育的啟示。文教新潮,6(1),17-27。
李家宗(2001)。英國教育改革法案中的市場機制。載於李奉儒主編,英國教育:new window
改革與制度(pp.32-60)。嘉義:濤石出版社。
李筱峰(1986)。臺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臺北:自立出版社。
李筱峰(1997)。戰後初期臺灣社會的文化衝突。載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材主
編,臺灣史論文精選(pp.273-301)。臺北:玉山出版社。
李奉儒(1999)。比較教育之回顧與前瞻:國際脈絡中的臺灣經驗。載於臺灣師大new window
教育學系教育部國家講座主編,教育科學的國際化與本土化(pp.156-178)。
臺北:揚智出版社。
李建興(1993)。臺灣海峽兩岸教育研究。臺北:五南書局。
李建興(1996)。師資培育法與教師法的精神與內涵。教育實習輔導季刊,2(1),
1-4。
李揮(1996)。師範教育-提高全民素質的關鍵。中國教育報,第3版。
李園會(1996)。光復後之臺中師範學校。臺中:臺中師範學校校友會。
李園會(1997)。臺灣地區師範教育的變革。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辦,兩岸
師範大學校院長師範教育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pp.205-231)。臺北: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
李園會(2001)。臺灣師範教育史。臺北:南天書局。
李萬才(1991)。華東師範大學校慶四十週年紀念(1951-1991)。上海:軍事師範大學。
李鴻章、王揚智(2005)。組織外部關鍵人物對學校組織變革的影響與因應策略,研習資訊,22(4)83-91。
李麗玲(2009)。師資培育政策回顧與展望。(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研究報告,
計畫編號:NAER-97-08-C-1-01-07-2-07)。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沈真宏、郭淑芳、李嵩茂、陸擎柱、張永通(2009)。政府政策行銷案例之探討-
以師資培育政策為例。國家文官培訓所T&D飛訊,77,1-13。
沈姍姍(2006)。國際比較教育學。臺北:正中書局。
沈姍姍(2008)。澳洲學校語文與識數能力改革方案之探討。教育資料集刊,37,new window
75-96。
沈霓(2001)。教育部長曾志朗:老師是教改成功之鑰。康軒教育雜誌,44,42-56。
沈曦(2007)。國外師範教育收費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啟示。湖北大學學報(哲學
社會科學版),34,3。
沈翠蓮(2004)。臺灣小學師資培育史。臺北:五南書局。
但昭偉(1997)。師資培育應走的方向與關心的課題-以1960年以來英國師資培new window
育理論的發展為例。教育資料集刊,22,22-40。
金鐵洙(2006)。中韓兩國教師教育比較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未出
版,長春市。
青楓(1987)。師範院校的師範性、學術性缺一不可。杭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7,1。
周谷平(1996)。近代西方教育理論在中國的傳播。廣州市:廣東教育出版社。
周成海(2007)。客觀主義-主觀主意連續系統觀點下的教師教育範式:理論基
礎與結構特徵。東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長春市。
周品秀(2008)。我國教師教育現狀與思考。中國電子教育,4,8-11。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臺灣教改。臺北:心理出版社。
周祝瑛(2008)。臺灣教育怎麼辦?。臺北:心理出版社。
周祝瑛(2009)。臺灣地區師資培育政策之檢討與展望。中等教育季刊,60,3,new window
8-20。
周雪光(2003)。組織社會學十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林文瑛、王震武(1996)。臺灣教育的管制、規範或扭曲:「鬆綁原則」整合研究
(教改叢刊AA07)。臺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林生傳(1999)。臺灣教育改革的新趨勢:探索與評析。教育研究,7,1-17。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心理出版社。
林玉體(1986)。師範院校不宜單獨設立。中國論壇,22,7,28-31。
林政逸(2006)。流浪教師如何不再流浪。師友月刊,460,58-59。
林清江(1981)。教師職業聲望與專業形象之調查研究。載於中國比較教育學會
主編,世界師範教育改革動向(pp.293-296)。臺北:幼獅出版社。
林清江(1983)。比較教育。臺北:五南書局。
林清江(1995)。多元與卓越。師友月刊,338,12-24。
林桶法(2009)。1949大撤退。臺北:聯經出版社。
林坤燦(2008)。當前臺灣國民小學師資培育情境分析。教育資料集刊,37,1-14。new window
林新發(1994)。大陸藝術教育行政組織與管理之探討。臺北師院學報,7,33-74。
林新發(2002)。兩岸小學教育改革政策評析。載於財團法人範馨香法學基金會、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主辦,海峽兩岸教育政策及教育投資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
暨論文集(pp.39-90)。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林新發、王秀玲、鄧珮秀(2007)。我國中小學師資培育現況、政策與展望。教育new window
研究與發展期刊,3(1),57-79。
紀金山(2002)。師資培育制度變革的社會學分析-朝向組織統理的制度轉型。南new window
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紀金山(2008)。臺灣師資培育制度改革論述的社會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new window
8(2),47-85。
孟祥瀚(1995)。光復初期至政府遷臺的臺灣。歷史,58,58-63。
邱兆偉(1983)。能力本位師範教育的改革與批評。比較教育通訊,3,14-17。
邱創炫(2009)。桃園縣國民小學少子化現象對學校衝擊與因應策略之看法。國立
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卓英豪(1988)。談教師的權利與義務。教師天地,34,7-13
洪明(2002)。教師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胡艷(1998)。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深入改革我國的高等教育。高等師範教育研
究,1998,6。
