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致命的試煉~自殺企圖者之復原分析
作者:南玉芬
作者(外文):Nan,Yu Fen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工作學系
指導教授:簡春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自殺企圖者復原力質性研究詮釋現象學suicide attemptsresiliencequalitative research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6
本研究主要探討自殺企圖後的復原歷程。本研究以詮釋現象學(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為方法論,採質化研究的方法,研究對象的選取是採用『立意選樣(Purposeful Sampling)』。研究者先與研究對象建立信任關係後,取得研究對象之同意後,於不受干擾的情境下,根據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進行深度訪談。資料收集至分析概念達稠密與飽和後為止,所得訪談的內容以現場錄音,將訪談資料轉成逐字稿後,採詮釋現象學分析方法分析資料。透過對自殺企圖者復原歷程之展現過程的探索與分析,提供實務工作者面對自殺企圖者時,能有更全面與正向的思考,並能從中發現或增進自殺企圖者之復原力的策略,以協助自殺企圖者脫離企圖自殺的陰霾,並早日回歸生活常軌。
本研究總共訪談了13位研究對象,根據訪談的文本資料進行閱讀、理解,分析所得「自殺企圖者之復原」之共同主題包括:「死亡圖像」;「對企圖自殺的詮釋」;「生死掙扎」;「我要活下來」等四大主題。
1. 研究對象的死亡圖像構成分為五大點,分為「向死尋生」、「劇痛的逃脫」、「美化死亡」、「自我消失」、「存活理由喪失」。
2. 對於企圖自殺的詮釋分為兩大點,分為「人生轉向的樞紐」、「走不出迷霧人生」。
3. 面臨的生死掙扎有下列幾點:「家庭成幫兇」、「微弱的支持系統」、「強化向死意圖」、「新生的力量」。
4. 自殺企圖者復原歷程中幾種不同的存活樣貌,分別為「不甘的活著」、「茫然的活著」、「寄託的活著」、「順應的活著」、「看重自我的活著」。
最後,建構自殺企圖者之復原歷程,並提供建議供實務工作者參考。
The purport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sis of resilience for suicide attempts. The research adopts qualitative method and purposeful sampling. The researcher established a trustful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bjects, first. After obtaining their consents, the researcher gave in-depth interviews conducted by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guide to them under a context receiving no interruption. The data collection was carried on till conceptual saturation. The content of interview was tape-recorded and transcribed later on. The interview transcripts from the tape recordings were then analyzed using a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The research expects to provide social workers holistic and positive though which could prompt social workers finding or improving resilience of suicide attempts, and then, return to normal life early.
13 participants were invited in this research.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the cross case analysi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resilience of suicide attempts are divided into four themes, including: "death Image"; "interpretation of attempted suicide"; "life and death struggle"; "I want to survive."
Finally, this study constructed the resilience process for suicide attempt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 also proposed several suggestions to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s.
Beautrais, A. L. (2001). Suicides and serious suicide attempts: Two populations or one? Psychological Medicine, 31:837-845.
Bertolote, J. M. (2004). Suicide Prevention: At What Level Does It Work? World Psychiatry,3(3):147-151.
Bonanno G. A., (2004). Loss, Trauma, and Human Resilience: Have We Underestimated the Human Capacity to Thrive After Extremely Aversive Even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9:20-28.
Confronting Suicide Part Ⅱ.(2003). Harvard Mental Health Letter, 19(12): 1-5.
Coutu, D. L.(2002).How resilience work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0(5): 46-52.
Crane, C., Hawton, K., Simkin, S., Coulter, P. (2005). Suicide and the media: pitfalls and prevention. Crisis , 26: 42-47. Retrieved January 08, 2009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cebmh.warne.ox.ac.uk/csr/Suicide%20&%20the%20Media%20seminar.pdf
Dale, P.(1999). Adult abused as children : Experiences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Ltd.
De Leo, D. (2004, December). In the Labyrinth of suicide prevention: What works and what holds promise. The Meeting of Taiwan Area Suicide Prevention Conference, Taipei.
Dervic, K., Oquendo, M. A., Grunebaum, M. F., Ellis, S., Burke, A. K.(2004). Religious affiliation and suicide attempt. Am J Psychiatry ,161: 2303-2308.
Feldman, D. B, & Snyder, C. R. (2005). Hope and the meaningful lif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ssociations between goal-directed thinking and life meaning.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4(3): 401-421.
