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西漢前期儒家尊君說之研究
作者:蔡文彥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蔡崇名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9
主題關鍵詞:儒家西漢前期尊君黃老思想法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8
在西漢武帝之後,董仲舒改造的儒學成為顯學,但若論其演變,實源自先秦與漢初諸子之學。本文著力之處在儒學於西漢前期近七十年間的轉折與變化,而以尊君說為題者其因有二:第一,論諸子思想之源,皆以維繫創造一長治久安的國家社會為目標,而君主者,實為當時政體之代表,故尊君即為諸子共同的課題;其二,儒家在先秦之後,逐漸浸潤法家、道家、陰陽家等思想,其中,法家獨尊君權之說成為後世專制政體所不能忽略,故儒家與法家的交流在漢代早有「陽儒陰法」之說。儒學在孔子、孟子之時本為從道不從君的人文之學,在荀子之說已逐漸加重對君權的描述,而法家自申、商、慎、韓以來,所致力的無非是君權的絕對性,兩者本如涇渭,卻在漢武帝後成為承載專制帝權馬車的雙輪。其中,戰國中晚期逐漸成形的黃老思想在漢初成為儒、法思想交流的催化劑,其以天道與陰陽五行的觀念融匯了諸家之說,也改變了儒學的面貌。儒學與法家、黃老道家思想間的衝突與調和,將成為本文論述的重心。本文在第一章,就研究的動機、目的、方法、範圍、進路與所謂的「尊君」義涵作一解釋,為內容的開展先完成基礎。第二章就先秦諸子之學中之儒家與法家,針對尊君的義涵作一溯源,對兩者學說之根本處加以剖析。第三章乃著力在漢初黃老思想的探究上,無論是戰國中晚期成形的《黃老帛書》,或是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黃老思想對漢初儒學的催化,有顯著且深遠的影響。第四章則是將漢初儒學大家有留下著作,且地位著實重要的陸賈跟賈誼作一研究,除了分析其學說中的綱要外,更是對漢初儒學的思潮進行清楚的描述。第五章論述董仲舒的儒學,探討在陰陽五行思潮影響下,所呈現出的儒學面貌,除了有法家、黃老思想之外,董仲舒之學開啟了漢代新式儒術之門,與先秦之儒學有著面貌相同而發展根源已混雜不同的成就。第六章結論。
參考書目



一、古籍
【說明】古籍書目之排列,為清楚見出學術研究的脈絡發展,先依朝代的先後次序,次依出版年代的先後。出版日期相同時,則再依姓氏筆劃作為依據。出版年月,統一以西元為主。


(一)經

《尚書正義》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毛詩正義》 【漢】毛亨撰、 鄭玄箋、【唐】孔穎達疏 、【清】阮元等校勘:《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周禮注疏》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禮記注疏》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春秋左傳正義》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春秋公羊傳注疏》 【漢】何休解、【唐】徐彥疏:《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論語注疏》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孟子注疏》 【漢】趙岐注、【宋】孫爽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說文解字注》 【漢】許慎著,段玉裁注,臺北:天工書局,1996年。
《經典釋文》 【唐】陸德明,《四庫善本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二)史

《史記》 【漢】司馬遷著,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3月北京第十七刷。
《史記索隱》 【漢】司馬遷著、【唐】司馬貞索隱,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史記會注考證》 【漢】司馬遷著(日)瀧川龜太郎考證,高雄:麗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國語》 【吳】韋昭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
《戰國策》 【漢】劉向集錄、高誘注,臺北:九思出版社,1978年11月。
《楚漢春秋》 【漢】陸賈,茆泮林輯,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官舊儀》 【漢】衛宏撰,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2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年。
《漢書》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漢書補注》 【漢】班固著,【清】王先謙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晉書》 【唐】房玄齡等撰,四部備要本,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隋書》 【唐】魏徵,四部備要本,臺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
《通典》 【唐】杜佑,臺北:大化書局,1978年。
《史通》 【唐】劉知幾,臺北:世界書局,1956年。
《史通》 【唐】劉知幾,臺北:錦繡出版社,1992年。
《新唐書》 【宋】歐陽脩,四部備要本,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資治通鑑》 【宋】司馬光,四部備要史學叢書,臺北:中華書局,1976年。
《西漢會要》 【宋】徐天齡,《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5年。
《隋書.經籍志考證》 【清】姚振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讀通鑑論》 【清】王夫之,臺北:藝文印書館,1957年。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清】永瑢等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四庫全書總目》 【清】永瑢等著,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漢制考》 【清】王應麟,臺北:商務印書館影印明汲古閣本,1977年。
《十七史商榷》 【清】王鳴盛,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文史通義》 【清】章學誠,台北:鼎文書局,1977年3月增訂一版。