姚誠(1992)。海峽兩岸師範教育體制變遷趨向的比較。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
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
(pp.175-196)。臺北:師大書苑。
查時傑(2007)。中國近代史。臺北:弘揚圖書出版社。
高強華(2000)。新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
世紀的教育展望(pp.247-264)。高雄:麗文書局。
高敬文(1990)。批判的反省與師資培育計畫。省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
2,35-71。
高廣孚(1992)。西洋教育思想。臺北:五南書局。
高熏芳(2002)。師資培育-職前教師教學系統發展。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new window
徐聖堯(2004)。流浪教師論述的形成與發展。教育社會學通訊,57,3-8。
徐聖堯、楊靜利(2004)。國小教師之供給量與需求量推估:民國92-102學年度new window
。教育與社會研究,7,99-118。
徐靜竹、周東明(2002)。發達國家師範教育體制的變革及教師教育的興起。青島
大學師範學院學報,19,3。
侯璠(1951)。師範學校課程之分析及處理。教育輔導月刊,1(5),27-32
海後宗臣、仲新、寺崎昌男(1999)。近現代日本的教育。日本:東京出版社。
孫正邦(1963)。師範教育。臺北:正中書局。
秦孝儀(1981)。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二編作戰經過。臺北: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翁福元(1996)。90年代初期臺灣師資培育制度改革的反省:結構與政策的對話。
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等主編,
師資培育制度的新課題(pp.1-24)。臺北:師大書苑。
唐松林、徐厚道(2000)。教師素質的實然分析與應然探討。高等師範教育研究,
2000,(6)。
馬信行譯(1992)。在教育科學發展與對二十世紀教育體制要求之間,德國師範
教育之現代化。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
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pp.55-65)。臺北市:師大書苑。
馬嘯風(2003)。中國師範教育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袁振國主編(2005)。中國教育政策評論-2005。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2006)。教學卓越申請計畫。花蓮:作者。
崔運武(2006)。中國師範教育史。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
張玉成(1999)。師資培育多元化與教師素質的提升。高中教育,7,4-6。
張千紅(2005)。新課程改革對師資生素質的新要求及師範教育的應對。山東師範
大學教育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濟南市。
張世賢(2002)。公共政策分析。臺北:五南出版社
張芳全(2006)。教育政策過程與方法分析。教育資料集刊,31,33-60。new window
張兆雷(2007)。臺灣與中國大陸教師法之比較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芬芬(1992)。我國師範教育中的意識型態。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
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pp.359-
412)。臺北:師大書苑。
張波(2008)。我國高等師範教育的政策流變與發展路徑。教育導刊,12,14-17。
張芸茵(2010.11.4)。少子化與嬰兒潮。國語日報,第12版。
張建成(1999)。教育政策。載於陳奎燾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pp.83-118)。臺
北:師大書苑。
張素偵(2003)。教育政策行銷的原則與策略探究。臺灣教育,620。
張建邦(1996)。淡江第三波。淡江時報,306,第1版。
張鈿富(2002)。師資培育政策與供需機制建立之探討。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
會主編,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論文集(pp.51-72)。臺北:學富文化出版社。
張鈿富、王世英、周文菁(2006)。師資培育的供需問題與平衡機制探討。教育資new window
料集刊,31,141-142。
張德瑞、李俊達(2002)。美國小學教師職前培育制度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
院學報,33,19-34。
張慶勳(2005)。教育研究方法-理論、研究與實際的融合。屏東教育大學學報,
23,1-29。
教育部(1970)。第五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臺北:作者。
教育部(1989)。師範教育法規選輯。臺北:中等教育司。
教育部(1993)。中國教育年鑑-199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2a)。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檢索日期:2009.10.8,取自:
http://www.edu.tw/eduadm2001/ed00/ed03.html
教育部(2002b)。中國教育年鑑-200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2002c)。師範校院轉型問題研商會議紀錄。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2d)。研商師範校院轉型發展方向座談會紀錄。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5a)。師資培育相關法規宣導手冊。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5b)。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4年版)。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6a)。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5年版)。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6b)。師資培育素質提升方案。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6c)。國民中小學概況統計。檢索日期:2005.5.21,取自
