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民小學校長生涯專業發展規畫之研究
作者:戴振浩
作者(外文):Chen-Hao Tai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木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國民小學校長校長生涯發展校長生涯專業發展規劃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career development of principalsplanning of care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principal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5)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6
摘 要
本研究的主要旨意,在探討我國國民小學校長生涯專業發展的現況、需求與規劃實施的相關問題,並提出具體建議,作為校長、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以及後續研究的參考。
研究方法為訪談法與問卷調查法。訪談對象為退休校長與現職校長;問卷調查,則以自編「國民小學校長生涯專業發展規劃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調查對象為台灣地區分北、中、南、東四區的公立國民小學校長。本研究調查取樣總數,為總樣本數2587位校長中的852位校長,回收率為76.7﹪。使用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根據研究結果,歸納以下結論:
一、校長們多數認同分別在初任、中堅、資深校長階段,會面臨不同的挑戰,校長應積極主動且持續參加專業發展活動,充實教育專業知能。
二、校長們認同教育部應設立校長生涯專業發展規劃實施的專責單位,整合相關事宜。
三、校長們認為在不同生涯階段,教育專業知能領域,會各有專精與不同需求,故應規劃系列性的校長專業發展課程。
四、校長們認為行政單位明確訂定校長生涯專業發展辦法,激勵與規範校長參與專業成長,以提升校長專業水準和社會形象。
五、校長們認為應整合行政單位、校長中心、專業團體或社會機關的不同功能,針對校長不同生涯階段的需求,發展不同專業發展的模式。
六、校長們認為規劃校長專業發展活動時,除重視國家教育政策,亦應兼顧個別化需求,以豐富其內涵與提升校長參與意願。
七、政府應編列經費預算,實施具有計畫性與階梯性的校長專業發展活動。
八、研究結果顯示,自我進修、教育局與師資培育機構辦理的研習進修,仍為校長參與的主要活動;校長們認為可擴增多元管道,增加校長更大的方便性與選擇空間。
依據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對國民小學校長、教育行政機關及後續研究等三個方向提出建議,希望對促進往後校長生涯專業發展領域的成長,具備參考的價值。
關鍵詞:國民小學校長、校長生涯發展、校長生涯專業發展規劃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care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atus quo, needs, and regulations of our country’s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and present concrete suggestions as references for principals, education authorities, and future studies.
The methodology includes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The interviews target retired and in-service principals. The self-designed “planning of care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questionnaire focuses on the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in the north, central, south, and east regions of Taiwan. These questionnaires are delivered to 852 principals among a total of 2587 nationwide. 76.7% were returned and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al techniques including frequency, percentage, average, standard deviation, and vari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following eight conclusions are formulated:
1. Principals generally identify and acknowledge the challenges at various stages of their career and the necessity of constant participation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ctivities and enrichment of their educational expertise.
2. Principals agree tha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ould set up specialized institutes to facilitate the integration of a principal’s career development.
3. Principals believe that different expertise and needs occur at different career stages, and hence various serie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urses for principals should be implemented.
4. Principals think their professional standards can be elevated and their social image improved with clearly specified mechanism and regulations set by the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5. Principals believe that through integration among administration, principal centers, specialized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their needs at various stages of their career can be satisfied and they are able to develop their own formula.
6. Through specialized institutions, principal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can participate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jects, provided by various administration units, principal center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that meet their individual needs.
7. The government should set up budgets to subsidize hierarchic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ctivities for principals.
8.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principals currently take part in activities held mainly by the bureaus of education and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es. They expect a greater variety of choices with more convenience.
