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西漢前期經學思想研究
作者:吳智雄
作者(外文):Wu Chih-hsiung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莊雅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3
主題關鍵詞:經學經學思想西漢前期漢初漢代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4)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5
  因《詩》、《書》、《易》、《禮》、《春秋》等五部經典的歷代研習與時代詮釋所形成的一套知識體系,是中國傳統學術思想形成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對於經學思想史的研究,自是建構中國學術思想體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但現今的經學史著作,多傳承的描述而少思想的闡發,對中國思想史與中國文化整體面貌的建構,不可不說是一種缺憾。在此種對現今經學史著作的反省之下,本文以「經學思想」為論述的主題。本文認為所謂的「經學思想」,乃指經典在傳承過程中,經學家或思想家詮釋五經原典所得出的意義,以及此詮釋意義在與當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中相互激盪、影響後所形成的時代思潮。換句話說,經學思想的形成包含兩個因素,一是學術思想的詮釋與傳承,一是時代背景的激盪與影響。在此種定義下,本文以漢高祖元年(前206)至武帝建元六年(前135)間的「西漢前期」為論述範圍。以此時代斷限為論述範圍的考量點有二:一是漢代的學術以經學的傳習為主,治經用經的情況甚為普遍,由此也形成了中國文化的某些特點,在經學與中國文化的發展上自有其重要的歷史地位;二是西漢前期在漢代以經為主的形成歷程上,有著先期準備醞釀階段的重要地位,但歷來對此時期的研究,不是以黃老理論為主,便是寥寥數語帶過,實有重新加以仔細研究的必要性。所以本文便以「西漢前期經學思想研究」為題進行研究。
  經學思想的形成既包括了時代性與思想性,則對西漢前期歷史情境的建構,便成為本文研究的基本層面。整體而言,西漢前期屬於大戰過後的休息復原時期,在經濟破敗、百廢待舉的時代局勢下,漢初諸帝基本上都遵循著休養生息而不擾民的治國原則,致力於經濟的復甦、制度的建立、律法的寬鬆,這些政策與成果皆為漢初的學術營造了一個漸入佳境的發展環境。此外,由於漢代屬於政權起源於軍事的典型例子之一,因此漢初的政治與學術之間,也就呈現著以軍事主導一切的現象。首先,由於早期軍事行動的需要,形成了漢初郡國並行的二元政權體制,中央的律法政策未必皆能在諸侯國內貫徹執行,而諸侯國內的統治行為也未必皆與中央政府同調。因此在漢初的歷史上,便常出現漢法不行於諸侯國的現象,而好經典儒術與重百家之學的諸侯王,也常有不同於好黃老的中央政府的政策行為。其次,由戰時的軍方人員轉換而來的平時行政官僚結構,與由此而衍生的軍事治國思惟,也深深影響到漢初學術文化政策的推行,以及黃老與經學消長不一的學術發展情形。而在以黃老思想為主的中央政策下,經學依舊在社會與地方上繼續其傳習的活動,並也在中央政府中逐漸傳揚與發揮其影響。凡此種種,皆在本文第一章與第二章中有詳細的論述。
  除了從學術的外部因素,探討經學在西漢前期的發展環境與發展遭遇外,學術內在理路的詮釋與發展,無疑地更是學術思想能否繼續生存發展的重要因素。在這個層次上,本文認為要探討西漢前期的經學思想,必須透過當時的知識分子或著作所詮釋的經典意義,方能適當地建構西漢前期的經學思想面貌。因此在本文的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別選論了五位知識分子與一部思想著作。包括了曾以天下不能以馬上治之啟蒙高祖的陸賈,為漢初制定禮樂制度的叔孫通,在漢初有卓越政治見識與豐富思想理論的賈誼,漢初《詩》學重要學派之一的韓詩宗師韓嬰,在漢代與歷代思想史上皆有相當重要地位的董仲舒,以及屬於當時黃老思想著作的《淮南子》中的經學觀念。
  在上述諸章的研究論述後,本文認為漢初經學思想呈現出某些共同或相似的傾向與特徵。大抵而言,漢初儒士皆以講求仁義道德為本,這是身為儒家的基本標誌,也是漢初儒士始終欲向執政者灌輸的觀念。為了肯定經典的治國功用,有共同提高經典地位至聖人制作或形而上地位的特點;並常以經典格言教訓為證,除了藉以強化經典的政治指導功能外,也有意以經典意義引導政策走向,可說已具有日後經世致用的用經現象,是學術思想欲影響政治方針的努力。而在詮釋經典意義時,常以歷史反省為詮釋模式,一方面以已發生且可見的歷史事件為詮釋證據,一方面也配合漢初販繒走狗、草民莽夫的政治階層屬性,所以呈現出注重現實問題的傾向,不再只是空談仁義道德,可說是學術內容受政治特性影響所產生的改變。至於在學術思想史上的意義,則有著融合道、法、陰陽的思想發展趨勢,呈現出「雜」的特色;諸經皆習,傳經不限一經,顯示漢初經學的傳承與研習,尚無所謂師法與家法的侷限。凡此種種,皆是漢初儒士在詮釋經典意義時,所呈現出來的經學思想面貌。
  以上所呈現的西漢前期經學面貌,除了顯示漢初儒士在尋求構思國家統治理論的努力外,也可見到經學在漢初求生存與發展的努力。不過西漢前期思想儘管呈現出與時俱移、配合現實問題的轉變,但在某些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這些努力並未得到漢初統治階層的諸多青睞。但儘管如此,以實踐經典意義於經世濟民為志業的儒家知識分子,亦從未停止過這方面的努力。所以在漢初某些政治事件上,如定禮樂制度、立宗廟之禮、巡狩封禪的議定、政壇的知時進退、對夷狄的用兵政策、法律律令的制定、太子的選立等,五經經典皆已在某種程度上展現了政治的可應用性。此種現象顯示了某種知識分子獨有的自信意義,而在此種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下,經學從屬於漢初社會與地方層次的教學研習活動,終於在武帝朝以後躍升為政治與全國層次的主流意識形態。就在此點上,我們便可見到西漢前期經學思想的意義及其經學思想史上的歷史地位了。
Denis Twitchett、Michael Loewe 編,韓復智 主譯:《劍橋中國史﹙1﹚秦漢篇》,臺北:南天書局,1996.1,一版。
于迎春:《秦漢士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11,一版。
[清]王仁俊 輯:《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9,一版。
王仁祿:〈今傳西漢諸子遺籍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12期(上),1-158。