http://www.edu.tw/EDU-WEB/Web/STATISTICS/index.htm
教育部(2007a)。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6年版)。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7b)。臺灣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文件-國民的權利、國家的義務。new window
教育資料集刊,33,295-300。
教育部(2007c)。教育統計指標之國際比較。2007.10.2,取自http://www.edu.tw/
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indicator/2006/index.htm
教育部(2008)。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7年版)。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9a)。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8年版)。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9b)。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方案。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9c)。師資培育法。2009.6.19,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
EDU_MGT/EJE/EDU5147002/ElectricPost/96/960402.doc
教育部(2010)。教師法。2010.11.12,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
LawContent.aspx?pcode=H0020040
教育部(無日期)。精緻國民教育方案。2009.7.12,取自http:// www.edu.tw/
EDU_WEB/EDU_MGT/EJE/EDU5147002/ElectricPost/96/960402.doc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74)。中華民國教育年鑑(第四次)。臺北:正
中書局。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84)。中華民國教育年鑑(第五次)。臺北:正
中書局。
教育改革國民會議(2000)。教育改革國民會議報告書。日本:文部科學省。
教育部中教司(2005)。師資培育統計年報。臺北:作者。
教育部計畫財務司(1984)。中國教育成就統計資料(西元1949-1983)。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郭玉霞(1992)。簡介美國師範教育發展的主要取向。臺灣教育,496,22-26。
郭為藩(1983)。能力本位教育與人文心理學在師範教育上的意義。載於黃光雄編
譯,能力本位師範教育(pp.3-25)。高雄:復文書局。
郭為藩(1985)。教育的理念。臺北:文景書局。new window
郭為藩(1996)。師範院校定位與發展研討會會議紀錄。臺北:教育部。
郭為藩(2010.8.28)。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專題報告-現階段教育改革的課題。臺
北:教育部。
曹仁德、梁忠銘(2002)。臺灣師資培育制度變遷考察。臺東師院學報,13,211-240。
梅新林(2008a)。中國教師教育30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梅新林(2008b)。聚焦中國教師教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梁啟超(1999)。梁啟超全集(第一卷)。北京:北京出版社。
陳友松譯(1988)。柯南特(James B. Conant)原著。柯南特教育論著選。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陳正昌、張慶勳(2007)。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新學林出版公司。
陳伯璋(1991)。潛在課程研究。臺北:五南書局。
陳伯璋(2000)。從九年一貫課程教師角色的再定位談師資培育因應之道。載於
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展望(pp.235-245)。高雄:麗文書局。
陳雅慧(2010)。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全民有共識、政府沒決心。親子天下,16,
48-49。
陳利鮮(2008)。論師範專科學校教師教育發展路向。中國成人教育,10,85-86。
陳怡婷(2005)。人口少子化對國民小學教育發展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芬芬(1997)。多元化師資培育中的潛在課程。教育資料集刊,22,68-87。new window
陳奎憙(1998)。我國師資培育制度變革之分析。教育資料集刊,23,171-172。new window
陳唐興(1992)。臺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臺北:人間出版社。
陳翠蓮(1955)。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陳照雄(2009)。瑞典教育制度。臺北:心理出版社。
陳慶瑞(2001)。師資培育行政運作之省思與重建-企業管理觀點(1)(行政院
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93-2413-H-153-004)。屏東:國
立屏東師範學院。
陳學恂(1983)。中國近代教育文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陳學恂(1986)。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
陳學賢(2006)。我國中小學女性校長之研究回顧與分析。發表於國立屏東教育大
學教育學院主辦,教育學院第一屆研究生研討會手冊暨論文集(pp.1-17)。屏
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陳學賢(2007a)。我國教育部長更迭與教育政策延續初探-以1993-2007年歷任
教育部長為例。發表於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院主辦,第二屆研究生教育
學術研討會手冊暨論文集(pp.1-24)。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陳學賢(2007b)。中國實施改革開放後社會發展困境與教育改革政策。發表於國
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主辦,研究生學術論文發表會會議手冊暨論