(三)子

《老子》 【魏】王弼 等注,《四部要籍注疏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莊子集釋》 【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釋文、【唐】成玄英疏、【清】郭慶藩輯釋、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 2004 年1月
《墨子閒詁》 【周】墨翟撰、【清】孫詒讓解詁,臺北:藝文印書管,1970年6月。
《荀子集解》 【清】王先謙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慎子》 【周】慎到撰、【清】錢熙祚輯:《守山閣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申子》 收入【清】馬國翰輯《法家佚書輯本七種》,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
《管子校正》 【唐】尹知章注、【清】戴望校正,收錄於《新編諸子集成》第五冊,臺北:世界書局,1983。
《呂氏春秋》 【周】呂不韋、【漢】高誘注,《四部叢刊本》第二十二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
《韓非子集釋》 【周】韓非撰、【清】王先慎注,臺北:成文書局,1980年。
《新語》 【漢】陸賈,《四部叢刊》初編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新書》 【漢】賈誼,《叢書集成》初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淮南鴻烈集解》 【漢】劉安著、【漢】高誘注,劉文典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春秋繁露義證》 【漢】董仲舒著、【清】蘇輿義證,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3月。
《鹽鐵論》 【漢】桓寬著,臺北:世界書局,1958年。
《風俗通義》 【漢】應劭,《四部備要》,臺北:中華書局據漢魏叢書本校刊,1971年。
《法言義疏》 【漢】揚雄著、汪榮寶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1版3刷。
《新論》 【漢】桓譚,臺北:中華書局,1963年。
《別錄》 【漢】劉向,臺北:廣文書局據清光緒十三至十九年黃崗王氏刊全漢文影印,1969年。
《新序》 【漢】劉向,四部叢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說苑》 【漢】劉向,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
《七略》 【漢】劉歆,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老子注》 【魏】王弼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論衡》 【漢】王充,四部叢刊本第二十二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
《抱朴子》 【晉】葛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2月。
《荀子評注》 【清】傅山撰、《續修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唐律疏義》 【唐】長孫無忌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四)集


《韓昌黎文集校注》 【唐】韓愈撰、【清】馬其昶校注,台北:頂淵文化,2005年。
《臨川先生文集》 【宋】王安石,臺北:華正書局,1975年。
《二程集》 【宋】程顥、程頤撰,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3月。
《樂府詩集》 【宋】郭茂倩輯,《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5年。
《黃氏日鈔》 【宋】黃震,四庫全書珍本.二集,據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文淵閣本影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鶴林玉露》 【宋】羅大經,臺北:開明書店,1975年。
《困學記聞》 【宋】王應麟,臺北:商務印書館,1978年。
《郡齋讀書志》 【宋】晁公武,臺北:商務印書館,1978年。
《呂晚村先生文集》 【明】呂留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玉函山房輯佚書》 【清】馬國翰,臺北:文海出版社,1952年。
《東塾讀書記》 【清】陳澧,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
《校讎通義通解》 【清】章學誠著,王重民通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春在堂全書》 【清】俞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清】嚴可均,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10月。
《四庫全書》 【清】紀曉嵐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續修四庫全書》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清】嚴可均校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墨海金壺》 【清】張海鵬輯,臺北:禹甸書局,1977年。


