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張拓蕪《代馬輸卒手記》中的「家國意識」探析
書刊名: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
作者:莊文福
作者(外文):Chuang, Wen Fu
出版日期:2011
卷期:7
頁次:頁79-104
主題關鍵詞:張拓蕪代馬輸卒手記家國意識Zhang Tuo wuDaimashucu NotesSense of home and count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1
  • 點閱點閱:60
摘 要 張拓蕪的散文文字質樸,情感真摯,以自我的生命體悟,化成幽默風趣,卻又感人至深的文字。本文以其《代馬輸卒手記》為主要研究範疇,探討其家國意識,期盼藉此對這位大兵文學的重要作家,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本文所指的「家國意識」包含了對「國家意識」、「民族精神」與「家園情懷」。《代馬輸卒手記》詳實記錄國家曾經歷過的災難,包括天災與人禍。天災方面,描寫水災、旱災、飢荒為大地帶來的苦難;在人禍方面,記錄八年對日抗戰、軍閥割據、中共作亂及鄉野盜匪所造成的災禍。作家透過這些苦難歷史的描寫,表達對故國大地的疼惜與思念。此外,本書鉅細靡遺地陳述家鄉食物特產、歲時節令、特殊習俗、地方藝術、風俗信仰、迷信傳說等有關文化意涵的內容,藉此勾起對故鄉的種種回憶。 藉著張拓蕪的《代馬輸卒手記》,讓我們得以窺探國共戰爭與當時的社會狀況。另外,也記述許多影響中國命運與家園變遷的重要歷史事件,透過這些歷史的災難與苦痛,激勵民心,化為一股強大的力量。透過本文探討,將對其文學定位與作品意涵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fers to the "sense of home and country"includes "national consciousness"and" national spirit " and "home feeling. " This essay records the country's disasters, including natural disasters and man-made disasters. Authors express their national home care and miss. This book describes his hometown food, customs, local art, belief, expression of hometown memories. This book describes the situation of war, but also describes a number of important historical events in China, to inspire people, to become a powerful force.
期刊論文
1.尹雪曼(1976)。大兵文學在中國1--漫談大兵文學。出版家,5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司馬中原(1976)。大兵文學在中國2。出版家,52,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姜 穆(1977)。大兵文學在中國3。出版家,53,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淑頊(1983)。「左殘」名作家張拓蕪。常春月刊,2,88-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素端(1996)。大兵文學的經典:張拓蕪散文的特色與價值。文訊,127,1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馮季眉(1997)。以血淚繪成的時代影廓:專訪張拓蕪先生。文訊,1,66-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曾喬慧(2007)。探觸英雄本色--專訪張拓蕪。百世教育雜誌,190,70-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孫立梅(2000)。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董慧文(2010)。張拓蕪散文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芳玲(1996)。一九四九年前後遷臺作家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鍾怡雯(2000)。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1949-1999(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張卲(2007)。張拓文的散文研究。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淑惠(2000)。老兵文學研究。華梵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錢弘捷(2004)。戰後台灣小說中的老兵書寫的離散思維。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洪富連(19980400)。當代主題散文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夏黎明(1988)。鄉土概念之初探。台北:設計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拓蕪(1976)。代馬輸卒手記。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拓蕪(1978)。代馬輸卒續記。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拓蕪(1978)。代馬輸卒餘記。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拓蕪(1979)。代馬輸卒補記。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拓蕪(1981)。代馬輸卒外記。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岳慶平(1989)。家國結構與中國人。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郭洪紀(1997)。文化民族主義。臺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呂正惠(1988)。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盧建榮(19990000)。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何懷碩(20020129)。在地的鄉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