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原住民學生教育補助政策之研究
作者:陳玉賢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陳麗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原住民學生教育補助政策直接補助間接補助原住民族教育法Indigenous studentEducational subsidy policyDirect subsidyIndirect subsidyIndigenous education statut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9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原住民學生教育補助政策的政策法源、設計、執行、產出與結果,進而提出對原住民學生教育補助政策的相關建議。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以全國山地原住民鄉學校為母群體,分層隨機抽取112所學校的1,120名教師與1,120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有效樣本為866名教師、756名家長,另外亦對12名的原住民公職人員、原住民族教育行政人員、山地原住民鄉高中職原住民籍主任進行訪談,以作為跟問卷的發現做比較。問卷調查資料分析的統計方法為描述性分析、卡方檢定與單因子多變異數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壹、在政策設計方面:(一)原住民學生教育補助政策的法源為原住民族教育法;(二)經費以直接補助為主,間接補助為輔;(三)缺乏排富條款的設計;(四)原住民傳播媒體的經費,排擠原住民族教育經費的保障額度。貳、在政策執行與產出方面:(一)了解程度學校教師高於家長;(二)了解管道主要是學校;(三)主要問題在於造成家長依賴、學生視為理所當然、執行人力不足;(四)大多數家長與教師支持原住民學生教育補助政策;(五)多數家長與教師認為應以原住民身分別來認定原住民學生獎助學金的補助對象;(六)家庭收入應該是決定原住民學生補助金額多寡的首要條件;(七)家長與教師認為原住民國中小學生獎助學金的補助額度相對偏低;(八)課業輔導是家長與教師首選的原住民學生教育補助項目;(九)多數的家長與教師認為原住民教育活動應交由學校辦理。參、在政策結果方面:(一)從政策目標而言,在增進民族福祉的成效最大,維護民族尊嚴則相對偏低;(二)就標的對象而言,在提升學生文化認同與減輕家長經濟負擔的成效最大,縮短原漢地區文化與學生學業成就的城鄉差距則有待加強;(三)就補助項目而言,在辦理教育活動的成效最大,獎助學金則相對偏低。
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的建議如下:壹、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之建議:(一)加強辦理學校對家長的宣導活動;(二)學校結合社區相關團體辦理原住民教育活動;(三)原住民學生間接補助之規劃,宜以需求人數比例、需求強度來通盤考量補助項目與經費配置;(四)持續推動原住民學生教育補助政策,以期縮短城鄉差距;(五)直接補助以身分別認定,間接補助則實施於文化刺激不足原住民鄉為限;(六)提升間接補助金額比例,尤其是增加幼兒與國中小教育階段的補助設備或辦理教育活動,以厚植原住民基礎教育根基;(七)訂定就讀大學以上公私立學校減免學雜費的補助差別額度,以符應分配正義;(八)傳播媒體預算部分或全部編列到非原住民族教育經費科目,讓原住民學生教育補助經費確實用於原住民學生與教育活動;(九)建立原住民學生教育補助的評核機制。貳、對後續研究之建議:(一)進行個案研究與區域研究之分析比較(二)進行原住民族教育經費分析(三)持續進行原漢之間社區文化刺激與學生學業成就的分析比較。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ducation subsidy policy on indigenous students in Taiwan for the following purposes: to review the source of law, design, implementation, output, and the outcome. Through this, making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policy making on education subsidy polic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se goals, this study adopted content analysi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depth interview as research methods. 112 schools along with their 1,120 teachers and 1,120 par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questionnaire respondents from a stratified random equal sampling process, and valid samples into calculation were 866 teachers, and 756 parents. In addition, twelve educators, including indigenous public servants, indigenous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 the mountain indigenous township director of high school in charging of the policy were invited as the in-depth interviewing respondents. For verification purposes, survey data were contrasted with interview records. Survey data were analyzed through measure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hi-square test, and one-way MANOVA.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In policy design’s aspects: (1) Indigenous student’s educational subsidy policy source is “Indigenous Education Statute”; (2) Direct Subsidy is funding - based, and supplemented by indirect subsidy; (3) Term of excluding the wealthy provision is inadequate; (4) The funding in indigenous media will squeeze the funding for protection limit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2. In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output: (1) School teachers’ understanding level is higher than parents; (2) The main pipeline to understand is from school; (3) The main problems are the result of parents’ dependence, students take it for granted, and the shortage of implementation