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轉化與批判之名?--國小高年級學生與文化資本的對話
書刊名:教育研究月刊
作者:歐嬌慧
出版日期:2006
卷期:146
頁次:頁120-129
主題關鍵詞:家庭文化資本批判教育學校教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89
  • 點閱點閱:85
期刊論文
1.陳麗華、王鳳敏、彭增龍(2004)。社會行動取向課程設計的理念與實踐--以「風華再現洲子灣」課程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1),75-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范信賢(1997)。文化資本與學校教育:波狄爾觀點的探討。研習資訊,14(2),70-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奉儒(20040500)。閱讀Paulo Freire:批判教學論的發軔與理論主張。教育研究,121,22-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清山、黃毅志(19960300)。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臺灣社會學刊,19,95-1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巫有鎰(19990700)。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臺北市和臺東縣作比較。教育研究集刊,43,213-2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周新富(1999)。國中生家庭背景、家庭文化資源、學校經驗與學習結果關係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文俊(2004)。家庭環境、文化資本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曉佳(2004)。台灣地區國中學生文化資本、習性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珊華(2004)。小學生文化資本之累積與作用(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威伸(2003)。文化資本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國中學生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ernstein, B.(1977)。Class, Codes and Control: Toward a Theory of Educational Transmissions。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new window
2.Dilg, M.(2003)。Thriving in the Multicultural Classroom: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Effective Teaching。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new window
3.McLaren, P.(2003)。Life in Schools-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New York:Longman。  new window
4.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制理論。台北市:桂冠圖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Giroux, H. A.(1988)。Teachers as intellectual: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Westport, CT:Bergin & Garvery。  new window
6.鄭棨元、陳慧慈(2001)。全球化與文化。台北:韋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Banks, Olive、林清江(1978)。教育社會學。復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宣揚(20020000)。布爾迪厄。臺北市:生智文化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Apple, Michael W.(1990)。Ideology and curriculum。Routledge。  new window
10.Mills, C. Wright、國立編譯館、張君玫、劉鈐佑、孫中興(1995)。社會學的想像。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周平(2005)。「國之貴族」--權力場域中的精英學校,mail.nhu.edu.tw/~edusoc/bourdieu/content.htm, 2005/0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卯靜儒(2002)。個人的/政冶的:艾波的權力 、知識與教育。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庭康(2002)。葛蘭西:國家權力與文化霸權。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