王仁祿:《今傳西漢史籍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3,一版。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1975.7,一版。
[漢]王充 著,黃暉 撰:《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2,一版。
[清]王先謙:《漢書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一版。
[清]王先謙 著,吳格 點校:《詩三家義集疏》,臺北:明文書局,1988.10,一版。
王志鈞:《西漢中央官僚的權力集團》,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6。
王更生:〈陸賈及其學術思想之探究〉,《師大學報》第22期,頁305-320。new window
王更生:〈賈誼春秋左氏承傳考〉,《孔孟學報》第35期,頁135-148。new window
王師金凌:〈公羊傳的居正與行權〉,《輔仁國文學報》第6集,頁205-247。
王保頂:〈儒學文化視野中的災異觀及其意義──以漢代為例〉,《孔孟月刊》第35卷第4期(總412期),頁22-30。new window
王保頂:〈從選舉制度看西漢王朝以儒化法的政治實質〉,《孔孟月刊》第37卷第7期(總439期),頁15-22。new window
王 恢:《漢王國與侯國之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1984.4,版次不明。
王健文:〈西漢律令與國家正當性──以漢律中的〝不道〞為中心〉,《新史學》第3卷第3期,頁1-35。new window
王健文:〈歷史解釋的現實意義──以漢代人對秦政權興亡的詮釋與理解為例〉,《新史學》第5卷第4期,頁79-124。new window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6,一版。new window
王健文:〈學術與政治之間:試論秦皇漢武思想政策的歷史意義〉,《清華學報》新30卷第3期,頁253-296。new window
王國維:《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1,一版。
王雲五:《兩漢三國政治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12,一版。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6,一版。
王葆玹:《今古文經學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11,一版。
王葆玹:〈今古文經學之爭及其意義〉《經學今詮初編》(《中國哲學》第22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頁294-333,2000.6,一版。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北京:中華書局,1985,新一版。
王靜芝:《經學通論》,臺北:國立編譯館,1992.11,二版。
司修武:《黃老學說與漢初政治平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6,一版。new window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6,一版。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11,一版。
本田成之:《中國經學史》,臺北:廣文書局,1990.7,二版。
甘鵬雲:《經學源流考》,臺北:維新書局,1983.1,二版。
田昌五、安作璋 主編:《秦漢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一版。
白鋼 主編:《中國政治制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1,一版。
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87.10,二版。
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10,臺五版。
任繼愈 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一版。
安志遠:〈漢初無為治術之研究〉,《淡江學報》第13期,頁231-254。
[宋]朱熹:《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一版。
[清]朱彞尊 著,許維萍等 點校,林慶彰等 編審:《點校補正經義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1999,一版。
江乾益:《前漢五經齊魯學之形成及其影響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5。new window
江乾益:〈陰陽家之思想及其對漢代經學之影響〉,《文史學報》(興大)第23期,頁15-41。new window
牟鍾鑒:《《呂氏春秋》與《淮南子》思想研究》,濟南:齊魯書社,1987.9,一版。
[漢]何休 解詁,[唐]徐彥 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1,十一版。
[魏]何晏 注,[宋]邢昺 疏:《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1,十一版。
何照清:《兩漢公羊學及其對當時政治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5。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9,一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8,一版。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5.1,四版。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3,一版。
余書麟:〈兩漢私學研究〉,《師大學報》第11期(上),頁109-147。new window
余崇生:〈「韓詩外傳」之成立及其思想研究〉,《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7卷第6期,頁10-16。
吳 光:《黃老之學通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一版。