manpower; (4) Most parents and teachers support indigenous student’s education subsidy policy; (5) Most parents and teachers think that scholarship objects should be decided by indigenous students identification; (6) The first condition of student subsidy’s amount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indigenous family income; (7) Parents and teachers think that indigenous junior and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cholarships are relatively low; (8) Parents and teachers think academic counseling is the preferred education subsidy program for indigenous students; (9) Most(over 70%) indigenous parents and teachers think indigenous educational activiti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by the school. 3. In policy outcomes aspects: (1) From policy objectives, the effectiveness in the promotion of national well-being is the largest and safeguarding national dignity is relatively low; (2) To target persons,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roving students’ cultural identity and alleviating parents burden is the largest. Reduce the culture between ethnic origin(indigenous vs. han), and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3)To subsidy proj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cess 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s the largest, and scholarship is relatively low.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proposals for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1) Strengthen school’s promotional activities to the parents; (2) School combine community relative groups and process indigenous education activities; (3) The plan for indigenous students’ indirect subsidy should consider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the project with subsidy funding allocation and the proportion of demand; (4) Continue to promote indigenous students’ educational subsidy policy, and hope to reduce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5) Direct subsidy depends on the status levels, and indirect subsidy is limited in indigenous counties’ which the cultural stimulation is insufficient; (6) Improve the ratio of indirect subsidy, particularly to increase kinder gard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education subsidy for educational equipment or activities to enhance indigenous foundation of basic education; (7) Schedule public and private universities or graduate schools in the different subsidy quota of decreasing the tuition, and the subsidy should fit the distributive justice; (8) Draw up some or all of the media budget to non-indigenous education funds subject, and let educational subsidy can really use to indigenous students and their educational activities; (9) Establish indigenous students educational subsidy assessment mechanism. 2.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1) Implement comparison analysis with case-study and regional study; (2) Implement the analysis of indigenous education’s funding; (3) Continue comparing the ethnic origin(indigenous vs. han)between the community cultural boos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中文部份
匕朮一‧莫耐(2008)。台灣原住民教育權的理論與實踐。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山本壽賀子、曾培堂譯(1999)。台灣統治概要。台中:大社會文化事業。
尹建中(1996)。少數民族教育的迷思:紐西蘭毛利人的個案探討。載於原住民教育學術研討會。屏東:屏東師範學院。new window
王千美(1992)。利益團體遊說活動對政策制訂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教育研究的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new window
王正(1994)。初探社會福利措施之財政負擔。社區發展季刊,76,62-69。new window
王正、徐偉初(1993)。財政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王保進(1999)。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
王紅曼(2002)。論我國的民族教育政策及其成就。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1),35-41。
