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跨界者的跨界與虛構:陶晶孫小說〈淡水河心中〉顯現的戰後臺灣社會像
書刊名:臺灣史研究
作者:黃英哲
作者(外文):Huang, Ying-che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8:1
頁次:頁103-132
主題關鍵詞:陶晶孫淡水河心中戰後臺灣跨界虛構殖民記憶Tao Jing-sunDouble Suicide at Tamsui RiverPostwar TaiwanBoundary crossingFictionColonial mem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2)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4
  • 點閱點閱:60
摘要: 本文以〈淡水河心中〉(淡水河殉情)日文小說為中心,旨在探討中國著名現代作家陶晶孫的多重跨界書寫。陶晶孫(1897-1952)畢業於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曾參與文學團體「創造社」及「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活動。抗日戰爭期間,任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衛生研究室主任。1945 年日本戰敗後,隔年前往臺灣擔任臺灣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教授,1950 年 4 月亡命日本。1951 年 4 月,應東京大學之聘擔任兼任講師,在文學部講授中國文學史,並展開旺盛的創作活動,受到當時日本文壇矚目。惜 1952 年 2 月因病急逝。在不到一年的文學活動中,陶晶孫遺留的日文作品多是散文、隨筆,〈淡水河心中〉是他遺留的唯一創作小說。這些日文遺作在陶晶孫逝世後被集結為《日本への遺書》(給日本的遺書),於 1952 年 10 月出版(東京:創元社),12 月又再版,隔年 3 月又出第三版,在日本文壇得到相當的評價。從陶晶孫的經歷中可以窺見其跨空間與跨文化的生活經驗,本文想藉由作者這篇至今仍未有中文譯文的〈淡水河心中〉,探討「跨界者」陶晶孫的臺灣行旅及小說中所呈現出的殖民記憶、認同想像與文化、語言的跨界議題等戰後初期臺灣社會像。
期刊論文
1.呂赫若(19470205)。冬夜。臺灣文化,2(2),25-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游鑑明(20050300)。當外省人遇到臺灣女性:戰後臺灣報刊中的女性論述(1945-194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7,183-1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48)。臺灣醫學會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柯慶明(2009)。五四:印象與體驗。文訊,283,85-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陶晶孫(1951)。淡水河心中。展望,7,95-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仁佳(1997)。陶晶孫(1897-1952)。傳記文學,70(5),144-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49)。臺灣醫學會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50)。臺灣醫學會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傅斯年(1967)。傅斯年選集。臺北:文星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1946)。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各單位及臺北市各公共機關職員錄。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東華、楊宗霖(2007)。羅宗洛校長與臺大相關史料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翼宗(1992)。歷劫歸來話半生:一個台灣人教授的自傳。台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濁流(1988)。無花果。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陶晶孫、丁景唐(1995)。陶晶孫選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杜聰明(2001)。回憶錄之臺灣首位醫學博士:杜聰明。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英哲(20070000)。「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國現代文學館(1999)。陶晶孫代表作。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小紅(1998)。陶晶孫百歲誕辰紀年集。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陶晶孫、曹亞輝、王華偉(2008)。給日本的遺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臺大同學會(1947)。臺大同學會會員名簿。臺北:臺大同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濁流(1948)。ポッタム科長。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嚴安生(2009)。陶晶孫その数奇な生涯:もう一つの中国人留学精神史。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吳濁流(1977)。波茨坦科長。波茨坦科長。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吳濁流(1977)。狡猿。波茨坦科長。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國立臺灣大學(1947)。國立臺灣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教職員錄。國立臺灣大學教職員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陶晶孫(1952)。蘭花の變り咲き:ある婦長の話。日本への遺書。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金関丈夫(1977)。陶熾博士のことども。南方文化誌。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50)。新生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50)。中央日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龍瑛宗(2006)。最近文學界一瞥:三三‧三四年之事情。龍瑛宗全集(中文卷)。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伊藤虎丸(1995)。解題戦後五十年と《日本への遺書》。日本への遺書。東京:東方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佐藤春夫(1952)。陶晶孫先生が遺著のために。日本への遺書。東京:創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