Greene, R. R. (2002). Resiliency: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practice, policy, and research. Washington: NASW Press.
Grotberg, E. H. (2003). Resilience for today: Gaining strength from adversity. London: Praeger Publishers.
Heeringen, K. V., Hawton, K. & Williams, J. M. G. (2000). Pathway to suicide: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In K. Hawton & K. V. Heeringen (Eds.),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uicide and attempted suicide (pp. 224-234).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ASP (2008). IASP Guidelines for Suicide Prevention. Retrieved December 07,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iasp.info/index.php
Iribarren, C., Sidney, S., Jacobs, DR. Jr., & Weisner, C. (2000). Hospitalization for suicide attempt and completed suicide: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in a managed care population.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ic Epidemiol, 35: 288-296.
Johnson, J. L. & Wiechelt, S. A. (2004).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Resilience. Substance use & misuse, 39(5): 657-670.
Kastenbaum, R. (2000). The psychology of death (3ed).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Kelp, G. J., Sachem, A. H., Brodsky, S. B., Oquendo, A. M., Malone, M. K. & Mann, J. J. (2001). Neuropsychological dysfunction in depressed suicide attempters. Am J Psychiatry, 158, 735-741.
Kerkhof, A. J. F. M. (2000). Attempted suicide: Patterns and trends. In K.Hawton & K.V. Heeringen (Eds.),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uicide and attempted suicide (pp.49-64).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Klimes-Dougan, B., & Kendziora, K. T. (2000). Resilience in children. In C.E. Bailey (Ed.), Children in therapy: Using the family as a resource. New York: W.W. Norton & Co.
Lester, D. (2000). Why people kill themselves: A 2000 Summary of Research on Suicide. USA: Thomas Pub Ltd.
Luthar, S. S., Cicchetti, D. & Becker, B. (2000).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 Child Development, 71(3): 543-562.
Malone, K. M., Oquendo, M. A., Haas, G. L., Ellis, S. P., Li, S., Mann, J. J (2000). Protective factors against suicidal acts in major depression: reasons for living.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7(7): 1084-1088.
Marion. S. & Range, L. M. (2003).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s suicide buffers. Suicide &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 1(33): 33-43.
Masten, A. S. (2001). 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 in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3): 227-238.
Michel, K., Maltsberger, J. T., Jobes, D. A., Leenaars, A. A., Orbach, I., Stadler, K., Dey, P., Young, R. A., Valach, L.(2002). Discovering the truth attempted suicid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56(3): 424-437.
Miller, E. D. (2003). Recomceptualizing the role of resiliency in coping and therapy. Journal of Loss and Trauma, 8: 239-246.
Ostamo, A. & Lönnqvist, J. (2001). Excess mortality of suicide attempters.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36(1): 29-35.
Patterson, J. L. & Kelleher, P. (2005). Resilient school leaders- Strategies for turning adversity into achievement.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eivich, K. & Shatte, A. (2002). The resilience factor: 7 keys to finding your inner strength and overcoming life’s hurdles. New York: Broadway Books.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9th). NJ: Prentice Hall Inc.
Rudd, M. D., Joiner, T. & Rajab, M. H. (2001). Treating suicidal behavior: An effective, time-limited approach.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Schoon, I. & Bynner, J. (2003). Risk and Resilience in the Life Course: 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s and Social Policies.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6(1): 21-31
Smith, J. M., Alloy, L. B. & Abramson, L. Y. (2006).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rumination, hopelessness, and suicidal ideation: Multiple pathways to self-injurious thinking. Suicide and Live-Threatening Behavior, 36: 443-454.
Snyder, C. R. (2002). Hope theory: rainbows in the mind. Psychological Inquiry, 13: 249-275.
Timmerman, I. G. H., Emanuels-Zuurveen, E. S. & Emmelkamp, P. M. G. (2000). The social support inventory (SSI): a brief scale to assess perceived adequacy of social support. Clinical Psychology & Psychotherapy, 7(5): 401-410.
Ting, L., Sanders, S., Jacobson, J.M. & Power, J.R. (2006). Dealing with the aftermath: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mental health social workers' reactions after a client suicide. The Social worker, 51, (4): 329-341.
Tusaie, K. & Dyer, J. (2004). Resilience: 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construct. 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 18(1), 3-8.