王家通(1998)。論教育機會的均等與公平—以概念分析為中心。教育政策論壇,1 (2),118-131。new window
王振寰(2002)。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王麗雲、甄曉蘭(2007)。臺灣偏遠地區教育機會均等政策模式之分析與反省。教育資料集刊,36,25-46。
王鐵志(1998a)。新中國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與發展(上)。民族教育研究,1998年(2),3-9。
王鐵志(1998b)。新中國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與發展(下)。民族教育研究,1998年(3),3-13。
史強福(2008)。台灣地區原住民重點小學實施「教育優先區計畫-學生學習輔導」活動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瓦歷斯‧貝林(2006)。原住民族教育史的重要里程碑。載於林修澈(主編):族語紮根:四十語教材編輯的四年歷程。台北:政治大學原住民族語言教育文化研究中心。
瓦歷斯‧諾幹(1994)。體檢台灣「山胞教育」-台灣原住民教育體制 的一些觀念問題。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頁191-200)。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石磊(1999)。族群接觸與族群關係-大梅、旭海、牡丹三個聚落的比較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立法院教育委員會(1997)。原住民族教育法草案-行政院版、蔡中涵版、巴燕達魯版。台北:立法院。
任秀媚(1986)。山地單語及雙語兒童語文能力與智力之比較研究。新竹師專學報,13,193-208。
吉野秀公(1997)。台灣教育史。台北:南天。
夷將‧拔路兒 (2008)。台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上) 。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朱志宏(1995)。公共政策。台北:三民。
朱清義(2005)。「升學優待」與「族語認證」能綁在一起嗎?。原教界,5,18-19。
朱進財(1991)。高屏地區山地與平地國中實施九年一貫國教成效差異評估研究。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朱敬一、戴華(1996)。國家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江世大(2003)。原住民國民中學實施親職教育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牟中原(1996)。原住民教育改革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牟中原、汪幼絨(1997)。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羊憶蓉(1994)。教育的權利與義務。載於羊憶蓉、林全等(著),台灣的教育改革(頁31-77)。台北:前衛。new window
行政院中央選舉委員會(2008)。歷年選舉得票情形統計。2008年9月15日取自http://www.cec.gov.tw/index.phtml
行政院主計處(2000)。1999年統計資料。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2001)。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2006)。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2007)。人力資源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2)。台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台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8a)。九十七年原住民人口統計。台北:作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8b)。台灣原住民族族群概況。台北:作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8c)。台灣原住民就業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8d)。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預算。台北:作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8e)。原住民服務手冊。台北:作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1)。一百年原住民人口統計。台北:作者。
吳天泰(1994)。山胞國民中小學訪視工作報告。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吳天泰(1998)。山地及偏遠地區國小師資問題之探討。載於吳天泰(著),原住民教育概論(頁97-141)。台北:五南。
吳和堂(2010)。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三版)。台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吳明隆(2000)。 統計應用實務SPSS。台北:松崗。
吳明隆、涂金堂(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吳知賢(1993)。中國大陸少數民族的教育。中國大陸研究,36(9),38-545。new window
吳清山、 黃久芬(1995)。教育選擇權。 初等教育學刊,4,1-26
吳毓真 (2002)。台灣與加拿大原住民教育政策之比較研究:後殖民的觀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呂木琳(2006)。記錄過去的足跡 展望族語的未來。載於林修澈(主編),族語紮根:四十語教材編輯的四年歷程。台北:政治大學原住民族語言教育文化研究中心。
巫有鎰(2006)。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台東縣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結合教育機會均等與學校效能研究的分析模式。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new window
李壬癸(2004,8月29日)。消失的「新港文書」。中時電子報。2008年9月15日取自http://www.education.ntu.edu.tw/school/history/News/2004/news20041202_4.ht
李承傑(2004)。加拿大原住民教育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李建良(2003)。淺說原住民族的憲法權利:若干初探性的想法。台灣本土法學,47,115-129。
李建興、簡茂發(1992)。縮短原住民與平地學校教學效果差距之改進方案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李美華(2003)。中國大陸少數民族教育政策之研究-以雲南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淑儀(2004)。原夢.圓夢 ─原住民研究生自我實現歷程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李文富(1999)。臺灣原住民教育改革的分析─一個批判性教育學的觀點。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杜正勝(2006)。海洋國家教育—從原住民語言課本出航。載於林修澈(主編),族語紮根:四十語教材編輯的四年歷程。台北:政治大學原住民族語言教育文化研究中心。