Hopefully,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s for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education authorities, and future research on the care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words: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career development of principals, planning of care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principal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中國大陸國家教委(1989)。關於加強全國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之意見。2004年12月5日,取自: http://www.hnedu.com/jyhg/law/13/law_13_1105.htm
中國大陸教育部(1995)。全國中小學校長提高培訓指導性教學計劃。2006年2月28日,取自: http://www.hledu.net/jxjy2001/qgfg.htm
中國大陸教育部(2002)。中小學校長培訓規定。2006年2月28日,取自大陸延邊州教育學院網頁:http://www.ybei.net/xiaozhang.htm
王介廷(2002)。高職校長應具備的基本能力與台灣省甄選問題初探。2004年10月 取自http://www.sce.pccu.edu.tw/tveb/68-73web/70thweb/commen t1_2.htm
王玉麟(1996)。國民小學校長培育制度可行性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9,96-102。new window
王玉麟(1998)。美國中小學校長培育制度在我國實施之可行性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立行與饒見維(1996)。教育專業化與教育實習的實施。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183-210。台北:師大書苑。
王如哲(2001)。校長評鑑制度:以美國為例。2005年9月30日,取自:http://www.edpl.tku.edu.tw/speaking/1-13.doc
王東榮(2001)。國民小學校長培育制度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王保進、邱鈺惠(2001)。國民小學校長培育方案規劃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載於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所(主編),中小學校長專業成長制度規劃,39-71。高雄市:復文。
王鐵軍(2001)。中小學校長培訓之比較研究。2005年10月5日,取自中國,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http://www.edu.cn/20010830/209986.shtml
朱淑雅(1999)。校長評鑑制度之探討。國民教育,40(2),98-103。
江坤鋕(2001)。國民小學校長行政管理角色、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江文雄(1999)。校長做得好、不必怕評鑑-談校長評鑑的觀念。教育資料與研究,28,17-21。new window
江彥儒(2002)國民小學初任校長工作勝任狀況與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以台灣北部地區四縣市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鴻鈞(1995)。台灣省國民小學初任校長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吳清山(1997)。國民中小學學校行政領導人員培育及任用制度之研究。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主編),教育革新整合研究計畫成果分析研討會手冊,253-274。
吳清山等(1999)。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遴選方案探討。台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吳清山、林天祐(2002)。建立國民中小學校長、主任級學校行政人員之甄選、儲訓、培育、任用體系及專業證照制度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吳淑妤(2003)。國民小學校長評鑑標準、歷程與方法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呂錘卿(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之指標及規劃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new window
宋竹齡(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專業發展標準調查研究。市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中玉(2003)。國小校長儲訓制度之變革與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玉惠(1998)。國民小學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安明(2002)。發展學校本位之校長培育方案以因應校長教學領導之新趨勢。林文律(主持人),中小學校長培育證照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七次教育行政論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李俊湖(1998)。教師專業成長模式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李俊湖(2002)。小學校長儲訓制度檢討與建議。論文發表於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舉辦之「地方教育行政論壇~中小學校長儲訓、證照、 遴選、評鑑制度」研討會,台北市。2005年11月2日:http://www.edpl.tku.edu.tw/tepl.htm 2004.11.5。
李新鄉(2001)。以校長專業成長組織及學術機構附設校長中心作為校長專業成長制度規劃策略之探討-美國芝加哥市之經驗。中小學校長專業成長制度規劃,1-15。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主編,高雄:復文。
李華璋(2000)。諮商人員專業認同歷程分析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new window
李坤崇(1999)。台南市國中小校長績效評鑑、教師評鑑之初步構想。台南市國民中、小學88學年度學校本位發展「學校願景」發展與實踐研討會實施計劃。
沈進發(2001)。台北縣國民小學初任校長工作內涵、入職狀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沈翠蓮(199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肖建彬(2001)。校長成長階段理論之問題分析。2005年8月7日取自:
  http://www.edu.cn/20010830/210021.shtml
林文律(1997)。美國中小學初任校長適應困難及校長培育重點之探討。台北師院學報,10,53-110。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林文律(1999)。校長職務與校長職前教育、導入階段與在職進修。2005年9月5日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basis3/new window
林文律(1999)。從校長必備能力看校長培育。2005年9月5日取自:new window
http://www.nioerar.edu.tw/basis3/
林文律(1999)。從校長必備能力看校長培育。現代教育論壇(五),168-178。new window