吳智雄:《穀梁傳思想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6,一版。new window
吳智雄:〈《穀梁傳》中關於《春秋》史事記載原則的解釋觀念〉,《國立編譯館館刊》第30卷第1、2期合刊本,頁35-65。
呂紹綱:〈董仲舒與春秋公羊學〉,《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頁225-234,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10,一版。
李玉潔 主編:《中國早期國家性質》,臺北:雲龍出版社,2003.2,一版。
李宗桂:〈《淮南子》與《春秋繁露》的同異沈浮──兼論西漢中期統治思想的轉變〉,《鵝湖月刊》第15卷第10期(總號178),頁39-45。new window
李則芬:《先秦及兩漢歷史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2,二版。
李威熊:《董仲舒與西漢學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6,一版。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12,一版。new window
李威熊:〈董仲舒獨尊儒術與儒學更化〉,「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2002.5.11-12。
李偉泰:《兩漢尚書學及其對當時政治的影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76.6,一版。new window
李偉泰:《漢初學術及王充論衡述論稿》,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5,一版。
李崇遠:《春秋三傳傳禮異同考要》,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9.8,一版。
李景明:《中國儒學史》(秦漢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6,一版。
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3,一版。
李新霖:《春秋公羊傳要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5,一版。new window
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臺北:維新書局,1981.4,二版。
李 增:《淮南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7,一版。
李 增:《淮南子哲學思想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7.10,一版。
李德龍:《漢初軍事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4,一版。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5.10,一版。
杜正勝:〈周禮身分的象徵〉,《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與考古組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6。
杜松柏:〈博士官與今文經學〉,《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9卷第2期,頁33-37。
[晉]杜預 注,[唐]孔穎達 疏:《春秋左傳注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1,十一版。
[晉]杜預:《春秋釋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0.11,臺二版。
杜維明 著,錢文忠、盛勤 譯:《道、學、政:論儒家知識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0,一版。
沈文倬:〈從漢初今文經的形成說到兩漢今文《禮》的傳授〉,《紀念顧頡剛學術論文集》(上冊),頁83-116,成都:巴蜀書社,1990。
沈玉成、劉寧:《春秋左傳學史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6,一版。
[清]沈家本:《歷代刑法考》(續修四庫全書,八七七‧史部‧政書類,據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民國刻沈寄簃先生遺書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沈清松:〈漢墓出土黃帝四經所論道法關係初探〉,《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35-454,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10,一版。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6,一版。new window
周予同:《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7,二版。
周 何:〈穀梁傳之仁義觀〉,《教學與研究》第12期,頁123-126。
周桂鈿:《董學探微》,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1,一版。
周桂鈿:《董仲舒評傳》,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1,一版。
周桂鈿:《秦漢思想史》,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1,一版。
周桂鈿 主編:《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7,一版。
周紹賢:《漢代哲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3.2,一版。
林存光:〈漢代儒學的意識形態功能分析與批判〉,《孔子研究》2002年第1期,頁73-90轉121。
林忠軍:〈論兩漢易學的形成、源流及其特徵〉《經學今詮初編》(《中國哲學》第22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頁375-386,2000.6,一版。