周平(2000)。中國少數民族政治分析。昆明:雲南大學。
周惠民(2007)。台灣社會變遷下的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的回顧與展望。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編),2007台灣原住民族教育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99-332)。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new window
周維萱(2002)。紐西蘭原住民教育政策之研究-以毛利教育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維萱(2004)。紐西蘭毛利教育政策之歷史發展與現況。原住民教育季刊,2004(3),44-75。
林文達(1986)。教育財政學。台北:三民。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心理。
林玉娥(1994)。問卷法之研究。載於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文集-紀念蔡保田教授逝世三週年(頁31-42)。台北:台灣書局。
林全、吳聰敏(1994)。教育資源的分配與管制。載於賴澤涵、黃俊傑(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頁81-105)。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new window
林秀珍(1994)。約翰‧洛爾斯的正義理論初探。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23 ,189-198。
林佳陵(2004),台灣戰後初期的原住民政策與法令。台灣史料研究,23,153-183。new window
林宜城(1995)。南投縣山地地區國小兒童位值概念發展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new window
林明芳(2000)。原住民學童學習式態的特質-花蓮縣秀林鄉泰雅族學童之探討。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new window
林金泡(2000)。用數據說話-認識都市原住民。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6,5-6。
林長振(2003)。民族教育法律制度序說:兼論我國原住民族教育法的立法商榷。原住民教育季刊,29,109-128。
林春鳳(2010)。從原住民教育白皮書談原住民族教育的未來。師友月刊,511,8-15。
林修澈(2006)。政大版原住民族語言教材編寫的回顧與展望。載於孫大川(主編),舞動原住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1民族教育,頁114-125)。台北:原民會。
林新發(1995)。教育與學校行政研究-原理和實務分析。台北:師大書苑。
法治斌、董保城(2003)。憲法新論。台北:三民。
施正鋒(2003,5月)。加拿大原住民族自治體制。論文發表於台灣原住民族自治研討會,花蓮。new window
柳建文(2004)。多重影響因素與少數民族政治社會化的有效實現。貴州民族研究,99,16-20。
洪泉湖(1999)。台灣原住民教育中的師資問題。載於洪泉湖、吳學燕(主編),台灣原住民教育(頁53-70)。台北:師大師苑。
洪惟仁(1995)。未來台灣都市的華語化。台灣研究通訊,5,35-39。
洪雯柔(2004)。紐西蘭中等教育。載於鍾宜興(主編),各國中等教育比較(頁411-464)。高雄:復文。
洪雯柔(2008)。紐西蘭毛利語言教育政策與語言課程綱要草案初探-一個全球化下的本土化教育。課程與教學季刊, 11( 2),79-99。new window
胡幼慧主編(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利明(2008)。台東阿美族地區國小原住民族教育活動課程發展之個案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孫大川(1993)。原住民文學的困境—黃昏或黎明。山海雜誌,1,97-105。
徐南號(1996)。台灣教育史。台北:師大書苑。
浦忠成(1996)。原住民社區文化與原住民教育改革關係研究。台北:行政院教改審議委員會。
翁福元、吳毓真(2002)。後殖民主義與教育研究。教育研究,103,88-100。new window
翁興利(1996)。中國行政評論,中華民國公共行政學會,5(2),73-88。
高淑芳、何秀珠(1997)。桃竹苗地區山地國小兒童之家庭環境、學習 概況、行為困擾調查研究-訪視當地資深教師。原住民教育季刊,5,17-37。
高德義(1994)。邁向「多元一體」的族群關係:原住民基本政策的回顧與展望。載於內政部(主編),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頁141-181)。台北:內政部。
高德義(2000)。原住民教育的發展與改革。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議題與別人的經驗(頁125-148)。台北:師大師苑。
高鑒國 (1999)。加拿大文化與現代化。瀋陽:遼海出版社。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5)。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2學年度。台北:作者。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6)。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3學年度。台北:作者。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7)。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4學年度。台北:作者。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8)。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5學年度。台北:作者。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9)。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6學年度。台北:作者。
國立教育資料館(2010)。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7學年度。台北:作者。
張如慧(2000)。原住民女學生學校生活經驗中之潛在課程研究:以山海中學原住民藝能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ew window
張松(1953)。台灣山地行政要論。台北:正中。
張炳煌(1998)。國中生家長學校選擇權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淑華(1999)。給付行政與行政職能。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朝琴(2004)。臺灣山地鄉原住民醫療照護體系之研究-健康權保 障觀點的檢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ew window
張善娟(1999)。中澳原住民教育政策之比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張善楠、黃毅志(1999)。台灣原漢族別、社區與家庭對學童教育的影響。載於洪泉湖、美學燕(主編),台灣原住民教育(頁149-178)。台北:師大師苑。
