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Toffler 未來學知識觀及其教育蘊義之研究
作者:吳璟
作者(外文):Jiing Wu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邱兆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托佛勒未來學學習如何學習流動教育TofflerFuturologyLearn how to learnmobile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9
Alvin Toffler(1928∼)是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未來學思想家之一;他巧妙地結合未來學思想和後現代的知識觀,形成獨具一格的理論風貌──未來學知識觀。
本研究旨在探討Toffler未來學知識觀及其在教育上的蘊義。為深入了解Toffler未來學知識論述的基礎,本文先就Toffler的生平及其學術背景探討其未來學知識觀的形成脈絡;其次,闡述未來學知識觀之主要內涵,包括後現代的知識情況、教與學的改變,以及知識、權力與科技三者的關係;復次,論述Toffler未來學知識觀之特色與優點、貢獻與影響、問題與缺失,以彰顯Toffler思想之正負面評價;最後,深究Toffler未來學知識觀在教育上所蘊涵的意義,以揭露及知識論述在教育方面之適用性或價值性。
本研究的重要發現如下:
一、Toffler的思想深受其個人生活經驗與馬克思主義、杜威教育哲學及皮亞傑發生認識論的影響。
二、Toffler認為後現代狀況下知識商品化的趨勢及運作效能的強調,使教與學的型態產生劇烈的轉變。
三、以Toffler知識、權力與資訊科技三者關係的闡述來分析教育中學生主體、知識及權力的關係,可發現學生主體即是在知識/權力的運作中被建構而成,其中可能蘊含支配作用,且這些真理則是來自權力的運作。
四、Toffler期望藉由資訊科技與電子媒體的高度發展與普及,促使教育機會均等,建立真正民主參與的平等社會,進而達成共同文化的理想。
五、歸納Toffler未來學知識觀的主要議題,本研究尋繹其中所蘊含的教育意義,認為教育可以作為解除霸權的一種過程,作為資訊媒體影響力的調節閥,且透過資訊科技能達成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
六、Toffler未來學知識觀符合資訊時代之特色,且對社會科學的貢獻相當卓著。
Alvin Toffler (1928~) was one of the typical figures of futurology in twentieth century. He combined properly futurology with postmodern knowledge discourse and made it become a unique theory —futurological knowledge discour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offler’s view on subject and it’s implication on educa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is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oroughly, this study begins with a brief sketch of his background and the intellectual climate in America. Secondly, it is to explain the main content of Toffler ''s futurological knowledge discourse, including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of knowledge, a big chang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interaction of power , knowledge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rdly, it is to discuss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and good points, contribution and influence, and its problem and weakness of Toffler ''s futurological knowledge, so to manifest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valuation. Lastly, it is to interpret the educational meanings implicated in Toffler''s futurological knowledge, for revealing the applicability and value of Toffler ''s futurological thought in education.
The important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offler ''s futurological knowledge is constituted and influenced by important thoughts, including Marxism, Dewey''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d Piaget’s genetic epistemology.
2.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main content of Toffler ''s futurological knowledge. The tendency of knowledge commercialization and performativity causes some serious transformations 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pect ; on the other, we know ourselves by the truth that arises from the operation of power-knowledge.
3. If we take Toffler ''s account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knowledge, pow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framework to analyze students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 we may find that students are constituted by the interplay of power and knowledge and the interplay probably results in the unreasonable dominatio.
4. Toffler hopes to establish an educated and participating democracy by wa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media, and then the ideal of common culture will be fulfilled.
5. Toffler ''s futurological knowledge implicates lots of educational meanings. In order to equalize the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educ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process of de-hegemony, the modulator of media influence. And the democratic ideal of common culture could be accomplished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education, it should become the aim of educational activity at the same time.
6. Toffler’s futurological knowledge is distinctive in its nature, and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al sciences is remarkable.
