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學校游泳池委外經營之研究
作者:張川鈴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g, Chuan-li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
指導教授:鄭志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學校游泳池委外經營公私夥伴關係理論非營利性組織school swimming poolsoutsourcing management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theorynon-profit organiz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6
本研究旨在解析我國學校游泳池之委外經營之現況及成功因素,並探討委外經營後產生之問題困難與解決策略,進而建立學校游泳池委外經營之模式。本研究以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擁有室內外游泳池並成功委外經營之各級公立學校共43所,相關之行政人員43位(大專校院2位、高中職15位、國中9位及國小17位)及業者負責人27位為研究對象。利用文件分析法及訪談調查法搜集資料,並以百分比、次數分配、互動模式與類屬分析方法處理,獲致結論如下:
一、學校游泳池委外經營數量仍低,但有逐年成長之趨勢,其方式以OT最多,ROT次之BOT方式最少。以BOT方式委外學校,具備優良委外條件,但營運呈虧損情形,值得重視。而ROT方式委外之學校,則以校方態度積極並建立互信溝通管道之行政條件方面具備優勢。另OT方式委外學校中,泳池深度合適教學為必備條件。在學校設施及市場條件缺乏競爭力之情況下,可由早泳會之非營利性組織經營。
二、足夠客源人數之市場條件為BOT方式委外經營主要成功因素。而學校之主動積極及學校位置合適與人口結構水準高之良好市場條件因素,為促使ROT方式委外經營之重要關鍵。另OT方式委外經營之成功因素,則以地點合適之良好市場條件及設備新穎為主要考量因素。
三、BOT方式委外之學校,會面臨委外觀念共識不同之困擾,透過良好之溝通協調策略應為解決之道。而地方稅款繳交及游泳教學政策不落實影響業者營收,為ROT方式委外後之主要困難,以修改地方稅法減免規定,及政府補助經費政策為其解決策略。在OT方式委外經營之學校中,主要問題為泳池老舊設計不良增加業者經營成本,解決策略為規劃以ROT方式委外及與校方溝通協調尋求協助。
四、在各種方式之委外經營模式中,足夠居民人口數之市場條件及積極之行政配合態度,皆為學校游泳池委外經營之成功因素,應作為學校游泳池委外經營之重要參考依據。委外經營後須以互信互惠之公私夥伴關係理論為基礎,雙方共同協力解決經營所面臨之問題困難。
基於以上結論,建議無論BOT、ROT或OT方式之委外經營學校,皆應建立校內同仁委外經營之共識,同時須將業者視為夥伴,並協助業者解決困難,方為學校游泳池永續經營之道。另政府相關單位應重視現有已委外經營學校面臨之問題,成立工作小組,單一窗口統籌解決學校運動設施管理相關事宜,並積極推動游泳池與校園運動設施委外經營之業務。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success factors,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of the outsourcing management of school swimming pools in Taiwan.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ould be of interest to schools which have not implemented outsourcing management and to relevant authorities. 43 school administrative staff members of public schools with outsourced swimming pools (2 from college, 15 from senior high school, 9 from junior high school and 17 from primary school) and 27 dealers of outsourcing companies served as the subjects in this study. Document analysis and interviews were used for data collection.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teractive mode and categorization were used as instruments for data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
1. The quantity of outsourced school swimming pools was small, but this study revealed an increasing trend of outsourcing.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outsourcing, OT-type was most frequently adopted, followed by ROT-type and BOT-type.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schools adopting BOT-type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outsourcing but had a financial deficit in operation. Schools adopting ROT-type had a positive attitude in administ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s for schools adopting OT-type, an optimum pool depth for swimming teaching is essential. Besides the three types of outsourc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were proposed to manage school swimming pools which are currently in poor condition.
2. The success factor of BOT-type was the abundance of customers. The success factors of ROT-type were the positive attitude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 good school location and high level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The success factors of OT-type were good school location and new facilities of swimming pools.
3. Good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were the best way for schools adopting BOT-type to reach common ground with their dealers. Amendment to the local tax policy and government subsidies were the solutions to problems faced the schools adopting ROT-type. The adoption of ROT-type and good communic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dealers were the solutions for schools adopting OT-type.