張源泉(2003)。原住民族教育及其法規範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綠薇(1999)。台灣原住民教育的困境與教育。載於洪泉湖、吳學燕(主編),台灣原住民教育(頁15-30)。台北:師大師苑。
張耀宗(2004)。台灣原住民教育史研究(1624-1895):從外來者的殖民教化談起。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new window
張耀宗(2007)。教育菁英V.S.傳統菁英:日治時期教育影響下住民領機制的轉變。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1-27。
教育部(1992)。發展與改進山胞教育五年計畫。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7)。原住民教育改革報告書。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0)。1999年教育統計。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作者。new window
教育部(2004)。九十二學年度各縣市國民小學廢、併校調查統計表。教育部電子報49期。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5)。發展原住民族教育五年中程個案計畫。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8)。教育部預算。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9)。教育部推動教育優先區檔案櫃。台北:作者。2009年8月15日取自http://www.sjses/classweb/menu/index.php?account=education
教育部統計處(2006)。九十四學年度教育統計。台北:作者。
教育部統計處(2007)。九十五學年度教育統計。台北:作者。
教育部統計處(2008)。九十六學年度教育統計。台北:作者。
教育部統計處(2009)。九十七學年度教育統計。台北:作者。
教育部統計處(2010)。九十八學年度教育統計。台北:作者。
許木柱(1992)。山胞輔導措施績效之檢討。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許宗力(1993)。法與國家權力。台北:月旦。new window
許炳進(2001)。台灣地區原住民教育文化政策之研究─以少數民族理論觀點為基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ew window
許添明、蘇美琅(2007)。教育政策在學校執行之研究:以原住民學校推動傳統文化之教育政策。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3),55-82。new window
許惠娟(2008,12月)。原住民族教育法施行十年來之成效分析。論文發表於2008弱勢族群教育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
許雯錚(2004)。都市原住民之遷徙與回流。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明堂、羅瑞玉(1995)。教育機會均等與城鄉差異問題之探討: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城鄉差異之比較。教育學刊, 11,245-277。new window
郭為藩(1995)。教育改革的省思。台北:天下。new window
郭家驥(2002)。中國的民族政策:成就與挑戰。雲南社會科學,2002年(5),65-67。
陳伯璋(1991)。台灣四十年來國民教育之反省與檢討。載於賴澤涵、黃俊傑(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頁171-203)。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new window
陳和貴(2001)。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概念學習表現及易犯錯誤類型之比較研究-以屏東縣多元文化族群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宜中(2003,10月)。後威權下的社會正義。論文發表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主辦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十五週年」研討會,台北。
陳怡靖(2004)。台灣地區高中多元入學與教育階層化關聯性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new window
陳枝烈(1997)。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師苑。new window
陳枝烈(1999,5月)。部落學校設立之可能探討。論文發表於原住民課程發展與教學策略研討會,花蓮。
陳枝烈(2001,12月)。文化差異與兒童學習的關係。論文發表於2001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九年一貫課程與多元文化教育研討會,花蓮。new window
陳枝烈(2007)。原住民族教育體系之規劃委託研究計畫期末報告書。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陳枝烈(2008)。民族教育八年發展方案及二期計畫。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陳枝烈(2010,7月13日)。民族教育經費的不當編列。蘭與電子報。2011年2月15日取自http://blog.xuite.net/paciscisi/news/36089150
陳奎熹 (1990) 。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美如(1996)。台灣光復後語言教育政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振新(2007)。影響台東縣國小學童學業成就因素之研究-以外籍配偶子女及原漢學童差異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陳圓融(2005)。鄭氏王朝之教育。臺南文化,58,18-39。
陳新民(2002)。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三民。
陳麗珠(1994a)。高雄區訪視報告概要。載於國立花蓮師院山胞教育研究中心(主編),82學年度山地國民中小學訪視工作報告(頁69-72)。花蓮:國立花蓮師院。
陳麗珠(1994b)。國民教育經費補助公式之模擬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書(NSC83-0301-H-017-004)。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new window
陳麗珠(2001)。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之評析。教育學刊,17,125-145。new window
陳麗珠(2002)。地方補助款制度化政策對國民教育財政影響之研究。教育學刊,19,91-119。new window
陳麗珠(2006)。從公平性邁向適足性:我國國民教育資源分配政策的現況與展望。教育政策論壇,20,101-117。new window
陳麗珠(2007a)。教育政策專題研究。未出版的講義。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高雄。
陳麗珠(2007b)。論資源分配與教育機會均等之關係:以國民教育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3),33-53。