Waller, M. A. (2001). Resilience in ecosystemic context: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71(3):290-297
Wilcox, H. C. & Anthony, J. C. (2004). The development of suicide ideation and attempts: An epidemiologic study of first graders followed into young adulthood.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 76: S53-S67.
Williams, J. M. G. & Pollock, L. R. (2000). The psychology of suicidal behavior. I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uicide and Attempted Suicide (Eds) (pp. 79-93). Chichester: John Wiley.
Wong, W. S. (2004). Attitude toward life and death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ulti-attitude suicide tendency scale. Death Study, 28(2):91-11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4). Main causes of death. Retrieved November 20,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uro.who.int/eprise/main/WHO/Progs/CHHFRA/sum/20041125_2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0). Mental health- Global charts. Retrieved June 20, 201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who.int/mental_health/prevention/suicide/charts/en/index.htm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1). Mental health- Suicide prevention (SUPRE). Retrieved June 20, 201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who.int/mental_health/prevention/suicide/suicideprevent/en/index.htm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1). Health topics-Suicide. Retrieved June 20, 201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who.int/topics/suicide/en/
大谷幸三譯,達賴喇嘛口述(1997)。《生命之不可思議:揭開輪迴之謎》。台北:立緒。
內政部(2005)。《推動高風險家庭關懷輔導處遇實施計畫》。
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2000)。《社會工作辭典(第四版)》。台北市: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王大維(nd)。〈十種自我防衛的機制〉。擷取日期2011年5月23日,網址 http://web2.yzu.edu.tw/yzu/st/psy/people/people2.htm
王文科(200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王行(2005)。〈兒少保護工作中降低施暴風險的策略初探:以強制性親職教育輔導的執行為例〉。《台大社工學刊》,12,頁139 -198。new window
王愛麗(2006)。《自我傷害青少年復原力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包承恩、王永慈譯,Reamer, F. G.原著(2000)。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臺北市: 洪葉文化。(原著1999年出版)。
古芳瑜、吳姿儀、李佩穎、余致興、謝欣伶(2010,9月)。〈建構夥伴關係—高風險家庭兒少偏差行為處遇之跨專業合作經驗〉。《開創與前瞻─實務觀點的高風險家庭服務研討會》。台北:內政部兒童局。擷取日期:2010年12月31日,網址http://www.children.org.tw/upload/File/researcher/T92.pdf
台中縣生命線協會(2010)。〈2009年來電個案統計與分析〉(未年出版)。台中:台中縣生命縣協會。
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2009)。《統計分析》。擷取日期2011年2月16日,網址http://tspc.health.gov.tw/research.html
正施(2008)。〈解脫要靠自己〉。《慈音雜誌電子報》,258。擷取日期2009年6月22日,網址http://blog.roodo.com/cthci/archives/5244317.html
成章瑜(2007年6月18日)。〈水蜜桃阿嬤〉。《商業週刊》,1021。擷取日期2011年3月16日,網址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7338
朱元鴻、馬彥彬、方孝鼎譯,Best, S & Kellner,D原著(1994)。《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流。(原著1991年出版)
朱森楠(2001)。〈一位國中中輟復學生的復原力及相關因素之探討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1,頁171-202。
