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跨世紀的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英語科課程新趨勢
書刊名:教育研究資訊
作者:戴維揚
作者(外文):Dai, Wei-yang
出版日期:1999
卷期:7:4
頁次:頁1-18
主題關鍵詞:英語文課程改革師資培訓教育政策English curriculum reformEnglish teachers' trainingEducation poli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05
  • 點閱點閱:24
     國內外政治、社會、文化急遽轉變,教育政策跟著進行大幅度地改革,加上國際網際網路強化改革的速度,英語文教學已成為目前全民最關切的課題。九年一貫英語科的師資培訓、學校本位師生家長的互動,以及教材、教法配合編撰研發與評鑑、研究、更是今後英語專業專家努力的標的。
期刊論文
1.潘文忠(19980200)。教師進修DIY--建構以學習型組織為導向的教師進修模式。中等教育,49(1),3-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武昌(19961100)。高中英文教師對大學聯考應否廢除「英文作文」及「中譯英」題型的看法。教育研究資訊,4(6),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戴維揚(1999)。如何選擇兒童多媒體教材。師友,380,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思偉(19990400)。小學英語教育問題之探討--日本經驗之比較。教育研究資訊,7(2),6-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施玉惠、朱惠美(19990400)。國小英語課程之精神與特色。教育研究資訊,7(2),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思偉(19980400)。教育改革的借與鏡--畫虎不成反類犬。中等教育,49(2),37-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惠美(19980700)。從師資觀點看小學英語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23,6-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清江(19990200)。與教師一起進行教育改革。中等教育,50(1),10-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強華(19980400)。教育改革的難為與應為。中等教育,49(2),88-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鄒景平(1996)。他山之石:我國二十一世紀科技素養培育藍圖。資訊與電腦,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Giroux, H. A.(1993)。Poststructuralist Ruptures and Pedagogical Possibilities: The Turn Towards Theory。Strategies,7,10-30。  new window
12.高強華(19980200)。師資培育課程中的情意學習。中等教育,49(1),59-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高強華(19981200)。提昇小班教學成效的途徑。中等教育,49(6),109-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德銳(19990100)。從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談師資培育機構因應策略。教育研究資訊,7(1),33-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戴維揚(19990600)。評析九年一貫英語科課程綱要草案。教師天地,100,20-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顏國樑(19980300)。教育政策執行研究的演進、檢討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6(2),87-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何慧玲(19920400)。英語教學中價值觀與意識型態的初步探討。英語教學,16(4)=64,4-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政傑、張嘉育(19980700)。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6(4),69-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伯璋(19990100)。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1),1-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吳清山(19990100)。推行「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學校行政配合之探究。教育研究資訊,7(1),14-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蘇復興(1999)。國小英語文教學不宜偏廢讀寫訓練。第十六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研討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臺北:文鶴出版社。197-2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戴維揚(1999)。兒童英語電腦多媒體教材評鑑工具。第十三屆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臺中。105-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玉惠、周中天、陳淑嬌、朱惠美(1998)。國小英語教學實施現況與未來規劃方向。第七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師學會 (主辦) 。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759-7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石素錦(1998)。從認知心理與社會互動談兒童英語教學--根據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理論談國小英語教學實務分析。第十五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研討會。臺北:文鶴。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曾守得(1999)。國小英語教學教什麼?怎麼教?師資培育的兩大課題。跨世紀國小英語教學研討會。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系。7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建肇(1999)。國小英語教材篩選與自編--以臺南市為例。跨世紀國小英語教學研討會,教育部 (主辦) ;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 (承辦) (會議日期: 1999/03/19-03/20)。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余光雄(1998)。談國小兒童英語實施後的問題及解決途徑。第十五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研討會。台北:文鶴。149-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淳麗(1999)。國小英語師資訓練課程之調查分析。第十六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研討會。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205-2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鄧曉春(1997)。外語教學與21世紀人才培養。第二屆兩岸外語教學研討會。淡江大學外國語文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戴維揚(1995)。文教學術團體的國際化/本土化--以中華民國「美國研究學會」、「英語文教師學會」為例。國際文教交流會學術研討會,401-4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Johnston, J. T.(1997)。Survey of Software Sources with Applications for the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ab。1997 Korea Conference,87-94。  new window
12.歐用生(1999)。九年一貫課程之「潛在課程」評析。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臺北縣新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19-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戴維揚(1998)。國小英語教學現況調查研究。第十五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研討會。臺北市:文鶴出版有限公司。221-2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戴維揚(1999)。國民小學英語科教材教法。臺北:文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Tomlinson, J.(1991)。Cultural imperialis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London:Pinter Publishers。  new window
3.Apple, Michael W.(1996)。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window
4.戴維揚(1998)。超倍數英語學習時代--電腦DIY。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曹逢甫、吳又熙(1992)。小學三年英語教學追蹤輔導後續實驗計劃:第一年研究報告。台北:文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曹逢甫、駱自絹、謝燕隆(1994)。小學三年英語教學追蹤後續實驗計劃:第二年研究報告。台北:文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Boswood, Tim(1997)。New Ways of Using Computers in Language Teachings。TESOL。  new window
8.Bennett, David(1998)。Multicultural states: Rethinking Difference and Identity。Routledge。  new window
9.Featherstone, Mike(1990)。Global Culture: NationaIism Globalizatioa and Modernity。London:Sage。  new window
10.Graddol, David、Leith, Dick、Swann, Joan(1996)。English: History, Diversity and Change。London:Routledge。  new window
11.Kecht, Maria-Regina。Pedagogy Is Politics: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al Teaching。Urbana:U of Illinois P。  new window
12.Payne, Michael、李奭學、國立編譯館(1996)。閱讀理論:拉康、德希達與克麗絲蒂娃導讀。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Giroux, H. A.(1991)。Postmodernism Feminism and Culture Politics。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new window
14.Giroux, Henry A.、McLaren, Peter L.(1989)。Critical pedagogy, the state, and cultural struggle。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new window
15.Said, Edward William(1993)。Culture and Imperialism。New York:Vintage Books。  new window
16.Warschauer, Mark(1995)。E-mail for English teaching: bring the internet and computer learning networks into the language classroom。Alexandria, VA: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new window
17.Giroux, Henry A.(1992)。Border Crossings: Cultural Workers and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New York:Routledge。  new window
其他
1.戴維揚(19980823)。國小英語教學的師資與教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戴維揚(19760420)。電腦教學--博列圖先生(PLATO)。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高強華(1997)。校園文化與校園倫理的重建。學校教育革新專輯。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戴維揚(1998)。邁向多媒體電腦與網際網路英文教學的新紀元。外國語文教育之新趨勢。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思偉(1994)。美國荷姆斯小姐「教師專業發展學校」之探討。師範教育多元化與師資素質。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