4. In all types of outsourcing management, an abundance of population and positive administration attitude were the key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success of the outsourcing management of school swimming pools. The result could serve 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schools considering outsourcing management. Schools and dealers should cooperate based o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theory to work out their differenc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researcher suggested that the school faculty should reach a consensus on outsourcing management and regard dealers as partners, and help them to solve management problems. Moreover, the authorities concerned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schools with outsourced swimming pools, and form a team to make an overall plan of facility management in schools and encourage the implementation of outsourcing management of school swimming pools and other sports facilities.
引用文獻
中文部分:
內政部(2008)。各鄉鎮市人口數。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2008年3月15日,網址http://www.moi.gov.tw/star/index.asp
王文宇、黃玉霖、劉憶如(1999)。BOT三贏策略。臺北市:商鼎財經。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23)。高雄市:麗文。new window
王文科(2007)。教育研究法(十一版)。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王同茂(2002)。學校運動場館委託民間營運作業評估。學校體育雙月刊,12(3),11-16。
王凱立(2000)。民間機構經營學校運動設施之可行性研究以臺北市市立國民中學學校游泳池設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王凱立(2001)。臺北市市立國民中學學校游泳池設施經營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王凱立、黃世孟(2002)。民間機構興建與經營學校游泳池設施之可行性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39,37-50。new window
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與實務手冊。臺北市:元照。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3)。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5a)。主辦機關委託顧問機構辦理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計畫作業手冊。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5b)。公共建設委託民間營運案件作業手冊。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6)。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資訊網站。2006年5月25日,取自http:60.248.181.114/popp/web/index¬_Caxtpg.asp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7a)。促參案件權利金設定方式之探討。2007年11月25日,取自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資訊網站http:ppp.pcc.gov.tw/pcc_site/a4-3.cfml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7b)。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案件適用「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與「政府採購法」之比較。2007年11月27日,取自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資訊網站http:ppp.pcc.gov.tw/pcc_site/a2-1-1.cfml
行政院新聞局(2005)。和解共生健康臺灣。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2)。海洋運動發展計畫。臺北市:作者。
何國華(2003)。人際溝通。臺北市:五南。
何曉瑛(2000)。臺灣地區公立棒球場委託民間企業經營管理之個案研究-以臺南棒球場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吳泓錡(2000)。公共建築工程專案管理之研究-以臺南市綜合體育館BOT案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市:桂冠。(Patton, M.Q., 1990)
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都市發展。高雄市:復文。new window
吳貞慧(1999)。BOT模式暨風險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吳濟華(1994)。推動民間參與都市發展:公私部門協力策略之探討。臺灣經濟,208,1-15。
吳濟華(2001)。公私協力策略推動都市建設之法治化研究。公共事務評論,2,(1),1-29。new window
吳瓊恩(1996)。行政學。臺北市:三民。
呂育誠(2004)。中央與地方夥伴關係之省思與展望。中國行政,75,29-56。
李永展(1997)。BOT開發個案之解析。營建管理季刊,32,26-36。new window
李光慈(2002)。政府資訊業務委外策略研擬。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館李研究所,高雄市。
李宗勳(1999)。公共服務之活化-民營化政策的簽約外包策略。載於詹中原主編,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頁85-125)。臺北市:五南。
李宗勳(2002)。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理論與實務 Contracting out government services: Theory and practice。臺北市:智勝文化。
李宗勳(2005)。協力夥伴跨領域治理的挑戰與機會-以社區風險治理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警政論叢,5,1-42。new window
李連宗(2002)。大專院校運動設施委外經營績效之研究-以明新技術 學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李謁霏(2006)。論政府改造下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相關法律問題-以合作行政為中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
卓進山(2003)。校園運動場地改建多功能場地-以BOT方式進行之可能性評估。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臺東。
林博文(2001)。建構政府再造的優質行政文化-新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人事月刊,195,14-23。
洪嘉文(2003)。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游泳池營運政策評估分析。中華體育,17(4),17-25。new window