陳麗珠(2011,4月)。建國百年,教育資源分配誰該「優先」。鄭來長(主持),教育部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研討會,花蓮。
陳櫻琴(2000)。補助金之法律問題。載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頁1372)。台北:台灣行政法學會。
陸裕民(1989)。我國民族教育蓬勃發展與民族地區人才需求問題。載於耿金聲、王錫宏(主編),民族教育改革與探索,(頁97-107)。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傅仰止(1985)。都市山胞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思與言,23(2),76-91。new window
傅金芝、馮春林、趙治國(1995)。試論雲南民族教育對全省教育發展和提高做出的貢獻。雲南省教委會編,雲南民族教育論文集。昆明:雲南民出版社。
曾大千、何思瞇(2008,12月)。從法令規範論臺灣原住民族教育政策之本土脈絡。論文發表於2008弱勢族群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new window
曾耀輝(2006)。羅馬字母與番仔書荷據時期台灣教育史。2009年3月22日取自http://taipei.tzuchi.org.tw/rhythms/magazine/content/90/content90.htm
程立顯(1999)。社會公正、平等與效率三者關係之我見。社會文化學報,9,19-33。
覃怡輝(1991)。正義及其相關問題:社會安全政策的公平和效率問題。戴華、鄭曉時(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頁369-415)。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new window
雅柏甦詠(2002)。原住民教育的虛相與實相。原住民教育季刊,27,125-138。new window
雅柏甦詠(2003)。原住民升學優惠公平嗎?。原住民教育季刊,30,117-132。
黃文三(2000)。中等教育。高雄:麗文。
黃文三(2007)。道德教育。台北:群英。
黃文三(2010,5月)。從倫理學論教育公平與正義的實踐。譚光鼎(主持),教育公平與正義的實踐。「風險、危機與教育公平」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市。new window
黃木蘭(1998,3月)。花蓮縣平地原住民與山地原住民國小學生教育機會均等之研究。論文發表於86學年度原住民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台中。
黃世鑫(1998)。財政學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黃光學(1995)。中國的民族識別。北京:民族出版社。
黃秀仍(2005)。荷據時代台灣原住民語言政策及教育。遠東學報,22(1),49-55。
黃美金(2006)。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回顧與展望。載於孫大川(主編),舞動原住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1民族教育,(頁142-156)。台北:原民會。
黃森泉(2000)。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黃雅平(2006)。以多元文化理論探討我國原住民教育政策之論述與實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黃順星(2005)。紐西蘭毛利大學多元文化課程的實踐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黃麗容、張建成(2000)。紐西蘭毛利與教育。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343-374)。台北:師大書苑。
楊世璋(2007)。我國大學實施共同助學措施及清寒獎助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楊多立(2000)。雲南民族教育經濟支持問題的探討。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2(3),47-58。
楊孝濚(1992)。台灣地區山胞教育資料蒐集、整理與問題分析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楊彥杰(2000)。荷據時代台灣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楊國樞、葉啟政(1991)。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三民。
楊淑玲(2001)。破殼而出:十四位日出師院原住民女學生的教育經驗。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new window
鄒岱妮(2006)。加拿大原住民自治體制與教育政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安惠(2000)。牡丹鄉志-教育篇。屏東:牡丹鄉鄉公所。
廖朝明(2008)。台灣原住民族政治主體性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傑隆(2008)。都市原住民族語政策研究—以臺北市語言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ew window
廖維達(2005)。美國種族優惠性差別待遇-兼論我國原住民升學優惠制度。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蓋浙生(1988)。教育經濟學。台北:三民。
蓋浙生(1999)。教育財政與教育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劉阿榮(1996)。教育優惠與階級流動:台灣原住民教育優惠政策析論。原住民教育季刊,4,1-21。
劉美慧、陳麗華(2000)。多元文化課程發展模式及其應用。花蓮師院學報,10,101-126。new window
劉錫麒(1987)。花蓮阿美族兒童的學習方式和學業成就。花蓮:真義出版社。
滕星、哈經熊(編)(2001)。民族教育學通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蔡中涵(1996)。漫談原住民文化與漢文化之差異-評論原住民社區文化與原住民教育改革關係之研究。教改通訊,21,42-43。
鄭文輝(2002)。我國社會保險政府補助政策合理性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鄧心怡(2007)。政府對私立大學校院教育補助政策之研究。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蕭正忠(2007)。南投縣政府社會局對社會團體補助原則之實證研究:以齊頭均等式為論述重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蕭興煌(1996)。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載於徐正光、宋文里(編),台灣新興運動。台北:巨流。
賴淑娟(2002)。我國地方教育財政改革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駱巧玲(2000)。政府於老人長期照護供給面補助政策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戴炎輝(1998)。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
謝建豐(2003)。國中教師對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的支持與關注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啟晃(1989)。中國民族教育史綱。南寧市:廣西教育出版社。