二、今著


(一)諸子學研究相關著作

《諸子通考》 蔣伯潛,臺北:正中書局,1961年。
《鄒衍遺說考》 王夢鷗,臺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
《先秦道家思想研究》 張成秋,臺北:中滑書局,1971年。
《韓非子思想體系》 張素貞,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4年。
《淮南子論文集》 陳新雄、于大成主編,臺北:木鐸出版社,1976年。
《諸子考釋》 梁啟超,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6年9月。
《韓非子評論》 熊十力,臺北:學生書局,1978年。
《董仲舒與西漢學術》 李威雄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6月。
《韓非思想體系》 王靜芝,臺北:輔仁大學,1979年10月。
《先秦諸子考佚》 阮廷焯,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new window
《韓非子析論》 謝雲飛,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年。
《董仲舒政治思想之研究》 賴慶鴻,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new window
《先秦社會與諸子思想新探》 祝瑞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先秦諸子雜考》 金建德,河南:中州書畫社,1982年。
《韓非子思想的歷史研究》 張純、王曉波,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new window
《司馬遷思想研究》 林雲龍,高雄:復文書局,1984年。
《漢初學術及王充論衡述論稿》 李偉泰,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5月。
《先秦諸子繫年》 錢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
《商鞅評傳》 陳啟天,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
《《呂氏春秋》與《淮南子》思想研究》 牟鍾鑒,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9月。
《商鞅及其學派》 鄭良樹,臺北:學生書局,1987年8月。
《韓非子難篇研究》 張素貞,臺北:學生書局,1987年。
《莊子哲學及其演變》 劉笑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黃帝四經與黃老思想》 余明光,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管子與齊文化》 周立升、王德敏,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0年。
《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 陳麗桂,臺北:聯經出版社,1991年4月。new window
《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 林聰舜,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4月。new window
《先秦法家思想史論》 王曉波,臺北:聯經出版社,1991年。new window
《董仲舒與新儒學》 黃朴民,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7月。
《黃老學說與漢初政治平議》 司修武,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new window
《諸子辨正》 徐仁甫,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年。
《韓非子之著述及思想》 鄭良樹,臺北:學生書局,1993年。new window
《諸子百家研究》 高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淮南子之哲學思想》 李增,臺北:洪葉文化,1997年。
《兩漢諸子學研究論著目錄》 陳麗桂主編,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8年。
《稷下爭鳴與黃老新學》 胡家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月。
《稷下學研究》 白奚,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4月。
《淮南子的哲學》 陳德和,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2月。
《曠世大儒─董仲舒》 馬勇,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
《先秦諸子學派源流考》 馮鐵流,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
《先秦學術問學集》 徐復觀,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6年。


(二)學術史、思想史、哲學史相關著作

《漢代學術史略》 顧詰剛,上海:亞細亞書局,1935年。
《中國古代學術流變研究十篇》 梁啟超,上海:中華書局,1947年。
《中國學術思想史變遷之大勢》 梁啟超,臺北:中華書局,1956年。
《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初稿》 馮友蘭,香港:哲學研究所,1962年。
《中國近三百年來學術史》 梁啟超,臺北:華正書局,1974年。
《中國社會政治史》 薩孟武,臺北:三民書局,1975年。
《兩漢思想史》(卷二) 徐復觀,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76年6月。
《中國哲學思想史》 羅光,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1年6月。new window
《中國經學史的基礎》 徐復觀,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年5月。new window
《先秦名學史》 胡適,上海:學林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
《中國哲學十九講》 牟宗三,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10月。
《中國文學發展史》 劉大杰,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
《中國文化史》 柳詒徵,臺北:正中書局,1987年。
《中國哲學史新編》 馮有蘭,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中國哲學發展史》 任繼愈主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
《經學歷史》 皮錫瑞,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6月。
《先秦學術概論》 呂思勉,上海:東方出版社,1985年。
《中國哲學思想批判》 韋政通,臺北:水牛出版社,1986年。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史論》 李澤厚,臺北縣:谷風,1986年。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二、三上) 勞思光,臺北:三民書局,1986年12月。
《先秦政治思想史》 梁啟超,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4月。
《中國哲學發展史》 吳怡,臺北:三民書局,1988年。new window
《兩漢思想史》 祝瑞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中國政治思想史》 蕭公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先秦法家思想史論》 王曉波,臺北:聯經出版社,1991年。new window
《中國思想通史》 侯外廬等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
《中國儒學史》 趙吉惠、趙馥潔、郭厚安、潘策主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6月。
《中國哲學範疇導論》 葛榮晉,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中國歷代思想史.秦漢卷》 周桂鈿,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 錢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中國哲學研究論集》 臺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
《中國秦漢思想史》 張運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國政治思想史》 孫廣德、朱泓源編,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1997年。
《中國哲學思想探源》 蒙文通,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1997年。
《漢代思想史》 金春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中國儒學史》 李景明,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秦漢思想史》 周桂鈿,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中國哲學史.先秦卷》 歐崇敬,臺北:洪葉文化,2001年。
《中國思想史》 葛兆光,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簡帛佚籍與學術史》 李學勤,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中國學術史》 張國剛、喬治忠,上海:東方出版社,2002年。
《齊魯思想文化史》 孟祥才、胡新生,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
《漢唐文化史》 熊鐵基,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國學術與中國思想史》 徐雁等主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
《兩漢魏晉思想史》 曾春海,臺北:五南圖書,2004年。