胡同志(2002)。學校運動設施開放後推行使用者付費之困境何解決之道。學校體育雙月刊,12(3),35-41。
范祥偉(2001)。委託外包的理論與實務探討。人事月刊,189,47-55。
范祥偉(2002)。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之理論與政策。人事月刊,201,54-59。
徐端容(2006)。文化機構委外經營之探討-以臺北市中山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縣。
高敬文(1999)。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市:施大書苑。
國立岡山高級農工職業學校(2003)。國立岡山高級農工職業學校室內溫水游泳池民間參與興建營運招商作業案可行性評估報告書。高雄縣:作者。
張川鈴(1998)。大學體育學系行政人員組織內部溝通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川鈴(2004)。游泳。載於中華民國體育學會(主編),2004高中(職)學生體適能學習手冊(頁65-86)。臺北市:教育部。
張川鈴(2005)。游泳。載於中華民國體育學會(主編),2005大專校院學生體適能學習手冊(頁54-65)。臺北市:教育部。
張芬芬(譯)(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臺北市:雙葉。(Miles, M. B., & Huberman, A. M., 1994)
張輝政(2003)。促進民間參與學校運動設施營運-以國立三重高中游泳池OT案為例。學校體育雙月刊,13(3),79-85。
張輝政(2006)。高級中等學校推動民間參與學校建設之研究。未出 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教育部(2001)。提升學生游泳能力中程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3a)。教育部推動民間參與文教設施興建營運短中長程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3b)。推動學生水域運動方案。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5a)。確立海洋臺灣的推動體系-推動學生游泳能力方案。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5b)。94學校體育統計年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6)。95學校統計年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7)。96學校體育統計年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2000)。公立中小學校游泳池以BOT方式營建之可行性分析研究。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2002)。民間參與學校游泳池興建營運作業要點。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2003)。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游泳池營運政策評估報告。臺北市:作者。
梁進發、徐芳霞(1998)。臺北市政府獎勵民間投資市政建設之研究-以BOT為例。274輯。臺北市:臺北市政建設專題研究報告。
莫永榮(2004)。政府服務委託外包的理論與實務:臺灣經驗。行政暨政策學報,39,74-104。new window
許逢泰(2005)。學校游泳池經營模式之探討-以臺北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龍池、彭逸坤(2004)。學校運動設施B.O.T.建構可能性評估模式之探討。2004年臺灣體育運動與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115-130。
許績偉(1999)。公立醫療機構民營化之可行性方案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郭文仁(2004)。中小學體育館營運績效指標之個案研究-以台北縣立鶯歌高職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陳亭君(2005)。地方政府與企業合作推動地方永續發展之夥伴模式-以臺北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縣。
陳郁雯(2000)。外包-再造競爭優勢。人力發展月刊,75,39-42。
陳財福(2005)。國立高中職學校游泳池委外整建及營運招商成功關鍵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黃世孟、王國讚(1999)。國立大學校園設施運用BOT模式可行性初探。中華民國建築學報,30,43-58。new window
黃玉霖(2003)。各類型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案件執行成效之調查與分析。臺北市: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黃建發(2003)。公立體育場民營化可行性評估-基隆市立體育場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黃朗文(譯)(1999)。標準化的調查訪問。臺北市:弘智。(Fowler, Jr. F. J., & Mangione, T. W., 1990)
黃崇哲(2006)。我國促參推動的歷程、課題與展望。臺灣經濟研究月刊,29(9),19-24。。new window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義虎(2003)。國立大里高中游泳池OT方式之執行經驗。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資訊網站。2006年6月5日,取自http:60.248.181.114/popp/web/file_listmulti_C_axtpg?n0=11
黃營杉、汪志堅(譯)(2002)。研究方法。臺北市:華泰。(Kerlinger, F. N., & Lee, H. B., 2000)
溫顏誌、劉田修(2005)。學校游泳池以BOT方式建構營運成功因素之探討-以高雄縣岡山農工游泳池為例。2005年國際體育教學研討會參考資料,臺北市。
葉公鼎(2001)。掌握時勢發展學校體育運動設施經營之新契機。學校體育雙月刊,11(5),13-21。
詹中原(1993)。民營化政策-公共行政理論與實務之分析。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詹正豐、郭文仁(2003)。公立學校校園運動及休閒設施採「公辦民營」方式之探討。大專體育,69,6-13。new window
詹育蒨、黃崇哲(2007)。英國與德國促參推動經驗與啟示。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0(9),20-26。。new window
詹俊成(2002)。學校游泳池民營化之可行性探討。學校體育雙月刊12(2),13-17。。
詹春瑩(2006)。BOT招商階段重要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詹益焜(2002)。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案介紹。捷運技術半年刊,27,17-28。new window
廖尹華(2008)。大學運動設施社區化休閒服務績效評估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廖慶隆、陳天賜(1999)。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方式之研析。中華道路38(1),21-32。
臺北市政府(2008)。泳池特刊。臺北市網路新都市民醫療保健網,2008年3月18日,網址http://www.health.net.tw.special/swim/pool_list.asp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2)。臺北縣高中及國中小無游泳池學校推動游泳教學實施計畫。臺北縣:作者。
劉世閔(2006)。質性研究的分析方式。載於劉世閔(主編),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與文獻格式之運用:以QSR N6與EndNote 8為例(頁162-218)。臺北市:心理。
劉記杆(2005)。國立高中職游泳池委外經營之顧客滿意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臺中市。