尹蘊華(1976)。未來學與教育。國教輔導,16(3),8-10。
尹蘊華(1977)。未來學與教育。臺北:書華。
王文岳(2001)。互動治理:數位時代之民主。網路資料: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politics-38.asp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
王佳煌(1998)。商品拜物教與資訊拜物教--資本主義電腦化與資訊社會意識型new window
態之批判。思與言,36(3),203-260。
王涵儀(2002)。教師使用戲劇技巧教學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
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王連生(1983)。第三波與未來教育之挑戰。師友,188,29-36。
王凱立(1999)。為何要探索未來。載於林志源、董娟娟編,社會未來學(1-24)。
臺北: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敬仁(1977)。從未來學的觀念看教育的意義。臺灣教育輔導月刊,27(1),
7-9。
伍振鷟(1988)。教育哲學。臺北:師大書苑。
朱柔若譯、W. Lawrence Neuman 著(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
北:揚智。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 )。第四期諮議報告書。網路資料: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2/
何金針(1999)。二十一世紀學校行政面臨的挑戰與因應之道。網路資料:
http://w3.sce.pccu.edu.tw/tveb/68-73web/72thweb/comment_2.htm
余瑞霖(1981)。從「未來學」談教育創新。政治評論,39(3),153-158。
吳正己、陳美靜(2001)。國中教師應具備的電腦基本能力。中等教育,53(1),new window
16-27。
吳書榆(2001)。知識的戰爭─現代風起雲湧的另一種戰爭。臺北:聯經。
吳清山(2001)。知識經濟時代的教師多元進修。教師天地,115,4-13。
吳璟(2004)。邁向未來的哲學思考與學校教育-Toffler 觀點的啟示。中等教育,new window
55(3),72-83。
吳瓊恩(2001)。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管理。載於吳瓊恩、李允傑、陳銘勳編著,
公共管理,249-301。臺北:智勝。
吳鐵雄(1992)。電腦輔助教學在我國的實施與展望。教育資料集刊,17,289-301。new window
李日章譯(1982)。科學與人文的護法-杜威。臺北:允晨。
李明芬(2003)。自學能力與智慧的培養--被忽略的經典教育。社教雙月刊,118,
57-61。
李明堂(1985)。變遷中的教育理念。高市文教,22,46 - 49。
李建興(1997)。終身教育的理念與實踐。社會教育年刊,45,5-12。
周佩儀(1997)。後現代課程的理論基礎。教育資料與研究,17,58-62。new window
周春堤(2004)。未來學概論:原理、趨勢、方法及實例分析。宜蘭:佛光人文
社會學院。
林志鴻、董娟娟(1999)。未來學的特性、實用性與限制性。載於林志源、董娟
娟編,社會未來學(43-58)。臺北: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志鴻、賈昭南、廖惠珠、胡名雯(2000)。經濟未來學。臺北:學富文化事業
有限公司。
林秀珍(2000)。高科技時代人文教育的省思。臺灣教育,590,6-14。
林時民(1991)。由未來學的發展看西洋現代文化的未來。思與言,189-205。
林清江(1995)。籌設社區性成人及繼續教育學院可行模式之研究。社教雙月刊,
69,16-23。
林進財(1995)。未來學的探究與課程革新。教育研究,44,45-48。
邱兆偉主編(1996)。教育哲學。臺北:師大書苑。
徐大偉(2002 )。知識經濟概念在學校經營與管理之應用。網路資料:
http://www.naer.edu.tw/issue/J1/v18n4/70.htm
徐光台(1998)。皮亞傑對孔恩<結構>之影響。歐美研究,28(2),215-264。new window
徐宗林(1993)。杜佛勒的教育思想。台灣教育,514,15-21。
馬士元(2000)。台灣永續發展的困境與出路。網路資料:
http://140.109.196.10/pages/seminar/sp/socialq/ma_shi_yuan.htm
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譯、D ,Bell 著(1989)。後工業社會的來臨。臺北:桂冠。
高廣孚(1988)。實用主義的教育思潮。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現代教育思潮
(51-91)。臺北:師大書苑。
張建邦(1984)。預見未來-未來研究的哲學基礎。臺北:淡江大學。
張建邦、林志鴻(1996)。未來學。臺北:書華。
張德儀(1998)。WWW使用者之瀏覽行為與心理探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德.(1999)。現代教師在學習型學校應扮演的角色。教育資料與研究,27,