林啟屏:〈論漢代經學的「正典化」及其意義──以「石渠議奏」為討論中心〉,「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2002.5.11-12。
[宋]林虙、樓昉 編:《兩漢詔令》(四庫全書珍本四集,據國立故宮博物宮藏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一版。
林義正:〈春秋公羊傳思想中的經權問題〉,《文史哲學報》第38期,頁313-333。new window
林劍鳴:《秦漢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0,一版。
林劍鳴、余華青、周天游、黃留珠:《秦漢社會文明》,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5.9,一版。
林慶彰:〈兩漢章句之學重探〉,《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55-278,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10,一版。
林聰舜:〈傳統士大夫與經學──經學權威是如何形成的〉,《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20卷第12期,頁41-46。
林聰舜:《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4,一版。new window
林聰舜:〈「禮」世界的建立──賈誼對禮法秩序的追求〉,《清華學報》新23卷第2期,頁149-174。new window
林聰舜:〈叔孫通「起朝儀」的意義──劉邦卡理斯瑪支配的轉變〉,《哲學與文化》第20卷第12期,頁1154-1162。new window
林聰舜:〈帝國意識形態的建立──董仲舒的儒學〉,《大陸雜誌》第91卷第2期,頁13-29。
林麗雪:《漢代天人合一思想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7.11,一版。
林耀潾:《西漢三家詩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9,一版。new window
邱秀春:〈漢代學官制度考述〉(上),《孔孟月刊》第33卷第12期(總396期),頁23-33。new window
邱秀春:〈漢代學官制度考述〉(下),《孔孟月刊》第34卷第1期(總397期),頁20-26。new window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12,修訂二版。
侯外廬:《漢代社會與漢代思想》,出版地不詳:嵩華出版公司,1978.5。
[清]俞樾:《諸子平議》,臺北:世界書局,1966。
姜廣輝:〈傳統的詮釋與詮釋學的傳統──儒家經學思潮的演變軌跡與詮釋學導向〉《經學今詮初編》(《中國哲學》第22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頁1-21,2000.6,一版。
姜廣輝:〈關於經學思想研究的幾個問題〉,《清代學術研究通訊》第六期,頁1-11。
姚秀彥:〈從黨錮、獨行諸傳看漢代儒術流變〉,《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79-303,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10,一版。
姚振宗:《漢書藝文志條理》(廿五史補編),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7,臺二版。
施之勉:〈漢初五德取相剋〉,《大陸雜誌》第10卷第12期,頁379。
施之勉:〈關於漢之火德〉,《大陸雜誌》第28卷第1期,頁16。
柏 楊:《中國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錄》,臺北:星光出版社,2000.11,六版。
柏 楊:《中國歷史年表》,臺北:星光出版社,2001.5,新一版。
洪神皆:《漢代崇儒政策的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5。new window
洪乾祐:《漢代經學史》,臺中:國彰出版社,1996,一版。
胡 適:《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下),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9,三版。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一版。
[晉]范甯 集解,[唐]楊士勛 疏:《春秋穀梁傳注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1,十一版。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11,一版。
韋政通:《董仲舒》,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7,一版。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1992.9,十一版。
[清]唐晏:《兩漢三國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79.6,二版。
夏長樸:《兩漢儒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78.2,一版。new window
孫長祥:〈董仲舒春秋學方法論試探──春秋繁露中的哲學問題與知識方法的辨析〉,《華岡文科學報》第17期,頁1-19。
孫廣德:《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6,一版。new window
孫鐵剛:〈誰道君王薄賈生──試從思想角度探討賈誼與漢文帝之關係〉,《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51-569,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10,一版。
徐中舒:〈經今古文問題綜論〉,《紀念顧頡剛學術論文集》(上冊),頁65-72,成都:巴蜀書社,1990。
[宋]徐天麟:《西漢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7,一版。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6,一版。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9,一版。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5,一版。new window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3,七版。