劉錦芳(2006)。臺北市立中小學游泳池使用現況與經營考量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蔡秀華(2002)。國大學體育館營運績效指標之個案研究-以國立臺灣大學綜合體育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鄭志富(1998)。全國各級學校運動場地設施調查研究。教育部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發展中心專案。
鄭錫鍇(2001)。政府再造的新治理模式-代理人理論。2006年6月8日,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網址:www.npf.org.tw/PUBLICATION/CL/090/CL-C-090-132.htm
謝淑媛(2003)。大專院校從促參出發共創政府與民間之雙贏-以臺灣大學為例。主計月刊,572,14-19。
蘇俊源、曾亮(1998)。淺談BOT之理念及應用-上。現代營建,228,34-59。
蘇慶豐(2004)。臺北市公有閒置空間委外經營模式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所屬藝文館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縣。

英文部分: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2nd ed.). Needham Heights, MA: A division of Simon & Schuster, Inc.
Boyne, G.A. (1998). Public choice theory and local governmen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UK and USA. New York, NY: St. Martine’s Press, Inc.
Bryman, A. (2001).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Duff, G. (1994). Current practices in strategic partnerships?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53, (1), 29-35.
Dunleavy, P. (1993). Explaining the privatization boom: Public choice versus radical approaches. In M. Hill(Ed.), The policy process(pp. 131-151). Areader, NY: Harvester.
Farmer, P., & Mulrooney, A. (1995). The management of sport: It’s foundation and application (2nd ed.). St. Louis, MO: Mosby Year Book.
Fawcett, P. (2005). Aquatic facility management.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Frey, J. H., & Fontana, A. (2003). The interview frm structured questions to negotiated text. In Normank, N. & Lincoln, Y.(Eds.),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2nd ed.) (pp. 61-106).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Horine, L. (1999). Administ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rograms (4th ed.). Boston: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Horine, L., & Stotlar, D. K. (2003). Administ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rograms (5th ed.). Boston: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Huberman, A. M. & Miles, M. B. (1994). Data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methods.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Kettl, D. F. (1993). Sharing power: Public government and private maekets.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Kumaraswamy, M. M. & Morris, D. A. (2002). Build-operate-transfer-type procurement in Asian megaprojects.[Electronic version].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28, (2), 93-102.
Langton,S. (1983).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Hope or hoax? National Civic Review. 72, 256-561.
Osborne, S. P. (2000).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New York: Chatham House.
Patton, M. Q. (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 evaluation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Railey, J.H., & Tschauner, P. R. (1993). Managing physical education, fitness, and sports programs(2nd ed.). Mountain View, CA: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Salman, A. F. M., Skibniewski, M. J., Basha, I. (2007). Bot viability model for large-scale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Electronic version].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33, (1), 50-63.
Savas, E. S. (1987). Privatization: The key to better government. Chatham, NJ: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Savas, E. S. (2000). Privatization and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New York: Chatham House.
Seidenstat, P. (1999). Contracting out government services. London: Praeger Publishers.
Self, P. (1989). What’s wrong with government: The problem of public choice. Political Quarterly, 61, 23-35.
Stiglitz, J. (1989). Principal and agent. In J. Eatwell, M. Milgate, & P. Newman (Eds.), Allocation, information and markets (pp. 241-253). London: Macmillan.
Vickers, J., & George, Y. (1988). Privatization: An economic analysi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Weimer, D. & Vining, A. (1992). Policy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Williamson, O. E. (1996). The mechanisms of government. Oxford,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