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社會變遷下對弱勢族群影響初探:以新住民為例
書刊名:人文資源研究學報
作者:王伯頎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Po-chi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3
頁次:頁35-63
主題關鍵詞:社會變遷弱勢族群新住民Social changeVulnerable groupsNew immigran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87
  • 點閱點閱:585
期刊論文
1.黃富順(20060500)。新住民及其子女的教育問題與輔導。成人及終身教育,13,29-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素惠、徐偉培(2008)。新竹市新移民子女行為困擾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教育暨外國語文學報,7,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馥儀(2004)。臺灣馬賽克:多元族群與文化發展--那些是該脫掉的?劃一道去殖的長虹。文化視窗月刊,69,40-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喻麗華(20030400)。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實施之調查研究--以國立臺南師範學院為例。南師學報. 人文與社會類,37(1),37-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Germain, E. R.(2004)。Culture or race? phenotype and cultural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Australian adolescents。Australian Psychologist,39(2),134-142。  new window
6.Fabrega, H.(1969)。Social psychiatric aspects of acculturation and migration: A general statement。Comprehensive Psychiatry,10(4),314-329。  new window
7.Boswell, Christina(2004)。The 'external dimension' of EU immigration and asylum policy。International Affairs,79(3),619-638。  new window
8.蕭新煌(1984)。依賴理論與世界體系理論:新範型的評介。思與言,21(6),569-5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郁婷、黃美紅(2012)。臺北市大陸配偶子女的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教育與家庭學刊,3,22-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Michalos, A. C.(1996)。Migr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a review essay。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39(2),121-166。  new window
11.曾嬿芬(19970900)。居留權的商品化:臺灣的商業移民市場。臺灣社會研究,27,37-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Silver, H.(1994)。Social Exclusion and Social Solidarity: Three Paradigms。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133(5/6),531-578。  new window
13.卓石能(20040800)。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高雄市原住民國小學生為例。原住民教育季刊,35,77-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趙彥寧(20040600)。現代性想像與國境管理的衝突:以中國婚姻移民女性為研究案例。臺灣社會學刊,32,59-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紀惠英、劉錫麒(20000600)。泰雅族兒童的學習世界。花蓮師院學報,10,65-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夏曉鵑(19970400)。女性身體的貿易:臺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與族群關係分析。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2,72-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Lipson, J. G.(1992)。The health and adjustment of Iranian immigrants。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14(1),10-29。  new window
18.Burchardt, Tania、Le Grand, Julian、Piachaud, David(1999)。Social Exclusion in Britain 1991-1995。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33(3),227-244。  new window
19.Phinney, Jean S.(1990)。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Psychological Bulletin,108(3),499-514。  new window
20.釋見咸(20030900)。社區中的外籍配偶教育。成人教育,75,3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秀照(20040300)。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對於發展遲緩子女的教養環境與主體經驗初探--從生態系統觀點及相關研究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5,159-1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薛承泰、林慧芬(20031000)。臺灣家庭變遷--外籍新娘現象。國家政策論壇,92(冬),236-2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Devaney, B. L.、Ellwood, M. R.、Love, J. M.(1997)。Programs that mitigate the effects of poverty on children。The Future of Children,7(2),88-112。  new window
24.蔡榮貴、黃月純(20040400)。臺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臺灣教育,626,3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翁毓秀(20040300)。外籍配偶家庭服務。社區發展季刊,105,109-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吳清山(20040300)。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月刊,441,6-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李易駿(20060600)。社會排除:流行或挑戰。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0(1),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永慈(20010900)。「社會排除」--貧窮概念的再詮釋。社區發展季刊,95,72-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李瑛(20060100)。邁向「他者」與「賦權」新移民女性的學習與教學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41,25-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Lee, Everett S.(1966)。A theory of migration。Demography,3(1),47-57。  new window
31.王宏仁(20010300)。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1,99-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夏曉鵑(200009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20040300)。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5,66-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何青蓉(20031200)。跨國婚姻移民教育的核心課題:一個行動研究的省思。教育研究集刊,49(4),33-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譚光鼎(1998)。從文化與心理層面論原住民教育目標。第三屆臺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會議日期: 1997/12/06-12/0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中心。467-4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簡春安(2004)。外籍配偶的婚姻生活適應。2004年婚姻移民--外籍配偶與大陸配偶問題及對策研討會。台北:中華救助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宏仁(2000)。階層化的「生產力」移動: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1月15日-16日)。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內政部統計處(2010)。99年上半年國人結婚登記之外籍與大陸港澳配偶人數統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邱志峰(2009)。澎湖縣新移民子女生活適應之研究:與本國籍子女比較(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龔元鳳(2007)。大陸與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子女族群認同之差異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淑娟(2008)。新住民子女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胡哲豪(2011)。東南亞外籍配偶社會工作者多元文化角色之探討--以台中市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為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倉凱(2012)。新住民家庭身心障礙子女之家庭支持系統建構之研究(博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廖張鷬(2008)。