徐漢昌:〈司馬遷論劉興項蹶〉,《兩漢文學學術研討論文集》,頁201-217,臺北:華嚴出版社,1995.5,一版。
[漢]桓寬 著,王利器 撰:《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7,一版。
浦衛忠:《春秋三傳綜合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4,初版。(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論文,1990)
浦衛忠:〈論黃老思想對《穀梁傳》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6年第2期,頁38-41。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11,一版。
[漢]班固 著,[清]陳立 撰:《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8,一版。
祝瑞開:《兩漢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6,一版。
祝總斌:《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4,二版。
[漢]荀悅:《漢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臺一版。
馬育良:〈漢初治政與賈誼的禮治思想〉,《孔子研究》1993年第4期(總第32期),頁44-54。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11,臺一版。
馬 勇:《漢代《春秋》學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9,一版。
馬 勇:《秦漢學術:社會轉型期的思想探索》,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9,一版。
馬 勇:《曠世大儒──董仲舒》,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7,一版。
馬國翰 輯:《玉函山房輯佚書》,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12,二版。
高 敏:《秦漢史論稿》,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8,一版。
逄振鎬:〈春秋《經》《傳》「尊夏卑夷」「尊魯卑齊」政治思想文化體系--齊、魯文化研究中的一個根本問題〉,《中國書目季刊》第27卷第4期,頁31-43。
郜積意:《經典的批判:西漢文學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1,一版。
郜積意:〈漢代隱逸與經學〉,《漢學研究》第20卷第1期,頁27-54。new window
郜積意:〈論漢代《公羊》、《穀梁》之爭〉,《孔孟學報》第80期,頁31-60。new window
崔大華:〈論經學的歷史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4年第6期,頁39-47。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37.6,二版。
梁啟超:《諸子考釋》,臺北:中華書局,1972,臺一版。
莊師雅州:《經學入門》,臺北:臺灣書店,1997,一版。
崔瑞德、魯惟一 編:《劍橋中國秦漢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2,一版。
張以仁:《春秋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3,一版。
張忠棟:〈兩漢人物的地理分佈〉,《大陸雜誌》第28卷第1期,頁17-20。
張建群:〈賈誼思想與西漢文帝政治改革關係研究〉,《孔孟月刊》第36卷第9期(總429期),頁18-28。new window
張海晏:〈《詩經》在漢代的教化功能──齊魯韓毛四家《詩》學合論〉《經學今詮初編》(《中國哲學》第22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頁334-374,2000.6,一版。
張舒亞:〈論漢代《春秋》三傳的官學之爭〉,《歷史學》1988年第8期,頁95-107。
張隆溪:〈經典在闡釋學上的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3期,頁59-67。new window
張運華:《先秦兩漢道家思想研究》,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12,一版。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註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3期,頁87-109。new window
張端穗:〈天與人歸──中國思想中政治權威合法性的觀念〉,《理想與現實》(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頁95-155,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10,一版。
張端穗:〈春秋公羊傳經權觀念的歷代理解及其意義〉,《東海學報》第33卷,頁105-122。new window
張端穗:〈「春秋公羊傳」經權觀念的緣起〉,《東海中文學報》第10期,頁61-79。new window
張端穗:〈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經權觀念之內涵及其意義〉,《東海學報》第38卷第1期,頁1-26。new window
張端穗:〈西漢《春秋經》成為五經之首之原由〉,《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1卷,頁1-58。new window
張廣保:〈緯書對經書的闡釋〉《經學今詮初編》(《中國哲學》第22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頁387-435,2000.6,一版。
張蔭麟:《中國上古史綱》,臺北:里仁書局,1982.9。
張 濤:《經學與漢代社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12,一版。