文集(pp.93-108)。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陳學賢(2008)。新政局、新教育-對新任教育部長的期許與教育政策的期待。
發表於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主辦,教育研究社群學術研討會手
冊暨論文集(pp.153-172)。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陳學賢(2010a)。海峽兩岸國小師資培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師範
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的危機與轉機(pp.159-195)。臺北:五南書局。
陳學賢(2010b)。臺灣與大陸師資培育政策之回顧與比較。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主辦,師資培育政策與專業實踐的反思國際研討會
手冊暨論文集(pp.245-246)。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鴻賢(2003)。偏遠地區學校的發展與展望-古德曼的迷你學校。教育研究,53,new window
55-60。
陳麗華(1990)。反省性師範教育派點的理念與實際。教育研究雙月刊,14,53-61。
陳麗華(1992)。美國師資教育的概念趨向分析。臺灣教育,496,14-21。
國立臺南師範學院(2002)。師範院校教務長座談會紀錄。臺南:作者。
國家文官培訓所(2006)。政策制定與行銷實務及個案研討。95年度薦任公務人員
晉升簡任官等訓練課程講授參考大綱。
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2000)。中國未來人口發展與生育政策研究。人口研究,3,
36-54。
國家統計局人口統計司編(2005)。中國人口統計年鑒。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2003)。基礎教育新視點。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國語日報(2010.11.02)。降低師生比培育傑出人才。國語日報(社論),第2版。
國語日報(2010.11.10)。師資生跨校實習有解原校發證明。國語日報(社論),第
2版。
國語日報(2010.11.18)。對國家教育研究院的期望。國語日報(社論),第2版。
國語日報(2010. 11. 29)。少子化和海平面上升。國語日報(社論),第2版。
國語日報(2011.1.11)。出生人口再創新低。國語日報(社論),第2版。
國語日報(2011.1.14)。大學整併的下一步。國語日報(社論),第2版。
國語日報(2011.1.24)。設置少子化對策專責機構。國語日報(社論),第2版。
傅佩佩(2009.7.9)。特崗教師聘期滿後是否存在轉正問題。中國教育報,第2版。
傅佩佩(2010)。國培計畫全面啟動實施。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0.12.8,
取自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644/list.html
葉兆祺、張鈿富(2006)。臺灣地區國民小學就學人數變化與師資需求之預測。教new window
育研究月刊,151,18-19。
舒新城(1981)。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上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馮增俊(1996)。比較教育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黃三吉(1997)。海峽兩岸教師教育改革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new window
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乃熒(2006)。從意識型態觀點探索教育政策執行。教育資料集刊,31,241-264。new window
黃士嘉(1999)。師範教育史論集。臺南:漢風出版社。
黃以敬、胡世澤、謝文華(2006)。教師更難考,現職恐資遣。2006.8.27,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jun/1/today-life11.htm
黃以敬(2006.7.10)。國小每班人數 五年之內降至30人。自由時報,第2版。
黃光國(2001)。社會科學的理路。臺北:心理出版社。
黃宗顯(1996)挑戰與因應-師範學院未來的發展及其困難問題探討。國立臺南new window
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1996, 443-455。
黃宗顯(1999)。1990年後臺灣地區教育行政學術研究狀況之分析與展望,載於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部國家講座主編,教育科學的國際化與本土
化(pp.387-422)。臺北:揚智出版社。
黃炳煌(1989)。教育與現代化。臺北:文景書局。
黃政傑(1985)。教育與進步。臺北:文景書局。
黃政傑(1987)。保障教師哪些權利?中國論壇,288,21-26。
黃政傑(1992)。課程改革。臺北:漢文出版社。
黃政傑(2006)。迅速改善師資培育公費及助學金制度。師友月刊,466,27-31。
黃俊英(2003)。行銷學的世界。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昆輝(1983)。能力本位在師範教育上的意義。載於黃光雄編譯,能力本位師範
教育(pp.27-36)。高雄:復文書局。
黃福濤(1951)。本省師範教育的實施與推進。教育輔導月刊,1(5),51-56。
黃賜英(2001)。略論21世紀高等師範教育的發展趨勢。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學報,6(1),59-62。
湯維玲(1996)。反省取向的師資培育學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new window
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士榮(1994)。戰後臺灣歷史隻文化蟲邊與族群關係。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new window
8,5-42。
詹家怡(2006)。臺灣師資培育政策論爭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教育行
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詹家怡(2008)。新自由主義論對師資培育開放政策之影響。教育資料與研究雙new window
月刊,84,157-166。
詹棟樑(1996)。觀念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pp.33-54)。
臺北:師大書苑。