朱慧敏 、呂佳霖(2010,9月)。〈高風險社工面對自殺類型個案的處理機制〉。《開創與前瞻─實務觀點的高風險家庭服務研討會》。台北市:內政部兒童局。擷取日期:2010年12月31日,網址http://www.children.org.tw/upload/File/researcher/Q92.pdf
江宜珍(2003)。《國小學童自殺意念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自殺防治中心(2006)。《95年度成果報告摘要》。擷取日期2010年10月5日,網址http://www.tspc.doh.gov.tw/tspc/portal/center/index.jsp?sno=85
行政院衛生署(2011)。《99年國人主要死因統計(以ICD-10編碼)》。擷取日期2011年6月16日,網址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p01.aspx?class_no=25&level_no=1&doc_no=80728
何金蘭、詹宜璋譯, Farley, O. W., Smith, L. L., & Boyle, S. W.原著(2009)。《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原著2006年出版)
余漢儀(2001)。〈社會研究的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1-16)。台北:巨流。new window
余德慧(2001)。《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心靈工坊。new window
吳台齡、吳光顯、劉珣瑛、蔡世仁、張凱理(1998)。〈B 群人格特質患者之自殺行爲:三例報告〉。《臺灣精神醫學》,12(2),頁164-169。
吳秀莉(2002)。《復原力對國中單親家庭學生生活適應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秀琴(2008)。《自殺未遂之女性憂鬱症患者及其伴侶於自殺事件後的生活經驗剖析:修復生命烙印》。成功大學護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理論與實務》。嘉義:濤石。new window
吳芝儀、李奉儒譯,Patton, M.Q.原著(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原著1990年出版)
吳若寧、鄭雅文(2008)。〈Trends in Suicide Mortality in Taiwan, 1959-2006〉。《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7(2),頁110-120。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論:實用的教學方案》。台北:學富年出版社。
吳惠慈(2004)。《一個多次自殺生還者的自殺經驗敘說》。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寧康(2011/03/07)。《父母忌日陪睡,自殺韓星張慈妍:變厲鬼報復》。擷取日期2011年3月17日,中央廣播電,網址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84323
吳慧敏(2001)。〈死亡態度研究及其在生死教育上的應用〉。《台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呂欣芹(2007)。〈陪伴學生走過親友自殺的傷痛〉。《諮商與輔導》,260,頁23-26
宋麗玉、施教裕(2009)。《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洪葉。new window
宋麗玉、曾華源、鄭麗珍等(2002)。《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洪葉。
李佳容(2002)。《個人面對親人死亡事件心理復原歷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濱、廖士程、張家銘(2009)。〈淺談失業與自殺之關聯〉。《自殺防治網通訊》,4(1),頁8-12。擷取日期:2010年12月30日,網址http://www.tspc.doh.gov.tw/tspc/upload/tbepaper/20090507174412_file1.pdf。
李明濱、戴傳文、廖士程、江弘基(2006)。〈自殺防治策略推動現況與展望〉。《護理雜誌》,3,頁5-13。new window
李美媛(2007)。《女性自殺企圖者生命經驗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慧琴(2010,9月)。〈資源網絡合作經驗之分享—以高雄市處遇精神疾患、自殺高危險群個案為例〉。發表於「開創與前瞻─實務觀點的高風險家庭服務研討會」。台北市:內政部兒童局。擷取日期:2010年12月31日。http://www.children.org.tw/upload/File/researcher/V92.pdf
沈楚文、呂政達(2006)。《走出生命的幽谷》。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反思:ㄧ個質性方法的介紹〉。《應用心理研究》,12,頁49-75。
汪文聖(2002)。〈自我超越與生死問題間的弔詭性:胡塞爾與海德格對生死問題論述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9,頁99-130。new window
汪淑媛(2008)。〈論台灣社工教育對社會工作職業風險之忽視〉。《臺大社工學刊》,17,頁1-42。new window
阮新邦、賀玉英(2004)。《詮釋取向的社會工作實踐》。新加坡:八方文化
易之新譯,Jamison, K. R.原著(2000)。夜,驟然而降—了解自殺。台北:天下文化。(原著1999年出版)
林幼喻(2008)。《自殺外籍配偶在台生活經驗之探討》。中國醫藥大學護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玉芳 (2002)。《師院生面對死亡之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玉春(2007)。《自殺防治教育介入對改善青少年壓力因應策略、憂鬱狀態及自殺意念之成效探討》。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平、李蘭、吳文琪(2002)。〈少年對自殺的看法:國中生焦點團體質性資料分析〉。《醫學教育》,6(2),頁136 -146。new window
