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文知識的建置:臺南州內的書局發展
書刊名:人文研究學報
作者:柯喬文
作者(外文):Ke, Chlau-wen
出版日期:2008
卷期:42:1
頁次:頁67-87
主題關鍵詞:漢文現代性出版史日治臺南圖書目錄知識場域Hang-wenModernityHistory of publishingTainan prefecture under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Book catalogueFields of knowled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23
  • 點閱點閱:31
期刊論文
1.吳瀛濤(196002)。日據時期出版界概觀。臺北文物,8(4),43-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鋒(19541210)。不堪回首話當年。臺北文物,3(3),65-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盛琦(20031200)。新高堂書店:日治時期臺灣最大的書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9(4),36-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江寶釵(20070100)。蘭記在嘉南地區的活動。文訊,255,65-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文車(20070300)。淺談嘉義老書局--蘭記與玉珍書局之創辦過程。文訊,257,93-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戴文鋒(20050100)。臺灣鄉土地名之今昔與問題。臺灣文化研究所學報,2,2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何義麟(20070100)。祝融光顧之後--蘭記書局經營的危機與轉機。文訊,255,68-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盛琦(20021200)。日治時期臺灣的中文圖書出版業。國家圖書館館刊,91(2),65-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萅丞(19540820)。日據時期之中文書局。臺北文物,3(2),131-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博雅(2004)。台灣「歌仔」的勸善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柯榮三(2004)。有關新聞事件之臺灣歌仔冊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淑婷(2006)。嘉義八掌溪流域的開發與社會發展(1683--1945)(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賴美燕(2007)。斗六地區文學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靜怡(2007)。歌仔冊教化功能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蔡寶瑤(2007)。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之文化意義(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翁聖峰(2002)。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博士論文)。輔仁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歐陽瑜卿(2006)。準/決戰體制下的女性發聲--《風月報》女性書寫與主體性建立的關係探討(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以衡(200706)。日治時期台灣漢文俠敍事的階段性發展及其文化意涵~以報刊作品為考察對象(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江昆峰(2004)。《三六九小報》之研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丁鳳珍(2005)。「歌仔冊」中的台灣歷史詮釋--以張丙、戴潮春起義事件敘事歌為研究對象(博士論文)。東海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游勝冠(2000)。殖民進步主義與日據時代臺灣文學的文化抗爭(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靜茹(2003)。以林癡仙、連雅堂、洪棄生、周定山的上海經驗論其身分認同的追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安琪(2006)。日治時期台灣白話漢文的形成與發展(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鹽見純芳(1936)。臺灣處女選舉言論戰。臺北:臺灣辯論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灣總督府民政部(1915)。記念臺灣寫真帖。台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株式會社臺灣銀行(1919)。記念寫真帖-臺灣銀行。東京:東京印刷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早崎清(1925)。通信ニ關スル各種請求手續。嘉義:加土印刷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文訊雜誌社(2007)。記憶裡的幽香:嘉義蘭記書局史料論文集。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三好晴氣(1939)。臺灣の特用作物。嘉義:加土印刷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田中一二(192807)。臺灣の新人舊人。臺北:臺灣通信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水潭、羊子喬(1994)。郭水潭集。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坤宏(1994)。空間結構--理論、方法論與計畫。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河原功、莫素微(2004)。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與日本文學的接點。台北:全華科技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永智(20070000)。明清時期臺南出版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2007)。臺灣小說史論。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美娥(20070000)。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美娥(20040000)。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內藤素生(1922)。南國之人士。臺灣人物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柯喬文(2002)。《臺灣文藝叢誌》總目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林信,林以衡,林建廷,柯喬文(2007)。《三六九小報》總目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