13-16。
教育部(198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21世紀的教育遠景。
莊淇銘(1997)。開啟二十一世紀之鑰-未來學。臺北:前衛。
許芳菊(1996)。未來學校。天下雜誌,16,36-39。
陳百齡(1997)。網際網路的「接近使用」問題。圖書與資訊學刊,20,1-12。new window
陳伯璋(2002)。後現代與臺灣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教育研究月刊,102,5-12。
陳長益(1995)。資優學生的未來學課程。國小特殊教育,19,19-27。new window
陳國華(1999)。未來研究的預測與研究方法。載於林志源、董娟娟編,社會未
來學(119-158)。臺北: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國華(2003)。未來學內涵與外延:兼論在教育上的議題。教育研究,109,new window
106-117。
陳國華等譯、Wendell Bell 著(2004)。未來學導論-歷史、目的與知識。臺北:
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瑞貴(1997)。未來學在通識教育上的價值及「社會未來」課的教學設計。通
識教育,4(4),45-61。
陳瑞貴(1999)。未來學全球發展之趨勢。載於林志源、董娟娟編,社會未來學
(159-182)。臺北: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瑞貴、林志鴻(1999)。未來學。臺北: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瑤恬(1996)。後工業社會的新媒體:網際網路的文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
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漢塘、林季薇譯、N, Noddings著(2000)。教育哲學。臺北:弘智。
湯瑞雪(2001)。國中教師角色轉變之研究-國家權力與教師專業自主之關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項退結(1988)。邁向未來的哲學思考。臺北:東大。
黃癸楠(1979)。未來的震盪教育篇讀後誌感,師友,140,15-17。
黃雪玲(1978),教育與未來學。臺灣教育輔導月刊,28(12),3-4。
楊洲松(2000)。後現代知識論與教育。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楊國賜(1976)。淺談未來學與教育。現代教育思潮,29-32。
楊國賜(1984)。終生教育的理念。社教雙月刊,1,31-37。
楊國賜、林志鴻、陳國華、方顥璇(2002)。教育與未來。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楊深坑(1988)。理論.詮釋與實踐-教育學方法論論文集。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溫世仁(2001)。看見未來-三位未來學家眼中的未來新世界。臺北:未來書城。
溫明麗(2002)。皮亞傑與批判性思考教學。臺北:洪葉。new window
鄔昆如(1987)。哲學概論。臺北:五南。
廖肇弘(2000)。從達文西與Linux 看知識管理。管理雜誌,311,52-54。
趙雅博(1977)。哲學思想之未來。哲學與文化4(4),17-26。new window
齊思賢譯、L. Thurow著(2000)。知識經濟時代( Building Wealth : The New Rules
for Individuals, Companies and Nations in a Knowledge-Based Economy )。臺
北:時報。
劉穎悟(1998)。走進知識經濟。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劉靜怡譯、L.Andrew 著(2001)。控制權革命:新興科技對我們的最大衝擊。臺
北:臉譜出版。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師大書苑。
歐崇敬(2001)。未來學方法論。臺北:新視野。
潘慧玲(2004)。教育論文格式。臺北:雙葉。
蔡保田(1990)。教育研究法。高雄:復文。
蔡培村(1997)。從終生教育論析社區營造的理念與策略。成人教育,35,16-22。
鄭祥福(1997)。李歐塔。臺北:生智。
鄧玉英(2003)。全球化潮流中的教育未來:未來學的思考與分析。教育研究,new window
109,118-124。
賴金男(1984)。未來學導論。臺北:驚聲。
賴金男(1990a)。未來學與教育革新。中國論壇,8(3),35-38。
賴金男(1990b)。從未來學看國家的未來。臺北:遠流。
薛靜蓉、詹淑華、林志信(1998)。未來學課程:理論與教學活動舉例。資優教
育,66,13-25。
蘇永明(1997)。郭耳堡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評析。載於簡成熙主編,哲學和教new window
育-20世紀末的教育哲學(175-196)。高雄:復文。
蘇義雄(1976)。從「未來學」的角度看我國教育。國教天地,17,21-2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