林淑鈴(2005)。〈死亡與再生之契機:末期癌症病人之研究〉。《生死學研究》,2,頁45-106。new window
林綺雲(2000)。〈安樂死、協助自殺與自殺〉。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台北:洪葉。
林綺雲(2002)。〈從社會建構論談國人憂鬱與自殺現象的隱憂〉。《新世紀宗教研究》,1(2),頁111-28。new window
林綺雲(2010)。〈編織自殺防護網-以社區為基礎的自殺防治模式〉。《諮商與輔導》,290,頁49-54。
林慧雯、周繡玲(2007)。〈照護一位有機磷自殺婦女病患之護理經驗〉。《護理雜誌》,54(5),頁104-110。new window
社團法人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2010,3月)。《全國生命線2004-2009來電個案統計》。2010全國生命線年會,臺中縣。
邵宇賓、王劍南譯,Peseschkian,N.原著(2002)。意義的找尋: 一種循序漸進的心理治療。台北:慧明文化。(原著1985年出版)
邱震寰、李明濱(2006)。〈自殺未遂者的特徵〉。《臺灣醫學》,10(3),頁339-342。
邱震寰、郭千哲、陳映燁、陳喬琪、李明濱、林俊宏、黃蒂、林純綺(2006)。〈初次自殺企圖者與重複自殺企圖者流行病學特徵之比較〉。《北市醫學雜誌》,3(10),頁1000 -1007。
金明求(2001)。〈三言故事中佛教死亡思惟探索─超越因果輪迴後的涅槃世界〉。《中華佛學研究》,5,頁441-463。new window
俞泊霖(2010/04/19)。《報復外遇男 母女穿紅衣燒炭自殺》。擷取日期2011年3月17日,網址 http://n.yam.com/tlt/society/201004/20100419639246.html
南方朔(2009)。〈自殺,有時是一種生命的禮讚!〉。擷取日期2010年11月5日,《聯合知識庫》,網址http://udndata.com/library/
星雲大師(2004)。〈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滿義紀錄)〉。《普門學報》,23,頁273-311。
柯誼楨(2008)。《自殺企圖者的解釋風格與復原力歷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栩隆、鍾秉穎、張利中(2006)。〈醫學系研究所學生之死亡概念〉。《醫學教育》,10,(3),頁215-224。new window
洪慧芳譯,Brooks & Goldstein原著(2004)。《挫折復原力:在人生中找到平衡、自信與能量》。台北市:天下雜誌。(原著2004年出版)
紀金慶(2008)。二元對立與陰陽:世界觀的衝突與調和。台北市: 台灣商務。
胡幼慧主編(2001)。《質性研究》。台北:巨流。
胡正申(2001)。〈社會工作處遇自殺未遂個案的理論探討與評估〉。《復興崗學報》,72,頁191-212。new window
徐震、李明政、莊秀美(2000)。《社會問題》。台北:學富。
桃園縣生命線(2009)。《自殺通報個案後追蹤工作》。擷取日期2011年1月4日,網址:163.30.134.3/upfiles/school/board/office5_298_050220091030-1.doc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頁23-69。new window
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95-132)。高雄:麗文。
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Van Manen, M.原著(2004)。《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嘉義:濤石。(原著1997年出版)
張老師基金會(2010)。《張老師基金會2009年報》。臺北市:張老師。
張協昇(2010/7/14)。《租屋糾紛,婦穿紅衣自殺報復》。擷取日期2011年3月17日,自由時報,網址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ul/14/today-so16.htm
張明永、葉偉強、李昱、李俊毅(2006)。《自殺個案之追蹤研究(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SC94-2314-B182A-205。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
張盈婷(2002)。〈生命之歌〉。《諮商與輔導》,198,頁51-52。
張美惠譯,Farrell,P.原著(2003)。《做自己的心理管家》。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著2003年出版)
張虹雯、陳金燕(2005)。十年來中部地區社區諮商當事人之人口特徵與求助問題演變之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8,頁37-76。new window
張淑美(2002)。〈生死教育就是善生善終的生命教育〉。。載於王珍妮譯,《生與死的教育》(導讀)。台北:心理年出版。
張瑋庭(2010)。《自殺死亡與自殺住院者之流行病學特性分析》。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瑋庭、朱基銘、白璐、賴建丞、劉淳羽、林佳欣、洪宇箴、簡戊鑑(2009)。〈臺灣1986-2007年自殺死亡趨勢〉。《北市醫學雜誌》,6(4),頁269-280。
曹玉人譯,柏木哲夫原著(2000)。《用最好的方式向生命揮別》。台北:方智。
梁福鎮(2000)。〈詮釋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 (頁151-166)。高雄:麗文。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論文寫作的枕邊書》。台北:學富文化。
許文耀、王德賢、陳喬琪、陳明輝(2006)。〈影響自殺企圖者的自殺危險性發生路徑之檢驗〉。《中華心理學刊》,48,頁1-12。new window
許佑生(2002)。《聽天使唱歌》。台北:心靈工坊。
