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顏鈞的儒家經典宗教化詮釋
書刊名:人文研究學報
作者:王琅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Lang
出版日期:2016
卷期:50:2
頁次:頁1-27
主題關鍵詞:顏鈞儒學宗教信仰化詮釋學三教合一Yan JunConfucianism into religion beliefsHermeneuticsCombination of three religio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8
  • 點閱點閱:26
期刊論文
1.季芳桐(2004)。論明代泰州學派的「大成之學」。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維定(1997)。從王艮的「大成仁學」到顏鈞的大成仁道。南京師大學報( 社會科學版),1997(3),42-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宣民(1995)。明代平民儒者顏鈞的大中哲學。哲學研究,1995(1),49-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鍾彩鈞(1998)。泰州學者顏山農的思想與講學--儒學的民間化與宗教化。中國哲學,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儒賓(20070900)。王學學者的「異人」經驗與智慧老人原型。清華中文學報,1,171-2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勇(20080300)。黃宗羲對泰州學派歷史形象的重構--以《明儒學案》〈顏鈞傳〉的文本檢討為例。漢學研究,26(1)=52,165-1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蘇芳儀(2011)。顏鈞的「大成仁道」--「成己成物」的思想關懷與社會實踐(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來(2010)。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明輝(2004)。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Palmer, Richard E.、嚴平(1997)。詮釋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艾柯、王宇根(1995)。詮釋與過渡詮釋。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英時(2010)。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經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哈伯瑪斯、里克爾、海德格、洪漢鼎(1996)。詮釋學Ι--真理與方法。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侯外廬(2011)。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復觀(2010)。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馬曉英(2007)。出位之思--明儒顏鈞的民間化思想與實踐。寧夏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家駱(1984)。日知錄集釋。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彭國翔(2003)。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錢穆(1994)。靈魂與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容肇祖(1982)。明代思想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吳震(20090000)。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洪漢鼎(2012)。詮釋學與中國經典詮釋問題和未來。中國詮釋學。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