林文律(1999a)。校長專業發展。教育行政論壇第五次研討會會議手冊。
林文律(1999b)。校長職務與校長職前教育、導入階段與於職進修。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29輯。new window
林文律(1999c)。美國校長證照制度。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辦:第四次教育行政論壇論文集,119-138。new window
林文律(2000)。學校行政:理想與實際。學校行政雙月刊,6,24-37。
林文律(2001)。剖析校長證照制度—專訪國北師院林文律主任。教育研究月刊,90,10-15。
林文律(2001)。校長專業發展之新取向。載於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主辦之「學校行政論壇第八次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5-20,台北市。
林文律(2002)。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校長中心經營現況及未來展望。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舉辦之校長中心經營與校長專業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415-416。
林文律口譯(2001a)。中小學校長培育、證照、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中小學校長培育、證照、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研討會。第七次教育行政論壇,1-25。發行: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林文律口譯(2001b)。專業發展似非而為之理論:對校長學習、工作及證照之啟示。中小學校長培育、證照、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研討會。第七次教育行政論壇,263-278。發行: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林文律口譯(2001c)。學校領導:學校成功之決定性因素。中小學校長培育、證照、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研討會。第七次教育行政論壇,57-59。發行: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林天祐(1999)。新世紀國民中小學校長任用的探討。載於現代教育論壇(四),中小學校長培育、任用、評鑑制度,27-32。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new window
林志成(2003)。學校行政人員專業發展講義。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
林明地(1998a)。從自我更新取向之專業成長與發展看學校領導者之培育。發表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主辦「第二次教育行政論壇」,87.2.28至87.3.1。
林明地(2000)。校長專業發展課程設計理念與教學方法之探討。2005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basis3/new window
林明地(2002)。校長專業發展課程設計理念與教學方法之探討。現代教育論壇(六),429-441。new window
林明地(2002)。學校領導:理念與校長專業生涯。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明地、王如哲(2003)。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中心之規劃研究(Ⅰ、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0-2413-H-194-008)。
林海青(2000)。從校長培育與專業發展看校長證照制度。校長證照制度與校長專業發展。現代教育論壇(四),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林清江(1989)。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市:五南。
林進丁(2004)。教育變革下之國民中小學校長培訓遴選制度之評析與建議。現代教育論壇(十)。2006年4月10日取自:http://192.192.169.230/edu_get/index.htmnew window
林慶國(2001)。知識經濟時代之校長培育與專業發展。發表於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主辦之知識經濟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習會會議實錄,嘉義,92-105。
林錦杏(1999)。國民小學校長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侯怡楓(1999)。一位國小女性校長領導實際之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柯平順、林天祐(1995)。我國中小學校長主任培育制度之研究。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託研究「學校改革」研討會,台北市。new window
邱馨儀(2001)。英國校長專業資格檢定制度(NPQH)及運作模式評析。載於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主辦之「學校行政論壇第六次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10-17,台北市。
洪福財(1999)。學校本位管理中的校長角色。教師天地,101,53-58。
洪榮昭(1997)。精釋研究法在政策評量的應用。中等教育,48(5),39-47。new window
胡英楗(2002)。基隆市國民小學校長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范利民(1992)。大陸中小學校長之角色。中國大陸研究月刊,11,35,63-75。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new window
香港教育署(1999)。校長領導培訓。2006年4月3日,取自:
http://emb.gov.hk/EDNEWHP/teacher/cpdp/Chinese/Chi_Principal/ref.htm
香港教育署(2002)。校長持續專業發展指引。2006年4月3日,取自:
  http://trial.ed.gov.hk/EDNEWHP/teacher/cpdp/Chinese/Side.htm
香港教育署(2002)。校長持續專業發展常見問題。2006年4月3日,取自:
  http://trial.ed.gov.hk/EDNEWHP/teacher/cpdp/Chinese/Side.htm
香港教育署(2002)「持續發展,以臻卓越」校長持續專業發展諮詢文件。2006年4月3日,取自:
  http://www.ed.gov.hk/ednewhp/teacher/cpdp/chinese/home.htm
孫國華(1997)。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報,4,63-87。new window
秦夢群(1988)。教育行政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五南出版社。
秦夢群(1999)。校長職前教育之分析與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29,11-16。new window
秦夢群(2000)。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五南。
秦夢群(2003)。國民中小學校長評鑑指標之建構:以階層分析法為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精簡報告(計畫編號:NSC91-2413-H-004-002)。台北市:行政院。
秦慧嫻(2001)。國民小學校長專業發展需求及其因應策略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明輝(1994)。學校經營的理念與經驗,載於黃政傑(主編),邁向校長之路。台北:師大書苑。