郭珮婷(2005)。〈復原力理論的介紹與應用〉。《諮商與輔導》,231,頁45-50。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陳秀育(2000)。《台灣地區自殺率和季節、氣候及重要節日之長期趨勢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流行病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卿,呂嘉寧,梁瑞珊譯,Shea, S. C.原著(2006)。《自殺衡鑑實務》。台北:五南。(原著1999年出版)。
陳秀蓉(2002)。〈自殺的預測因子與衡鑑〉。《學生輔導》,80,頁84-95。
陳俊欽(2003)。《搶救自殺行動:如何對向你表達自殺意圖的親友伸出援手》。台北:遠流。
陳俊輝(2003)。《生命思想VS.生命意義》。台北:揚智文化。
陳映雪(2005)。〈80-92年度衛生署衛生署憂鬱症與自殺防治科技研究計畫評估〉。《行政院衛生署九十三年度科技研究計畫研究報告》。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DOH93-TD-M-113-043),未出版。
陳柏勻譯,高橋祥友原著(2007)。《我好想死?求生與求死之間的掙扎》。台北:唐莊。(原著2004年出版)
陳珍德、程小蘋 (2002)。〈癌症病人生命意義之研究〉。《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頁1-48。new window
陳瑞金(2009)。《自殺未遂老人家庭之適應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嘉映、王慶節譯,Heidegger, M.原著(2002)。《存在與時間》。台北:桂冠。(原著1927年出版)
陳穎(2010/7/1)。《冬季戀歌男配角朴容夏「好想解脫」 32歲上吊身亡》。蘋果日報。擷取日期2011年3月16日,網址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627073/IssueID/20100701
陳錫琦、曾煥棠、吳麗玉(2000)。〈護理學校學生死亡態度之研究〉。《醫護科技學刊》,2(3),頁242-265。new window
陳寶蓮譯,Think the Earth Project原著(2003)。《百年愚行》。台北:先覺。(原著2002年出版)
陸娟(2002)。《生死教育對綜合高中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文志(2004)。〈從復原力觀點談輔導策略〉。《花蓮縣九十三年度兒童及上年福利工作人員研習手冊》,頁8-22。花蓮縣政府社會局。
曾文志(2006)。〈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諮商輔導學報》,14,頁1-35。new window
曾家琪(2007)。《一位多次自殺未遂者心路歷程之敘說-兼談親友認知》。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華源、李自強主編(2004)。《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理論與技巧》。臺北市:洪葉。2002
游振昇(2010/05/31)。《救媽4次,女童:媽帶小孩燒炭》。擷取日期2010年8月30日,聯合知識庫,網址http://udndata.com/library/
游振昇(2010/05/31)。《縣府人盯人 怕媽再尋死》。擷取日期2010年8月30日,聯合知識庫,網址http://udndata.com/library/
鈕文英(2005)。〈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九十三學年度第二學期。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寫作與評鑑》教學講義。
鈕文英(2006)。〈國小融合班教師班級經營策略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3,頁147-184。new window
黃丘隆譯,Durkheim, E.原著(1990)。《自殺論》。台北:結構群。(原著1951年出版)
黃永順(2001)。《刑事羈押被告自殺傾向危險因子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國(2003)。《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
黃光雄譯,Bogdan, R. C., & Biklem, S. K.(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台北:濤石。(原著1998年出版)。
黃向羣(2007-05-03)。《台北市自殺狀況嚴重,衛生局對策不足》。擷取日期2008年12月1日,網址5http://tcc9511.tcc.gov.tw/onweb.jsp?webno=3333333327&webitem_no=42
黃有志(2001)。〈正是日益流傳的自殺行為〉。《健康世界》,304,頁22-24。
黃楷棟、潘志偉(2004/7/14)。《老闆斬員工後自刎雙亡:「我真想死」「一起去死好了」》。擷取日期2011年3月16日,蘋果日報,網址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1078543/IssueID/20040713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黃聖桂、洪千惠(2007)。《失能、使能、增能:一個高風險家庭的家族治療經驗》。擷取日期2011年1月5日,網址http://sw.asia.edu.tw/teacher/maria.asp
黃禎貞(2002)。〈青少年死亡概念、失茖經驗及其教育需求之研究〉。《學校衛生》,41,頁48 -68。
黃稼芸(2010)。〈新竹市自殺防治工作甘苦談〉。《自殺防治網通訊》,頁12-14。臺北市:自殺防治中心,擷取日期2010年12月30日,網址:http://www.tspc.doh.gov.tw/tspc/uploadfiles/File/new5_2.pdf
黃樹欽(2005)。〈不可有輕生念頭,要勇敢面對「第十三號致命殺手」!〉。《長庚醫訊》,26(7)。擷取日期:2009年8月11日,網址http://www.webhospital.org.tw/essay/essay.html?