謝貴文(2005)。清代臺灣循吏姚瑩的番政主張。臺北文獻直字,152,95-113。
鍾佳玲(2006)。原住民族教育政策之執行現況研究-以花東地區原住民小學教師執行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歸鴻吉(2005)。海峽兩岸少數民族教育政策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簡敏娥(2006)。探討影響國小二年級漢原族群學童的加減運算學習成就之因素及其解題錯誤類型之分析。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顏國樑(1997)。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發展、理念基礎及實踐。原住民教育季刊,8,28-54。
顏國樑(1998)。原住民族教育法的立法經過、內容分析及評論。原住民教育季刊,11,69-85。
譚光鼎(1997)。族群關係與教育。花蓮師院學報,7,265-288。new window
譚光鼎(2002)。臺灣原住民教育─從廢墟到重建。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台北:高等教育。


英文部分
Alexander, E. (1990). Rawls, responsibility and retribution. Public Interest , 99, 128-132.
Anderson, C . A. (1967). The social context of educational planning. Paris: UNESCO.
Anderson, J . E. (2003). Public policymaking: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Benton, R. (1997).The Maori language:Dying or reviving?Wellington:New Zealand Council For Education Research.
Birkland, T. A.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cy process : Theories, concepts, and models of public policy making. Armonk, NY: M. E. Sharpe.
Fried,C. (1990). Metro broadcasting, INC. v. FCC: Two concepts of equality. Harvard Law Review, 104, 107-109.
Cline, K. D. (2000). “Defining the implementation problem: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versus cooperatio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0(3), 551-571.
Cohen, L., & Manion, L. (1989). A guide to teaching practice (3rd ed.). London: Routledge.
Coleman, J. S. (1968).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38, 7-22.
David Easton (1965).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 NJ:Prentice Hall.。
Department of Indian Affairs and Northern Development. (2002).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Survival and maintenance of canada’s aboriginal languages within families, communities and cities. Ottawa: Department of Indian Affairs and Northern Development.
Fowler, F. C. (2004). Policy studies for educational leaders: An introduc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Frideres, J. S, & Gadacz, R. R. (2001). Aboriginal peoples in Canada: Contemporary conflicts. Ontario ,Canada: Prentice Hall.
Friedman, M. (1962). Capitalism and freedo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ay, G. (2000).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Jnecks, C. (1988). Whom must wetreat equally for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to be equal? Ethics, 98, 518-533.
McDonnell, L., & Elmore, R. ( 1987). Getting the job done: Alternative policy instrument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9, 133-152.
Minister fo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2004). Opportunity for all New Zealanders. Retrieved August 12, 2008 from http://www.msd.govt.nz/documents/publications/strategic-social-policy/opportunity-for-all.doc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6). Profile& trends 2006 –New Zealand’s tertiary education sector. Wellington, New Zealand: Author.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8). Ka Hikitia–Managing for success: The draft maori education stragety2008-2012. Wellington, New Zealand: Author.
Office of Ethnic Affairs (2002). Ethnic perspectives in policy. Wellington, New Zealand: Author.
Starling, G. (1988). Strategies for policy making. Homewood, IL: Dorsey Press.
Statistics Canada (2003). Aboriginal peoples of Canada: A demographic profile, 2001. Census: analysis series.Retriered at May 21, 2008, from http://www12.statcan.gc.ca/english/census01/products/analytic/companion/abor/pdf/96F0030XIE2001007.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