張明輝等(1995)。教育行政學。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張明輝(1997)。學校組織之變革與教育品質。毛連塭、林永熹(主持人),學校經營與教育品質。現代教育論壇,市立師院。
張明輝(1997)。學校組織之變革與教育品質。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現代教育論壇(三),258-261。
張明輝(1999)。我國中小學學校行政人員任用之現況及其變革趨勢。2004年10月16日,取自:http://web.ed.nthu.edu.tw/~minfei/learningschoolchallenge.doc
張明輝(1999)。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張明輝(2000)。中小學校長遴選之人性化課題。學校行政,9,41-45。
張明輝(2000)。英國中小學校長之專業成長計畫及其啟示。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主辦:「教育行政論壇」第六次研討會 (89.06.03)。台北:政治大學。
張明輝(2001)。英國中小學校長國家專業證照制度。2006年1月2日,取自:
http://web.cc.ntnu.edu.tw/~minfei/UK-npqh.htm。
張明輝(2001)。第十章-方法。載於吳清基(主編),學校行政新論,355-376頁。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張明輝(2002)。知識經濟時代之學校經營理念。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校長培訓中心,基隆市國民小學校長培訓。2004年10月21日,取自:http://web.ed.nthu.edu.tw/~minfei/learningschoolchallenge.doc
張明輝等(2002)。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明輝(2004)。優質學校教育指標釋義。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張明輝(2004)主編。教育政策與教育革新。台北市:心理出版社。new window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5)。心理學。台北:三民。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建宗(2001)。香港教育署署長出席電台節目談話內容。香港,新聞公報,民2003年 5月31日,取自: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105/03/0503231
張素貞(1999)。校長於職之專業成長與學校經營。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29輯。new window
張素貞(2000)。校長專業成長。台北市:師大書苑。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new window
張弘勳(1997)國民中小學實施學校本位管理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清濱(1986)。教師進修-邁向專業化的途徑。研習資訊月刊,13(6),2-9。
張清濱(1988)。學校行政。台北:台灣書店。
張鈿富(2001)。校長證照制度的意義與發展趨勢。載於 國立嘉義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主編),中小學校長專業制度規劃,429-445。高雄,復文。
張德銳(1995)。教育行政研究。台北:五南。new window
張德銳(2000)。美國中小學校長評鑑制度及校長專業發展。2004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basis3/new window
張德銳(1998)。以校長評鑑提昇辦學品質:談校長評鑑的目的、規準與程序,教師天地,96,4-9。
張德銳,丁一顧(2001)。中小學校長評鑑制度的比較分析與改革芻議。載於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主編),中小學校長專業成長制度規劃。高雄:復文。
張德銳、丁一顧(2002)。美國中小學校長評鑑制度及校長專業發展。現代教育論壇(六),482-489。new window
張德銳、王保進、丁一顧(2003)。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能力發展標準及其資源檔之研究。國立教育資料館專案研究。new window
張瓊瑩(1996)。終身學習與現代教師—從教育專業談中小學教師發展。2004年10月5日,取自:http://www.naer.edu.tw/issue/jl/v13n6/46.htm
梁坤明(1988)。台北縣國小教師專業發展態度、活動型式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梁坤明、張素真、潘教寧(1999)。台北縣校長評核制度之研究。學校行政,3,51-59。
莊玉林(2003)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角色知覺與期望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志賢(1999)。從人事法制之變遷談校長角色之調適。教育資料與研究月刊,29,17-19。
郭明德(2002)。我國地方政府人事人員領導型態與工作滿意感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文宗(2000)。英國全國校長協會簡介。載於89.11.25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主辦「學校行政論壇第六次研討會-英國教育改革經驗」論文集,頁34-46。
陳木金(2000)。從英國國立學校領導學院之功能看校長專業能力之訓練。載於89.11.25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主辦「學校行政論壇 第六次研討會-英國教育改革經驗」論文集,1-9。
陳木金(2002)。學校領導研究----從混沌理論研究彩繪學校經營的天空。台北:高等教育。
陳木金(2003)。知識本位學校領導人才培養與訓練之模式探討。載於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主辦「中等學校行政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63-81,台北市。
陳木金(2004)。學校領導人才培訓課程計畫之研究。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AER-93-07-C-2-01-00-02-02)。
陳木金(2004)。校長專業套裝知識的解構與校長現場經驗知識的復活,刊載於93.12.08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主辦「教育論壇第六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21。
陳宏彰(2005)。英國校長專業資格檢定制度(NPQH)在我國國中小學校長培育制度建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益興(2000)。建立我國校長專業制度之三重視野。教育資料與研究,37,頁1-9。
陳順像(2003)。國小校長教改壓力與專業成長需求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聖謨(2000)。現代校長角色與職責評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8,29-40。
陳翠娟(2003)。國民小學校長專業發展實施模式規劃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鎮塗(1989)。國小校長角色之評量。台灣教育,467,27-31。
曾志朗(2001)。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新使命。2004年5月5日,取自:
http://class.eje.isst.edu.tw/files/20010807