(三)今人注譯諸子之學

《呂氏春秋集釋》 許維遹集釋,臺北:世界書局,1966年。
《韓非子校釋》 陳啟天校釋,臺北:商務印書館,1969年。
《荀子柬釋》 梁啟雄注,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12月。
《商君書解詁定本》 朱師轍注,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
《新語校注》 王利器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8月。
《商君書今註今譯》 賀凌虛註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管,1987年。
《管子今註今譯》 李勉註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
《論語譯注》 楊伯峻編注,台北:華正書局,1988年6月。
《春秋左傳注》 楊伯峻編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
《黃帝四經今注今譯》 陳鼓應注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新書校注》 閻振益、鍾夏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
《新譯淮南子》 熊禮匯注譯,臺北市:三民書局,2001年。

(四)其他

《青銅時代》 郭沫若,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57年。
《經子解題》 呂思勉,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兩漢中央政治制度與法家思想》 楊樹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兩漢三國政治思想》 王雲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中國政治制度史》 曾資生,臺北:啟業書局,1969年。
《無求備齋學術論集》 嚴靈峰,臺北:中華書局,1969年。
《漢魏遺書鈔》 嚴一萍選輯,臺北:藝文印書館,出版年不詳。
《古史辨》 羅根澤,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3月。
《梅園論學集》 戴君仁,臺灣:開明書局,1970年4月。
《中國法家概論》 陳啟天,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
《智的哲學與中國哲學》 牟宗三,臺北:商務印書館,1971年。
《原儒》 熊十力,臺北:大明王氏出版公司,1975年。
《歷史與思想》 余英時,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年9月。
《歷史論集》(What is history ?) 卡爾.愛德華.哈萊特,王任光譯,臺北:幼獅書局,1977年。
《秦漢思想研究》 黃錦鋐,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1月。
《中國歷代思想家.董仲舒》 林麗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3月。
《漢晉學術編年》 劉汝霖,臺北:長安出版社,1979年10月。
《馬王堆漢墓帛書(壹)》(精裝本) 北京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3月。
《秦漢史》 勞榦,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年4月。
《中國青銅時代》 張光直,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new window
《先秦名學史》 胡適,上海:上海學林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
《先秦道論發微》 張舜徽,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9月。
《求古編.秦漢知識分子》 許倬雲,臺北:聯經,1984年。
《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 瞿同祖,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new window
《秦漢新道家略論稿》 熊鐵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3月。
《孔孟荀哲學》 蔡仁厚,臺灣: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12月。new window
《學術與政治之間》 徐復觀,臺灣: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儒道天論發微》 傅佩榮,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
《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 深圳大學國學所編,廣東:東方出版社,1986年6月。
《法家哲學》 姚蒸民,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
《春秋戰國史話》 朱淑瑤、徐碩如,臺北:木鐸出版社,1986年。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 余英時,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3月。
《秦漢史論稿》 邢義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6月。new window
《中國哲學的特質》 牟宗三,臺北:學生書局,1987年。
《中國哲學原論》 唐君毅,臺北:學生書局,1987年。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錢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司馬遷及其史學》 周虎林,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中國法制史簡明教程》 蒲堅、趙昆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西漢政治思想論集》 賀凌虛,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8年1月。
《中國中古思想長編》 胡適,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年9月。
《史學與傳統》 余英時,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8年。
《中國人性論史》 徐復觀,臺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
《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 張德勝,臺北:巨流出版社,1989年。
《漢代流民的問題》 羅彤華,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new window
《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 錢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11月。
《歷史與思想》 余英時,臺北:聯經文化事業公司,1990年。
《道家思想史綱》 黃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8月。
《政道與治道》 牟宗三,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new window
《儒家的天論》 向世陵、馮禹,山東:齊魯書社,1991年。
《儒家的形上學》 羅光,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new window
《古代社會與國家》 杜正勝,臺北:允晨文化,1992年。
《先秦道法思想講稿》 王叔岷,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
《士人與社會》 劉澤華,河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
《經學通論》 王靜芝,臺北:國立編譯館,1992年11月。
《漢唐史論》 趙克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年。
《原始儒家道家哲學》 方東美,臺北:黎明文化,1993年6月。
《中國哲學的生命與方法》 吳怡,臺北:東大圖書,1994年。
《宇宙論》 李震,臺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
《兩漢儒家思想及其內在轉化》 陳福濱,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4年。
《一分為三-中國傳統思想考釋》 龐樸,深圳:海天出版社,1995年。
《古文獻論叢》 李學勤,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
《中國傳統價值觀念詮釋學》 劉翔,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
《中國現代學術經典.胡適卷》 劉夢溪主編,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新理學》 馮友蘭,上海:上海書局,1996年第一版。
《秦始皇評傳》 陳靜,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儒學的歷史文化功能──士族:特殊形態的知識份子研究》 陳明,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1月。
《曉傳書齋文史論集》 王利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 葛兆光,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
《天人之際》 任繼愈,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
《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 白奚,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陶慶鴻學術論著》 陶慶鴻著、王元化主編、陳引馳編校,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道家文化研究》第4輯 陳鼓應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4月。
《秦漢學術:社會轉型期的思想探索》 馬勇,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經典的批判──西漢文學思想研究》 郜積意,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1月。
《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 李開元,北京:三聯書局,2000年3月。
《經學今銓初編》 姜廣輝,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
《學術思想遺稿》 錢穆,臺北:蘭臺出版社,2000年12月。
《漢代政治與《春秋》學》 陳蘇鎮,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3月。
《漢初軍事史研究》 李德龍,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4月。
《觀堂集林》 王國維,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
《中國早期國家性質》 李玉潔主編,臺北:雲龍出版社,2003年2月。
《合內外之道:儒家哲學論》 成中英著,臺北:康德出版社,2005年11月。new window
《中國古代行政制度史》 李孔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2月。
《道與法:法家思想和黃老哲學解析》 王曉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5月。new window