許倬雲:《求古編》,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6,一版。
[漢]許慎:《五經異義》,(《叢書集成續編》之一三,《漢魏遺書鈔》第八函),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一版。
郭應哲:《戰國至漢初黃老學說的政治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6。new window
陳其泰:〈春秋與西漢社會生活〉,《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2年第2期(總110期),頁51-58。
陳 明:《儒學的歷史文化功能──士族:特殊形態的知識分子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1,一版。
陳新雄、于大成 主編:《淮南子論文集》,臺北:西南書局,1979.9,一版。
陳鼓應:《黃帝四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6,一版。
陳德和:《淮南子的哲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2,一版。
陳德昭:《老子思想與漢初政治》,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1.12。
陳德昭:〈老子無為治術盛行於漢初之原因〉,《銘傳學報》第20期,頁201-219。
陳麗桂:《淮南鴻烈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new window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4,一版。new window
陳麗桂:〈從《新書》看賈誼融合儒、道、法的思想要論〉,《國文學報》第25期,頁131-187。new window
陳麗桂:〈融合道、法兼採陰陽的漢儒─陸賈〉,《中國學術年刊》第17期,頁131-155。new window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2,一版。
陳麗桂:〈從天道觀看董仲舒融合陰陽與儒學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頁17-46。new window
陳蘇鎮:《漢代政治與《春秋》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3,一版。
[漢]陸賈 著,王利器 撰:《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6.8,一版。
陶天翼:〈前漢(206B.C.∼8A.D.)政府用人的制度化──以選用丞相為例〉,《華岡文科學報》第24期,頁183-203。
陶建國:《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3,一版。
[清]章學誠著,王重民通解:《校讎通義通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一版。
章權才:《兩漢經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5.5,一版。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7.9,一版。new window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86.12,增訂二版。
勞思光:〈哲學方法與哲學功能──序馮著《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馮耀明著),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89.9,一版。
勞 榦:《勞榦學術論文集甲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10,一版。
勞 榦:〈漢代文化概論〉,《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9卷第10期,頁2-10。
勞 榦:《秦漢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4,新一版。
彭 華:〈「無為」思想發凡──以先秦漢初的儒家和道家為考察中心〉,《孔孟學報》第80期,頁165-180。
[漢]揚雄 著,[宋]司馬光 集注:《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98.9,一版。
[漢]揚雄 著,汪榮寶 撰:《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3,一版。
曾振宇、范學輝:《天人衡中———《春秋繁露》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8,一版。
湯仁澤:〈董仲舒和春秋公羊學〉,《經學研究論叢》第2輯,頁71-82,臺北:聖環圖書公司,1994.10,一版。
湯志鈞:《經學史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6,一版。
湯志鈞、華友根、承載、錢杭:《西漢經學與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2,一版。
程元敏:〈歐陽容夏侯勝未曾身為尚書博士考〉,《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3卷第2期,頁43-75。
程元敏:〈《漢書‧藝文志、儒林傳贊》論經學博士討覈〉,《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9卷第2期,頁65-98。
程發軔:〈漢代經學之復興〉,《經學研究論集》,頁165-192,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2.10,二版。
程樹德:《九朝律考》(民國叢書第一編28冊,據商務印書館1927年版影印),上海:上海書店,1989.10,一版。
華友根:《董仲舒思想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3,一版。
華友根:《西漢禮學新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2,一版。
賀凌虛:《西漢政治思想論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8.1,一版。