曾文政(2002)。國民小學校長證照制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馮丰儀(2000)。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制度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馮清皇(2000)。台北市校長證照制度之我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7輯。2003年5月16日,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82/basic3/37/a5.htm
黃振球(1996)。學校績效與管理。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黃明勇(2002)。一位國民小學候用校長專業發展之自我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淑馨(1997)。新世紀國民小學校長之角色與作為。教師天地,87,58-63。
黃富順(1996)。成人教育學術領域的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37,頁26-31。
單小琳(2002)。台北市國小候用校長培育制度轉型之初探。地方教育行政論壇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
單文經(1990)。師範教育政策與問題—教育專業知識的性質初探。台北市:師大書苑。
楊巧玲(2001)。變遷中的校長角色與職責。教育研究月刊,88,59-75。new window
楊振昇(1998)。我國中小學校長職前培訓制度之探討。教育行政論壇研討會,(第二次,87.2.28~87.3.1)。2004年11月12日,取自:http://www.epa.ncnu.edu.tw/total.html
楊振昇(2001)。美國中小學校長培育制度及其對我國校長培育之啟示。載於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所(主編),中小學校長專業成長制度規劃,89-114。高雄市:復文。
楊海燕(2003)。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之影響因素。2005年6月24日,取自:
http://www.dsedu.net/school/001-root/site/teacher/ReadNews.asp?NewsID=1421
楊國賜(1985)。教育專業精神之內涵與策進。台灣教育,41,45。
楊清蘭(2004)。校長專業發展需求評估之研究—以台南縣國小校長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詹智慧(1999)。從校長遴選試談校長的專業與發展。國民教育,2(40),73-76。
賈馥茗(1979)。教育概論。台北市:五南。
葉春櫻(2001)。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new window
葛虹(1999)。發展專業,迎向挑戰。2005年10月15日,取自:
http://210.243.23.8/patriarch/teach/homepage/preface.html
劉春榮(1993)。學校組織結構、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民小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劉春榮(1996)。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自主知覺、教師組織功能需求與教師專業承諾研究。高雄市:復文。new window
劉春榮(1997)。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承諾研究。教育資料集刊,22,85-95。new window
劉春榮(1998)。教師組織與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天地,94,4-11。
劉春榮、陳世哲(2002)。我國中小學校長培育之現況與展望--以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校長培育班為例。林文律(主持人),中小學校長培育證照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七次教育行政論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2005年4月15日,取自於:http://prcenter@tmtc.edu.tw。new window
劉明秋(1991)。教師生涯發展及其影響因素。諮商與輔導,70,43-45頁。
劉正東(2004)。國民小學校長專業素養、專業態度、專業表現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淑媛(2001)。國小女性校長專業發展現況、困境與需求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毓(1998)。中國小校長培養訓練之課程結構及模式。2004年10月12日,取自中國大陸,中國教師網。http://www.edu.cn/20010830/210023.shtml
潘慶輝(1999)。校長,你是首席教師嗎?談相關國民法規運作中的校長角色。國民教育,39,6。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9)。校長專業教育與專業發展。現代教育論壇(四)。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蔡美錦(2000)。美國校長專業機構與校長中心功能與運作模式。高雄:復文。new window
蔡美錦(2000)。美國校長專業機構與校長中心功能與運作模式。教育資料與研究,37,58-62。new window
蔡書憲(2000)。從校長評鑑談校長之專業成長。載於嘉大國教所主編:中小學校長專業成長制度規劃,280-293。高雄,復文。
蔡培村(1997)。中小學校長生涯專業進修之規劃與發展策略。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學專業與師資培育,289-322。台北,師大書苑。
蔡進雄(2001)。學校行政領導。台北:師大書苑。
蔡進雄(2003)。學校行政與教學研究。高雄:復文。new window
蔡碧蓮(199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其形象知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輝煌譯(2002)。變遷中之校長角色與校長訓練-英格蘭與威爾斯之最新經驗。載於中小學校長培育證照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5-210。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蔡懷萱(2001)。國民小學校長遴選決策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鄭崇趁(2006)。教育的著力點。台北:心理出版社。
鄭崇趁(2006)。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指標及實施方式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new window
賴慧玲(2002)。英國初任校長領導與管理專業進修方案(HEADLAMP)應用於我國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文全(1997)。中小學校長培育、任用、評鑑制度。教育資料與研究,28。new window
謝文全(2002)。台灣地區中小學校長培育任用制度之現況與改進建議。2002海峽兩岸中小學校長培訓教育研討會會議手冊。台灣師大進修部。
謝水南(1993)。師院鐸聲。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戴振浩(2001)。國民小學男女校長領導特質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戴振浩(2005)。國小校長生涯發展階段模式對校長專業成長的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40,2005/11,p77-96。
