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日常生活」到「興亞聖戰」:吳漫沙通俗小說的身體消費、地誌書寫與東亞想像
書刊名: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作者:黃美娥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Mei-e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0
頁次:頁1-37
主題關鍵詞:日治時代臺灣通俗小說吳漫沙身體消費感覺結構文學邊界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Taiwan popular fictionWu Man-shaBody-consumingStructure of FeelingThe Border of literary gen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0
  • 點閱點閱:109
期刊論文
1.黃得時(1986)。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第43回臺灣研究研討會會議記錄。臺灣風物,3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瑩真(2002)。吳漫沙生平及其日治時期大眾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舜鈞(1994)。徐坤泉硏究。東海大學,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恆豪(1991)。賴和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詩琅、張恒豪(1990)。王詩琅、朱點人合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河原功(2001)。風月‧風月報‧南方‧南方詩集。臺北:南方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漫沙(1998)。大地之春。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翁鬧、巫永福、王昶雄、張恆豪(1991)。翁鬧、巫永福、王昶雄合集。翁鬧 巫永福 王昶雄合集。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文卿(2010)。共榮的想像--帝國•殖民地與大東亞文學圈(1937-1945)。臺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南衡(1979)。日據下臺灣新文學明集5.文獻資料選集。臺北:明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漫沙(1998)。韮菜花。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建忠(2004)。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本土性、現代性、殖民性。台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龍瑛宗(1991)。龍瑛宗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漫沙(1998)。黎明之歌。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葉石濤(1981)。臺灣鄉土作家論集。臺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呂赫若、林至潔(1995)。呂赫若小說全集。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吳漫沙(1943)。莎秧的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連雅堂(1992)。雅堂先生家書•二三。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連雅堂(1992)。雅堂先生家書•三一。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連雅堂(1992)。雅堂先生家書•三九。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連雅堂(1992)。雅堂先生家書•四六。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恒豪(1994)。台灣作家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宗葵(1940)。臺灣藝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周金波(1991)。周金波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敬翔(2010)。「興亞文學」在臺灣:試以《風月報》、《南方》爲探討中心。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硏究第三集 \\ 若林正丈 ; 松永正義 ; 薛化元(主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楊守愚(1991)。揚守愚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