溫明麗(2008)。教育101-教育理論與實踐。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楊之嶺、林冰、蘇渭昌(1989)。中國師範教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楊山(1988)。關於師範院校師範性與學術性的思考。現代教育科學,1988,1。
楊百世(2000)。師資培育的理論與實際。高雄:復文書局。
楊思偉(1992)。大陸現行學制。載於黃政傑主持,大陸現行學制與教育行政制度
研究(臺灣師大教育研究中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楊思偉、陳盛賢、江志正(2008)。日本教師教育改革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new window
期刊,4(1),27-54。
楊振秀(2008.10.16)。教師教育改革中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中國教育報,第10
版。
楊深坑(1995a)。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關係。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研究集刊,
27,26-39。
楊深坑(1995b)。當代師資培育理論的發展。發表於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new window
主辦,師資培育的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手冊暨論文集(pp.45-62)。臺北: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
楊深坑(1997)。當代師資培育理論的發展。載於黃政傑主編,當代師資培育的發展趨勢(pp.1-18)。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楊深坑(2002)。從專業理論的新發展論我國師資培育法之修定。教育研究月刊,new window
98,79-90。
楊深坑(2006)。國家管理、市場機制與德國近年來師資培育之改革。教育研究與new window
發展期刊,2(1),119-143。
楊深坑(2007)。德國師資培育中心歷史發展與師資結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
3(1),35-55。
楊深坑、歐用生、王秋絨、湯維玲(1994)。各國實習教師制度比較。臺北:師
大書苑。
楊景堯(1996)。我國未來的師資素質會更好嗎?從師範院校八十四學年大學聯
考排行變化談起。政策月刊,19,2-3。
楊景堯(1997)。大陸師範教育改革動向。中國大陸研究,40(9),53-63。new window
楊景堯(1999)。中國大陸教育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楊銀興、林政逸、劉健慧(2007)。我國多元化師資培育政策問題影響評估。教new window
育理論與實踐月刊,16,1-22。
楊慧文(2003)。變革中的教師教育範式:海峽兩岸之比較研究。華東師範大學
博士論文,未出版,上海市。
楊惠芳(2010.10.26a)。六年一貫師培101學年試辦。國語日報,第2版。
楊惠芳(2010.10.26b)。完善實習機制、培養好老師。國語日報,第2版。
楊惠芳(2010.10.27)。師資培育後年起先檢定後實習。國語日報,第2版。
楊惠芳(2010.12.20)。105年大學新生減少6萬名。國語日報,第1版。
楊惠芳(2010.12.29)。99年十大教育新聞。國語日報,第13版。
楊惠芳(2011.4.8)。教部增設師培師範專科學校責教師評鑑。國語日報,第1版。
雷國鼎(1979)。比較教育原理。臺北:教育文物出版社。
管培俊(2009)。我國教師教育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程、成就與基本經驗。教育學
月刊,5,36-44。
樓世洲(2001)。試論師範教育的結構調整與制度創新。高等師範教育研究,13(3),
20-25。
蓋浙生(1993)。教育經濟與計畫。臺北:五南書局。
臺灣大百科全書(2011)。師資培育多元化。2011.4.12,取自
http://taim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952
臺灣省文獻會(1993)。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六文教志-學校教育篇)。南投:
作者。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48)。臺灣教育統計。臺中: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55)。十年來的臺灣教育。臺中: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87)。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師範教育篇上)。臺中:
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2)。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誌(第五卷)。南投:臺灣省政府。
臺灣省政府公報夏(1948)。1947年5月-1960年12月。南投:臺灣省政府。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46)。臺灣一年來之教育。臺北:臺灣省行政長
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1946)。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報告。臺北:臺灣
省行政長官公署。
廖君、王駿勇(2007.3.10)。保障基層師資還需制度創新。新華網。2011.04.21,
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xinhuanet.com/
熊同鑫(2009)。國小自然科學教育師資培育的危機與可能轉機。發表於國立臺
北教育大學主辦,華人地區社會變遷與科學師資培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手冊暨
論文集(pp.15-27)。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熊同鑫(2010)。當前師資培育者的定位與展望-一位師資培育者的敘說研究。載
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的危機與轉機(pp.93-128)。臺北:
五南書局。
熊光義(1984)。師範專科學校教育專業課程能力本位教育實施方法之研究。臺北
: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
熊瑞梅、紀金山(2002)。師資培育法形成的政治範疇影響力機制。臺灣社會學,new window
4,199-246。
趙秀紅(2007.12.28)。師範生免費好政策惠教惠民。中國教育報。2010.12.18,
取自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78/
200712/30414.html