馮耀明:《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89.9,一版。
黃俊傑:〈內聖與外王──儒學傳統中道德政治觀念的形成與發展〉,《理想與現實》(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頁243-283,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11,一版。
黃留珠:《秦漢仕進制度》,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5.7,一版。
黃湘陽:〈尊王黜霸主張在漢初的發展與意義〉,《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87-411,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10,一版。
黃開國:〈論漢代經學博士制度與建置變化〉,《孔孟月刊》第31卷第2期(總362期),頁21-26。new window
黃開國:〈漢代經學的師法與家法〉,《經學研究論叢》第2輯,頁83-94,臺北:聖環圖書有限公司,1994.10,一版。
黃彰健:《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11,一版。new window
黃漢光:《黃老之學析論》,臺北:鵝湖出版社,2000.5,一版。new window
黃慶萱:《史記漢書儒林列傳疏證》,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6.3,一版。
黃慶萱:〈王國維兩漢博士題名考補遺〉,《大陸雜誌》第32卷第10期,頁27-29。
黃 震:《黃氏日鈔》,臺北:大化書局,1984.12。
黃樸民:《董仲舒與新儒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7,一版。(1988年山東大學博士論文)
黃樸民:《天人合一———董仲舒與漢代儒學思想》,長沙:岳麓書社,1999.3,一版。
黃熾霖:〈兩漢尚書臺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第7期,頁315-344。new window
黃熾霖:〈兩漢九卿制度源流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第8期,頁203-215。new window
黃錦鋐:《秦漢思想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1,一版。
楊向奎:《西漢經學與政治》,出版地不詳:獨立出版社,1945.12,一版。
楊向奎:〈漢武帝與董仲舒〉,《繹史齋學術文集》,頁99-11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5,一版。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9,二版。
楊樹達:《漢書窺管》,臺北:世界書局,1961.1,一版。
楊樹藩:〈陸賈思想的研究〉,《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05-518,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10,一版。
楊濟襄:《董仲舒春秋學義法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6。new window
葛志毅、張惟明:《先秦兩漢的制度與文化》,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8,一版。
葛志毅:〈今古文經學合流原因新探──漢代博士制度與今古文經學合流之淵源〉,《中國哲學史》1995年第4期,頁57-61。
[漢]董仲舒 著,蘇輿 撰:《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12,一版。
董治安 主編:《兩漢全書》(一)(二),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9,一版。
詹哲裕:〈漢初黃老思想下「禮法」合流的探析〉,《復興崗學報》第52期,頁127-152。new window
詹哲裕:〈西漢獨尊儒術下禮法思想之探析〉,《復興崗學報》第53期,頁201-226。new window
詹哲裕:〈兩漢經學時期「儒學法家化」之探析〉,《復興崗學報》第54期,頁131-161。new window
詹哲裕:〈兩漢禮法思想的省察〉,《復興崗學報》第60期,頁221-253。new window
詹哲裕:〈董仲舒倫理思想析論〉,《復興崗學報》第67期,頁23-53。new window
[漢]賈誼 著,閻振益、鍾夏 撰:《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7,一版。
鄔昆如:〈漢代宇宙論之興起與發展及其在哲學上的意義〉,《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9-114,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10,一版。
廖名春:〈從帛書《要》、《二三子》論孔子與《尚書》〉,《孔孟學報》第77期,頁55-73。
熊公哲:〈兩漢經學與孔子〉,《孔孟學報》第13期,頁13-24。
熊鐵基:《秦漢新道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一版。
管東貴:〈封建制與漢初宗藩問題〉,《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與考古組上冊),頁377-402,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6。
趙制陽:〈《韓詩外傳》評介〉,《孔孟學報》第73期,頁1-31。new window
趙制陽:〈《魯詩故》評介〉,《孔孟學報》第77期,頁1-30。new window
趙雅博:〈董仲舒對春秋微言大義的詮釋〉,《大陸雜誌》第85卷第3期,頁1-6。
趙 縕:〈從漢代經學的沿革看「齊-魯-道」之變〉,《中國哲學史》1995年第1期,頁64-68。
[清]趙翼 著,王樹民 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一版。
[漢]劉向 著,向宗魯 撰:《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7,一版。
[漢]劉安 編,何寧 撰:《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10,一版。