三、學位論文


《淮南鴻烈思想研究》 陳麗桂,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論,1983年。new window
《西漢儒家政治思想與現實政治的互動-以奏議為中心的考察》 盧瑞容,臺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84年。
《淮南內篇與老莊思想之關係》 鄒麗燕,臺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85年。
《黃老評議》 吳俊賢,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論,1988年。
《淮南子無為思想之研究》 劉智妙,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論,1989年。
《陸賈思想之研究》 蔡忠道,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博論,1991年。
《商鞅反人文觀研究》 黃紹梅,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1992年5月。
《西漢天人思想研究──以《淮南子》《春秋繁錄》《史記》為中心》 簡松興,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
《西漢前中期君臣關係思想的演變》 朱育慧,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韓非尊君學說與兩漢政經形勢》 黃紹梅,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論,1998年。new window
《先秦「氣」思想研究》 易天任,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論,2001年。
《董仲舒的儒學轉化及其政治實踐-西漢儒生的困境:知識與權力的辯證》 徐秋玲,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黃帝內經養生思想研究》 董家榮,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論,2002年。
《賈誼政治思想及其實踐研究》 蔡莫凡,輔仁大學中文所碩論,2002年。
《兩漢黃老思想研究》 鄭國瑞,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2年。new window
《西漢前期政權與知識階層》 沈子杰,輔仁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3年。
《董仲舒天人哲學之研究》 林維杰,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論,2003年。
《西漢前期政治思想的轉變及其發展-從黃老思想向獨尊儒術的演變》 李昱東,中興大學歷史所博論,2005年。new window
《君人南面之術:先秦至西漢中葉黃老思潮影響下的修身思想與治國學說》 劉文星,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new window
《先秦至西漢政治社會對儒學發展之研究-以董仲舒為例》 丁鴻銘,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漢代老學之發展與變遷》 張鴻凱,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博論,2008年。
《修身與治國-從先秦諸子到西漢前期身體政治論的嬗變》 劉芝慶,臺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董仲舒經權觀與西漢政權正當性關聯之研究》 李茂輝,東海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2008年。