顏慧萍(1992)。國民中學校長甄選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英豪(2000)。國民中學校長辦學績效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清水(1995)。台灣省國民中學校長考核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清水(1999)。校長評鑑與專業發展。載於現代教育論壇(四):「校長專業教育與校長專業發展」。new window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關文信(2001)。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要樹立大培訓的觀念。2004年8月27日,取自:http://www.edu.cn/20010830/209987.html

二、英文部分
Augustine﹐L. A. (1998). Principal learners: An examination of a self-designed foundation-funded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principals as a model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trieved May 20, 2002,from http://www.lib.global.umi.com/dissertations/fullcit/9909406
Bargman, L. K. (1970). The role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 An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since 1960.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 (31) ,Octorber.
Beck﹐L. G.﹐& Murphy﹐J. (1993).Understanding the principalship: Metaphorical themes﹐1920s-1990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elsheim, D. J. (1986). Organizing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 comparative case analysis.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36, 211-225.
Blumberg, P., & Michael, J. A. (1992). Development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behaviors in a partially teacher-direc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curriculum. Teaching & Learning in Medicine, 4(1), 3-8.
Bolam, R. (2001).The changing roles and training of headteachers in selected European countries.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hool leader preparation, licensure, certification, selection, evalu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aipei, R.O.C.,March 3-4,2001.
Bradley, R. T., Charisma and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 Paragon House, 1987).
Bredeson, P. V. (2001). Paradox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principal learning work and licensing.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hool leader preparation, licensure, certification, selection, evalu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aipei, R.O.C.,March 3-4,2001.
Burden, P. (1982). Teachers’ perception of thei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wester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Des Moin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10258)
Burke, P. J. (1987). Teacher development: Introduction, renewal and redirection. NY: The Flamer Press.
Crow, G. M. (2002). School leader preparation:a short review of the knowledge base.[Online].Available: http://www3.nccu.edu.tw/~mujinc/teaching/9-101principal/refer1-1(randd-gary-crow-paper).pdf (2004.09.13)
Corwin, R. G. (1965). Professional persons in public organization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1 ,12-15.
Daresh, J. C. & Playko, M. A. (1992).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preservice, induction, and inservice application.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DfEE (2000a). Headship training program HEADLAMP. Retrieved February 10, 2002, from http://www.dfee.gov.uk/headship/headlamp.shtml
DfEE (2000b). Leadership program for serving heads. Retrieved February 10, 2002,
from http://www.dfee.gov.uk/headship/headlamp.shtml
DfES (2004). National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for headship. England : NCSL.[Online].Available: http://www.ncslonline.gov.uk/programmes/npqh/18_NPQHRef.asp(2004.09.15)
Duke, D. L. (1986). School leadership and instructional improvement. NY: Random House.
Elizabeth, M.C. (1998). Principals'experiences with professional change. Retrieved May 20, 2002,
from http://wwwlib.global.umi.com/dissertations/fullcit/9916297
Eriandson, D. A. (1994). Building a career: Fulfilling the lifetim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eds of Principals(Report No.MF01/PC02). Fairfax,VA : The National Policy Board forEducational.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385920)
Gorton, R. A. (1976). School administration. Dubuque, Iowa: Wm. C. Brown Publishers.