蔡進雄(2005)。教育政策行銷之探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6。
蔡書憲(2005)。1999-2004年臺灣地區教育行政博碩士論文學術研究狀況之分析
與展望。發表於國立臺南大學主辦,第四屆臺灣博士生教育行政學術論文研
討會手冊暨論文集(pp.1-20)。臺南:國立臺南大學。
蔡銘津(2008)。少子化趨勢對教育體系的衝擊與因應。研習資訊,25(5),101-108。
蔡孟翰(1994)。我國師範院校的未來-由大陸高等師範教育體制的發展論述。發
表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主辦,現代教育論壇-學校經營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pp.46-68)。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潘東傑譯(2006)。彼得‧杜拉克原著(1995)。視野:杜拉克談經理人的未來挑
戰。臺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藤仰支(1947)。我國師範教育師範教育運動週。教育通訊復刊,3(3),1-5。
鄧小平(1983)。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鄧進權、張鈿富(2007)。臺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數與班級規模之預測與因應:面new window
對「少子化」。教育資料與研究,74,119-120。
劉英傑(1993)。中國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上冊。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劉問岫(1993)。當代中國師範教育。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劉新玲(2001)。我國百年高等師範教育體制的演變及起士。黑龍江高教研究,4,
44-48。
劉興漢(1992)。我國國中師資培育問題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new window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
(pp.197-253)。臺北:師大書苑。
劉要武(1984)。國外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在廣州召開。外國中小學教育,4。
劉捷、謝維和(2002)。柵欄內外:中國高等師範教育百年省思。北京市:北京師
範大學出版社。
鄭世仁(1995)。我國國小教科書之內容分析:以兒童概念發展為依據。臺北:師
大書苑。
鄭世興(1981)。中國現代教育史。臺北:三民書局。
鄭珠潤(2007)。小學重要教師培訓策略研究。遼寧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碩士論文
,未出版,大連市。
鄭瑞澤(1986)。當前我國師範教育一元化與多元化教育的商確。發表於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主辦,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24-51)。臺北: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
鄭嘉偉(2005)。我國國小師資培育政策變遷過程之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公
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蔣致遠(1991)。中華民國教育年鑑-第十三編體育衛生軍訓與童軍。臺北:宗
青出版社。
歐用生(1996)。新教育實習制度的盲點與突破。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
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制度新課題(pp.103-116)
。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3)。課程典範在建構。高雄:麗文書局。
諶啟標(2006)。美國教師教育大學化的傳統與變革。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學報,
2006,7,24-37。
賴清標(2004)。師資培育開放十年回顧與前瞻。教育資料與研究,58,18-20。new window
薛建強(1999)。試論我國高等師範教育跨世紀走向。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
科學版,1,42-45。
薛曉華(1996)。臺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臺北:前衛出版社。
盧乃桂(2007)。教師專業發展理論基礎的探討。教育研究,3,9。
戴曉霞(2001)。全球化及國家/市場關係之轉變:高等教育市場化之脈絡分析。new window
教育研究集刊,47,301-328。
戴曉霞(2002)。全球化及國家/市場關係之轉變:高等教育市場化之脈絡分析。載new window
於高等教育市場化:臺港中趨勢之比較(pp.4-39)。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戴國煇(1995)。臺灣總體相。臺北:遠流出版社。
謝文全(1998)。教育鬆綁之評析與建議。載於高強華、楊思偉主編,鬆與綁的再反思(3-59)。臺北:五南書局。new window
謝文全(2006)。比較教育行政。臺北:五南書局。
謝安邦(1997)。師範教育論。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謝安邦(2005)。教師教育轉型期的體制創新與制度建設。載於袁振國主編,中
國教育政策評論2005(pp.188-198)。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謝永義(2003)。臺灣與大陸師資培育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
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謝卓君(2004)。我國師資培育法之政策文本分析。教育政策論壇,7(2),1-28。new window
謝佩妏譯(2009)。中國無法偉大的50個理由。臺北:左岸文化出版社。
謝湘(2007.5.22)。正確認識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這樣一個信號。中國教育報。
韓景春(1996)。實用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臺北:師大
書苑。
韓清林(2003)。21世紀初中國教師教育的基本走向及對策建議。河北師範大學學
報教育科學版,5(5),5-16。
韓國棟、江慧真(2008.3.20)。國中小班化超額教師保飯碗。中國時報,A12版。
翟本瑞(2004):臺灣降低國民中小學班級學生人數政策及成效評估﹝微軟視窗簡