四、期刊論文


〈漢初五德取相剋〉 施之勉,《大陸雜誌》第10卷第12期,1955年。
〈秦漢政治思想之新趨勢〉 曾繁康,載於《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59年。
〈漢代政治思想之主潮〉 曾繁康,載於《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59年。
〈韓非學術原於老子說〉 羅宗濤,收錄於《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八號,1963年6月。
〈兩漢諸子之政治思想〉 楊幼炯,載於《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9年。
〈西漢的政教與治教〉 鄺士元,載於《中國思想史》,香港:波文書局,1973年。
〈黃帝四經初探〉 唐蘭,《文物》,1973年第10期。
〈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概述〉 韓中民,《文物》,1974年第9期。
〈試論馬王堆漢墓帛書伊尹九主〉 李學勤,《文物》,1974年第11期。
〈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的研究-兼論其與漢儒法鬥爭的關係〉 唐蘭,《考古學報》,1975年3月第1期。
〈十大經初論〉 高亨、董治安,《歷史研究》,1975年第1期。
〈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探源〉 龍晦,1975年第2期。
〈〈十大經〉的思想和時代〉 康立,《歷史研究》,1975年第3期。
〈西漢中央政制與儒法兩家思想〉 楊樹藩,《簡牘學報》第5期,1977年1月。
〈論西漢政治制度的特質〉 陳春生,《東方雜誌》第12卷第8期,1979年2月。
〈陸賈及其學術思想之探究〉 王更生,《師大學報》第22期,1977年10月。new window
〈黃老帛書的哲學思想〉 鍾肇鵬,《文物》,1978年第2期。
〈西漢文景時代政情之分析〉 傅樂成,《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報》第5期,1978年6月。new window
〈馬王堆帛書與《鶡冠子》〉 李學勤,《文物》,1979年第11期。
〈馬王堆《老子》甲乙本卷前後佚書與「道法家」〉 裘錫圭,《中國哲學》第二輯,1980年。
〈政權與治權的平衡-西漢史引論〉 張其昀,《華學月刊》,第102期,1980年6月。
〈西漢帝國的政治〉 張其昀,《華學月刊》,第106期,1980年10月。
〈黃帝四經思想探源〉 魏啟鵬,《中國哲學》四輯,1980年10月。
〈黃老之治與黃老之學-試論黃老始於漢初〉 奕保群,《學習與思考》1981年3月號。
〈司馬遷與黃老〉 王叔岷,《台大文史哲學報》第12期,1981年12月。
〈秦及漢初新興地主階級建立封建統治思想的理論准略〉 蕭蓵父、李錦全,載於《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淮南鴻列》思想的剖析〉 祝瑞開,《西北大學學報》,1982年第3期。
〈略論賈誼的富民思想〉 蔡一,《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82年第4期。
〈司馬遷對儒道二家思想的融合〉 汪惠敏,《輔仁學誌》第11期,1982年6月。
〈司馬氏父子的〈六家要旨〉〉 施丁,《文史知識》第17期,1982年11月。
〈論漢武帝時期的政治──兼論封建專制主義發展時期的兩重性〉 劉克宗,載於《秦漢史論叢》,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老子無為治術盛行於漢初之原因〉 陳德昭,《銘傳學報》1983年第20期。
〈論漢代讖緯神學〉 黃開國,《中國哲學史研究》,1984年第1期。
〈西漢政治思想與現實政治的交互作用〉 賀凌虛,《社會科學論叢》第32期,1984年12月。
〈黃老思想初探-讀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古佚書《黃帝四經》〉 余明光,《湘潭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期。
〈陸賈與賈誼對初漢政治思想與文化之貢獻〉(上) 魏元珪,《中國文化月刊》第七十二期,1985年10月。
〈陸賈與賈誼對初漢政治思想與文化之貢獻〉(下) 魏元珪,《中國文化月刊》第七十三期,1985年11月。