Hallinger, P., & Greenblatt, R. B. (1989). Principals’ pursuit of professional growth: the influence of beliefs, experiences,& districtcontext.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10(4), 68-74. Heads, Teachers & Industry, HTI Leadership Centre (2000). Leadership Programme for Serving Heads.Bath: HTI Leadership Centre.
Hallinger, P. (2001). School leadership development: state of the art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hool Leader Preparation, licensure/Certification, Selection, Evaluation. at National Taipei. Teacher College. Taipei. National Taipei Teacher College.
Hallinger, P. (2003). The emergence of school leadership development in a era of globalization: 1980-2002. In P. Hallinger (Eds.). Reshaping the landscape of school leadership development: a global perspective. Lisse : Swets & Zeitlinger.
Hung, S. S. Y. (2001). The nature of administrative internship on principal prepar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Teacher College, Columbia.
Johnson, B. & Sloan, C.A. (1977). A Study of elementary Sschool principal’s self-Perceptions of change agent behavior : Procedures for adopting ducational Innovations/CBAM Colleague Report.
Lashway, L. (1997). Measuring Leadership Potential. (ERIC Document Reproduc
-tion Service No. ED 409 605)
Liberman, M. (1956). Education as a profession. N. J., Prentice-Hall.
Lunenburg F. C. (1995). The Principalship –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 Ohio: Prentice Hall.
Magel, S. G. (1992). Modes of development for school principal:
Pathways to succes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Male, T. (2001). Is the national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for headship making a difference?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 21(4), 463-477.
Morris, V .C., Crowson, R. L., Cynthia, P. G., & Hurwitz, E., Jr. (1984)
Principal in action: The reality of managing schools. Ohio: Bell &Howell.
Murphy, J.,&Beck, L.G.(1994)School-based management as school reform: Taking stock. Thousand Oaks: Corwin Press. Wright, Deil S.
Murphy, J., & Hallinger, P. (1986). Some encouraging signs in staff development for school administrators.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7(2), 13-27.
NCSL (2006). National college for school leadership. [Online]. Retrieved March,31,2006, Available:
http://ncsl.org.uk/programmes/lpsh/lpsh-casestudies.cfm
NPQH. (2004). Guidance on the mandatory requirement to hold the national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for headship. [Online]. Retrieved September,20, 2004,Available: http://www.ncsl.org.uk/mediastore/image2/npqh-regulations-guidance.pdf
NPQH-intake 10 information. (2005). National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for headship -intake 10 information. [Online]. March , 3, 2005, Available: http://www.ncsl.org.uk/media/F7B/50/intake10information.pdf
Neufeld, B.(1997). Responding to expressed needs of urban muddle school principals. Urban Education, 13(5), 490-509.
Owens, R. G.,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6thed.). Boston, MA : Allyn and Bacon.
Senge, P.M.(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Y.: Doubleday.
Sergiovanni, T. J. (1995) . The principalship: A reflective practice perspective (3rd. ed.). Needham Heights, Massachusetts: Allyn and Bacon.
Shipman, N. J.(2001). Liking the ISLLC standards 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relic ensure.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hool leader preparation, licensurem certification, selection, evalu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aipei, R.O.C., March 3-4, 2001.
Sikes, P. J.(1985).Teacher Caver: Dieses and continuities. Great Britain: Taylor&Francis Ltd. Basing-stroke.
Smith, W. F., & Rew, R. L. (1989).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How principals make a difference. Alexandria, VA: ASCD.
Speck , M. (1999). The principalship:Building a learning community. Upper Saddle River, NJ : Merrill.
Spencer & Spencer(1993).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1-13.
Tomlinson, H. (2002). School leader preparation, licensure/certification, selection, evalu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hool Leader Preparation, licensure/Certification, Selection, Evaluation. at National Taipei. Teacher College. Taipei. National Taipei Teacher College.
Tomlinson, H. (2003). Supporting school leaders in an era of accountability: the national college for school leadership in England. In P. Hallinger (Eds.). Reshaping the landscape of school leadership development: a global perspective. Lisse : Swets & Zeitlinger.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