報軟體﹞。2004.10.5南華大學社會所研討會簡報資料。
瞿葆奎(1991)。中國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顏素霞(1994)。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實習課程、學生個人背景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new window
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顏素霞(2002a)。批判教育學應用及挑戰-以職前教師反省思考歸因為例。屏東new window
師院學報,16,1-28。
顏素霞(2002b)。論差異、社會正義與大學教育機會-分析我國大學生背景資料、
知覺大學教育功能之態度。屏東師院學報,17,71-110。
顏慶祥(1992)。海峽兩岸師範教育之比較及其啟示。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
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
(pp.125-142)。臺北:師大書苑。
顏國樑、劉家巖(2010)。國民小學超額教師介聘處理分析及其因應策略。載於中
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的危機與轉機(pp.197-220)。臺北:五
南書局。
鍾德馨(2006)。少子化趨勢對國民教育師資供需影響與對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富元、李雪莉、辜樹人、江逸之(2010)。獨家解密十二五規劃-中國2015。
天下雜誌,2010(特刊),6-12
羅梅英(2005)。臺灣大學師資培育課程報名創11年來新低。2006.8.29,取自
http://grad.ncku.edu.tw/news/insur_dtl.asp?sno=1213
蘇永明(1996)。唯實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pp.55-80)。
臺北:師大書苑。
蘇峰山(2000)。教育鬆綁的雙重詮釋-市場經濟vs.市民社會。載於中正大學教育
學院主編,新世紀的教育理論與實際(pp.49-66)。高雄:麗文書局。
蘇婷(2009)。為農村造就更多高素質重要教師。2009.10.17,取自
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19/info1255711414558419.htm
蘇進棻(2008)。學齡人口減少對師資培育的影響與因應政策。專論,25(4),71-84。
蘇榮長(2006)。國民小學超額教師介聘之調查研究-以宜蘭縣為例。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饒見維(1997)。師資培育的理念與典範評析。教育資料集刊,22,59-84。new window
續梅(2007.9.24)。實習支教是農村教育及時雨―師資生實習支教啟示錄。中國教
育報,第1版。
顧明遠主編(1996)。比較教育辭典。高雄:麗文書局。
顧明遠主編(1998)。教育大辭典(增訂合編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二、外文部分
Altbach, P. G. (1991). Trends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35(3), 491-507.
Apple, M. (1996). 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Armstrong, G., & Kotler, P. (2003). Marketing: An introduction (6th ed.) .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erson Education.
Auduc, J. L. (2005). Guide pratique:Le systeme educatif. Paris: Hachette Education.
Bates, R. (2002). Australian teacher education: Some background observ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 28(3), 217-220.
Benavot, A. (1992). Curricular content, education expan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36(2), 150-174.
Bereday, G. Z. F. (1964). Comparative method in education .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org, W. R., & Gall, M. D. (1989). Educational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5th ed.).
New York: Longman.
Brint, S. (1998). Schools and societies.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Pine Forge Press.
Brock, B. L. & Grady, M. L. (1996). Beginning teacher induction program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m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Professor in
Educational Admimistration (50th, Corpus Christi TX August , 6-10, 1996).
Francisco, California: A Sage Pubns.
Cherryholmes, C. H. (1988). Power and criticism: Poststructural investigations in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Cook, D. R. & LaFleur, N. K. (1975). A guide to educational research. Boston: Allyn
and Bacon.
Darling-Hammond, L., Gemdler, T. & Wise, A. E. (1990). The teaching internship:
Pratical preparation for a Licensed profession. California: The Rand Corporation.
Dewey, J.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Dewey, J. (1970).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Collier Books.