[漢]劉安 編,張雙棣 撰:《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8,一版。
[漢]劉安 編,劉文典 撰:《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5,一版。
劉汝霖:《漢晉學術編年》,臺北:長安出版社,1979.10,臺一版。
劉君祖:〈以創造通創造──中國經書詮解問題初探〉,《哲學與文化》第12卷第8期,頁50-57。new window
劉厚琴:《儒學與漢代社會》,濟南:齊魯書社,2002.1,一版。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
劉增貴:《漢代豪族研究──豪族的士族化與官僚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new window
劉德漢:〈春秋公羊傳對西漢政治的影響〉,《書目季刊》第11卷第1期,頁31-57。
劉德漢:《從漢書五行志看春秋對西漢政教的影響》,臺北:華正書局,1979.7。
劉澤華:〈漢代《五經》崇拜與經學思維方式〉,《中國哲學史》1993年第3期,頁61-67。
蔡廷吉:《賈誼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6,一版。
蔣伯潛:《十三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6,一版。
[漢]鄭玄 注,[唐]賈公彥 疏:《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1,十一版。
[漢]鄭玄 注,[唐]賈公彥 疏:《儀禮注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1,十一版。
[漢]鄭玄 注箋,[唐]孔穎達 疏:《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1,十一版。
[漢]鄭玄 注箋,[唐]孔穎達 疏:《禮記注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1,十一版。
鄭 均:《讖緯考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3,一版。
翦伯贊:《秦漢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5,二版。
盧荷生:〈漢代的圖書館事業〉,《輔仁學誌》第12期,頁417-439。
盧瑞容:《西漢儒家政治思想與現實政治的互動──以奏議為中心的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6。
盧瑞容:〈儒家「通經致用」實踐之考察──以西漢朝廷「春秋決事」為中心的探討〉,《文史哲學報》第47期,頁107-138。new window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3,一版。
賴炎元:《韓詩外傳考徵》,臺北:臺灣省立師範大學,1963.7,一版。new window
賴炎元:《春秋繁露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4,二版。
錢大昭:《漢書辨疑》,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6,一版。
錢大昭:《後漢書辨疑及其他兩種》,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6,一版。
錢 穆:《秦漢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57.4,一版。
錢 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11,臺三版。
錢 穆:〈讀陸賈新語〉,《中國學術思想論叢》(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12,四版。
錢 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1,修訂二版。
錢 穆:《孔子與論語》,臺北:蘭臺出版社,2000.11,一版。
錢 穆:《學術思想遺稿》,臺北:蘭臺出版社,2000.12,一版。
錢 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2,一版。
錢 穆:《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2,一版。
謝大寧:《從災異到玄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5。new window
[漢]應劭:《風俗通義》,北京:中華書局,1985,新一版。
戴君仁:《梅園論學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0.9,一版。
戴君仁:《梅園論學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11,一版。
鍾肇鵬:〈董仲舒的哲學思想與漢代今文經學〉,《文史哲》1978年第3期,頁52-57。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1994.10,一版。new window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2,增訂二版。new window
龐天佑:《秦漢歷史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3,一版。
羅義俊:〈論兩漢博士家法及其株生原因--兼及兩漢經學運動的基本方式式〉,《中國文化月刊》第116期,頁30-47。
羅義俊:〈兩漢私人講學考略〉,《紀念顧頡剛學術論文集》(上冊),頁367-384,成都:巴蜀書社,1990。
[清]嚴可均 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一版。
嚴正:〈漢代經學的確立與演變〉《經學今詮初編》(《中國哲學》第22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頁236-293,2000.6,一版。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臺北:里仁書局,1995.2,一版。
龔鵬程:《漢代思潮》,嘉義:南華大學,1999.8,一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