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及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中縣某國小為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游靖喻(2010)。宜蘭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社會資本、文化認同對自然領域學習態度、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原住民與非原住民之比較(碩士論文)。佛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彭麗琴(2009)。女性新移民的「枷」與「家」:生命發展歷程中的自我醒覺(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曾佳華(2011)。東南亞籍新移民子女學校適應之研究--以臺中市一所小學為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錦惠(2005)。新臺灣之子的教育問題與課程調適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泓斌(2009)。社會排除下的遊民生活紀錄與省思(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春香(2003)。我是誰?原住民女性教師Nikar的生命故事(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朱玉玲(2002)。澎湖縣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蔡玲雪(2005)。外籍及大陸配偶家庭子女之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及其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台南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明利(2005)。跨國婚姻下--東南亞外籍新娘來臺生活適應與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蔡瑞全(2006)。台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盧秀芳(2004)。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臺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鐘重發(2004)。臺灣男性擇娶外籍配偶之生活經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千嘉(2009)。臺灣原住民的遷徙:鵬飛抑或蓬飛(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庭芸(2002)。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之比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劉炳輝(2006)。國小原住民學童適應行為、文化認同、自我調整學習與其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玫臻(2002)。外籍新娘的社會網絡與生活適應--民雄鄉的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林璣萍(2003)。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蔡雅玉(2001)。台越跨國婚姻現象之初探(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鍾文悌(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昭帆(2001)。社會變遷與弱勢族群--原住民的遷徙、就業與歧視問題(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吳岱憶(2006)。勞動市場邊緣化與社會排除之探討--以台南市中高齡失業個案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謝高橋(1985)。都市人口遷移與社會適應--高雄市個案研究。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Giddens, Anthony(1999)。The Third Way: The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Polity Press。  new window
3.European Commission(1994)。White Paper--European Social Policy: A Way Forward for the Union。Brussels: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new window
4.內政部(20031201)。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措施專案報告。台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Giddens, Anthony(2000)。The Third Way and Its Critics。Cambridge:Polity Press。  new window
6.Goodman, Norman、陽琪、陽琬(1995)。婚姻與家庭。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Bourdieu, Pierre、Passeron, Jean-Claude、Nice, Richard(1990)。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Sage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8.葉肅科(20060000)。外籍與大陸配偶家庭問題與政策:社會資本/融合觀點。臺北:學富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蔡明璋(19960000)。臺灣的貧窮:下層階級的結構分析。臺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Banks, J. A.(1988)。Multiethnic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Boston:Allyn and Bacon。  new window
11.夏曉鵑(20020000)。流離尋岸 : 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臺北:唐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枝烈(19970000)。臺灣原住民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孫大川(20000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聯合文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邱琡雯(20050000)。性別與移動:日本與臺灣的亞洲新娘。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教育部統計處(2012)。92-100學年就讀國中小之新移民子女人數--按父母國籍分,台北:教育部。,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foverview44.xls, 2012/03/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倖妃(20071022)。新世代難融合只能賺同鄉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內政部(2004)。警政統計通報,http://www.npa.gov.tw/count/doc/9316.doc, 2004/08/20。  new window
4.教育部統計處(2010)。大陸及東南亞新移术討學人數,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移民署(2012)。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港澳)配偶人數,http://www.immigration.gov.tw/public/Attachment/262216283481.xls, 2012/07/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薛承泰(2007)。近十年台灣家庭變遷--新移民與新台灣之子現象,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article-2121-3.html, 2007/07/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007)。平等教育權,外配子女非弱勢,http://www.newstory.info/2007/02/post_13.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行政院第二八九四次會議--現階段外籍與大陸配偶移入因應方案,http://www.ris.gov.tw/ch9/f9a-37.ppt, 2005/1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潘彥妃(20030112)。越南勸新娘別嫁台灣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教育部統計處(2005)。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結果摘要分析,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OO13/brief.pdf, 2010/04/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詹秀員(2006)。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探討外籍配偶社區教育之理念與策略。外籍配偶與社區學習。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Vaughan, G. M.(1987)。A Social Psychological Model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Thousand Oaks, California:SAGE。  new window
3.Atkinson, T.(1998)。Social exclusion, poverty and unemployment。Exclusion, employment and opportunity。London:Centre for Analysis of Social Exclusion。  new window
4.Aber, J. L.、Jones, S.、Cohen, J.(2000)。The impact of poverty on the mental health and development of very young children。Handbook of infant Mental Health。New York:Guilford Press。  new window
5.薛承泰(2005)。台灣近五十年人口變遷與教育發展。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新挑戰。臺北:台大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柯宇玲(2005)。多元與真誠尊重--外籍配偶及其子女服務之始。臺北縣94學年度36小時新住民師資培訓研習手冊。臺北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木柱(1991)。弱勢族群問題。臺灣的社會問題。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木柱(19900000)。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