DFES(2003). Excellence and enjoyment: A strategy for primary schools. London:
HMSO.
Dunn, W. N. (1983). Values, ethics, and standards in public analysis. In S. S. Nagel
(Ed.), Encyclopedia of policy studies (pp.831-866). New York: Marcel Dekker.
Edwin, A. (1984).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The China Quarterly, 99, 481-499.
Elliott, H. (1993). Reconstruction teacher education-teacher devlopment.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Eraut, M. (1994).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competence, London, Flamer.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New
York: Longman.
Fish, D. (1995). Quality mentoring for student teachers: A principled approach to
practice. London: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Furlong, J., Barton, L., Miles, S., Whiting, C. & Whitty, G. (2000). Teac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Re-forming professionalism?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Giroux, D. (1988). Teacher as intellectuals-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New York: Bergin and Garvey Pub.
Green, A. (1990). Education and state formation. Landon: Macmillan.
Grossmanm, P. & McDonald, M. (2008). Back to the future: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i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45,
184-205.
Haddad, W. D. (1994). The dymanics of educational policymaking: Case studies of
Burkina Faso, Jordan, Peru, and Thailand.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Halls, W. D. (1990). Comparative education-contemporary issues and trends, Unesco:
Jessica Kingsley.
Hess, F. M. & Finn, C. E. (2004). Introduction. In F. M. Hess & C. E. Finn (Eds.),
Leaving no child behind? Options for kids in failing schools, (pp.1-10).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Joseph, M. (1990). Sociology for everyone(2nd ed.). United Kingdom: Polity press.
Kagan, D. M. (1992). Proffessional growth among preservice and beginning teacher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2(2), 129-169.
Kammeyer, K. C. W., Ritzer, G., & Yetman, N. R. (1990). Sociology: Experiencing
changing societies. (4th ed.). Boston: Allen and Bacon.
Kilgore, K. G., Ross, D. & Zbikowsk, J. (1991). Understanding the teaching
perspective of first year teacher.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1), 28-38.
Labaree, D. (2008). An uneasy relationship: The history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In M. Cochran-Smith, S. Feiman-Nemser, & D. J. McIntyre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Enduring question in changing
context (3rd ed.). New York: Routledge.
Liston, D. P., & Zeichner, K. M. (1991). Teacher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conditions
of schooling. New York: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ortie, D. (1975). School teacher:A sociological study.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Donnell, L. M. (2005). No child left behind and the federal role in education:
Evolution or revolution?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80 (2), 19-38.
Neave, G. (1992). The teaching nation: Prospects for teachers in European
commutity. Oxford: Pergamom Press.
Nelson, E. (1985). School consolidation. ERIC Digest, Number Thirtee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82 346)
OECD(2007a).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07. Retrieved October 2, 2007, from
http://www.oecd.org/edu/eag2007
OECD(2007b). Petite enfance, grands defies 2: Education et structures daccueil .
Paris: OECD. Recupere le 26 janvier, 2008, from http://titania.sourceoecd.org
Ozga, J. (2000). Policy research education settings: Contested terrai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Pollard, A. & Tann, S. (1993). Reflective teach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 (2nd ed.).
New York: The Open Unversity.
Portney, K. E. (1986). Approach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on policy
and program research.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chon, D. A. (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 think in ac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Publishers。
Scott, W. R., & Meyer, J. W. (1994).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and organizations: Structural complexity and individualism.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Thomas, R. M. (1990).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education. Oxford, Pergamon.
Townsend, W. (1996). An overview of OECD work on teachers, their pay and conditions,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Geneva, September 20 - October 5, 1996.
Vandenberghe, V. (1999). Combing market and bureaucratic control in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35 (3), 271-282.
Weimer, D. L. & Vining, A. R. (1999). Policy analysis: Concepts and practic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Whitty, G., Power, S. & Halpin, D. (1999). Devolution and choice in education the
school, the state, and the market. Open University Press.
Wideen, M., Mayer-Smith, J. & Moon, B. (1998). A critcal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on
learnig to teach: Mang the case of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inquiry. Revew of
Educatnal Research, 68(2), 130-178.
Yost, D. S., Sentner, S. M., & Forlenza-Bailey, A. (2000). An examination of the
construct of critical reflction: Implicaion for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ing in
the 21st Centry, Journal of Teacher Edcation, 51(1), 39-48.
Zeichner, K. M. & Gore, J. M. (1990). Teacher socialization. In W. Robert Houston
(Eds.) ,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A project of the
associ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