〈淮南子論政〉 陳麗桂,《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18卷第2期,1985年12月。new window
〈黃老思想源流〉 劉蔚華、苗潤田,《文史哲》1986年第1期。
《論〈黃老帛書〉的主要思想》 金春峰,《求索》,1986年第2期。
〈試論賈誼的思想體系〉 于傳波,《中國哲學研究》1987年第3期。
〈淮南子修養論〉 陳麗桂,《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20卷第1期,1987年10月。new window
〈淮南子的道論〉 陳麗桂,《第一次世界道學會議會後論文集》1988年1月。
〈黃老帛書《經法》的政治哲學〉 胡家聰,《中國哲學研究》1988年第4期。
〈董仲舒的天論〉 羅光,《哲學與文化》第15卷第6期,1988年6月。new window
〈《淮南子》與黃老之學理論體系的最後完成〉 趙吉惠,《中國哲學史研究》,1989年第2期。
〈漢代以經治國與用人〉 普文,《淮海論壇》1990年第2期。
〈公羊傳的居正與行權〉 王金凌,(《輔仁國文學報》1990年第6期。new window
〈「道」的政治哲學在漢代的徵實性〉 胡自逢,《第二次世界道學會議會後論文集》1990年9月。
〈關於「黃老之學」、《黃帝四經》產生時代考證〉 趙吉惠,《哲學與文化》,十七卷第十二期,1990年12月。new window
〈漢初「無為而治」源於陸賈論〉 湯其領,《史學月刊》,1991年第4期。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與司馬遷的「天道觀」之比較研究〉 梁榮茂,政大中文所編:《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論文集》,1991年10月。
〈董仲舒對天與道和天道天教及鬼神的思想〉 趙雅博,《哲學與文化》,第19卷第3期,1992年3月。new window
〈秦漢統治思想的演變與中華民族精神的初步形成〉 王雲度,《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92年第4期。
〈漢代政治格局與諸呂之亂〉 秦學頎,《重慶師院學報》,1992年第4期。
〈漢初政治與賈誼的禮治思想〉 馬育良,《孔子研究》1993年第4期(總第32期)。
〈兩漢之際陰陽五行說與讖緯說的演變〉 劉其泰,《孔子研究》,1993年第4期。
〈先秦秦漢天命觀對王權的影響〉 洪煜,《史學月刊》,1993年第5期。
〈從董仲舒看儒學價值的衍化〉 楊國榮,《中國哲學》第十六輯,1993年9月。
〈秦漢時代的政治局勢〉 周桂鈿,載於《中國歷代思想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公羊大一統與西漢政治思想──大一統與中央集權的奠定〉 莊萬壽,載於《記念程旨雲先生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書局),1994年。new window
〈陸賈思想並非「黃老」論〉 古永繼,《惠州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
〈黃老思想的體現-西漢黃老治術的雙重性格與重要人物的道法思想〉 陳麗桂,《中國學術年刊》第十五期,1994年3月。new window
《董仲舒哲學與西漢政治》 周桂鈿,《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4年3月。
〈叔孫通、陸賈與漢初儒學走向〉 黃宛峰,《史學月刊》,1995年第3期。
〈「封建社會」概念的由來〉 何懷宏,香港: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29期,1995年6月號。new window
〈從《新書》看賈誼融合儒、道、法的思想要論〉 陳麗桂,《國文學報》第25期,1995年6月。new window
〈中國哲學的基本傾向和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焦樹安,《北京圖書館館刊》,1995年6月。
〈漢代氣化宇宙論及其影響〉 陳麗桂,《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輯,1995年11月。
〈論陸賈〉 王漢昌,《河北大學學報》,1996年第一期。
〈論班固思想的道家成分〉 李偉泰,《語言、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1996年4月。
〈融合道、法兼採陰陽的漢儒——陸賈〉 陳麗桂,《中國學術年刊》第17期,1996年5月。new window