楊淑智譯,Blauner, S. R.原著(2002)。《向自殺SAY NO!》。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著2002年出版)
楊淑智譯,Lukas, C. & Seiden, H. M.原著(2001)。《難以承受的告別-自殺者親友的哀傷旅程》。台北:心靈工坊文化。(原著1997年出版)
葉寶玲(2005)。〈死亡教育課程對高中生死亡態度、憂鬱感及自我傷害行為影響效果之研究〉。《諮商輔導學報》,13,頁83-119。new window
精神健康基金會(2009)。《2009年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精神健康基金會網站。擷取日期2011年6月2日,網址http://brainlohas.pixnet.net/blog/post/24713906
趙可式、沈錦惠譯,Frankl ,V. E.原著(2005)。《活出意義來》。台北:光啟年出版社。(原著1984年出版)
趙碧華、朱美珍編譯,Rubbin,A. & Babbie, E.原著(1995)。《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台北:雙葉。(原著1989年出版)
劉玉玲(2005)。《青少年發展-危機與轉機》(p. 379)。台北:揚智文化。
劉見成(2001)。〈論柏拉圖的死後生命觀及其道德意含─從蘇格拉底之死探討起〉。《宗教哲學》,7(1),頁35-49。new window
劉修全(2000)。〈對自殺個案的輔導〉。《諮商與輔導》,175,頁5-7。
潘玲菁(2008)。〈青少年學生所知覺媒體自殺報導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報》,39(3),頁355-376。
潘淑滿(2000)。《社會個案工作》。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震澤譯,Ezzell, C.原著(2003)。〈自殺,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科學人雜誌中文版》,13,頁34-45。台北:遠流。
蔣秀容(2003)。《轉換受苦經驗:成年自殺企圖者之歷程分析》。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佩娟(2007)。《自殺與烙印─自殺遺族生活經驗之探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宜玲(2002)。《自殺意念青少年復原行為之探討:復原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昌雄(2005)。〈醫療田野的詮釋現象學研究應用〉。《南華大學第四屆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質性研究方法與議題創新研習會》。嘉義:南華大學。
蔡明昌、歐慧敏(2008)。〈本土化大學生來生信念量表的建構與發展〉。《生死學研究》,7,頁7-88。new window
蔡群瑞(2002)。《復原力對離婚後個人適應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蔡群瑞、蕭文(2004)。〈復原力對離婚後個人適應之影響研究〉。《諮商輔導學報》,11,頁59-79。new window
鄭玉英、趙家玉譯,Bradshaw, J原著(2006)。《家庭會傷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機》(新版) 。台北市:張老師文化。(原著1988年出版)
鄭泰安(2008)。《媒體與自殺:自殺可以預防嗎?》。台北:台灣商務。
鄭淑惠(2005)。《自殺遺族適應之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凱譯, Hyde, M. O., & Forsyth, E. H.原著(1991)。《自殺-潛伏的流行病》。台北市:方智。(原著1990年出版)
鄭曉江(2001)。《生命終點的學問》。台北市:正中。new window
盧嵐蘭譯,Schutz, A.原著(1992)。《舒茲論文集第一冊》。台北:桂冠。(原著1962年出版)
謝永齡(2000)。《青少年自殺: 認識、預防及危機處理》。香港:中文大學年出版社。
簡春安、趙善如(2008)。《社會工作哲學與理論》。台北:巨流圖書。
蘇宗偉、李明濱(2006)。〈自殺的流行病學〉。《台灣醫學雜誌》,10(3),頁328-337。
蘇宗偉、邱震寰、郭千哲、陳喬琪、李明濱(2005)。〈自殺之流行病學研究〉。《北市醫學雜誌》,2(1),頁6-15。
蘇清菁、陳玉敏(2009)。〈無望感之概念分析〉。《長庚護理》,20(4),頁456-462。new window
蘇絢慧(2011)。《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台北市:寶瓶文化。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