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民小學知識分享平臺規畫與建置之初步研究
書刊名:國民教育研究集刊
作者:林佳賢廖春文
作者(外文):Lin, Chia-hsienLiao, Chuen-wen
出版日期:2003
卷期:11
頁次:頁19-39
主題關鍵詞:國民小學知識分享平臺規劃與建置知識管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7
  • 點閱點閱:25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知識分享平臺的規劃與建置,首先藉由文獻探討釐清知識管理的基本概念與知識分享平臺的內容架構,再根據實際運作的國小網站與教育社群網站的內容建置,進行個別縱向分析與群體橫向分析比較,然後經由比較分析結果,歸納出國民小學知識分享平臺所應具備的內容項目,最後依據這些內容項目,實際規劃與建置國民小學知識分享平臺。本研究以兩個層面來進行網站的內容分析,其一是「知識分享內容架構」,另一個則是「網站瀏覽評鑑標準」。根據研究結果與發現,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 一、對於學校的建議 1.建置優良的知識分享平臺 2.提供強大的行政支援後盾 3.充實校園的資訊網路設備 4.成立專責的知識管理團隊 5.鼓勵教師的專業社群發展 二、對於教師的建議 1.主動將資訊融入教學 2.積極加強本身的資訊素養 3.建立專業的虛擬知識社群 三、對於學生的建議 1.進行專題研究網站的設置 2.主動挖掘各種知識的來源 四、對於未來研究的建議 1.進行個案學校的深入訪視 2.評鑑分享平臺的應用結果 3.研究社群組織的運作模式
期刊論文
1.楊其清(20010400)。結合網路與知識管理的優勢。管理雜誌,322,104-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汪正中(2002)。教師的知識管理平台。師友,420,44-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士伯(2001)。政府知識管理與資訊化。研考雙月刊,221,58-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蒙以亨、鄭仲亨、陳彥龍、陳木安(20010900)。以知識管理技術建構企業資訊入口網站的策略運用。電子化企業經理人報告,25,30-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國仁、李宜玲(20011000)。以「企業知識社群」理念打造「企業資訊入口網站」,落實企業知識管理目標。電子化企業經理人報告,26,73-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政達(20010600)。知識管理在學校行政之應用。教育學刊,17,219-2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呂筱茵(20010700)。數位時代的知識管理。能力雜誌,545,48-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一菁(20010900)。迎向新的知識工程--知識經濟與教育改革:專訪臺灣師大教育系陳伯璋教授。教育研究,89,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溫明正(20020300)。以知識管理行學校行政改革。教育資料與研究,45,47-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Senge, Peter M.(1997)。Sharing Knowledge。Executive Excellence,14(11),17-18。  new window
11.計惠卿(20010200)。從知識管理看教育資源網站之規劃建置。中等教育,52(1),70-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廖春文(20011200)。知識管理在學校行政實際應用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9,1-3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旭鈞、吳清山(20000900)。學校推動知識管理策略初探。教育研究,77,18-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如哲(20000700)。知識管理與學校教育革新。教育研究集刊,45,35-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廖偉堯(2002)。整合知識管理系統及線上學習機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姿妙(2001)。兒童學習網站品質評鑑準則之發展研究(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勝能(2001)。學校組織創新氣氛與知識管理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尤曉鈺(2001)。國民小學知識管理現況之調查研究:以台北市和嘉義縣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蘇東偉(2002)。優質好站設計鑑賞。臺北:金禾資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馬曉雲(2000)。知識管理實務應用。華彩軟體。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永隆、莊宜昌(2003)。知識價値鏈。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商務印書館編輯部(1996)。大陸版辭源。台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6.Drucker, P. F.(1993)。Post-capital society。New York:Harper Business。  new window
7.Polanyi, M.(1996)。The Tacit Dimension。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new window
8.Thurow, L.(2000)。Building wealth: the new rules for individuals, companies, and nations in a knowledge-based economy。New York:Harper Business。  new window
9.Nonaka, Ikujiro、Takeuchi, Hirotaka(1995)。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2000)。Introduction to knowledge management,http://www.uts.edu.au/fac/hss/Departments/DIS/km/introduct.htm, 2002/09/04。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