〈從蕭曹為相看所謂「漢承秦制」〉 羅新,《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年第5期。
〈董仲舒政治哲學蠡測〉 李森,《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年6月。
〈道家在先秦哲學史上的主幹地位〉 陳鼓應,《道家文化研究》第十輯,1996年8月。
〈漢文帝的政治智慧〉 金發根,《簡牘學報第十六期》勞貞一先生九秩榮慶論文集,1997年1月。
〈董仲舒的受天命監護的君權論〉 周乾濚,《天津師大學報》,1997年第4期。
〈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人」意涵〉 陳文烟,《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七期,1997年7月。new window
〈帛書《黃帝四經》中的陰陽刑德思想初探〉 崔永東,《中國哲學史》1998年第4期。new window
〈漢初儒學的歷史命運〉 洪煜,《史學月刊》,1998年第6期。
〈《淮南子》對《呂氏春秋》的繼承和發揮〉 牟鐘鑒,《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1998年7月。
〈論董仲舒的人君無為思想〉 桂思卓,《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1998年7月。
〈「漢書.古今人表」試論〉 翁聖峰,《輔仁國文學報》第13期,1998年11月。new window
〈試論漢代儒學神學化之歷程與影響〉 江蓮碧,《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第6期,2000年1月。new window
〈董仲舒「天人關係」模式及其思維方式〉 張德文,《中國文化月刊》,第239期,2000年2月。
〈試論《淮南子》中的天地人之道〉 陳兆珍,《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五期,2000年3月。
〈試論《黃帝四經》與《老子》之異〉 史婷婷,《管子學刊》2000年第2期。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新探-兼論漢武帝「尊儒術」與「悉延(引)百端之學」〉 楊生民,《首都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5期。
〈漢代經學的確立與演變〉 嚴正《經學今詮初編》(《中國哲學》第22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
〈論漢初黃老刑名思想之建構及其特色〉 黃濤鈞,《第二屆先秦兩漢學術全國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臺北:輔大中文系,2000年6月。
〈關於經學思想研究的幾個問題〉 姜廣輝,《清代學術研究通訊》第六期,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2002年7月。
〈學術與政治之間:試論秦皇漢武思想政策的歷史意義〉 王健文,《清華學報》第30期,2000年9月。new window
〈《淮南子.主術訓》中君主統御觀之初探〉 吳淑真,《輔大中研所集刊》第12期,2002年10月。new window
〈禮與政治現實的對話──賈誼「新書」的禮治思想〉 林俊宏,《政治科學論叢》第17期,2002年12月。new window
〈西漢的經學與政論〉 尚學峰,《新亞論叢》第58期,2003年5月。
〈漢代學術的歷史地位〉 熊鐵基,《先秦、秦漢史》2004年第1期。
〈《黃老帛書》成書年代的新假說〉 張增田,《管子學刊》,2005年第2期。
〈論先秦黃老學對百家之學的整合〉 白奚,《文史哲》2005年第5期。
〈陸賈《新語》對儒學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簡凡哲,《輔大中研所學刊》第十六期,2007年5月。
〈董仲舒以陰陽之天道解釋人道〉 劉國民,《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190期,2007年6月。
〈道器之間:《淮南子.天文訓》以「氣」為樞的道物歷程〉 黃玉麟,《哲學與文化》33卷8期,2007年8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